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越深入,越是著迷和快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天是「世界閱讀日」,但閱讀不只有在4月23日這一天。
raw-image

日本小說家村上龍在小說《老人恐怖分子》中寫道:

人們說是出版不景氣,但實際上並非如此,而是被淘汰。

第一次讀到這段話的時候,說真的,內心有種隱隱作痛的感覺,卻是一種不得不面對的領悟!後來大概有兩三年的時間,我把這段話貼在自己的寫作平台作者簡介處,將它視為一種「自我提醒」,提醒自己更加審慎地看待編輯這份工作,努力思考想要編輯出什麼樣的作品,同時努力做出不被淘汰的好作品。

「出版如何可能不被淘汰?」這實在是個大哉問!但問題的關鍵或許無法靠折扣制的討論,最終還是要回到閱讀的價值,陪伴每個人思考閱讀與生命中的連結。以及更加關鍵的是,出版者必須顧好出版品質、思考延伸出路,身處出版環節中的每一份子,認真負責的把手頭事情做好:選書的人把書選好、翻譯的譯者把書譯好、編輯在時程內把內容顧好.......唯有如此,才可能在困難的世道下,走出一條歷久不衰的商業模式。

閱讀既迷人且重要


關於閱讀的價值,我曾寫過〈為什麼我們要閱讀?〉這篇文章。或者更精確的說,為什麼我們要「主動」閱讀,而不是被動的被餵養資訊?文中寫到:

「閱讀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修養之道;是一種可以進步的能力,需要不斷努力地自我提升。閱讀不求速效,不是為了達到表面效果而讀;閱讀者要虛心,不自以為是。不跟著排行榜讀新書,而是找到對自己來說值得珍藏的好書,反覆的、持續的深度閱讀。」

閱讀全文↓


也曾透過閱讀約翰‧彌爾(John Stuart Mill)的自傳《我的知識之路》中,思考「人為什麼要讀書?」文中提到:

「對於彌爾之父和彌爾來說,讀書的目的不只是為了個人,更重要的是累積知識的力量,用來改善社會與改變世界……如果從這個觀點來閱讀書中彌爾所受的教育過程,就會知道當時的知識分子為什麼要花這麼多的時間、這麼苦的扎實功夫,做嚴謹的研究、知性的辯論,以及龐大著作的撰寫。」

閱讀全文↓


至於在「重慶南路走七遍」這篇文章中,欸,不是!是〈一個台北人的兒時書店回憶〉中,回顧自己兒時逛重慶南路書街的美好回憶。

「對於兒時的我來說,東方出版社就像是個「快樂天堂」,去東方出版社看書彷彿是種「朝聖」的行為,同時也是件無比快樂的事。……

當時社會盛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以書櫃取代酒櫃」等價值觀,書成為一種文化資本、知識水準與身分的象徵。尤其是過完年,父母總會抽一點紅包錢給孩子買書;孩子也趁此機會「海選」一大疊書,爸媽往往眉頭都不皺一下的就迅速結帳了。也因此,當時每當逛完書店,幾乎是人手一袋書提著離開的。」

閱讀全文↓


究竟「閱讀」帶給我什麼樣的力量?我想不只是一種陪伴,更是一種樂趣。

「無論是閱讀、聽音樂或是看電影(後兩者也是一種廣義而言的「閱讀」),其實都一樣,在那個當下,我們把一部分的自己給出去,全心地傾聽、忘情地投入。然後在某個時刻,「砰」的一聲巨響,我們在無意識間找到了共鳴,甚至感動落淚,我們深深地陷入其中,從此愛上了這無可取代的樂趣。」


閱讀全文↓


閱讀,就像看一部好電影、聽一首好歌一樣,總能為我帶來沉浸其中的快樂,喚起難以形容的喜悅。越是深入地閱讀,有時還會察覺出創作者內心的風景,以及對社會的問題意識與批判精神。

我深深相信,值得我們一讀再讀的作品,才能算是真正的好作品。我想,我會一直這樣堅持地讀下去!也期許自己未來能夠編輯出心目中的好作品,帶給讀者這樣的無上喜悅。

最後,分享世界閱讀日的今天,我讀的是從圖書館借回來的經典《史蒂芬˙金談寫作》,實在是一本超級好看的書!書讀完一半,我決定要買來收藏、精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誰說編輯不讀書 | reading & ______
311會員
178內容數
可能讀起來有點奇怪,但絕對少不了對書、音樂、電影滿滿的愛。
2025/01/01
今天是2025年元旦,用「我的2024閱讀十問」,向格友們說聲:新年快樂!
Thumbnail
2025/01/01
今天是2025年元旦,用「我的2024閱讀十問」,向格友們說聲:新年快樂!
Thumbnail
2024/08/20
「媚俗」這個詞指稱的態度,是想要不惜任何代價討好大多數人。為了討好,就得去確定什麼是人人想聽的話,就得去為既成思想服務。
Thumbnail
2024/08/20
「媚俗」這個詞指稱的態度,是想要不惜任何代價討好大多數人。為了討好,就得去確定什麼是人人想聽的話,就得去為既成思想服務。
Thumbnail
2024/06/26
雖然「編輯」工作需要紀律,但卻又不僅止於此,否則,就可能把編輯工作給過度簡化了...
Thumbnail
2024/06/26
雖然「編輯」工作需要紀律,但卻又不僅止於此,否則,就可能把編輯工作給過度簡化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天是「世界閱讀日」,但閱讀不只有在4月23日這一天。
Thumbnail
今天是「世界閱讀日」,但閱讀不只有在4月23日這一天。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本《去書店買個好人生》的設計。收到今周刊寄來的書,從書封、書名到內頁的編排,都傳達出一種「慢活」的感覺。雖然這類書我通常看的很快,但它一直告訴我「慢一點,沒關係!」​作者千田卓哉用了各種方式告訴你:讀書真好!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本《去書店買個好人生》的設計。收到今周刊寄來的書,從書封、書名到內頁的編排,都傳達出一種「慢活」的感覺。雖然這類書我通常看的很快,但它一直告訴我「慢一點,沒關係!」​作者千田卓哉用了各種方式告訴你:讀書真好!
Thumbnail
這是一本愛書人都會喜歡的書啊 拿到這本書後大概2~3小時就看完了,很多地方都會讓我感受到作者真的很喜歡書,就像是看著作者對著書告白一樣,雖然有些地方顯得有些激動,但我想這應該是因為愛吧!! 裡面有許多值得分享的地方,盡可能簡潔的與您一同體會書的美好!!
Thumbnail
這是一本愛書人都會喜歡的書啊 拿到這本書後大概2~3小時就看完了,很多地方都會讓我感受到作者真的很喜歡書,就像是看著作者對著書告白一樣,雖然有些地方顯得有些激動,但我想這應該是因為愛吧!! 裡面有許多值得分享的地方,盡可能簡潔的與您一同體會書的美好!!
Thumbnail
做為小小的愛閱者,常被問說「你怎麼那麼喜歡閱讀啊?」,也有人會問我「該讀什麼書」或「該用什麼方法讀」。這些問題著實不好答。但現在我找到了更好的回應方式,就是推他們讀這本《給未來的讀者》。
Thumbnail
做為小小的愛閱者,常被問說「你怎麼那麼喜歡閱讀啊?」,也有人會問我「該讀什麼書」或「該用什麼方法讀」。這些問題著實不好答。但現在我找到了更好的回應方式,就是推他們讀這本《給未來的讀者》。
Thumbnail
《如何閱讀一本書》要傳達的,正是面對複雜的整體,也能以從容不迫的姿態將它拆解,從中理出個所以來。寫筆記、做摘要的意義,不只是單純為了學會掌握好訊息,而是從這些實踐中鍛鍊個人的感知與心智,不會立刻否定、無視他者,而是將自我放下,鍛鍊出與他者周旋、將他者征服的能耐與意志。
Thumbnail
《如何閱讀一本書》要傳達的,正是面對複雜的整體,也能以從容不迫的姿態將它拆解,從中理出個所以來。寫筆記、做摘要的意義,不只是單純為了學會掌握好訊息,而是從這些實踐中鍛鍊個人的感知與心智,不會立刻否定、無視他者,而是將自我放下,鍛鍊出與他者周旋、將他者征服的能耐與意志。
Thumbnail
如果閱讀和寫字都是我們放不下的,何不一起讓它們變得更好!
Thumbnail
如果閱讀和寫字都是我們放不下的,何不一起讓它們變得更好!
Thumbnail
打開手機,滑動左右解鎖,消費,注視,上下滑動閱讀新聞,永無止盡⋯⋯這是一般人的日常,也是網路閱讀成癮者的煉獄,如果把網路上的文字、圖片和影音都算作文本,現代人的閱讀量早已超過紙本,但你的理解力突飛猛進嗎?還是更迷惘焦慮呢?身為必須大量閱讀的文字工作者,分享一點在數位煉獄求生的個人經驗。
Thumbnail
打開手機,滑動左右解鎖,消費,注視,上下滑動閱讀新聞,永無止盡⋯⋯這是一般人的日常,也是網路閱讀成癮者的煉獄,如果把網路上的文字、圖片和影音都算作文本,現代人的閱讀量早已超過紙本,但你的理解力突飛猛進嗎?還是更迷惘焦慮呢?身為必須大量閱讀的文字工作者,分享一點在數位煉獄求生的個人經驗。
Thumbnail
  就大家的印象裡,大概覺得中文系,一定有很多愛看書的人吧?   不不不,絕對大錯特錯。   對於受到中文系的學術氛圍熏陶之下,我們能感受到讀書人一詞,其實不僅僅是上過學這最簡單的意義。但就僅僅閱讀這麼一個基礎條件,其實是連中文系的人都不
Thumbnail
  就大家的印象裡,大概覺得中文系,一定有很多愛看書的人吧?   不不不,絕對大錯特錯。   對於受到中文系的學術氛圍熏陶之下,我們能感受到讀書人一詞,其實不僅僅是上過學這最簡單的意義。但就僅僅閱讀這麼一個基礎條件,其實是連中文系的人都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