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舊文|就業博懶會

搬舊文|就業博懶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次沒有照片,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長文不配圖彷彿違反基本道德常識,會使人愁的。


實習結束後,很多人逢我就問,現在在幹嘛?剛開始總是解釋一堆,之後就乾脆拿個標籤貼自己身上:「無業游民」,說畢就要面對那一張張充滿疑惑不解的表情。我發現到,辛勤工作的台灣人普遍無法接受生命當中有空白期這件事情,gap year 一詞聽在耳裡多麼地尖銳難耐,自己一定要背負著些負擔才算是真正有存在於這世上。

身分的尷尬,沒有工作,也不具學籍,這樣的狀態可不是買高鐵票時不能用大學生優惠能輕易帶過的。當同輩甚至後輩不是在工作,就是讀書,或即將畢業去工作,無形地壓力便臨到,沒有任何的標籤能夠介紹你的時候,反而感到不適。


聽聞母校今天舉辦徵才博覽會,我每年都會去逛逛,然後總是拿了些文宣或文具小物,沒什麼感覺。去年,認真觀看每個攤位的介紹,幾乎都是理工商專長職缺;還在某個攤位被熱情地問到:同學!你是什麼系的呢?回答後,對方便臉色一沉:喔,謝謝你。隨即轉頭物色下一位對象,這個經歷深深地打擊著我的內心深處。

我走下蔣公陵寢前的階梯,整條德耀路滿滿的棚子與人潮,我竟下意識地右彎轉離主幹道,過了一會才發現,不對啊自己是要來逛就業博覽會的。但我感覺到害怕,我害怕進到人群當中,尤其是那些拿著文宣大聲呼喊的人們,或者手握最新款 iPhone 的西裝男子。

硬著頭皮走進狹窄的通道,看著兩旁的公司名稱,食品、資訊、商業、製造、金屬、人壽⋯我突然覺得「懶」,這種懶不是懶惰耍廢的懶,而是某些結被打開了,所以不用再走下去,草率地看看就足矣的懶。


很多人問,你讀教程考教檢不就是要當老師嗎?這個問題,我沒這麼有把握。自己很幸運,絕非富裕的家中能夠讓我有接近半年多的自由空窗期,但我很清楚這是有限度的,自己不能浪費這段時間,必須在某個時限之前找到下一步棋該怎麼下。

沒有要寫結論,到此停筆。人生的道路,上主都帶領—不是推卸責任—而是我隱隱約約知道,自己要往哪裡去,還不是很清晰,但我知道,快了。

#弘的後實習日常 #讀冊弘寫日常 #就業博懶會 #人生的道路 #求上主賜智慧


原刊於 2019 年 3 月 27 日 15:40 個人臉書網誌


清晨的母校東海相思林,我依然想念著那裡。|photo by Suhong

清晨的母校東海相思林,我依然想念著那裡。|photo by Suhong




後記

五年前的文,至今仍然很有感觸。

當時有位我相當敬重的牧長搶頭香留言說:「轉彎才有路,主幹道只有擠。

那時沒什麼感覺,此時此地此心境,過於深刻。

然後,不同於文中所說,現在的我加了一張照片。




 Su-Hong
 2024.03.27 17:29
 於台灣.高雄.灣仔內 移植.重版

avatar-img
讀冊弘,寫日常
47會員
83內容數
自我書寫的練習未曾斷過。微研究。御宅談。摘書摘。聞聖樂。論島嶼。還有,寫日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讀冊弘,寫日常 的其他內容
曾偶然看到NHK製作的「ドキュメント72時間」(紀實72小時)節目, 如其名,攝影團隊會在某個定點待上72小時,對那裏的人、事、物取材,我覺得很有意思...
20th 國禱會以「愛無國界」為主題,卻引起這種風波,根本就是極大的諷刺,尤其是反同社群面對同志議題、同志族群的態度,台灣基督教會界的偽善與虛假,一覽無遺...
需要說明我為何常拿性別議題來批判台灣基督徒群體:不是因為特別關注這個議題,而是這個議題最能顯出「一部分」基督徒的雙標特質。
其實在昨晚,我就已經看到 BBC 那著名又冷靜克制的黑白靜止插播畫面。但夜已深,加上各樣情緒混雜交錯,就沒立刻發文。不禁想著,自己不是大英國協子民,又對君主或共和制無特別立場,為何心裡會五味雜陳? 因為我想起自己的阿嬤。
這部花甲,當初並沒有想要看的意思,讓我再次注意到這部戲的,是那段盧廣仲跟蔡振南一鏡到底的三分鐘臺語對白戲...
今天,我迷失在電腦硬碟裡,找尋著兩位傳道的身影,最後在檔案海當中選了這張照片。
曾偶然看到NHK製作的「ドキュメント72時間」(紀實72小時)節目, 如其名,攝影團隊會在某個定點待上72小時,對那裏的人、事、物取材,我覺得很有意思...
20th 國禱會以「愛無國界」為主題,卻引起這種風波,根本就是極大的諷刺,尤其是反同社群面對同志議題、同志族群的態度,台灣基督教會界的偽善與虛假,一覽無遺...
需要說明我為何常拿性別議題來批判台灣基督徒群體:不是因為特別關注這個議題,而是這個議題最能顯出「一部分」基督徒的雙標特質。
其實在昨晚,我就已經看到 BBC 那著名又冷靜克制的黑白靜止插播畫面。但夜已深,加上各樣情緒混雜交錯,就沒立刻發文。不禁想著,自己不是大英國協子民,又對君主或共和制無特別立場,為何心裡會五味雜陳? 因為我想起自己的阿嬤。
這部花甲,當初並沒有想要看的意思,讓我再次注意到這部戲的,是那段盧廣仲跟蔡振南一鏡到底的三分鐘臺語對白戲...
今天,我迷失在電腦硬碟裡,找尋著兩位傳道的身影,最後在檔案海當中選了這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