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網路閱讀成癮者的古典求生(開放免費試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打開機器,滑動左右解鎖,消費,注視,上下滑動閱讀新聞,永無止盡⋯⋯非常單一的動作,卻是一般人的日常,也是網路閱讀成癮者的煉獄,把網路上的文字、圖片和影音都當作文本,現代人的閱讀量早已遠遠超過紙本時代,但你的理解力突飛猛進嗎?還是更迷惘更焦慮呢?身為大量閱讀的文字工作者,分享一點在閱讀煉獄求生的個人經驗。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1940年出版的書,我在2007年看的,這本書-翻轉了我的人生。

會接觸到這本書非常偶然,那一年,騎協力車環中國海,從台灣、日本、韓國一路到上海,上海朋友帶我們去鋼鐵廠改裝的紅坊創意園區,比北京的798規模小一點,以雕塑為主,逛累了,走進一間很有味道的雕刻時光咖啡館,在紅磚廠房改裝的閣樓,看到一本封面類似小學課本的書,隨手拿起來,看完譯序就放不下了─

譯序是郝明義寫的,令人敬重的出版前輩,他介紹作者,第一版作者莫提默.艾德勒(Mortimer J. Adler, 1902-2001)是《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指導,赫赫有名。修訂版聯名作者則是查理.范多倫(Charles Van Doren, 1926~2019),他是電影《益智遊戲》的主角,年輕有為的學者連續拿下美國益智節目十四周的冠軍後,不敵良知煎熬,坦承主辦單位事先提供若干答案,經此風波,他被學校解聘,斷送學術生涯,自此跟隨莫提默.艾德勒,低調勤勉,人生峰迴路轉,在編輯領域卓然有成。

郝先生談到他初看《如何閱讀一本書》的反應,他一開始覺得羞愧,說他這個每日與書為伍的人,竟然44歲才看到這本書,走了很多冤枉路,第二個感觸是,他是在出版業工作二十多年才讀到這本書,一路上跌跌撞撞,已經累積很多迷惘的經驗,看到這本書,感受才會這麼深刻,最後他說「不論就讀者還是出版者的身份,我相信這本書都深遠影響我的未來」。

當時很想一睹為快,但旅途中諸多不便,請朋友代訂,等到真正翻開書,已經在上海到廈門的火車臥鋪上了,平常對書有潔癖,從不在書上作記號,竟然在書上密密麻麻劃重點,太多令人拍案叫絕的觀點了。

簡而言之,書中提到閱讀有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基礎閱讀是識字程度的瀏覽,檢視閱讀是在有限時間內略讀,分析閱讀則是充分精讀,把書消化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主題閱讀則是就一個主題閱讀相關的書,獨立研究,針對不同深度的問題提供簡單易行的方法。

我的收穫主要在後兩個層次,尤其是最後一個主題閱讀,等於隨時可以請古今中外的作家當指導老師,效果明顯,旅程結束後書寫的《亞洲慢慢來》,活潑有趣的遊記內容包羅萬象,涵蓋歷史戰爭生態陶瓷音樂,書出版後,「西日本新聞」駐台特派員小山田先生專文報導,「沖繩朝日新聞台」也派記者採訪(新聞在下方,已加了中文字幕),在熱門新聞時段播出,記者特別強調書中列了琳瑯滿目的參考資料,可見用功之深。

另外一本《走入韓國之心》受到韓國學者李奎泰大力推崇,因此獲邀到韓國關東大學「東亞的變化和亞洲共同體」講座演講,2015年出版的《永不停歇的旅人》從旅行文學跨界藝術,獲得出版人吳繼文和師大美術系劉國松教授、羅芳教授寫序推薦。

回想那本書就像一把鑰匙,讓我懂得透過閱讀主動學習的方法,書中說「太多的資訊就如同太少的資訊一樣,都是一種對理解力的阻礙。換句話說,現代的媒體正以壓倒性的氾濫資訊阻礙了我們的理解力。」如果不懂得閱讀主動學習的方法,我常常花好整天,只得到痠痛的眼睛和焦慮感,辛苦搜集的有用資料只有一點點,大海撈針。

為網路資訊太多所苦嗎?你需要這本筆者親身印證過的古典求生指南,打好閱讀的基本功,啊,還有一本書「回家吧!迷失在數位閱讀裡的你:認知神經學家寫給螢幕時代讀者的九封信」,作者專門研究科技對大腦和智力的影響,提供數位時代的思考和閱讀法,像是避免網路閱讀成癮的獨家解毒祕笈,看了這兩本,保證百毒不侵,避開網路海量訊息的吞噬,專注,放鬆,享受網路閱讀的效率和無限延伸。祝福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心靜 Hsinching-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8/31
相信您一定脫胎換骨,這本書的知識含金量很高,適合文字相關業者來讀,也謝謝您的分享,我就是看了您的文章介紹,才決定落腳方格子筆耕,享受寫作自由~
承熙-avatar-img
2021/08/31
謝謝分享《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已經勾起我買書閱讀的欲望。希望讀完後也能寫一篇心得,給喜愛閱讀的朋友們參考^^
avatar-img
江心靜 Hsinching 當代藝術沙龍
103會員
120內容數
叛逆少女,不良文青,無法無天的藝術家。 叛逆,騎單車跑了全世界。文青,出了17本書。藝術,辦了11次個展。 當代藝術沙龍的關鍵字 #旅行 #文學 #藝術 #讓天賦自由 #夢想
2024/09/22
王維的《輞川集》和《輞川圖》被譽為南宗派山水畫的始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創作超越了人生的苦痛。文學跨界藝術,體會到詩與畫交融豐富藝術表達的層次,詩心為用,勇敢探索新形式和新象徵,面臨現實的挑戰,但內心對文學的熱愛始終未變。這種跨界的創作經驗,不僅是對王維藝術精神的致敬,更是對藝術追求的深刻反思。
Thumbnail
2024/09/22
王維的《輞川集》和《輞川圖》被譽為南宗派山水畫的始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創作超越了人生的苦痛。文學跨界藝術,體會到詩與畫交融豐富藝術表達的層次,詩心為用,勇敢探索新形式和新象徵,面臨現實的挑戰,但內心對文學的熱愛始終未變。這種跨界的創作經驗,不僅是對王維藝術精神的致敬,更是對藝術追求的深刻反思。
Thumbnail
2024/08/09
山居感受文字如潮水般從心底湧現,將歲月凝結成珍珠,隨波逐流。身處春分的柔和時節,重新調整工作節奏,享受自然的寧靜與芬多精的清香,並在書房中徜徉於文學與藝術的交界。無論是日月更替還是時間流逝,透過文字編織一張網,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回憶與夢想,並以手中的筆留下生命的痕跡,讓文字成為生活中無法忽視的力量。
Thumbnail
2024/08/09
山居感受文字如潮水般從心底湧現,將歲月凝結成珍珠,隨波逐流。身處春分的柔和時節,重新調整工作節奏,享受自然的寧靜與芬多精的清香,並在書房中徜徉於文學與藝術的交界。無論是日月更替還是時間流逝,透過文字編織一張網,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回憶與夢想,並以手中的筆留下生命的痕跡,讓文字成為生活中無法忽視的力量。
Thumbnail
2024/05/04
在山居門前的老梅樹,精心照料,共同見證了三年的生命與自然的交融。在梅花盛開之際,以茶會友,賞梅談詩,將閒適與美好凝固成永恆。透過文字,彷彿置身於雲霧繚繞的詩意之境,感受自然之美與生命的流轉。這場茶席,不僅是對梅花的賞識,更是對生命中美好時刻的珍惜與感慨。
Thumbnail
2024/05/04
在山居門前的老梅樹,精心照料,共同見證了三年的生命與自然的交融。在梅花盛開之際,以茶會友,賞梅談詩,將閒適與美好凝固成永恆。透過文字,彷彿置身於雲霧繚繞的詩意之境,感受自然之美與生命的流轉。這場茶席,不僅是對梅花的賞識,更是對生命中美好時刻的珍惜與感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最近我很少接書的推薦,不是因為出版社寄來的書不好,而是部落客其實有個兩難。 會來邀請推薦的書,一定都是平常自己擅長的領域,出版社才會找你。但是既然是「擅長」的領域,代表這些書很多內容已經知道了,看的時候當然覺得不錯,但是對大腦缺乏刺激,久了會覺得自己視角和思維開始限縮。
Thumbnail
最近我很少接書的推薦,不是因為出版社寄來的書不好,而是部落客其實有個兩難。 會來邀請推薦的書,一定都是平常自己擅長的領域,出版社才會找你。但是既然是「擅長」的領域,代表這些書很多內容已經知道了,看的時候當然覺得不錯,但是對大腦缺乏刺激,久了會覺得自己視角和思維開始限縮。
Thumbnail
今天是「世界閱讀日」,但閱讀不只有在4月23日這一天。
Thumbnail
今天是「世界閱讀日」,但閱讀不只有在4月23日這一天。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當代,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以及隨處可見的螢幕抓走了絕大多數人的注意力。隨意上網瀏覽文章,觀看新聞時事,我們就可以知道世界上發生的種種故事,可謂是「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但是,這些佔據我們大多數注意力的資訊,是否能真正成為幫助我們成長的知識或能力?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當代,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以及隨處可見的螢幕抓走了絕大多數人的注意力。隨意上網瀏覽文章,觀看新聞時事,我們就可以知道世界上發生的種種故事,可謂是「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但是,這些佔據我們大多數注意力的資訊,是否能真正成為幫助我們成長的知識或能力?
Thumbnail
閱讀是一個人便能開始的休閒活動,也因為書裡的世界實在過於迷人。一頁接一頁、一本一本地翻著,讓人完全忘記時間的流逝。對筆者而言,閱讀就像場人生的旅行,像日常的對話,像刺激的冒險;是享受當下、回味過往,也是展望未來。過程會痛苦,同時亦會幸福,某人藉由文字傳遞的東西,同樣透過文字緩緩滴入筆者的心頭。
Thumbnail
閱讀是一個人便能開始的休閒活動,也因為書裡的世界實在過於迷人。一頁接一頁、一本一本地翻著,讓人完全忘記時間的流逝。對筆者而言,閱讀就像場人生的旅行,像日常的對話,像刺激的冒險;是享受當下、回味過往,也是展望未來。過程會痛苦,同時亦會幸福,某人藉由文字傳遞的東西,同樣透過文字緩緩滴入筆者的心頭。
Thumbnail
《如何閱讀一本書》要傳達的,正是面對複雜的整體,也能以從容不迫的姿態將它拆解,從中理出個所以來。寫筆記、做摘要的意義,不只是單純為了學會掌握好訊息,而是從這些實踐中鍛鍊個人的感知與心智,不會立刻否定、無視他者,而是將自我放下,鍛鍊出與他者周旋、將他者征服的能耐與意志。
Thumbnail
《如何閱讀一本書》要傳達的,正是面對複雜的整體,也能以從容不迫的姿態將它拆解,從中理出個所以來。寫筆記、做摘要的意義,不只是單純為了學會掌握好訊息,而是從這些實踐中鍛鍊個人的感知與心智,不會立刻否定、無視他者,而是將自我放下,鍛鍊出與他者周旋、將他者征服的能耐與意志。
Thumbnail
打開手機,滑動左右解鎖,消費,注視,上下滑動閱讀新聞,永無止盡⋯⋯這是一般人的日常,也是網路閱讀成癮者的煉獄,如果把網路上的文字、圖片和影音都算作文本,現代人的閱讀量早已超過紙本,但你的理解力突飛猛進嗎?還是更迷惘焦慮呢?身為必須大量閱讀的文字工作者,分享一點在數位煉獄求生的個人經驗。
Thumbnail
打開手機,滑動左右解鎖,消費,注視,上下滑動閱讀新聞,永無止盡⋯⋯這是一般人的日常,也是網路閱讀成癮者的煉獄,如果把網路上的文字、圖片和影音都算作文本,現代人的閱讀量早已超過紙本,但你的理解力突飛猛進嗎?還是更迷惘焦慮呢?身為必須大量閱讀的文字工作者,分享一點在數位煉獄求生的個人經驗。
Thumbnail
看著一整年的閱讀記錄,還大致能想起讀那本書的時期發生的事呢。 分類: 事件、議題/國家/哲學、價值觀/情感書寫、個人經歷/ 心靈/小說/寫作/科普、知識/圖文書
Thumbnail
看著一整年的閱讀記錄,還大致能想起讀那本書的時期發生的事呢。 分類: 事件、議題/國家/哲學、價值觀/情感書寫、個人經歷/ 心靈/小說/寫作/科普、知識/圖文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