後疫情時代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raw-image

疫情肆虐全世界三年,終於在2023回歸生活正軌,台灣預計在4月17日開始進一步放寬口罩禁令,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將不再強制戴口罩。

但已經習慣人與人之間保持距離,遇到沙丁魚般擁擠的車廂,人貼著人快要窒息的狀態,倒不是車廂裡真的一丁點兒空間也沒有,而是已然無法接受人與人間竟沒有安全距離。

會不會,這個安全距離,不僅指身體上的距離,甚至延伸到心靈的距離了呢?捷運上張三李四一擁而上一個碰撞過來,甚至大媽大嬸為求生存般硬擠進人滿為患的車廂,都會讓我隱隱作嘔。被碰到的身體,即便只是一秒鐘,我還是感覺被汙染了,很想拿出酒精噴灑一番。

可能疫情讓我不再信任人群了吧!能保持安全距離,心理會比較安全。我決定還是隨身攜帶酒精,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我還是會戴口罩,我才不想呼吸到陌生人的氣息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njoy the Job
1會員
24內容數
打滾職場ING進行式,不當社畜的斜槓職人,創造精彩職場人生
Enjoy the Job的其他內容
2024/03/02
今年是踏入職場第18年,歷經多少工作歷練、人情冷暖,自然只有自己最清楚。常常有人認為,在職場上就是要當主管,坐高位,領高薪最棒。但當主管真的這麼好嗎 ?
Thumbnail
2024/03/02
今年是踏入職場第18年,歷經多少工作歷練、人情冷暖,自然只有自己最清楚。常常有人認為,在職場上就是要當主管,坐高位,領高薪最棒。但當主管真的這麼好嗎 ?
Thumbnail
2023/04/23
歷經十數年的職場洗禮,從年少懵懂的跌跌撞撞,到現在不惑之年就可隨心所欲而不踰矩,其中經歷所有不為人知的磨練,不論是技能上的或是心志上的,斑斑血淚史可謂一趟非常豐富的歷練與人生。
Thumbnail
2023/04/23
歷經十數年的職場洗禮,從年少懵懂的跌跌撞撞,到現在不惑之年就可隨心所欲而不踰矩,其中經歷所有不為人知的磨練,不論是技能上的或是心志上的,斑斑血淚史可謂一趟非常豐富的歷練與人生。
Thumbnail
2023/04/21
人就是很矛盾的動物,工作閒閒無挑戰的時候,每天看著時鐘等下班,嫌無聊。工作忙碌的時候,又像是無頭蒼蠅一樣轉呀轉,事情一件一件進來,思考的速度永遠比不是工作堆積的速度,然後又來嫌工作太忙碌、人生很苦。 雖然不喜歡為了工作變成陀螺轉阿轉,但比起在公司裡發呆,有事情做還是會讓我比較感覺自己活著。工作了十多
Thumbnail
2023/04/21
人就是很矛盾的動物,工作閒閒無挑戰的時候,每天看著時鐘等下班,嫌無聊。工作忙碌的時候,又像是無頭蒼蠅一樣轉呀轉,事情一件一件進來,思考的速度永遠比不是工作堆積的速度,然後又來嫌工作太忙碌、人生很苦。 雖然不喜歡為了工作變成陀螺轉阿轉,但比起在公司裡發呆,有事情做還是會讓我比較感覺自己活著。工作了十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疫情肆虐全世界三年,終於在2023回歸生活正軌,台灣預計在4月17日開始進一步放寬口罩禁令,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將不再強制戴口罩。 但已經習慣人與人之間保持距離,遇到沙丁魚般擁擠的車廂,人貼著人快要窒息的狀態,倒不是車廂裡真的一丁點兒空間也沒有,而是已然無法接受人與人間竟沒有安全距離。 會不會,這個安全
Thumbnail
疫情肆虐全世界三年,終於在2023回歸生活正軌,台灣預計在4月17日開始進一步放寬口罩禁令,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將不再強制戴口罩。 但已經習慣人與人之間保持距離,遇到沙丁魚般擁擠的車廂,人貼著人快要窒息的狀態,倒不是車廂裡真的一丁點兒空間也沒有,而是已然無法接受人與人間竟沒有安全距離。 會不會,這個安全
Thumbnail
與他人之間的距離,該用什麼基準去衡量?每個人對距離感的概念.可說是完全不同。有稍微被靠近一點點,便緊張兮兮的人,也有不管被靠得多近,只要沒有碰觸到對方,都完全不會在意的人。而對保持距離的掌握,這當中的各種分歧,簡直就如日劇「四重奏」裡頭,討論對炸雞是否要淋檸檬這個議題一般,看似單純卻細節重重。
Thumbnail
與他人之間的距離,該用什麼基準去衡量?每個人對距離感的概念.可說是完全不同。有稍微被靠近一點點,便緊張兮兮的人,也有不管被靠得多近,只要沒有碰觸到對方,都完全不會在意的人。而對保持距離的掌握,這當中的各種分歧,簡直就如日劇「四重奏」裡頭,討論對炸雞是否要淋檸檬這個議題一般,看似單純卻細節重重。
Thumbnail
從2021年疫情在五月中爆發,因為實習地點在台北,每日通勤,那時人心惶惶,捷運上隨手一碰就像會染疫一般,只能全身僵直盡量別觸碰到陌生人,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人與人實際上的距離是那麼的遠,每個人像肉眼可見的病菌一般。
Thumbnail
從2021年疫情在五月中爆發,因為實習地點在台北,每日通勤,那時人心惶惶,捷運上隨手一碰就像會染疫一般,只能全身僵直盡量別觸碰到陌生人,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人與人實際上的距離是那麼的遠,每個人像肉眼可見的病菌一般。
Thumbnail
比疫情更可怕的是人性,與其躲在螢幕後面下指導棋和散播仇恨,不如從身邊開始給予關懷,過去這一年多,我在疫情下學會的事,就是,謾罵無法帶著大家去任何地方,負面的言語也許讓你獨自一人逞了一時之快,但是正面的能量,卻能讓所有人一起走得又遠又長。
Thumbnail
比疫情更可怕的是人性,與其躲在螢幕後面下指導棋和散播仇恨,不如從身邊開始給予關懷,過去這一年多,我在疫情下學會的事,就是,謾罵無法帶著大家去任何地方,負面的言語也許讓你獨自一人逞了一時之快,但是正面的能量,卻能讓所有人一起走得又遠又長。
Thumbnail
突如其來三級警戒,本該理所當然的自由便利,瞬間強制限縮或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恐懼、謹慎,以及限令規條,為要防堵隔絕看不見的敵人。這場看不見的戰爭,翻轉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思索後疫情時代,重新定義孤獨與自由的價值。 雖然,疫情截斷了人與人的接觸,但截不斷了情感的連結與交流。
Thumbnail
突如其來三級警戒,本該理所當然的自由便利,瞬間強制限縮或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恐懼、謹慎,以及限令規條,為要防堵隔絕看不見的敵人。這場看不見的戰爭,翻轉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思索後疫情時代,重新定義孤獨與自由的價值。 雖然,疫情截斷了人與人的接觸,但截不斷了情感的連結與交流。
Thumbnail
不會網路、沒有朋友,沒人幫忙,這些社會地位上的劣勢,在疫情肆虐下成了一種被檢討的破口,就像前幾日工人因工作沒辦法長期戴口罩而被檢舉,但我們都不是他們,在冷氣房裡全天候戴著口罩不困難,在冷氣房裡做瑜伽做菜可以很優雅,但「非必要不出門」的響亮口號,多少社畜聽了也只能笑笑?
Thumbnail
不會網路、沒有朋友,沒人幫忙,這些社會地位上的劣勢,在疫情肆虐下成了一種被檢討的破口,就像前幾日工人因工作沒辦法長期戴口罩而被檢舉,但我們都不是他們,在冷氣房裡全天候戴著口罩不困難,在冷氣房裡做瑜伽做菜可以很優雅,但「非必要不出門」的響亮口號,多少社畜聽了也只能笑笑?
Thumbnail
這些詭譎的景色,可能是未來你我都要重新適應的新生活。就像帶在臉上的口罩一般,現在出門沒有拿到,就像沒帶手機一般,有種不安全感。
Thumbnail
這些詭譎的景色,可能是未來你我都要重新適應的新生活。就像帶在臉上的口罩一般,現在出門沒有拿到,就像沒帶手機一般,有種不安全感。
Thumbnail
5/15、5/16兩天,台北進入第三級的疫情警戒。六日兩天重演了搶購民生用品的狀況,但跟前一年失心瘋的狀態比起來好多了。 台北很讓人煩躁,總是很吵很擠很壅塞。除了除夕與過年的期間外,沒機會看到馬上上三三兩兩的人群,車輛屈指可數的畫面。
Thumbnail
5/15、5/16兩天,台北進入第三級的疫情警戒。六日兩天重演了搶購民生用品的狀況,但跟前一年失心瘋的狀態比起來好多了。 台北很讓人煩躁,總是很吵很擠很壅塞。除了除夕與過年的期間外,沒機會看到馬上上三三兩兩的人群,車輛屈指可數的畫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