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某天我在滑「沒它」(Meta)臉書的每日動態回顧時,突然覺得自己也用該平台寫了不少頗有篇幅的短文,之前都會重新分享,但都成一年一度的碎片,何不把這些文字也搬來方格子彙整起來?
雖然小弟專題裡蠻早就有「舊文新發」的分類頁,卻遲遲沒有變成一個系列,我決定正式給這個系列一個名稱:「搬舊文」,必要時也可再做一些編修與補充。盼望在為舊文搬家的過程中,不僅回顧自己曾經的書寫,也看見自身的腳蹤步伐,並找出新的路徑的可能。
聖周當中的新書分享會
以下是昨日活動回顧,長文警告。
在台中待了五年多,印象中卻未曾參加過新書分享會或在地講座之類的活動,我對知識的採集範圍僅限於大學圍牆內,偶爾參與人文三缺一、路思義時刻,假裝自己有些人文素養,如此而已。
受難日應是聖周中最高潮的部分,但我選擇捨棄參與信仰禮儀,為何如此行,也許之後有機會書寫一篇微心得,暫按下不表。在細雨中抵達新手書店,小小的空間已經坐滿了人,我正好是最後一批能坐下的聽眾,再晚些就必須站立聆聽。
田野與人類學家的20年挑戰!
這場的標題定為「田野與人類學家的20年挑戰!」,是《辶反田野》與《田野的技藝》兩本新作分享台中場次,但其實後者早在2006年就已出版,並成為田野研究方法的基本閱讀書目;經過了十年,同樣集合了人類學家與社會學家們,出版了新作。
與會分享的是容邵武和邱韻芳兩位老師,我對人類學並不熟,但看到書店裡擠滿人,也秒懂這兩位應該來頭不小。兩位老師從各自的經歷開始談起,沒有太多的學術詞彙,卻像是人類學家將自己呈現在田野中,邀請台下聽眾一同「觀察」、「參與」—也就是田野工作(field work)的核心。
兩位既危險又有趣的人類學家
容老師從世界、台灣再講到個人,幾個關鍵字串聯著:Y2K、metoo,首次總統直選三組候選人、因媽祖開示可能有三組候選人(?)。這樣的背景下,自己在東勢遭逢九二一的震撼,博論難以進行下去;而後埔里籃城與香港新界的農作,試圖擺脫政府經費的支配。回顧這些曲折離奇的過程,容老師下標:從面對困難到尋求安全。
邱老師雖自嘲要分享的內容沒有像容老師這麼有架構,但將時間軸拉開的做法仍相當精彩,從數學所跨足到人類學,屢次落榜反而能有機會先實地參與原民運動;而身分的轉變也迫使自己經歷一段調適期,視人類學為慣習而非研究目的,試圖將「芭樂文」與臉書視為公共交匯的場域,並從年輕一輩的角度看見當代的部落議題。
對於社會氛圍及時代趨勢的觀察
個人覺得很有意思的是,容老師提到1990年代文化左派的崛起,使性別、環境、族群等議題檯面化,而二十年後,也就是現在,對多元主義不滿的右派反撲勢力已經開始,則讓我補足對當前局勢無法理清的思路,一切都說得通了。
人類學式的田野工作亦有變與不變,雖空間、時間與角色的相互交錯影響仍是人類學田野的「技藝」,可是傳統上獨自進行異文化研究的框架已漸被打破,朝向民眾、共作的形式,催生更為公眾的人類學。但兩位老師提醒,所謂的「田野」已被他科系誤用,而人類學是否能拋棄「做田野」的獨佔權,以及「碎形田野」的遊牧型態在未有扎實學術基礎前就進行是否適切,則是值得深思的議題。
小結:買新書去
一不小心寫太多了,而且貌似有點雜亂,趕快來個結語。雖想支持獨立書店,但礙於處在無業學生的經濟考量,還是趕在誠品(對新手書店說聲抱歉)尚未打烊前,用折扣買了這兩本書(新書分享會的推坑真的很可怕),期望從中能找到些方向。我曾因教程需要而誤打誤撞地修習文化人類學這門課,引發我對社會的不同想像;還好自己先前才剛讀完塵封在書櫃上已久的《歡迎光臨人類學》(謝謝送我書的人類學家一口醬),能稍微與本土的分享作連結。未來不一定往人類學走,但人類學家們的「半路出家」背景頗多樣化,倒是讓我這個新手挺放心的(誤)。
2019 年 4 月 20 日 23:05 個人臉書頁面貼文
補記:四年後
老實說,這兩本書我還在持續閱讀,現在的自己也沒有真正走上人類學的道路,不過也有幸在碩班前期跟著エンジェ老師(化名,剛好也是這兩本書的作者及編者之一)的課,扎扎實實地認識與探索人類學領域的世界。
人類學就是在說故事,而誰不愛聽故事?我想,在學習人類學的過程中,我收穫最多的大概就是放棄無知的本位主義立場,就算你的身分是一位一神信仰宗教徒,也必須肯認這個世界事實上乃多元多彩,並謙卑地展開雙臂擁抱你所看見、聽見的故事。
Suhong
原書寫於台灣.台中.西屯菁埔仔
重編排於台灣.高雄.灣仔內
2023.04.20 18:55 修訂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