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秘魯前總統擁有雙重國籍,國會又大勝,雙重標準,國民支持…,與2008年的台灣現況太像了。相似度高達九成九。
他山之石,絕對要借鑑,不是去模仿,而是要預防。
1938年7月28日出生的藤森謙也(Alberto Fujimori)是秘鲁首都利馬出生的日裔政治家,也是前秘鲁總統(1990年7月28日至2000年11月17日在任),擁有秘鲁、日本雙重國籍。
在藤森的功績主要包括穩定秘魯前任總統阿蘭‧加西亞領導下動盪的秘魯經濟和平息內亂。但他的領導也被批評過於專制, 因而受到不少人的爭議。
他在任職後期,被指涉及多宗政治貪污醜聞。自他的醜聞被揭發後,於2000年逃回日本定居(下臺逃往日本後他才公開自己同時暗中擁有日本國籍的雙重國籍秘密。當時仍擔任秘魯國會議員的藤森日本裔前妻樋口信誓旦旦表示前夫從未透露,自己從來不知情,前妻說法基本可信,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回憶選戰中與他的私下會談中,他也告訴巴爾加斯‧略薩說他所有重大決定都是自己做出,對妻子也絕不透露,前妻本身也沒有暗中保有日本國籍的雙重國籍問題),只以一封傳真遞交請辭信。
秘魯政府要求日本政府引渡藤森回秘魯受審,但日本政府以他擁有日本國籍為由,拒絕引渡要求。至2005年11月7日,藤森于智利被捕,秘魯政府於翌年1月3日要求智利引渡藤森。2007年9月21日,智利最高法院終審判決同意秘魯政府引渡藤森的要求。
各國的引渡法都一樣,基本原則是「不引渡本國國民(出去)」,因此,日本以藤森擁有日本國籍而拒絕引渡至秘魯,基本上是合法的,但並非正義。
至於,為何藤森要跑?為何擁有日本國籍?故事與法理如何? WIKI的日文版有較詳細之說明,摘要如下:
1990年藤森就任總統時,也同時掌握上下議院的主導權。為使政策更順暢起見,他在1992年4月5日,對自己的政府發動政變,以強化其權限,並進行政府與國會的獨裁改革。藤森的支持者並不認為這是政變,而是為了提高政府效率的改革。但國內外一致認為是激進的權威主義政變。
藤森解散國會,新設民主憲法會議並進行選舉。翌年,制訂1993年憲法。同時,發佈國家緊急事態宣言與戒嚴令,限制法院與憲法下的權利,對恐怖主義制訂〈太上緊急法〉(sever emergency laws),受到國民73%的支持。
但是,國外的反應大異其趣。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延期貸款,美國對秘魯的援助除人道項目之外予以中止,德國、西班牙隨後也跟著實施。與委內瑞拉停止外交關係並召回駐利馬的使館人員,智利與阿根廷要求秘魯從美洲國家組織退出。
2000年9月藤森總統身邊的一位國會議員將現金交給他的錄影帶畫面被在野黨議員公開。以此為契機對於森總統的懷疑甚囂塵上,秘魯國會大舉反對藤森。
11月13日藤森總統因出席在緬甸召開的APEC領袖會議而出國,11月16日來到日本。抵日後的翌日,從東京向秘魯政府傳真辭職信,展開流亡生涯。秘魯國會不接受其辭職,而是以「精神失能」為由予以罷免。日本政府以藤森前總統持有日國籍認為其在日本居留並無問題。
因為在日本大使館官邸事件之時,下令處決已經投降的游擊份子的嫌疑,2001年9月秘魯的法務部長對其進行起訴,2003年3月國際刑警組織對其以「人道罪」(Accusations of human rights abuses)的罪刑發佈國際通緝。
藤森為日本裔,擁有秘魯與日本的雙重國籍。日本政府以其為日本人的雙親所生,而認為其因出生而擁有日本國籍,故認定其擁有日本國籍,從而事實上接受其保有雙重國籍身份。1984年以前擁有日本與外國雙重國籍者,在1985年1月1日修正後的國籍法生效日起,若已成年在應於兩年內(1986年12月31前)進行國籍選擇,若未選擇者則「視同選擇」日本國籍。同法的第16條規定,若已經完成國籍選擇的日本籍國民,想擔任必須擁有外國國籍才能擔任的公務員時,其就任之行為顯然違反「國籍選擇」的意旨,故日本法務大臣經由聽證認為應喪失日本國籍。但是,藤森因其為「視同選擇者」「實際選擇申請者」不同,故與並不適用第16條。
但是,一國元首隱瞞雙重國籍之事成為眾所批判之點。本來秘魯法律是禁止雙重國籍者擔任總統,但是藤森因隱瞞日本國籍的身份而以秘魯人的身份成為總統。此外,藤森本人又以擁有雙重國籍為由,進行沒收政敵的財產並流放外國等鎮壓政策,這是明顯的雙重標準。藤森到日本訪問尋求援助時,還曾以自己是秘魯人為由,拒絕以日語發言,而僅以西班牙語會見記者。
2005年6月,藤森前總統透過國營的電視發表政見,表明將出馬角逐下任總統選舉。當時的總統因為景氣不佳未獲人民支持,而1990年代景氣大好時擔任總統的藤森,特別受到中下階層的支持。2005年10月藤森為參加次年的總統大選而離開日本前往智利,11月7日遭到治理警方逮捕。該選舉中,藤森派的候選人得票率超低。但是,同時舉席的國會議員選舉(比例代表制),其女兒以60萬票以上的權國最高票當選,足見其基盤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