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組織奉行全球化政策以來,幾乎每個功能性單位,都有直屬總部的彙報架構,同時也會把分屬不同國家、但權職相同的職員一起納入task force(任務小組)。比如說我負責的溝通與形象管理工作,就建立起一個社群,裡面有來自日本、中國、泰國、香港、新加坡、法國、以及南非的同事。我感覺自己正式進入地球村工作。
上週,我們努力一年多的專案,終於到了收尾的時候。響應全球化行動,總部將企業的核心理念精鍊化,同時加入了社會回饋與全人關懷的信念,內容拍板後,再交由各國進行語言轉換的在地化工程。
一開始,我把這份工作想得很簡單,不就是翻譯嗎?總部善意地提供了從google大神那裡直譯好的繁中版本供參,請我們校對就好。但說真格的,沒幾個字能用。
後來認真著手起來,才發現裡面的水深之處。首先,總部文化嚴謹,對於企業精神的傳達,在意的是字句確實,最好一點落差都不要有。我不知道其他的語系怎麼樣,起碼繁中與簡中之間,就有一國兩制的語意差別。何況總部交付我們的,是由日文翻成英文、再由英文回翻中文的版本。
我有點文字癖,卻沒受過專業的轉譯訓練、也沒有外發翻譯社的預算。只好憑仗著自己對媒體和員工的理解,將繁中的版本,用意譯的方式產出,覺得會有比較好的溝通效果。至於簡中版本,則尊重中國同事的詮釋。
版本來來去去,總部始終沒說甚麼。直到必須落板套印在不同文宣品項的關頭,我收到來自新加坡同事的信。她是整個專案的領頭要角,負責擔任總部與各國之間的橋樑。信件內容很有禮貌,意思是總部也發現了兩手轉翻的落差,因此找了通曉中日文的譯作者,直接將日文翻成繁中與簡中版本,再請我校正一次。
信件的最末,也講得直接,請我務必理解總部的立場,確保繁中與簡中的內容「一致」。
我一看到這就炸了。既然如此,何不一開始就找專家這麼做呢?平白浪費這麼多時間。還要要求「一致」,好啊,那就通通按照簡中的版本、不就結了?幹嘛問我。
不一會兒,同步收新加坡同事的線上訊息。我們平時合作愉快,有點私人交情。她以朋友的立場安慰我,她明白簡中與繁中,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這跟政治沒關係,純粹文化表述不同。
「如果妳必須堅持某些繁中語法,我會支持妳的呦。我來跟總部溝通。」她連說了好幾句對不起,認為還是要尊重在地專業。
那天陽光正好,我覺得需要出去單獨走一走。丟了一個笑臉符號過去,表示I got it。因為我還不知道該怎麼做。放棄堅持最省事,反正認真會看企業文本的人,又有幾多呢?但我又不想馬上投降。
拐進我的秘密基地,有時休假得空,我會在這裡寫需要靜心專注的書稿。老闆用一種「妳又吃憋啦?」的溫柔表情注視著我。隔不到幾分鐘,就送來專屬的早午快餐:用羅蔓與番茄拌炒一顆雞蛋,1/4塊厚片吐司,還有滾熱的拿鐵。
在這些完全依循我的喜好、當家作主的吃食裡,我總是藉由咀嚼,取得巨大的反芻。幫助我嚼穿事情的表象,讓真正如梗在喉的細刺,得以停留在舌尖上。
這個方法,一直管用。我很快就發現,就翻譯這件事情,我堅持的不是專業,而是尊嚴。我認為自己的時間和創意被辜負,更打從心底不認同某些語法。那並非台灣慣用的表達,光唸著就覺得饒口。
同時,我心知肚明,自己的大頭症又犯了。任由自我尊嚴意識,掩蓋了事件的全貌和本質。平心而論,簡中版本的確在字義上,更原汁原味地重現了企業看重的精髓。而我著手的繁中版本,則因為偏重意譯的情境,使總部擔憂描述失真。譬如,「Gift」這個字 ,集團希望強調今日的成就,均來自大自然的恩賜,我一開始的翻法,是「得利與得力於萬物的滋寵」。
語意看似沒有差別,我的版本也讀起來優美得多。真正的關鍵是,我遣詞用字的胸懷,不夠謙沖,集團把更高的造物主,視為主格,企業為受詞,故凸顯「恩賜」。我的立場,仍以企業主體為發語詞。
這段日常小彆扭,使我回想起過年期間看的一本書,「孤獨力」。作者張力中,是建樹與操刀無數品牌的高手,他鼓勵職場工作者,都要善養孤獨力、以培養離群質。並非刻意離群索居、特立獨行,而是永遠要給自己「心理降噪」的空間,透過適時獨處、積極與自己對話,以明心見性,從當下的困境中解離。才能提供與眾不同的視角和敘事,讓品牌或企業,能夠脫穎而出。
我很認同張力中的觀點,「尊嚴有時只是自縛的枷鎖,在職場行事,不妨適時地降低一點尊嚴標準,將更能從本質面來理解事物,達成『心理降噪』的效果。」
而當我照著書裡的解方,在面對他人或老闆時,放低尊嚴、始終把餘裕留給對方,奇蹟發生了,雙方之間因此多出共情和共感的彈性,覺得怎麼也過不了關的,最後都能關關過去。
我解決這題翻譯的方法,是回到「專業」的本位,我的專業是確保企業想說的話、都能達到最佳化的溝通效果。所以,在文藻上較真,一點意義也沒有。這不是在寫自己的言情小說。
我調整了主格與受格上的立足點,語意自然萬朝歸宗了。我也不再堅持修辭秀麗,只建議小部分的陳述盡量精簡,否則容易中途迷失方向或流失興致。
收到我的回覆,新加坡的同事連連稱謝,最後,總部也核可了些微的表述差別。最終定版的那天,我再度收到文情並茂的感謝,謝謝我豐富了這一切。我很真心的回答,哪裡,是我謝謝你們,使我多認識了語言。
職場的本質,如同張力中描述的,並不複雜,就是單純的供需關係,彼此都在追求對等的立場。所以,試著維持這樣的心態來面對職場修鍊:「不要與職場只維持互相依存的關係,要記得,你們是比肩而行,一起走往各自理想的遠方。」
在前往理想之地的路上,試著當一個願意把餘裕留給別人的工作者,你會更快摸索出比肩之道,而毋須每一回都動氣比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