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實在的現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不實在的現實:演化如何隱藏真相,塑造我們的時空知覺
The Case Against Reality: Why Evolution Hid the Truth from Our Eyes
Donald Hoffman 2022 大石國際文化
分類:論說--哲學

★★★☆☆

陸九淵:「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一句話】

作者認為萬物都是一種意識體,沒有客觀物理事物的存在。

【重要字句】

意識的艱難問題(The hard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意識、感官經驗是如何產生的。目前的主流是物理論,認為意識是腦(神經元)的作用產生,但至今無科學定律可以證實意識和特定的大腦活動相關。
適者勝真者(fitness beats truth):透過演化的知覺系統追求的是適合生存,而非真實。天擇有利於導向有用行動的知覺,而不是「如實」的知覺。
多重感官使用者介面(MUI)理論:我們經驗到的東西有如電腦桌面上的圖標,可以幫助我們生存,但我們並不理解其中運作的內容。介面的目的不是讓你看見真相,而是用簡單的資訊幫助你執行工作。

【摘要】

我們的假定:
  • 感官告訴我們的是真相,我看到一顆蘋果,就算沒有觀察者它仍然存在。萬物是有存在實際的「東西」的。
  • 愈真實的知覺在演化中就是適應度愈高的知覺。
  • 人類因為擁有意識經驗和命題態度(對一個陳述句的真偽或因果判斷和預測行為)而和萬物不同。
作者的論述:
  • 世界是由我們的觀察和知覺創造出來的。
  • 感官、甚至時空和物,是天擇下的演化成果,透露的是適應度資訊,而不是真相或客觀現實。
  • 意識創造了大腦和世界。粒子、甚至時空都不是最根本的存在,意識才是。
作者以奈克立方體(下方虛線皆為實線的圖案)為例解釋觀察到的那一刻才會出現A方塊和B方塊,並不存在一個未被觀察到的客觀立方體,因為我無法說立方體是其中一個,只能說沒有在看的時候,就沒有立方體─沒有A也沒有B。每次我看了才會看到那一刻我所建構的立方體。

美感

「美」是天擇演化後在潛意識運算後的結果,蒐集的線索是為了呈現「生殖潛力」。如同樣的臉孔照片,男女都覺得有角膜緣環的那一張較迷人,而清澈的角膜緣環代表個體比較年輕和健康;此外同樣的照片男性偏愛虹膜較大的臉孔,而從出生到五十歲虹膜面積是逐漸遞減的。因此基因塑造對美的知覺和各種表現型(如人的眼睛或孔雀的尾巴),是用來展現和強化我們對演化的適應度。

視覺

眼睛的感光受體只能捕捉到光子,提供「幾顆光子」這樣的數字資訊,無數的神經元再建構和詮釋出影像。作者提出的問題是,既然如此,神經元本身是預先存在的還是我們的知覺建構的?我們大腦建構的「物」和所謂本身存在的「物」有多少差異?他認為我們的心智是為了解決對我們的祖先來說攸關生死的問題,而不是為了與正確性交流,記算真相需用掉過多的時間和能量。

適者勝真者

普適達爾文主義指的是將變異、遺傳和天擇當成一種不只有機生物,而是所有領域都適用的一種演算法。演化賽局理論告訴我們演化的動力是相當複雜的,會受到世界的狀態、各個物種的狀態和他們採行的各種策略而定,因此世界和感官越複雜,知覺越接近「客觀真相」的生物不被知覺接近「適應度收益」的生物淘汰的機率就越低,甚至趨近於零。因此可以推斷讓我們體驗到它是時間、空間、DNA等等的某種「東西」確實存在,但幾乎肯定不是時間、空間、DNA。但不代表知覺是騙人的,而是說它的職責並不是揭露真相。知覺只是為了讓基因在適應度賽局當中獲勝。

知覺介面理論(interface theory of perception)

以電腦桌面為例,一個word的檔案圖示不代表檔案本身就是藍色、方形、或它確切的位置,圖示不是刻意錯誤呈現檔案的本質,它的工作就是為了隱藏背後過於複雜的本質(電晶體、二進制代碼等等)讓我們能順利寫文章。例如有一條響尾蛇爬過來,我們要認真看待這個圖示的指引而做出適應行為(逃跑),但不代表把它當真(認定沒有人在看的時候有一條有毒牙的東西在那裏)。
我們在必要時很快地創造出物,例如看到一支湯匙,它其實是你和那個東西互動時,針對適應度收益所建構出來的一種資料結構或描述,為的是指引出收取收益的最佳行動方案。
舉例來說,假定酚醛(C8H8O3)這個分子化合物是客觀現實(未被感知時依然存在的物),在我們的感知是香草味,但味道並不能描述那個分子,而是指引我們選擇能吃什麼,這是攸關生死的選擇。
那麼科學的進步不代表我們更進一步接近和探索真實嗎?作者也不這麼想,他認為我們只是把「介面」探索得更徹底,對侷限在介面(也就是時空)的事更了解而已。

量子理論

愛因斯坦相信局域實在論(local realism)。實在代表物有明確的物理性質,即使未被觀察也不例外;局域性是指物傳遞影響的速度不能超過光速。因此某一點發生的事不可能立即影響另一點,這個主張保持了事件之間的因果性。但量子理論的發現和局域實在論並不相容。量子理論說明測量並不揭露客觀事實(因為觀察也需要能量且無法一次觀察到所有的結果),而是一種「相對於特定觀察者的系統中的性質」,只揭露主體行為帶來的後果。
雙狹縫實驗:把一顆粒子打向兩道夾縫,呈現在螢幕上的是波獨有的干涉條紋(如同兩個水波相撞的圖案);但如果發射粒子時一邊探測,粒子的波動性就消失了,始終看到一顆光子只通過一道狹縫,螢幕呈現兩條細縫。表示光子通過狹縫時的「表現」因為「觀察」的改變而不同,觀察者只靠觀察就改變了被觀察者的型態和本質
量子塌陷:無人觀察時,一顆電子並沒有明確的自旋值、位置或動量。進行測量後,便終止量子的疊加狀態(superposition,原本有不同自旋狀態,以機率描述。粒子通過雙狹縫的路徑狀態也是),而只呈現某一事實。
量子纏結:相隔很遠的兩顆電子可以被同時測量到相反的自旋纏結現象。代表實在論(電子在被測量前沒有確定的自旋值)和局域性(電子能以超光速互相影響)可能都不成立。
惠勒的延遲選擇實驗:(有點複雜,省略實驗內容)在光子已經通過屏幕之後才選定的測量路徑,決定了光子在測量之前所展現的行為,等於是過去取決於我們現在的抉擇。將這個結果拓展到用太空望遠鏡觀測宇宙,那我們現在決定的測量路徑將影響這個光子過去數十億年的歷史。
全像原理(holographic principle):某一空間(如黑洞)內的資訊量,和環繞那個空間的表面積,而不是體積成正比。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宇宙其實像一張巨大的「全像宇宙投影」的照片,是由不連續的像素位元組成的,空間內事物都能以限定在邊界上的資訊位元描述,就像我們在二維螢幕看到3D圖像一樣。
時空要完蛋了。時空在物理定律實際的基本描述中是最根本的東西,結果並沒有這樣的東西。-- Nima Arkani-Hamed

回到視覺

人的視覺為了適應度把大量資訊壓縮成三個空間維度和一個時間維度,時空是一種資料格式而非客觀現實。視覺系統必須把無數的資訊,在不會浪費時間和能量的情況下,壓縮成能有效指引行動的知覺幫助人類行動而讓基因傳遞下去,因此會有改變視盲(自動忽略許多資訊)、感光受體在視網膜上的分布(中心較多)、視覺會自動排列分組相同的資訊、想關注別人關注的東西、對動物的視覺特別敏銳等等。

意識實在論(conscious realism)

在科學、醫學或大部分的技術中,熟悉這些虛構時空物的因果關係有助於我們了解自己的介面和在天擇下適應,但如果要了解自己的意識經驗,這套虛擬介面就成了阻礙,讓我們錯誤地把焦點放在大腦。
如果確實有意識經驗,也就是我們感知「世界」的知覺引到我們做決定,而決定的行動進而影響世界,這個迴圈由天擇驅動,那既然沒有客觀的物,這個世界是什麼?作者因此提出意識實在論,認為「世界」就是另一個意識主體,就是許多得意識主體互相交流、感知和影響。意識主體的可測空間,或是最小結構,是行動選單和經驗選單,作者也提供了意識主體的數學定義(當然我完全看不懂)。
意識主體沒有辦法完整描述自己,因為描述自己時就會增加主體的經驗,繼而增加行動的複雜性,如此又增加更多的經驗。但意識主題能透過介面來編造一個自我以助於和外部世界互動。所以我們想從大腦、神經元和粒子當中找到意識可能是一個錯誤。實際上很多哲學和宗教的書籍知覺介面理論和意識實在論的關鍵想法。

【短評】

有些書是實用好書,它能幫助我改變思想或是生活上的行動;有些書不在此類,但看了以後會徹底改變你的觀點,只能用shock來形容,就像站在不動的地上看著太陽東升西落,有一天突然聽到哥白尼的地動說一樣難以想像。隨機騙局(或是塔雷伯所有的書)、人類大歷史、快思慢想、還有自私的基因等等,都顛覆了我的三觀,也包括這本。作者主張萬物都是一種意識體,沒有客觀物理事物的存在,因為感官在天擇演化下只是為了引導我們(應該說是基因)生存下去,並不是為了揭露客觀的事實。雖然我的工作應該是要很「唯物」的,但科學的進步往往是當下看似荒誕不經的新理論推翻現有的理論。我們把意識想成無數的神經物質和電位變化,是不是太單純了XD
之前看老高的影片常講到人類世界甚至宇宙可能都是一個虛擬實境或遊戲,原本總認為是無稽之談,但細想以後似乎越來越覺得合理。小時候覺得駭客任務很難看,原來是因為看不懂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9會員
129內容數
看完如何閱讀一本書之後,決定開始將每本書整理起來,成立這個部落格強迫自己練習維持寫作的習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蔡孝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了老高的影片介紹這本小說,覺得滿新奇的,作者透過一個小男孩和外星人相識的過程,闡述宇宙最基本的法則─愛。
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上完這堂課,世界都會聽你的 運用各種工具和技巧,改善談判的流程,為自己爭取更多。
祈りのカルテ 小說描述一名PGY(post graduate year),也就是不分科住院醫師,在各科輪訓時遇到病人的特殊狀況,透過研究病歷和與深入訪談後,穿過表面上的病情及病人接受醫療時不合常理的態度,打開底下真正的心結。
FBI談判協商術:生活是一連串的談判,跟著首席談判專家創造雙贏協商 相對於傳統談判策略,作者將談判重點著重在「人」和「情緒」,用其經驗歸納出實用的談判法,利用聆聽、同理心等方法達成目標。
開口就說對話:如何在利害攸關、意見相左或情緒失控的關鍵時刻話險為夷? 一句話:在關鍵對話走向失控時,如何運用技巧改善溝通,避免衝突和僵局。
學以自用:Beginners:The Joy and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Lifelong Learning ★★★★☆ 作者記錄初始學習一項技能的過程,花時間體會身心的變化,以及這件事對生活的影響,希望讀者能在當「菜鳥」學習時感到自在。
看了老高的影片介紹這本小說,覺得滿新奇的,作者透過一個小男孩和外星人相識的過程,闡述宇宙最基本的法則─愛。
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上完這堂課,世界都會聽你的 運用各種工具和技巧,改善談判的流程,為自己爭取更多。
祈りのカルテ 小說描述一名PGY(post graduate year),也就是不分科住院醫師,在各科輪訓時遇到病人的特殊狀況,透過研究病歷和與深入訪談後,穿過表面上的病情及病人接受醫療時不合常理的態度,打開底下真正的心結。
FBI談判協商術:生活是一連串的談判,跟著首席談判專家創造雙贏協商 相對於傳統談判策略,作者將談判重點著重在「人」和「情緒」,用其經驗歸納出實用的談判法,利用聆聽、同理心等方法達成目標。
開口就說對話:如何在利害攸關、意見相左或情緒失控的關鍵時刻話險為夷? 一句話:在關鍵對話走向失控時,如何運用技巧改善溝通,避免衝突和僵局。
學以自用:Beginners:The Joy and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Lifelong Learning ★★★★☆ 作者記錄初始學習一項技能的過程,花時間體會身心的變化,以及這件事對生活的影響,希望讀者能在當「菜鳥」學習時感到自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個是嚴格的科學,另一個則涉及主觀體驗——然而,近年來,科學家和哲學家們開始探索它們之間可能存在的交集。通過對這些問題的進一步思考,我們可以邁向更為全面的宇宙觀,重新定義我們在這個多維宇宙中的位置。
Thumbnail
一個大我分成不同的小我在整個宇宙中進行著人生體驗?!如今在現代科學與哲學的交匯點,意識與宇宙的關係成為了一個令人著迷的研究領域。傳統上,科學和哲學將意識與宇宙分開討論,但近年來,跨學科研究開始探討這兩者之間的潛在聯繫。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討宇宙意識的假說和量子力學與意識的關係,為讀者提供一種新的視角。
Thumbnail
這世間萬象,如一幅瑰麗錦繡,卻非天外飛來之物,而是心神幻化之景。此境非冷酷堅實,乃心靈之鏡,映照自身之影。試想,宇宙洪荒,非大爆炸之聲而起,而是眾生一嘆,意識交融之響。 人心念力,如畫家揮毫,描繪眼前世界。渴慕陽光,則金芒灑落;心生畏懼,則陰影幢幢。
Thumbnail
我們所感知的世界,其實是大腦根據感官輸入所建構出來的。這個建構過程可能受到我們的經驗、記憶、情感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並非客觀世界的完全反映。 我們用語言來描述世界,但語言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相同的詞語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會有不同的含義。不同的語言之間也有思維的先天限制與隔閡。
Thumbnail
何謂真實世界? 一般人眼中世界的構成,除了每天接收到的片面外來訊息,加上實體接觸的物質元素,還有就是個體本身的內在慾望了。 我只聽我想聽的,我只看我想看的,我只相信我認為的,這就是專屬於每個人的真實 。 在眾多個體的真實之上,說不定有著一個大架構的劇本在運轉,真正的真實就在這個劇本之外,在我們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對意識和物質之間的關係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物質是一切的基礎,意識只是物質世界中的一種現象。這種觀點被稱為物質主義或實證主義。根據這一觀點,我們的思維、感受和意志都是由大腦中的物理和化學過程決定的。 另一方面,也有些人相信意識是超越物質的存在。他們認為,物質世界可能只是一
Thumbnail
現有認知之外的現實本質究竟是什麼? 現有認知之外的現實本質仍是未解之謎。不過,某些理論和概念或許能夠提供一些線索。其中一個概念是「統一場」的想法,即宇宙中所有現象都是互相連結的,源自於單一的基本實體。這個場跨越了物質、能量、空間和時間(MEST)的傳統範疇,形成了現實的統一描述。
我們的心靈在經歷收回投射中,潛意識和意識的位置漸漸分層出來,此刻,我們的Self已經“看見”了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層次—皆為人類意識進化所需而設計的機制,都能夠被彰顯出來,即便這兩者從眼前看來是如此的矛盾相衝、無法被放置在同一個時空裡,然而,就因為如此,人類的物質與神性、內在與外在、意識與潛意識才能有各
Thumbnail
人類的意識很大的機率是在四維空間運行,然後生活在三維空間的(人類)腦神經元不斷運作,download接受意識的訊號
Thumbnail
意識與物質,或說心物,是一元還是二元的呢?很多人誤以為,心物二元是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 Descartes)所提出的,於是陷入思考心物如何產生關係的問題。但其實笛卡爾在後來發明的「解析幾何」中,明確的表示了所有的物質都能夠用數學來表達;而數學是非物質的存在,是屬於心靈的,因為就算沒有物質,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個是嚴格的科學,另一個則涉及主觀體驗——然而,近年來,科學家和哲學家們開始探索它們之間可能存在的交集。通過對這些問題的進一步思考,我們可以邁向更為全面的宇宙觀,重新定義我們在這個多維宇宙中的位置。
Thumbnail
一個大我分成不同的小我在整個宇宙中進行著人生體驗?!如今在現代科學與哲學的交匯點,意識與宇宙的關係成為了一個令人著迷的研究領域。傳統上,科學和哲學將意識與宇宙分開討論,但近年來,跨學科研究開始探討這兩者之間的潛在聯繫。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討宇宙意識的假說和量子力學與意識的關係,為讀者提供一種新的視角。
Thumbnail
這世間萬象,如一幅瑰麗錦繡,卻非天外飛來之物,而是心神幻化之景。此境非冷酷堅實,乃心靈之鏡,映照自身之影。試想,宇宙洪荒,非大爆炸之聲而起,而是眾生一嘆,意識交融之響。 人心念力,如畫家揮毫,描繪眼前世界。渴慕陽光,則金芒灑落;心生畏懼,則陰影幢幢。
Thumbnail
我們所感知的世界,其實是大腦根據感官輸入所建構出來的。這個建構過程可能受到我們的經驗、記憶、情感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並非客觀世界的完全反映。 我們用語言來描述世界,但語言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相同的詞語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會有不同的含義。不同的語言之間也有思維的先天限制與隔閡。
Thumbnail
何謂真實世界? 一般人眼中世界的構成,除了每天接收到的片面外來訊息,加上實體接觸的物質元素,還有就是個體本身的內在慾望了。 我只聽我想聽的,我只看我想看的,我只相信我認為的,這就是專屬於每個人的真實 。 在眾多個體的真實之上,說不定有著一個大架構的劇本在運轉,真正的真實就在這個劇本之外,在我們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對意識和物質之間的關係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物質是一切的基礎,意識只是物質世界中的一種現象。這種觀點被稱為物質主義或實證主義。根據這一觀點,我們的思維、感受和意志都是由大腦中的物理和化學過程決定的。 另一方面,也有些人相信意識是超越物質的存在。他們認為,物質世界可能只是一
Thumbnail
現有認知之外的現實本質究竟是什麼? 現有認知之外的現實本質仍是未解之謎。不過,某些理論和概念或許能夠提供一些線索。其中一個概念是「統一場」的想法,即宇宙中所有現象都是互相連結的,源自於單一的基本實體。這個場跨越了物質、能量、空間和時間(MEST)的傳統範疇,形成了現實的統一描述。
我們的心靈在經歷收回投射中,潛意識和意識的位置漸漸分層出來,此刻,我們的Self已經“看見”了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層次—皆為人類意識進化所需而設計的機制,都能夠被彰顯出來,即便這兩者從眼前看來是如此的矛盾相衝、無法被放置在同一個時空裡,然而,就因為如此,人類的物質與神性、內在與外在、意識與潛意識才能有各
Thumbnail
人類的意識很大的機率是在四維空間運行,然後生活在三維空間的(人類)腦神經元不斷運作,download接受意識的訊號
Thumbnail
意識與物質,或說心物,是一元還是二元的呢?很多人誤以為,心物二元是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 Descartes)所提出的,於是陷入思考心物如何產生關係的問題。但其實笛卡爾在後來發明的「解析幾何」中,明確的表示了所有的物質都能夠用數學來表達;而數學是非物質的存在,是屬於心靈的,因為就算沒有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