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舊文|新手去新手聽人類學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楔子

某天我在滑「沒它」(Meta)臉書的每日動態回顧時,突然覺得自己也用該平台寫了不少頗有篇幅的短文,之前都會重新分享,但都成一年一度的碎片,何不把這些文字也搬來方格子彙整起來?
雖然小弟專題裡蠻早就有「舊文新發」的分類頁,卻遲遲沒有變成一個系列,我決定正式給這個系列一個名稱:「搬舊文」,必要時也可再做一些編修與補充。盼望在為舊文搬家的過程中,不僅回顧自己曾經的書寫,也看見自身的腳蹤步伐,並找出新的路徑的可能。

聖周當中的新書分享會

以下是昨日活動回顧,長文警告。
在台中待了五年多,印象中卻未曾參加過新書分享會或在地講座之類的活動,我對知識的採集範圍僅限於大學圍牆內,偶爾參與人文三缺一、路思義時刻,假裝自己有些人文素養,如此而已。
受難日應是聖周中最高潮的部分,但我選擇捨棄參與信仰禮儀,為何如此行,也許之後有機會書寫一篇微心得,暫按下不表。在細雨中抵達新手書店,小小的空間已經坐滿了人,我正好是最後一批能坐下的聽眾,再晚些就必須站立聆聽。

田野與人類學家的20年挑戰!

這場的標題定為「田野與人類學家的20年挑戰!」,是《辶反田野》與《田野的技藝》兩本新作分享台中場次,但其實後者早在2006年就已出版,並成為田野研究方法的基本閱讀書目;經過了十年,同樣集合了人類學家與社會學家們,出版了新作。
與會分享的是容邵武和邱韻芳兩位老師,我對人類學並不熟,但看到書店裡擠滿人,也秒懂這兩位應該來頭不小。兩位老師從各自的經歷開始談起,沒有太多的學術詞彙,卻像是人類學家將自己呈現在田野中,邀請台下聽眾一同「觀察」、「參與」—也就是田野工作(field work)的核心。

兩位既危險又有趣的人類學家

容老師從世界、台灣再講到個人,幾個關鍵字串聯著:Y2K、metoo,首次總統直選三組候選人、因媽祖開示可能有三組候選人(?)。這樣的背景下,自己在東勢遭逢九二一的震撼,博論難以進行下去;而後埔里籃城與香港新界的農作,試圖擺脫政府經費的支配。回顧這些曲折離奇的過程,容老師下標:從面對困難到尋求安全。
邱老師雖自嘲要分享的內容沒有像容老師這麼有架構,但將時間軸拉開的做法仍相當精彩,從數學所跨足到人類學,屢次落榜反而能有機會先實地參與原民運動;而身分的轉變也迫使自己經歷一段調適期,視人類學為慣習而非研究目的,試圖將「芭樂文」與臉書視為公共交匯的場域,並從年輕一輩的角度看見當代的部落議題。

對於社會氛圍及時代趨勢的觀察

個人覺得很有意思的是,容老師提到1990年代文化左派的崛起,使性別、環境、族群等議題檯面化,而二十年後,也就是現在,對多元主義不滿的右派反撲勢力已經開始,則讓我補足對當前局勢無法理清的思路,一切都說得通了。
人類學式的田野工作亦有變與不變,雖空間、時間與角色的相互交錯影響仍是人類學田野的「技藝」,可是傳統上獨自進行異文化研究的框架已漸被打破,朝向民眾、共作的形式,催生更為公眾的人類學。但兩位老師提醒,所謂的「田野」已被他科系誤用,而人類學是否能拋棄「做田野」的獨佔權,以及「碎形田野」的遊牧型態在未有扎實學術基礎前就進行是否適切,則是值得深思的議題。

小結:買新書去

一不小心寫太多了,而且貌似有點雜亂,趕快來個結語。雖想支持獨立書店,但礙於處在無業學生的經濟考量,還是趕在誠品(對新手書店說聲抱歉)尚未打烊前,用折扣買了這兩本書(新書分享會的推坑真的很可怕),期望從中能找到些方向。我曾因教程需要而誤打誤撞地修習文化人類學這門課,引發我對社會的不同想像;還好自己先前才剛讀完塵封在書櫃上已久的《歡迎光臨人類學》(謝謝送我書的人類學家一口醬),能稍微與本土的分享作連結。未來不一定往人類學走,但人類學家們的「半路出家」背景頗多樣化,倒是讓我這個新手挺放心的(誤)。
2019 年 4 月 20 日 23:05 個人臉書頁面貼文

補記:四年後

老實說,這兩本書我還在持續閱讀,現在的自己也沒有真正走上人類學的道路,不過也有幸在碩班前期跟著エンジェ老師(化名,剛好也是這兩本書的作者及編者之一)的課,扎扎實實地認識與探索人類學領域的世界。
人類學就是在說故事,而誰不愛聽故事?我想,在學習人類學的過程中,我收穫最多的大概就是放棄無知的本位主義立場,就算你的身分是一位一神信仰宗教徒,也必須肯認這個世界事實上乃多元多彩,並謙卑地展開雙臂擁抱你所看見、聽見的故事。

 Suhong
 原書寫於台灣.台中.西屯菁埔仔
 重編排於台灣.高雄.灣仔內
 
 2023.04.20 18:55 修訂二版
(本文初版原發表於個人臉書頁,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2162435963810039&set=a.2061137193939917
avatar-img
46會員
81內容數
自我書寫的練習未曾斷過。微研究。御宅談。摘書摘。聞聖樂。論島嶼。還有,寫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讀冊弘,寫日常 的其他內容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三年前(2020)中國國民黨曾經發起一個活動,徵求青年世代給予該黨改革建言,其官網還開了一個意見蒐集區供民眾填寫...
今早,我找到一本八年前年少無知時參加「天國文化特會」贈送的書籍,隨意翻了翻,決定節錄幾段文字跟大家分享,畢竟這是影響我中學時代甚鉅的信仰價值呢!(以下文長)
一直以來抱持重北輕南政策,本身的存在就是造成發展很難大步前進的原因,卻反過來大聲譏笑當地人怎麼能忍受這麼久的不便利,身為「南國子弟」實在難以接受。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三年前(2020)中國國民黨曾經發起一個活動,徵求青年世代給予該黨改革建言,其官網還開了一個意見蒐集區供民眾填寫...
今早,我找到一本八年前年少無知時參加「天國文化特會」贈送的書籍,隨意翻了翻,決定節錄幾段文字跟大家分享,畢竟這是影響我中學時代甚鉅的信仰價值呢!(以下文長)
一直以來抱持重北輕南政策,本身的存在就是造成發展很難大步前進的原因,卻反過來大聲譏笑當地人怎麼能忍受這麼久的不便利,身為「南國子弟」實在難以接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見構、解構、建構、再建構。-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原來,世界可以翻過來欣賞。 2024年夏至的尾聲,高雄依然酷暑 百貨公司裡的書店, 絕對是現代版世外桃源。 放眼望去書店裡的暢銷書排行榜, 有幾本書名,是這樣寫的: 「重新找回自己。」 「閒人出
Thumbnail
讀了蔣亞妮的散文新作《土星時間》。 本來應該更早讀完這本書,但台北書展帶回來的書實在是太多,所以就隨手看哪本書在箱子裡最上面就先讀,直到這幾天覺得有些自己想讀的書要先找出來先讀,才把壓在箱底的《土星時間》翻出來。 在文學的世界裡浸泡久了,就會意識到一個“同代人”的概念,同使用華文閱讀和寫作,時間
Thumbnail
參加由趨勢滙流人文書院舉辦的國家圖書館活動,題目是「焦慮時代-人文的追尋」,聆聽楊儒賓老師和紀金慶老師的精彩講座,深入探討新人文精神、人文的創造性,還有科學革命的誕生及其對現代世界的影響。活動心得分享在下方文章內容中。
Thumbnail
困難代表了你和對方的落差 在2022年,我加入了孫治華老師的《陪伴式講師訓》,並認識了書店老闆。從參加他組織的第一屆讀書會到第二屆讀書會,以及兩次的群山講座與病態性人格講座,這些課程中的作業並不容易,但我一步一步完成了作業。記得當時在2022年舉辦的《走讀創生讀書會》有六場,由於碰巧遇上台灣疫
Thumbnail
 走讀台灣是文化部這些年主推的計畫,結合書的閱讀與活動,希望民眾能深度認識台灣。文化部選定有關台灣生態與環境的書籍,是我的「走在山海河間的沉思」跟「自然課可以這麼浪漫」。    
Thumbnail
辦了場《國文老師還沒教的小說課》新書分享會,當天來的人聽我說書,我也趁這個機會把自己重新介紹一遍,像從以前的筆名「洛琳」到「梅洛琳」,外人看起來可能覺得都一樣,但在我的寫作生涯上是有差異的。  已經習慣出
我是李新善,七年級生。一位人類圖講師及分析師。我從2015年接觸人類圖至今,曾至各級學校、中小企業演講,其中大獲好評的是我在講述人類圖如何應用在職能職涯、愛情生活。我並不是人類圖大師,僅僅是分享人生之中汲取的經驗,並且將我的人生座右銘置入其中:「懂得怎麼開始,就懂得怎麼前進。」
Thumbnail
再度掀起篇章 先說說作者的第一本書{真正的整理 不是丟東西},與以往自己看過的整理書大為不同,提到許多自然與內心的循環與對話,又帶有哲思,好吧!現在想想還蠻符合自己的偏好,對心理與哲理的探詢。 接觸的起源 某天去台北參加一場{致富金鑰書籍分享會}當天作者-文君老師剛好是嘉賓,身體下意識地拿起手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群媒體上看到文化研究年會的訊息。 就在兩週前的週末,年會於臺北教育大學舉行。 翻看著議程及其中那些論文的題目和論壇的主題,想到曾經的自己。在大四那一年考上中央英文所和交大社文所,在選擇要去哪裡報到的時候,當時教音像文本與文化分析的老師跟我說,不如去看看兩個所的學生最後寫出的論文都是什
《辶反田野》的書名耐人尋味,由各自經驗出擊的「反田野」與「返田野」,歧異不僅在「我/他者」或文化接觸中的差異,充滿意外與機緣。乃在貫串本書的歧異點,其實存在於田野經驗的N次方間。最大的「歧異點」就在認識主體,也就是研究者,所謂人類學家身上。白話點說,不僅是田野地與報導人本身的物是人非,這本來就是過去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見構、解構、建構、再建構。-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原來,世界可以翻過來欣賞。 2024年夏至的尾聲,高雄依然酷暑 百貨公司裡的書店, 絕對是現代版世外桃源。 放眼望去書店裡的暢銷書排行榜, 有幾本書名,是這樣寫的: 「重新找回自己。」 「閒人出
Thumbnail
讀了蔣亞妮的散文新作《土星時間》。 本來應該更早讀完這本書,但台北書展帶回來的書實在是太多,所以就隨手看哪本書在箱子裡最上面就先讀,直到這幾天覺得有些自己想讀的書要先找出來先讀,才把壓在箱底的《土星時間》翻出來。 在文學的世界裡浸泡久了,就會意識到一個“同代人”的概念,同使用華文閱讀和寫作,時間
Thumbnail
參加由趨勢滙流人文書院舉辦的國家圖書館活動,題目是「焦慮時代-人文的追尋」,聆聽楊儒賓老師和紀金慶老師的精彩講座,深入探討新人文精神、人文的創造性,還有科學革命的誕生及其對現代世界的影響。活動心得分享在下方文章內容中。
Thumbnail
困難代表了你和對方的落差 在2022年,我加入了孫治華老師的《陪伴式講師訓》,並認識了書店老闆。從參加他組織的第一屆讀書會到第二屆讀書會,以及兩次的群山講座與病態性人格講座,這些課程中的作業並不容易,但我一步一步完成了作業。記得當時在2022年舉辦的《走讀創生讀書會》有六場,由於碰巧遇上台灣疫
Thumbnail
 走讀台灣是文化部這些年主推的計畫,結合書的閱讀與活動,希望民眾能深度認識台灣。文化部選定有關台灣生態與環境的書籍,是我的「走在山海河間的沉思」跟「自然課可以這麼浪漫」。    
Thumbnail
辦了場《國文老師還沒教的小說課》新書分享會,當天來的人聽我說書,我也趁這個機會把自己重新介紹一遍,像從以前的筆名「洛琳」到「梅洛琳」,外人看起來可能覺得都一樣,但在我的寫作生涯上是有差異的。  已經習慣出
我是李新善,七年級生。一位人類圖講師及分析師。我從2015年接觸人類圖至今,曾至各級學校、中小企業演講,其中大獲好評的是我在講述人類圖如何應用在職能職涯、愛情生活。我並不是人類圖大師,僅僅是分享人生之中汲取的經驗,並且將我的人生座右銘置入其中:「懂得怎麼開始,就懂得怎麼前進。」
Thumbnail
再度掀起篇章 先說說作者的第一本書{真正的整理 不是丟東西},與以往自己看過的整理書大為不同,提到許多自然與內心的循環與對話,又帶有哲思,好吧!現在想想還蠻符合自己的偏好,對心理與哲理的探詢。 接觸的起源 某天去台北參加一場{致富金鑰書籍分享會}當天作者-文君老師剛好是嘉賓,身體下意識地拿起手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群媒體上看到文化研究年會的訊息。 就在兩週前的週末,年會於臺北教育大學舉行。 翻看著議程及其中那些論文的題目和論壇的主題,想到曾經的自己。在大四那一年考上中央英文所和交大社文所,在選擇要去哪裡報到的時候,當時教音像文本與文化分析的老師跟我說,不如去看看兩個所的學生最後寫出的論文都是什
《辶反田野》的書名耐人尋味,由各自經驗出擊的「反田野」與「返田野」,歧異不僅在「我/他者」或文化接觸中的差異,充滿意外與機緣。乃在貫串本書的歧異點,其實存在於田野經驗的N次方間。最大的「歧異點」就在認識主體,也就是研究者,所謂人類學家身上。白話點說,不僅是田野地與報導人本身的物是人非,這本來就是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