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釀影評|《東尼瀧谷》:心智與心智的距離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那裡有死者的影子,影子的影子。然而隨著年月的逝去,他已經想不起過去曾經在那裡的東西了。那顏色和香氣的記憶不知不覺地消失了。連過去曾經擁有過的那鮮明的感情,也從記憶的領域逐漸向外退出。」──〈東尼瀧谷〉
東尼瀧谷是一個平凡且孤單的人,至少,我們是這樣知道的。
我在 2020 年光點台北的〈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影展第一次觀看《東尼瀧谷》的 35mm 拷貝放映。這部電影在影迷圈當中已經被談論得很多,我們幾乎都看過它與「孤獨」、「寂寞」,或是其他相似詞彙一起出現在文章或閒聊中。而它確實是這樣的。在冷冽的影像氛圍裏頭,《東尼瀧谷》如同它的原著,並沒有設計任何出口,除了在結局之前一次抽回手的聯繫嘗試。
《東尼瀧谷》的故事取自村上春樹的短篇原著,它介紹一位名叫「東尼瀧谷」的插圖繪畫者,具有極為精細的物質描繪能力,這使他可以順利駕馭複雜的機械構造圖像,而這個故事不關於東尼瀧谷的誕生與死亡,而是關於東尼瀧谷生命過程中出現的幾個人,他的爸爸、他的妻子,還有在他妻子過世後的另一位女子。小說敘述著他逐漸從人際關係中剝離的過程,他似乎用冰冷的態度長大成人,一度感受到情感的溫度,卻也不可避免地隨著關係結束,而逐漸流失。
《東尼瀧谷》電影在 2004 年上映,由日本導演市川準執導,普遍被認為是最好的村上春樹小說改編電影之一。說來有點好笑,或許因為演員尾形一成與作者村上春樹的神似,我在回憶《東尼瀧谷》的時候,時常會不可能地把主角形象錯認成村上春樹,好像村上那張平凡、嚴肅、冷漠,且帶有幾分節制的臉孔,就是東尼瀧谷本人。
電影對原著情節的主要改編是大幅刪減瀧谷省三郎(父親)的中國生活,在原著中,省三郎的性魅力是被強調的,他充滿活力地與各式各樣的女子做愛,直到突然承受接近死亡的命運。然而,在改編電影中,我們無法看見太多與「性」相關的描寫。
村上春樹的小說常常重複地給我相同印象,他不斷描寫主人公(或身邊人)的性事,但這些性事在敘事者的冰冷口吻裡常常體現出一種漠不關心的氣質,彷彿這些慾望沒辦法真正點燃任何東西;彷彿慾望只是慾望本身,它只是非常自然地流過主角的身旁;彷彿在他筆下的慾望,是讓任何人都不感興趣的,儘管這似乎違背慾望的本意。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23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愛情的力量不僅是超越了死亡,也激發了人們對於靈性、信仰、命運等更深刻的思考。這部電影探究死亡的真相和意義,以及愛情的力量和生命的價值。《第六感生死戀》提醒人們在死亡和分離的時刻,仍然可以感受到愛存在,並且這種愛是永恆的。但它同時也提示人們要珍惜當下,好好相待所愛之人,因為任何時候,都可能是最後一刻。
資本家與先知、血液與暴力,諸多美國當今的議題都被鎔鑄在《黑金企業》中,成就一本人類在慾望的教唆下,如何撒手放棄自己靈魂的罪書,也是試圖觸及美國不安、暴力根本的近代史。恢宏磅礴的場面調度與精巧伶俐的明喻暗喻,冷靜從容地處理所有瘋狂,如實挖掘病灶下的傷口,呈現美國核心體系和價值標準中根深蒂固最根本的問題
《俘虜》上映至今,反響不絕於耳,戰爭與愛這兩個最衝突的字眼融入了《俘虜》之中,而俘虜的靈魂就在於〈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每當聽見那陌生的甘美朗旋律,就想起在那遙遠的國度、不知名的戰場上,曾有個人深愛著另一個人。
《可可夜總會》的盛大背後所乘載的不只是「親情」二字,皮克斯想帶出的是更複雜的哲學命題──存在的意義是什麼?「被後人記得」是否就是所謂的終極意義?以亡靈作為主幹,本片不僅滿足了觀者對於死後世界未知的探索欲,同時也不將答案說死,請觀影人自由心證、對號入座──這次我們不僅要談「死」,甚至還要高調談「死」。
保羅湯瑪斯安德森作品,不是要確立關於人與信仰的關係的特定答案,而是透露了他的著迷於兩者之間的動態交互影響。終極解答不會是「不信」,也不該是「信」,而是在信與不信之間,在對什麼謙卑或臣服之前,先反覆被折磨地發現、確立某個「我」。
《貓無赦》是貓咪版的「復仇者聯盟」,片中的女殺手全部都是美貓化身,她們的習性與一般貓咪無異:喜歡牛奶、熱愛拍打植物、碰到落葉堆會想要在裡頭打滾、不爽的時候會伸出貓爪,教訓一下人類等。唯一的不同,是這群擬人貓居然會拿起槍枝和斧頭殺人!貓咪殺手們四處獵捕寵物店老闆,要這些專發寵物財的商人們付出代價。
愛情的力量不僅是超越了死亡,也激發了人們對於靈性、信仰、命運等更深刻的思考。這部電影探究死亡的真相和意義,以及愛情的力量和生命的價值。《第六感生死戀》提醒人們在死亡和分離的時刻,仍然可以感受到愛存在,並且這種愛是永恆的。但它同時也提示人們要珍惜當下,好好相待所愛之人,因為任何時候,都可能是最後一刻。
資本家與先知、血液與暴力,諸多美國當今的議題都被鎔鑄在《黑金企業》中,成就一本人類在慾望的教唆下,如何撒手放棄自己靈魂的罪書,也是試圖觸及美國不安、暴力根本的近代史。恢宏磅礴的場面調度與精巧伶俐的明喻暗喻,冷靜從容地處理所有瘋狂,如實挖掘病灶下的傷口,呈現美國核心體系和價值標準中根深蒂固最根本的問題
《俘虜》上映至今,反響不絕於耳,戰爭與愛這兩個最衝突的字眼融入了《俘虜》之中,而俘虜的靈魂就在於〈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每當聽見那陌生的甘美朗旋律,就想起在那遙遠的國度、不知名的戰場上,曾有個人深愛著另一個人。
《可可夜總會》的盛大背後所乘載的不只是「親情」二字,皮克斯想帶出的是更複雜的哲學命題──存在的意義是什麼?「被後人記得」是否就是所謂的終極意義?以亡靈作為主幹,本片不僅滿足了觀者對於死後世界未知的探索欲,同時也不將答案說死,請觀影人自由心證、對號入座──這次我們不僅要談「死」,甚至還要高調談「死」。
保羅湯瑪斯安德森作品,不是要確立關於人與信仰的關係的特定答案,而是透露了他的著迷於兩者之間的動態交互影響。終極解答不會是「不信」,也不該是「信」,而是在信與不信之間,在對什麼謙卑或臣服之前,先反覆被折磨地發現、確立某個「我」。
《貓無赦》是貓咪版的「復仇者聯盟」,片中的女殺手全部都是美貓化身,她們的習性與一般貓咪無異:喜歡牛奶、熱愛拍打植物、碰到落葉堆會想要在裡頭打滾、不爽的時候會伸出貓爪,教訓一下人類等。唯一的不同,是這群擬人貓居然會拿起槍枝和斧頭殺人!貓咪殺手們四處獵捕寵物店老闆,要這些專發寵物財的商人們付出代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很鼓勵投資人不要只投資台股,對股市有一點熟悉度後,建議範圍擴況大到美股,甚至是投資全球。因為台股僅是單一國家/市場,如果能將資產投資到其他國家,風險會更分散,機會也更多,特別是美國股市。 美股會很難懂嗎?我相信你認識的美國企業可能會比台灣企業多,我從標普500成分股前15大企業裡隨便抓十
Thumbnail
美股因多家熱門話題與龍頭企業市值快速增長受到關注,本文介紹如何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 開設台股及美股複委託帳戶、定期理財的便利性。 定期投資適合單筆資金有限、經驗不多的理財小白、上班族,或者忙碌、沒時間研究基本面的朋友,國泰世華CUBE App美股定額投資功能,操作便利性幾乎完勝海外券商。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尤格藍西莫再次顛覆了觀眾的想像,同時亦嘲諷著現今電影大多無一特異的形式,將艾瑪史東的美豔與瘋魔化作潑向觀眾的屎,屎尿裡有著盛開的花,與其令人難以忽視的生命的疤,野性的眼眸,與一雙烈焰紅唇。
Thumbnail
一如看片前聽了很多次的比喻,《可憐的東西》就像是劇本更好一點的《芭比》,都是描繪一個「天真」的女孩去探索異世界,一路上發掘女性的自我,得到性/別的啟蒙與認知,辯證人與他人(與非人)的形象投射,更讓層層的父權桎梏顯形。
Thumbnail
貝拉踏出豪宅後的日子,才真正見到世上的真實樣貌,她感受自由與解放,也同時因看見受困苦難的奴隸而傷悲,助人之心油然而生,這是使她從「科學怪人」漸漸成為「女人」的過程。而當貝拉意識到性工作一職能帶來財富,她毫無猶豫地爭取成為青樓紅牌,只為自力更生,不再仰賴男人──這才終究讓她成為一個自由人。
Thumbnail
市川準導演所改編的《東尼瀧谷》,在敘事上以第三人稱誦讀的方式,讓電影的文字部分幾乎完全等於原著。開頭描述瀧谷省三郎的段落,令我信服他確實掌握了小說的核心意念──父親的一生,不過是一張張老照片,簡報般切換,並且帶著一點假想的配樂罷了,我們無法真正理解。
Thumbnail
看影中人擁有選擇離開或留下的權力,看陳哲藝不再被過去的自己給困住,他們找到了更自由的自己,而我也能在冬天燃起一絲火紅的等待,如頑石,如流螢,帶著生命本就存有的流動與困惑,赤誠地道著愛,自由地選擇駐足,心明眼亮地迷路與抵達。
Thumbnail
康姆剪斷的是自己而非他人的手指,那爆烈與驚世駭俗,或許是對抗束縛與掠奪自由之不得不,然而悲劇就在於,他沒能將乘載這些的斷指投擲向那「鱗片上閃爍著各種『你應該』的巨龍」,卻直直扔向了派瑞。他的行動裡不僅有他的精神,還有無處傾瀉的哀怨焦慮與自我厭惡,從此,原先寄望的音樂與超越,再也抹滅不了血與仇的印記。
Thumbnail
《戀戀銅鑼燒》由味覺入口,開啟人與外界事物交流,進而通往更深奧的生命接受。銅鑼燒是手作出來的,透過備料、煎餅、夾心、包裝等等手續而成,在裡頭吃的是滋味,品的是心意。正因為製作者感應原材料的精神,藉由「手藝」詮釋出獨到的意會,手藝即是手意──最後轉譯出的完成品銅鑼燒,是由自然與人為協奏成的恩惠。
Thumbnail
《倒數時刻》音樂劇當時演出的影像紀實,長度僅有二十多分鐘,他隻身一人坐在鋼琴前,彈著唏噓,唱出詰問,時而憤怒,時而溫柔,他的眼神卻總是堅定,甚至有些滑稽幽默。這是個用糖都能寫出歌來的男孩,我相信他絕對有許多困惑,對現實有很多不滿,但那些人生的傷疤,他一一包紮好,變成音符,然後回覆給這個社會。
Thumbnail
西川美和的電影總很像「暴風雨前的寧靜」,沒有高潮迭起的戲劇化,而是透過日復一日的日常生活,檢視人性的多樣性,伴隨著希望與勇氣,等待撥雲見霧的那天。看完《太陽出來之後》之後,比起激昂的情緒,更多的是需要讓人「靜一靜」的省思。
Thumbnail
似乎《坂本龍一:終章》呈現的就是坂本龍一一生經歷的種種偶然和必然,將時代的啟發以及環境的影響內化成為創作宇宙,以音樂回應生命,以情感詮釋世界。面對音樂他始終選擇性地忽視主流市場喜好,只在意是否做出令自己滿意的音樂,專注於於一次比一次濃烈的實驗色彩,一次比一次強勁的反彈與突破。
Thumbnail
我很鼓勵投資人不要只投資台股,對股市有一點熟悉度後,建議範圍擴況大到美股,甚至是投資全球。因為台股僅是單一國家/市場,如果能將資產投資到其他國家,風險會更分散,機會也更多,特別是美國股市。 美股會很難懂嗎?我相信你認識的美國企業可能會比台灣企業多,我從標普500成分股前15大企業裡隨便抓十
Thumbnail
美股因多家熱門話題與龍頭企業市值快速增長受到關注,本文介紹如何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 開設台股及美股複委託帳戶、定期理財的便利性。 定期投資適合單筆資金有限、經驗不多的理財小白、上班族,或者忙碌、沒時間研究基本面的朋友,國泰世華CUBE App美股定額投資功能,操作便利性幾乎完勝海外券商。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尤格藍西莫再次顛覆了觀眾的想像,同時亦嘲諷著現今電影大多無一特異的形式,將艾瑪史東的美豔與瘋魔化作潑向觀眾的屎,屎尿裡有著盛開的花,與其令人難以忽視的生命的疤,野性的眼眸,與一雙烈焰紅唇。
Thumbnail
一如看片前聽了很多次的比喻,《可憐的東西》就像是劇本更好一點的《芭比》,都是描繪一個「天真」的女孩去探索異世界,一路上發掘女性的自我,得到性/別的啟蒙與認知,辯證人與他人(與非人)的形象投射,更讓層層的父權桎梏顯形。
Thumbnail
貝拉踏出豪宅後的日子,才真正見到世上的真實樣貌,她感受自由與解放,也同時因看見受困苦難的奴隸而傷悲,助人之心油然而生,這是使她從「科學怪人」漸漸成為「女人」的過程。而當貝拉意識到性工作一職能帶來財富,她毫無猶豫地爭取成為青樓紅牌,只為自力更生,不再仰賴男人──這才終究讓她成為一個自由人。
Thumbnail
市川準導演所改編的《東尼瀧谷》,在敘事上以第三人稱誦讀的方式,讓電影的文字部分幾乎完全等於原著。開頭描述瀧谷省三郎的段落,令我信服他確實掌握了小說的核心意念──父親的一生,不過是一張張老照片,簡報般切換,並且帶著一點假想的配樂罷了,我們無法真正理解。
Thumbnail
看影中人擁有選擇離開或留下的權力,看陳哲藝不再被過去的自己給困住,他們找到了更自由的自己,而我也能在冬天燃起一絲火紅的等待,如頑石,如流螢,帶著生命本就存有的流動與困惑,赤誠地道著愛,自由地選擇駐足,心明眼亮地迷路與抵達。
Thumbnail
康姆剪斷的是自己而非他人的手指,那爆烈與驚世駭俗,或許是對抗束縛與掠奪自由之不得不,然而悲劇就在於,他沒能將乘載這些的斷指投擲向那「鱗片上閃爍著各種『你應該』的巨龍」,卻直直扔向了派瑞。他的行動裡不僅有他的精神,還有無處傾瀉的哀怨焦慮與自我厭惡,從此,原先寄望的音樂與超越,再也抹滅不了血與仇的印記。
Thumbnail
《戀戀銅鑼燒》由味覺入口,開啟人與外界事物交流,進而通往更深奧的生命接受。銅鑼燒是手作出來的,透過備料、煎餅、夾心、包裝等等手續而成,在裡頭吃的是滋味,品的是心意。正因為製作者感應原材料的精神,藉由「手藝」詮釋出獨到的意會,手藝即是手意──最後轉譯出的完成品銅鑼燒,是由自然與人為協奏成的恩惠。
Thumbnail
《倒數時刻》音樂劇當時演出的影像紀實,長度僅有二十多分鐘,他隻身一人坐在鋼琴前,彈著唏噓,唱出詰問,時而憤怒,時而溫柔,他的眼神卻總是堅定,甚至有些滑稽幽默。這是個用糖都能寫出歌來的男孩,我相信他絕對有許多困惑,對現實有很多不滿,但那些人生的傷疤,他一一包紮好,變成音符,然後回覆給這個社會。
Thumbnail
西川美和的電影總很像「暴風雨前的寧靜」,沒有高潮迭起的戲劇化,而是透過日復一日的日常生活,檢視人性的多樣性,伴隨著希望與勇氣,等待撥雲見霧的那天。看完《太陽出來之後》之後,比起激昂的情緒,更多的是需要讓人「靜一靜」的省思。
Thumbnail
似乎《坂本龍一:終章》呈現的就是坂本龍一一生經歷的種種偶然和必然,將時代的啟發以及環境的影響內化成為創作宇宙,以音樂回應生命,以情感詮釋世界。面對音樂他始終選擇性地忽視主流市場喜好,只在意是否做出令自己滿意的音樂,專注於於一次比一次濃烈的實驗色彩,一次比一次強勁的反彈與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