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實在的現實:演化如何隱藏真相,塑造我們的時空知覺
The Case Against Reality: Why Evolution Hid the Truth from Our Eyes
Donald Hoffman 2022 大石國際文化
分類:論說--哲學
★★★☆☆
陸九淵:「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一句話】
作者認為萬物都是一種意識體,沒有客觀物理事物的存在。
【重要字句】
意識的艱難問題(The hard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意識、感官經驗是如何產生的。目前的主流是物理論,認為意識是腦(神經元)的作用產生,但至今無科學定律可以證實意識和特定的大腦活動相關。
適者勝真者(fitness beats truth):透過演化的知覺系統追求的是適合生存,而非真實。天擇有利於導向有用行動的知覺,而不是「如實」的知覺。
多重感官使用者介面(MUI)理論:我們經驗到的東西有如電腦桌面上的圖標,可以幫助我們生存,但我們並不理解其中運作的內容。介面的目的不是讓你看見真相,而是用簡單的資訊幫助你執行工作。
【摘要】
我們的假定:
- 感官告訴我們的是真相,我看到一顆蘋果,就算沒有觀察者它仍然存在。萬物是有存在實際的「東西」的。
- 愈真實的知覺在演化中就是適應度愈高的知覺。
- 人類因為擁有意識經驗和命題態度(對一個陳述句的真偽或因果判斷和預測行為)而和萬物不同。
作者的論述:
- 世界是由我們的觀察和知覺創造出來的。
- 感官、甚至時空和物,是天擇下的演化成果,透露的是適應度資訊,而不是真相或客觀現實。
- 意識創造了大腦和世界。粒子、甚至時空都不是最根本的存在,意識才是。
作者以奈克立方體(下方虛線皆為實線的圖案)為例解釋觀察到的那一刻才會出現A方塊和B方塊,並不存在一個未被觀察到的客觀立方體,因為我無法說立方體是其中一個,只能說沒有在看的時候,就沒有立方體─沒有A也沒有B。每次我看了才會看到那一刻我所建構的立方體。
美感
「美」是天擇演化後在潛意識運算後的結果,蒐集的線索是為了呈現「生殖潛力」。如同樣的臉孔照片,男女都覺得有角膜緣環的那一張較迷人,而清澈的角膜緣環代表個體比較年輕和健康;此外同樣的照片男性偏愛虹膜較大的臉孔,而從出生到五十歲虹膜面積是逐漸遞減的。因此基因塑造對美的知覺和各種表現型(如人的眼睛或孔雀的尾巴),是用來展現和強化我們對演化的適應度。
視覺
眼睛的感光受體只能捕捉到光子,提供「幾顆光子」這樣的數字資訊,無數的神經元再建構和詮釋出影像。作者提出的問題是,既然如此,神經元本身是預先存在的還是我們的知覺建構的?我們大腦建構的「物」和所謂本身存在的「物」有多少差異?他認為我們的心智是為了解決對我們的祖先來說攸關生死的問題,而不是為了與正確性交流,記算真相需用掉過多的時間和能量。
適者勝真者
普適達爾文主義指的是將變異、遺傳和天擇當成一種不只有機生物,而是所有領域都適用的一種演算法。演化賽局理論告訴我們演化的動力是相當複雜的,會受到世界的狀態、各個物種的狀態和他們採行的各種策略而定,因此世界和感官越複雜,知覺越接近「客觀真相」的生物不被知覺接近「適應度收益」的生物淘汰的機率就越低,甚至趨近於零。因此可以推斷讓我們體驗到它是時間、空間、DNA等等的某種「東西」確實存在,但幾乎肯定不是時間、空間、DNA。但不代表知覺是騙人的,而是說它的職責並不是揭露真相。知覺只是為了讓基因在適應度賽局當中獲勝。
知覺介面理論(interface theory of perception)
以電腦桌面為例,一個word的檔案圖示不代表檔案本身就是藍色、方形、或它確切的位置,圖示不是刻意錯誤呈現檔案的本質,它的工作就是為了隱藏背後過於複雜的本質(電晶體、二進制代碼等等)讓我們能順利寫文章。例如有一條響尾蛇爬過來,我們要認真看待這個圖示的指引而做出適應行為(逃跑),但不代表把它當真(認定沒有人在看的時候有一條有毒牙的東西在那裏)。
我們在必要時很快地創造出物,例如看到一支湯匙,它其實是你和那個東西互動時,針對適應度收益所建構出來的一種資料結構或描述,為的是指引出收取收益的最佳行動方案。
舉例來說,假定酚醛(C8H8O3)這個分子化合物是客觀現實(未被感知時依然存在的物),在我們的感知是香草味,但味道並不能描述那個分子,而是指引我們選擇能吃什麼,這是攸關生死的選擇。
那麼科學的進步不代表我們更進一步接近和探索真實嗎?作者也不這麼想,他認為我們只是把「介面」探索得更徹底,對侷限在介面(也就是時空)的事更了解而已。
量子理論
愛因斯坦相信局域實在論(local realism)。實在代表物有明確的物理性質,即使未被觀察也不例外;局域性是指物傳遞影響的速度不能超過光速。因此某一點發生的事不可能立即影響另一點,這個主張保持了事件之間的因果性。但量子理論的發現和局域實在論並不相容。量子理論說明測量並不揭露客觀事實(因為觀察也需要能量且無法一次觀察到所有的結果),而是一種「相對於特定觀察者的系統中的性質」,只揭露主體行為帶來的後果。
雙狹縫實驗:把一顆粒子打向兩道夾縫,呈現在螢幕上的是波獨有的干涉條紋(如同兩個水波相撞的圖案);但如果發射粒子時一邊探測,粒子的波動性就消失了,始終看到一顆光子只通過一道狹縫,螢幕呈現兩條細縫。表示光子通過狹縫時的「表現」因為「觀察」的改變而不同,觀察者只靠觀察就改變了被觀察者的型態和本質。
量子塌陷:無人觀察時,一顆電子並沒有明確的自旋值、位置或動量。進行測量後,便終止量子的疊加狀態(superposition,原本有不同自旋狀態,以機率描述。粒子通過雙狹縫的路徑狀態也是),而只呈現某一事實。
量子纏結:相隔很遠的兩顆電子可以被同時測量到相反的自旋纏結現象。代表實在論(電子在被測量前沒有確定的自旋值)和局域性(電子能以超光速互相影響)可能都不成立。
惠勒的延遲選擇實驗:(有點複雜,省略實驗內容)在光子已經通過屏幕之後才選定的測量路徑,決定了光子在測量之前所展現的行為,等於是過去取決於我們現在的抉擇。將這個結果拓展到用太空望遠鏡觀測宇宙,那我們現在決定的測量路徑將影響這個光子過去數十億年的歷史。
全像原理(holographic principle):某一空間(如黑洞)內的資訊量,和環繞那個空間的表面積,而不是體積成正比。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宇宙其實像一張巨大的「全像宇宙投影」的照片,是由不連續的像素位元組成的,空間內事物都能以限定在邊界上的資訊位元描述,就像我們在二維螢幕看到3D圖像一樣。
時空要完蛋了。時空在物理定律實際的基本描述中是最根本的東西,結果並沒有這樣的東西。-- Nima Arkani-Hamed
回到視覺
人的視覺為了適應度把大量資訊壓縮成三個空間維度和一個時間維度,時空是一種資料格式而非客觀現實。視覺系統必須把無數的資訊,在不會浪費時間和能量的情況下,壓縮成能有效指引行動的知覺幫助人類行動而讓基因傳遞下去,因此會有改變視盲(自動忽略許多資訊)、感光受體在視網膜上的分布(中心較多)、視覺會自動排列分組相同的資訊、想關注別人關注的東西、對動物的視覺特別敏銳等等。
意識實在論(conscious realism)
在科學、醫學或大部分的技術中,熟悉這些虛構時空物的因果關係有助於我們了解自己的介面和在天擇下適應,但如果要了解自己的意識經驗,這套虛擬介面就成了阻礙,讓我們錯誤地把焦點放在大腦。
如果確實有意識經驗,也就是我們感知「世界」的知覺引到我們做決定,而決定的行動進而影響世界,這個迴圈由天擇驅動,那既然沒有客觀的物,這個世界是什麼?作者因此提出意識實在論,認為「世界」就是另一個意識主體,就是許多得意識主體互相交流、感知和影響。意識主體的可測空間,或是最小結構,是行動選單和經驗選單,作者也提供了意識主體的數學定義(當然我完全看不懂)。
意識主體沒有辦法完整描述自己,因為描述自己時就會增加主體的經驗,繼而增加行動的複雜性,如此又增加更多的經驗。但意識主題能透過介面來編造一個自我以助於和外部世界互動。所以我們想從大腦、神經元和粒子當中找到意識可能是一個錯誤。實際上很多哲學和宗教的書籍知覺介面理論和意識實在論的關鍵想法。
【短評】
有些書是實用好書,它能幫助我改變思想或是生活上的行動;有些書不在此類,但看了以後會徹底改變你的觀點,只能用shock來形容,就像站在不動的地上看著太陽東升西落,有一天突然聽到哥白尼的地動說一樣難以想像。隨機騙局(或是塔雷伯所有的書)、人類大歷史、快思慢想、還有自私的基因等等,都顛覆了我的三觀,也包括這本。作者主張萬物都是一種意識體,沒有客觀物理事物的存在,因為感官在天擇演化下只是為了引導我們(應該說是基因)生存下去,並不是為了揭露客觀的事實。雖然我的工作應該是要很「唯物」的,但科學的進步往往是當下看似荒誕不經的新理論推翻現有的理論。我們把意識想成無數的神經物質和電位變化,是不是太單純了XD
之前看老高的影片常講到人類世界甚至宇宙可能都是一個虛擬實境或遊戲,原本總認為是無稽之談,但細想以後似乎越來越覺得合理。小時候覺得駭客任務很難看,原來是因為看不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