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克醣

5克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收到一張餅乾照片,看起來好吃樣,糖友說13塊餅乾是1份醣,他打了速效1u,不知道夠不夠。

這位糖友早上的速效是1份醣打1.5u,而4塊餅乾差不多是4.6克碳水化合物,卻打了1u,速效打多了。

補救方法就是,再吃4塊相同的餅乾,或是約5克碳水化合物的其他食物。

1份醣(15克碳水化合物)打1.5u=0.1u對應1克碳水化合物

13塊餅乾是1份醣,1塊餅乾就是1.15克碳水化合物,打了1u,便要吃8至9塊餅乾。

後來,這位糖友決定換吃差不多醣量的其他種餅乾,並且覺得很開心。

瑞塔塔回:「這是糖友才能擁有的小確幸。」

試想,平時吃一塊餅乾,不太能帶給人如此大的快樂,但因為糖友的飲食經常受到某些程度上的限制,意外能多吃一塊餅乾,就開心了,甚至有幸福感,多好啊!

以此案例,瑞塔塔還有一個概念要分享。

多數糖友都是用拋棄式注射筆,最小單位是1u。如果是吃低於5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不會對血糖有太明顯的影響,是可以不用多打。

但不能每個小時都吃個5克醣,或一次吃很多個5克醣,再來抱怨血糖高哦!一餐或一個餐與餐之間,只容許一次5克醣的誤差。

我們的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ritafuyi/

raw-image
avatar-img
瑞塔塔無限熊
3會員
42內容數
我們兩隻的生活記事,關於愛與陪伴的所有事,一起吃好吃或不好吃的食物,一起看好看或不好看的風景,一起承擔必須的承擔,無論面對什麼挑戰,只要一起就好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瑞塔塔無限熊 的其他內容
草仔粿除了有像「紅龜粿」的作法之外,最常見的還是「包仔粿」的作法,紅龜粿的內餡大多做「甜」的,而包仔粿則多為「鹹」內餡或「半鹹甜」。 包仔粿也有人稱「菜包」、「菜包粿」或「豬籠粄(客家)」,粿的部份一樣是糯米 做的,裡面包很多蘿蔔絲,如果是做葷的,還會加入絞肉、蝦米和紅蔥頭,半鹹甜口味會再加入花豆、
「紅龜粿」或稱「紅粄」是過年過節常見用來祭祀的應景食物,差不多巴掌大,約150至170克重,中間會印上龜殼紋,底下墊植物葉片,如月桃葉、香蕉葉、黃槿葉等。 客家紅粄會用的圖案比較多,不限於龜,各種吉祥的動植物都可以印。 也有一些省時經濟的作法,只捲成長條狀,不蓋印。 粿是由「糯米」加「糖」製成,內餡
熊先生工作到有種金棗的那區田,就拎了一袋回來,瑞塔塔平時是不吃柑橘類水果的,太容易誘發氣喘了,幾乎百試百中,不過去年試過金棗,發覺沒事,而且特別容易「飽」。 金棗又名金柑,有好幾個品種,台灣主要種植的是「長實金柑」,並且以宜蘭縣最多,金棗是果皮甜、果肉酸,所以有個俗稱叫「酸甘甜(台語)」,而金棗大
忍不住把結論拿來當開頭了,有長興居這樣的地方,我老了會想搬到宜蘭市的。瑞塔塔一直覺得沒有比自己家鄉或天送埤更吸引我的居處,喜歡家鄉是因為習慣,喜歡天送埤是因為舒服,但有長興居這樣的地方,會讓人安心。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這樣的話太過冠冕堂皇,但只要走一趟,就能感覺到真正的用心是什麼樣子。 這回愛胰理監事
歷史上第一個蘋果派是出現在1381年的英格蘭,後來在美國「發光發熱」,通常上方都是有派皮覆蓋,最經典的是格子狀。 但其實,蘋果派在歐洲許多地區都是重要的傳統食物,甚至生日不吃蛋糕,而是吃蘋果派。 而法式蘋果派是沒有「蓋子」的,可以直接看到鋪在派盤上的蘋果片,挺美的。 不過「簡易版」的蘋果派,比較適合
好久沒有吃大餐了,趁著熊先生的生日名義,(提前一晚)我們外帶了一份牛排、一份雞排和酥皮濃湯。 店家把濃湯和酥皮分開包裝,瑞塔塔第一次看到沒有蓋在濃湯上的酥皮,覺得好新奇。 由於外帶杯有點小,擔心塞不下,瑞塔塔想先把酥皮邊邊吃掉一些,看會不會比較好塞,但一啃就捨不得泡進湯裡了。 結果我吃得一片狼
草仔粿除了有像「紅龜粿」的作法之外,最常見的還是「包仔粿」的作法,紅龜粿的內餡大多做「甜」的,而包仔粿則多為「鹹」內餡或「半鹹甜」。 包仔粿也有人稱「菜包」、「菜包粿」或「豬籠粄(客家)」,粿的部份一樣是糯米 做的,裡面包很多蘿蔔絲,如果是做葷的,還會加入絞肉、蝦米和紅蔥頭,半鹹甜口味會再加入花豆、
「紅龜粿」或稱「紅粄」是過年過節常見用來祭祀的應景食物,差不多巴掌大,約150至170克重,中間會印上龜殼紋,底下墊植物葉片,如月桃葉、香蕉葉、黃槿葉等。 客家紅粄會用的圖案比較多,不限於龜,各種吉祥的動植物都可以印。 也有一些省時經濟的作法,只捲成長條狀,不蓋印。 粿是由「糯米」加「糖」製成,內餡
熊先生工作到有種金棗的那區田,就拎了一袋回來,瑞塔塔平時是不吃柑橘類水果的,太容易誘發氣喘了,幾乎百試百中,不過去年試過金棗,發覺沒事,而且特別容易「飽」。 金棗又名金柑,有好幾個品種,台灣主要種植的是「長實金柑」,並且以宜蘭縣最多,金棗是果皮甜、果肉酸,所以有個俗稱叫「酸甘甜(台語)」,而金棗大
忍不住把結論拿來當開頭了,有長興居這樣的地方,我老了會想搬到宜蘭市的。瑞塔塔一直覺得沒有比自己家鄉或天送埤更吸引我的居處,喜歡家鄉是因為習慣,喜歡天送埤是因為舒服,但有長興居這樣的地方,會讓人安心。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這樣的話太過冠冕堂皇,但只要走一趟,就能感覺到真正的用心是什麼樣子。 這回愛胰理監事
歷史上第一個蘋果派是出現在1381年的英格蘭,後來在美國「發光發熱」,通常上方都是有派皮覆蓋,最經典的是格子狀。 但其實,蘋果派在歐洲許多地區都是重要的傳統食物,甚至生日不吃蛋糕,而是吃蘋果派。 而法式蘋果派是沒有「蓋子」的,可以直接看到鋪在派盤上的蘋果片,挺美的。 不過「簡易版」的蘋果派,比較適合
好久沒有吃大餐了,趁著熊先生的生日名義,(提前一晚)我們外帶了一份牛排、一份雞排和酥皮濃湯。 店家把濃湯和酥皮分開包裝,瑞塔塔第一次看到沒有蓋在濃湯上的酥皮,覺得好新奇。 由於外帶杯有點小,擔心塞不下,瑞塔塔想先把酥皮邊邊吃掉一些,看會不會比較好塞,但一啃就捨不得泡進湯裡了。 結果我吃得一片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