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譯者》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有新到訪的朋友問我,為什麼粉專的主頁照片,選擇放一張沙漠裡的駱駝。
因為那就是我啊,中階主管的職場處境,上有烈(老)日(闆),下有滾(部)沙(屬),只能負重前行、不能任性躺平。這個生動的比喻,出自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的《工作DNA》。多年來,駱駝的形象,也一直被我拿來影喻自己。
最近,慢慢地轉換了這個悲苦的想法。契機就從一個悲苦的專案開始。
三月底,總部下放新的企業文化理念,跟著密密麻麻的數張文件,以及一份制式簡報,要求各區即刻佈達。
好喔,收到。
那預算呢?預算為零。任何想得到的輔宣物,也是零。居中協調的新加坡窗口說,妳如果覺得需要做,儘管放手自己來喔。
明白。反正也不是第一次在沒錢的狀況下進行推廣。下一個指令讓我吐血,專案將以全員的認知度調查作為KPI,deadline就在四月中。
蛤?那為什麼三月底才告訴大家啊?各國在電話會議中一陣沉默。心裡恐怕都在嘀咕同樣的怨念。一派和平地掛上電話,爭取多一點時間彈性或資源條件的各方角力,在檯面下正式鳴槍讀秒。
我盡了最大的努力,替台灣延長多一周的時限。不過沒錢就是沒錢。
這對整體專案的推行,無異杯水車薪。所有的文字都必須靠自己在地化,而企業文化這種東西,意識形態山高水深,直翻成中文,望之儼然,純粹用英文,連多望一眼都懶。
還有那份貌似簡單、實則含糊的調查問卷,橫看豎看都覺得奇怪。時間這麼趕,又沒有任何奧援,有些短期的指標,可以靠密集溝通來達標。至於關乎向心力、歸屬感等等…需要長期潛移默化的任務,怎麼可能只溝通一次,就會立刻打動員工。
屋漏偏逢連夜雨,那段時間,老闆正好休長假,有太多需要事先溝通期望值的作業,只能往後推延。我焦慮了好幾天,身心疲累極了,睡不著的夜晚,腦子裡盤桓的都是各種內部傳播方案的推演,以及,該怎麼以最精簡的頁數,向老闆具體而微地陳述來龍去脈。各地區的填答率和企業認同比分,會直接上達總部,這也是老闆的Credit之一。一定要小心處理。
光是簡報,我就做了N個版本,有和內部相關單位溝通的、有和老闆聚焦與問答的、有針對全體員工說明的,每份的切入點都有些微的差異,重點是快速取得瞭解與支持。
為什麼總部要在這時候做這些?調查的目的究竟是甚麼?部分問卷內容的語意容易讓人產生誤解,當指稱「集團策略」的時候,指的到底是台灣、還是全球策略呢?全球策略,我們有被完整溝通過嗎?好多方針我也是第一次看到。
我徹底發揮投射者的提問功力,有想不透徹的地方,即刻連線海外窗口。我猜,我大概是提問最多的區域代表,也因此獲得了足夠完整的資訊,不只爭取到時間,還破格向海外要求彈性的詮釋權。畢竟,談企業認同,得先紮根在地,如果員工連當地的策略都一知半解,要他們買單全球策略,緣木求魚。
至於那些令人肅然起敬的企業文化、價值觀、標語,我想,我得先說服自己相信。接受它想傳達給我的信念,和我的工作與生活息息相關,才能激發出由衷的感動。
這真的比寫書還難上數億倍。愁得一夕白頭。後來,我想到了最近喧騰一時的ChatGPT,當每一個行業都在忐忑自己會不會變成AI淘汰的時代眼淚,是甚麼足以超越時代、永不磨滅?
我看了很多平時根本不會出現在書單上的書,熬夜聽艱深的論壇和演講,逐漸歸結出幾個和企業理念高度關聯的關鍵:科技協作、跨文化合作、技能重組,這就是在這間公司工作,可以為個人帶來的賦能與加分。學習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也幫助其他人和社會,一起邁向更好的里程。
想通了這個邏輯脈絡,自己很感動。不只因為這個信念,就是我現在身體力行的方向,還令我重新思索中階主管的定位,真的只能是駱駝嗎?身為投射者,負重未必是我的長項,過去我一直把自己視為任務的「轉運站」,南來北往,只求使命必達。
但我真正的價值,可能更是訊息的「轉譯者」,協助釐清目標和事實,以獨有的洞察承上啟下,將穩定與盼望的能量,注入變動中的組織,形成橋接認同的軟件。
這個專案,在愁雲慘霧中上路,過程卻讓我感受到很多的愛。我一向不是幽默的人,無法把這個溝通營造得爆笑而精采,卻有一些不認識的前線同事寫信給我,說很用心地看完我寫的每一封信,終於知道某些口號代表的意義;還有剛加入的新同事跟我說,謝謝我的解釋,他覺得自己選擇了一間有責任、也有溫度的公司。
忙到了一個段落,終於有時間把這段經歷寫出來。我很認同鄒開蓮的新書《親愛的別怕,勇敢說Yes》裡、寫給中階主管的一段話:「好的領導,是願意接受挑戰,用你的角度轉譯訊息,幫助團隊理解為什麼,不被情緒綁架,以開放和建設性的態度去面對,這才是主管的價值。」
談到中階主管發揮安定力量的關鍵,鄒開蓮是這麼定義的:「努力幫助團隊看到,這些變動帶來的不只是混亂,也帶來了新的機會。」
Yes,不能同意更多。面對混亂,中階主管絕對首當其衝。然而,諸事越混亂、本色將越澄澈,請記得我們有能力擔綱「轉譯者」。不只是出賣勞力的「轉運站」。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沒有一首歌》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金錢線》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婆婆不是婆婆》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噩運的贈禮》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局外人》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人生攻略》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世界頂尖的暗殺者轉生為異世界貴族不管是暗殺者或著間諜,感覺都很萬能。
Thumbnail
avatar
夜魚寫手
2024-02-04
綠色品牌轉型的挑戰:消費者永續意識到行動的差距這篇文章探討了綠色品牌對消費者意向的影響,並根據Kantar凱度洞察 & LifePoints公佈的2022臺灣消費者永續議題調查報告提出議題。報告指出臺灣消費者對環保永續的支持態度高,但實際行動仍有一定距離
Thumbnail
avatar
舒栗
2024-02-01
【創創早餐會】曾不穿內衣七年的女性主義者 Judy,從金融業轉戰服飾業,助女性與身體和解 創創早餐會,此次主講者為 Happy&Free 雲朵衣的創辦人李加馨 Judy,分享從製作販售貼近自己理想的服飾過程,到如何透過一場場企劃,讓女性傾聽身體的聲音。
Thumbnail
avatar
NTU EiMBA
2024-01-05
可轉債講義訂閱者的導讀 您好,感謝您訂閱本專題,因為最近方格子改版,可能在讀者適應上會有點不容易找相關的文章,為避免大家不容易搜尋,找不到文章,整理閱讀順序跟文章連結如下: 一、免責聲明  二、可轉債是什麼?   三、可轉債套利法觀察   四、CBAS是什麼?   五、股票 vs 可轉債
Thumbnail
avatar
可轉債老爹
2023-09-16
文字學學者爭論不休的議題:轉注轉注是六書之中最具爭議性的,它不是單指一個字為轉注字,而是指兩個字之間有「轉注關係」。
Thumbnail
avatar
稽古齋
2023-06-21
譯者林玉華導讀《僵局與詮釋》:轉逆境為道用—穿越僵局之路羅森費爾德有一種能理解非常不安的病人以及跟他們溝通的天賦。天生的同理心、好奇心和洞察力讓羅森費爾德能深入精神病患的心智與情感。他堅信無論患者的破壞性多麼令人難以招架,在某個地方一定存在著這個患者健康的部分,分析師和患者的任務是將它給找到。
Thumbnail
avatar
心靈工坊文化
2023-04-13
安靜的發揮影響力,內向者也能嶄露鋒芒《內向心裡學》──讀書心得(附簡易內向檢測)什麼?內向還能有心裡學? 在介紹書中內容開始前,如果你也和我一樣一開始並不清楚自己的定位,我會把書藉內容的「內向檢測」附在這裡,大概5~10分鐘內可以完成。 你是內向者或是外向者?或於兩者之間(連結) 這本來就是一個外向優勢的時代 在被世人認可的天才中有60%的人是內向者 「內向」不等於「害羞」、
Thumbnail
avatar
姜比利
2022-03-17
以詩入歌的文學轉譯—聽《滾動的詩》如何從原詩「昨日我沿著河岸/漫步到/蘆葦彎腰喝水的地方」的畫面,想像出整首歌曲的調性與風格?詩中意象的曖昧隱喻在歌曲中跳脫了視覺範疇,透過聲音強化感官的衝擊,尤其在「風」一字大七度音程的跳躍,配合真假音的精準轉換,情緒的張力油然而生。
Thumbnail
avatar
林宇軒
2022-01-03
從想像到紙本,民俗的轉譯——《人的空洞,妖怪的歸宿》青年創作成果發表會 創作這個角色以作者的想法來說,與其是幫神明辦事的人,不如說他是與神有緣的人。是故,陳千秋和整個故事裡面的妖怪的存在有關。「我認為,人與妖怪的相遇都是一個『緣』字的出發。」
Thumbnail
avatar
玉山社出版公司
2021-05-19
從想像到紙本,民俗的轉譯——《少女撿骨師》青年創作成果發表會 「我們同時身為編輯、身為作者,但是也同時會以一個讀者的身份來看待這個作品。」
Thumbnail
avatar
玉山社出版公司
202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