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十一月二十八,壬子月戊申日。將臨節第25天。
二訪陶板浴,晴也來。於是Jacky改去C。因B尚未清完。然後,媽要去龍山寺,我想讓她體驗自己去。是721之後的第一次。可惜Jacky要跟她去吃天下第一家珍珠餛飩。後來還陪她回來。我是比較希望媽恢復她獨立的能力。尤其在她有龍山寺的誘因,且她會得到護佑。也罷,媽有各種不同的兒女因緣。
我穿得不像媽跟Jacky多,但需加腹肚的保暖。看似不厚的棉外套也有連衣帽可戴。
與晴一起出發,在幾家店逛逛,還在1號出口遇到較晚出來的媽與Jacky,哈!
後來晴想吃粥,捷運上又想去吃蔬食,彩椒廚房的準備工作真是超時到12點過後,哈!
人客少,而一端上星州炒飯,發亮的食物。好吃啊!晴點雲南椒麻石鍋拌飯。
這老闆怪咖對他研發的素食餐點很有熱情。聽說老婆很漂亮。
我們又再去吃有機自磨黑豆花。竹薑汁口味。讚!讚!
聊到用心的食物,我忍不住說這些職人態度是地球人生的美學啊!
也聊提到美國通膨嚴重,美國麥當勞漲兩倍。我忍不住寫私訊給容,美國通膨40年新高,其實也不懂,但聽到麥當勞漲兩倍,就覺得漲幅太大了吧!
反省何以不會想見到某些舊友。而又跟某些朋友常出去吃蔬食。
這些朋友相處可以真率,互相直言體貼。也互相欣賞珍惜。也各有啟發。談的話題不再是往日情誼,對現實經濟也不只是感嘆。而有解套之回歸個人方向。
我本來覺得我變得更加內向嗎?後來仔細想跟其它人不想見面,是因無法深談。那就不是我要的關係了。
我對無法交談的人,不想再交遊了。人生寶貴。連聽不進話的家人都無須多言。因人們都是各有抉擇。
保持界限,尊重因緣,責任自付。
我啊,要修『尊重』。
===
這位周靖庭就是介紹皮耶絲的人。看他專訪記錄下的可愛讓人不禁想追尋皮耶絲
https://chewpeople.com.tw/music-farmer-chou/
https://www.family977.com.tw/index.php?route=activity/detail&activity_id=314
「這是我的工作,希望你也喜歡。」專訪音樂自耕農周靖庭
BY 陳盈蓁2022-05-04
先後自費出版了《爵士喫茶案內所》和《爵士試聽間》兩本在圈內極搶手的限量書,周靖庭用至誠考究的文字征服了無數樂迷的心。他並非樂器科班出身,大學念的是日文。
「小時候都是聽流行音樂,高中加入口琴社之後,聆聽的重心就轉向古典,到了大學又接觸了爵士。」在口琴社的那幾年,奠定了他對音樂的基礎認知,所學曲目種類繁多,從電影曲、音樂劇、迪士尼名曲、傳統民謠到古典音樂⋯⋯包山包海地練習。
▲周靖庭小時候都聽流行音樂,高中加入口琴社之後,聆聽的重心漸漸轉向古典和爵士
周靖庭回想:「因為當時沒有基礎,反而會找很多東西去聽、去學、去模仿。」慢慢地探尋、漸漸體會出從前無法理解的細節,就此愛上了古典音樂。後來為了教高中學弟,繼續找更多資料來充實自己,竟也不知不覺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開啟了另一扇迷戀音樂的大門,種下了報考音樂研究所的種子。
讀了研究所,周靖庭才知道原來認識音樂的方式有很多種。從前聽音樂總是靠著資料佐證和直覺,但事實上還能加以分析、參考學者的想法等等。他說:「這樣聽音樂的感受可以更廣,而不只是好聽或不好聽。」
出了社會,經過音響雜誌編輯和日本國貿業務經理等幾份工作的洗禮之後,對待音樂卻始終像個忘不了初戀的男孩,如今的周靖庭,想將這一片赤誠初心導向正職,「接下來就是想要把工作重心轉回跟音樂相關的,做跟自己興趣有關的可以做比較久,雖然可能比較賺不到錢。」
就跟普遍文組生會發出的喟嘆一樣,愛情與麵包,你休想都要。
「其實我到現在還是不知道為什麼會寫兩本爵士樂的書。」周靖庭笑著說,這兩本書的題材曾經被廣泛討論過,但沒有人真的把它做成專門的出版品,他熟知自己的讀者主要是在發燒圈和音響圈居多,因此經過評估後,認為對現在的出版市場有幫助,也能引起一些資深發燒友的興趣,才慢慢將零散的文稿整理成冊。
▲周靖庭手上拿的是自費出版的《爵士喫茶案內所》和《爵士試聽間》
周靖庭認為:「寫別人沒有寫過的東西比較有趣,要不然很容易淪為炒冷飯。」
即便市場取向再重要,也並非一味地迎合,再加上音樂事實不容篡改也不能杜撰,如何面對他人期待與自身喜好的絕對落差?周靖庭自有一套方法:「就稍微調和一下,主要還是以自己想寫的為主,只是說,考量到讀者想知道的部分,多寫一點有交集的地方。」
即便從二〇一三年就開始寫作,他現在還是覺得自己寫得很慢,一天一千字大概就是天花板了,「我從筆記到完稿大概需要修改五次。」
更不用提事前資料搜集及完稿後的驗證,寫越多查得就越多。「這跟個性有關,我不喜歡把不確定的資料呈現出來,有時候光是找來源一天可能就沒了。」周靖庭說。除了謹慎之外,更害怕錯誤的資訊造成讀者困擾。
▲一天寫一千字,周靖庭屬於慢工細活的人
「而且,有時候越熟的東西反而會花越多時間去寫。」周靖庭總在他的文章之中「去個人化」。「我不希望別人覺得,是因為我很喜歡這個曲目,所以我才寫。」他認為,重點應該要擺在音樂自身,讓音樂去說話,曲目有他自己好的地方,而他只是那個代筆的人,因此需要花很多時間驗證,盡量傳達得客觀一點,這也是他的使命。
雖然寫得慢,但他也鞭策自己每個月都要寫一篇,「專欄就是這樣,如果你這個月突然開天窗了,主編他們會很難排頁數。」總之,就是不要造成別人的麻煩。
為了控制品質,周靖庭選擇自己出版,包辦所有流程,包括紙質選擇、印刷、設計溝通等等,但他自嘲是一個沒有美感的人,因此全然地尊重專業,好在銷售也沒讓他失望,只希望能將音樂推廣給更多人認識。
去年(二〇二一年),周靖庭和潮人物雜誌合作了一場音樂講座,在和老朋友話家常的氛圍之下與來賓分享日本爵士樂。未來的周靖庭,打算繼續在古典音樂上耕耘,「短期內會以出版為重心。我不會把目標設很遠,兩到四年內,盡量做到自己想做的事。」
▲2021年,潮人物邀請周靖庭在潮人物書店辦了一場爵士音樂講座
▲2021年,潮人物邀請周靖庭在潮人物書店辦了一場爵士音樂講座
▲2021年,潮人物邀請周靖庭在潮人物書店辦了一場爵士音樂講座
以一種日本職人之姿駐紮在音樂殿堂之中,蟄伏、累積、進化、綻放出音樂帶給世間的光芒。
這讓我想起《藍色大門》的結尾:「但是總是會留下一些什麼吧,留下什麼,我們就變成什麼樣的大人。」周靖庭保持著對音樂的飢餓感,小心翼翼地傳遞著音樂的訊息,與其說他是音樂作家,不如說他是音樂使者更為貼切。
撰文:陳盈蓁
攝影:詹樹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