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一位創投界的朋友跟我聊到:「我們家公司最近投資了幾間規模比較小的新創公司,我跟這些新創公司的年輕管理階層聊到ESG議題的時候,大部分的回饋是,《最近ESG這個概念是很熱門啦,但我們管理階層每天面對存亡就已夠忙了,哪有時間再去管什麼是ESG》」。他問我說,如果是我的話,我會怎麼回答。
我跟這位朋友說,我大概會這麼回答吧:
「或許這些新創公司現階段還沒有大到像上市櫃公司這樣負有製作ESG報告書的義務。但是,這些新創公司應該即早就ESG議題進行必要的因應。這個可以從兩個面向來思考:
1. 這些新創公司如果運作上軌道,成為上市櫃公司重要供應商的話,即便不是上市櫃公司,為了要做上市櫃公司的生意,還是有可能被上市櫃公司要求導入ESG概念的相關規劃。例如,台積電近年來導入『供應商消防專責人員專案』,由台積電針對重要供應商及歷年稽核結果顯示防火管理有待加強的供應商,由台積電提供資源及技術進行輔導,也就是,中小企業為了要做台積電的生意,還是要乖乖的配合台積電的要求。
2. 老實說,新創公司失敗比成功的機率高,如果不幸這些新創公司狀況不佳,年輕創業家可能會面臨是否放棄這家新創公司,並改行可能性的思考。ESG概念的相關產業,或許也是年輕創業者另外思考嘗試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