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
想說正好過了一季,不論是在線下活動的交流,或是看到社群上有蠻多人在討論 NotebookLM,都讓我有更多細緻的想法。
這期想花點時間寫下對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的想法,還有一些可以延伸討論的問題:
這是在 INSIDE POSSIBE 更新版本後的簡報,有興趣歡迎參考~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在如何使用 NotebookLM 常見問題中,有個出現頻率很高的問題是有了 NotebookLM 之後,還需要閱讀嗎?不管是長文,還是數小時的 Podcast 丟進去可以看直接看 AI 生成的摘要,何必辛苦閱讀或聽完整份內容呢?
這可以粗分成兩派討論:
最近朋友提到另個想法:在第一步略讀也不需要由你來做,直接透過 AI 摘要幫你篩出那 10-15 份的資料。想了一下還是沒有用這樣的方式,因為在略讀的過程,不僅僅在讀而已,也讓我想像特定主題可以談到哪些事情。
簡單來說,我們對於工具的使用目標完全不同。
朋友的建議也是他的使用方式,他需要在短時間寫生許多短篇幅的內容,當時間和篇幅都壓縮的情況下,直接讓 NotebookLM 等工具當作篩選器,有它省時、快速找到重點的好處。但摘要、濃縮一定會失真的地方,可能是失去脈絡、忽略細節。
對我來說,我有更多的時間、更長的篇幅可以架構一個主題,每期電子報或是每集 Podcast 不僅在討論他們的早期故事和發展歷程,也會穿插聊到我的想法或我特別想要講的事情。花時間閱讀的過程中也在幫助我建立起對一家科技公司、新創團隊的各種問題與想法。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有 AI 工具後還要不要體驗各種長形式的內容,都可以再往下問一層:使用工具的目標是什麼?這也會影響你對工具生成結果的期待?
要在學習和創作兩者間尋找共通點:那就是如何更有效率地理解事物?這也是我使用工具的目標,不見得大家需要寫電子報、錄製 Podcast,但多少都需要理解不熟悉的領域,接下來會具體分享實際上如何和 NotebookLM 協作,幫助我更好理解事物。
在細談如何更好理解事物之前,想先來談一下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的限制。
任何工具都會有它限制的地方,NotebookLM 也不例外:
無論把文章等不同形式放入 NotebookLM 之中,它都可以生成出還算安全牌的文件簡介、內容摘要,四平八穩該提到的都有提到,不太會有特別突出的重點。
每次在討論工具的限制、濃縮的壞處時,都會讓我想到反烏托邦小說《華氏 451 度》的一段話:
「書本變薄,然後是濃縮,消化過的版本,最後變成了摘要,兩句話……」故事中的世界,人們只談論一些無意義的事,快樂是最高指標,思考會帶來不必要的煩惱,而書則是擾亂平靜的怪獸!
《華氏 451 度》是紙張的的燃點,它的背景設定在未來世界中,身為主角的消防員,他的任務不是救火而是焚書。作者 Ray Bradbury 在電視出現之際,用這本書提醒電視如何摧毀人們閱讀的興趣。(我很少看小說,但《華氏 451 度》在我心中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各種透過 AI 工具濃縮後的摘要,犧牲的是細節和脈絡,而細節和脈絡恰好是幫助我更好理解事物的關鍵。比如說,聽完超長 Podcast、花時間讀完長篇文章,通常我覺得有趣的部份,讓我想進一步挖掘的線索,大多出現在:
但這些內容很少會直接出現在 AI 摘要中。我不確定 prompt 下得更好,會不會更容易找到有趣的線索。目前的想法是一開始跳下去讀好幾篇文章後,除了可以更好掌握架構之外,也會慢慢形成對於一個主題的靈感,這時候提到的一句話、一本書可能就是打開另一扇門的敲門磚。
這大概也是為什麼使用 AI 工具的前提是保有閱讀和寫作的樂趣,除了真的存在樂趣之外,也希望在進一步理解事物時,能對事情有基礎概念和掌握,而不會被 AI 幻覺牽著鼻子走。
接著,我們就要來討論如何透過與 NotebookLM 協作,更好地理解一個領域?
當有效率理解特定領域是使用工具的目標,那該如何做到呢?答案就是不斷問問題,找到關鍵或有趣的問題。
之前在線下分享時,有位聽眾問到,為什麼使用工具的目標除了理解特定領域概念之外,還要找到關鍵問題?這是因為不論是電子報或是 Podcast 都是由問題所組成的,他們可能是由 8-10 個連貫的問題串起來的。
這方法最早是在寫心理科普時建立起來的,要如何把複雜又難讀的論文變成一篇篇大家容易看得懂的科普文章,後來發現讓每個小標的段落變成問題是個不錯的方法,但文章不單純是一問一答,而要如何有藝術地連起來,架構出一篇文章。
前陣子看到美國新創加速器 Y Combinator 共同創辦人 Paul Graham 在〈The Best Essay〉中,也寫到類似概念:
一篇文章通常應該以我所謂的「問題」作為開頭,但這裡說的「問題」是廣義的:它在語法上不一定要是個疑問句,而是指任何能夠引發思考回應的內容。
「那什麼問題會讓你覺得它是關鍵問題?」,這也是前面聽眾他繼續追問的。實際上不存在一套完美可以適用每個題目的問題清單,也就是說每期的架構全部都是完全不同的,這也是為什麼每期都會花很多時間在看各種相關資料,這過程也在尋找和主題相關的線索、可以繼續問的關鍵問題。
舉例來說,之前寫星巴克的那期,在一開始的問題是「他們真的是因為數位化做太好,陷入今天的銷售困境嗎?」這問題就會帶我去看很多不同的資料,之中發現了一條線索是他們靠著高參與度的消費者應用程式「星巴克行動 app」、顧客忠誠計畫「星禮程」,變得像是一家銀行的科技公司,這也讓我開始不斷往下問,什麼時候他們開始做?是哪位執行長任期內開始做這件事?如果要說數位化做太好這件事合理嗎?
如何找到關鍵問題也有些方法,雖然沒有關鍵問題清單可以適用每個題目,但會有些一定要回答的「基本問題清單」,比如說:早期發展歷程、有哪些產品或服務、為什麼要創這個業、挑選這個賽道等?當把基本問題問完之後,對這領域就有大致上的了解。
在這把基本問題問完的過程中,會出現我想繼續追問的問題清單,也會和 NotebookLM、Perplexity 協作幫我問更多問題,找到那些我還沒有想到的問題,它們就像不斷讓我去想更多問題的對話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