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的選擇:委屈的和平是和平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英文有句話叫「做出蘇菲的選擇」(making Sophie’s choice),來自史岱隆(Willams Styron)於1979年出版的小說《蘇菲的抉擇》,1982年改編的同名電影,讓飾演蘇菲的梅莉史翠普得到了她第一座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

隨著大選的腳步,看到有人開始在鼓吹「委屈的和平」甚至「下跪的和平」時,我就會一直想到蘇菲。

劇照來自IMDb

劇照來自IMDb

蘇菲是在奧斯維辛集中營倖存的波蘭女子,故事從戰後她看似平靜,實則緊張、脆弱又充滿謊言的生活說起,透過她自述集中營的回憶,一層一層揭穿她自身的謊言,掀開她過去的瘡疤。

她原宣稱她的父親是在波蘭營救猶太人的英雄,但事實上,她父親是波蘭反猶主義的意見領袖,是最早提出「根絕」猶太人主張的大學教授。當父親與丈夫要她在校園中分發滅絕猶太人的宣傳手冊時,蘇菲感到噁心作嘔。她痛恨他們的想法與威權,但她最終選擇了服從。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受點委屈總是比跟男人反目成仇好,不是嗎?

只是,當納粹攻入波蘭時,他們一家並沒有因為反猶思想受到褒獎,相反的,納粹包圍了父親與丈夫任教的學校,殺光了所有僅具有思想而不具專業技術的教職員,使蘇菲生活頓失支柱。

當蘇菲與孩子們在華沙避難時,她同住的伴侶約瑟是反納粹義勇軍的殺手,負責殺死出賣猶太人的波蘭人,伴侶的姊姊玟坦則是義勇軍的領導者。蘇菲宣稱自己恨玟坦,恨她逼約瑟殺人,更恨她總是要求蘇菲加入義勇軍。每次蘇菲都以孩子安全為由選擇拒絕,而玟坦總是回答:「其他人也有孩子。」

雖然沒有加入義勇軍,蘇菲後來仍因為私藏火腿而遭納粹逮捕(當時肉都要繳給軍隊)。諷刺的是,幾乎就在蘇菲被捕的同一天,納粹攻入玟坦與蘇菲同住的大樓,蘇菲的兒子跟女兒也被帶走,安排在同輛火車上,一起被運往集中營。

在進入集中營前,納粹醫生會先判定一個人適合前往勞動,或是應直接「銷毀」,而蘇菲人生最困難的選擇就發生在此。納粹醫生對她說:「你可以留一個孩子,另一個必須送死。」還說,這是她身為波蘭人而非猶太人的「特權」,她可以「選擇」。

劇照來自IMDb

劇照來自IMDb

當我聽到「委屈的和平」時,我想到的都是蘇菲的種種「選擇」。她為了生活屈服於厭惡的父親,但終究沒能得到任何保護;她為了安全而拒絕義勇軍,但終究與義勇軍一起被關入集中營;最後她只能跪在堅硬的水泥上,抱著她兩個孩子哭喊著:「我不能做選擇!」而醫生則冷冷地回答:「那就把兩個小孩都帶走吧。」

在那一刻,蘇菲聽見懷中的女兒伊娃,哽咽而小聲地叫了聲「媽媽」,而也在那一剎那,蘇菲把抱著玩具熊的女兒推開,踉踉蹌蹌地站起身,說:「把我的小女孩帶走。」

很多人以為這種悲劇只發生在猶太人身上,但其實也發生在當時的波蘭人、希臘人、斯拉夫人、同性戀、共產黨、工會成員甚至身上帶著一塊火腿的人身上;困難的抉擇也不只發生在二戰,同樣也發生在戰後白色恐怖時期的台灣,甚至如今仍發生在中國關押維吾爾族人的集中營裡;面對極權政府,每當你選擇拋棄尊嚴之後,等待你的不會是和平,而是以委屈為基礎的另一次壓迫,所以你只會一次比一次更加委屈,直到那些選擇都不再有區別,剩下送出兒子或是女兒,或是用漢納鄂蘭的說法,你的選擇只剩下謀殺與謀殺。

台灣的現狀已是委屈,問題的困難點早就不在我們要不要委屈,而在於我們接受委屈到什麼程度?任何參與大選的人,都應該讓民眾了解你的底線在哪裡。例如蔡英文的四個堅持中,底線是與中國互不隸屬跟台灣主權不容侵犯,而國民黨的四個捍衛中,重點則是捍衛安全和平與繁榮。那我們就不禁要問,這是不是像于美人說的「再怎麼委屈的和平就是和平,和平大於一切」,是不是代表為了和平,可以隸屬於中國也沒關係?

《蘇菲的選擇》中最令人心痛的,無疑是當小女孩被帶走時,不住地回頭望向媽媽的那一幕。心碎得無法復原的蘇菲,就跟每個台灣人一樣是受到極權壓迫的受害者,她沒有「選擇」進入集中營,但她此前的每一次選擇,也都是一塊通往集中營的路磚。每當聽到有台灣人說「和平大於一切」時,我都會想,我們離集中營還有多少塊路磚?

別說不可能。就像納粹大屠殺紀念碑上那首知名的懺悔詩寫的一樣,當他們抓共產黨、抓社會民主主義者、抓工會成員、抓猶太人時,蘇菲都覺得不可能輪到她,她甚至認為「當納粹把精力放在猶太人身上時,自己就更安全了一點」。當台灣人為了和平容許極權政府侵犯時,你以為的安全,只是未來因為一首歌、一本書、一塊火腿甚至任何更荒唐的裡由被關進集中營的機率,對此我們唯一確知的事,只有到時候,沒有任何人可以幫你說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6.5K會員
274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艾德。 最近突然有感,報紙、網路媒體、新聞頻道各有立場,想靠文字評論生活就必須進入他們的體制,無形中也是接受了他們的束縛;方格子則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看看我們能不能擺脫媒體的綁架,透過直接來自讀者的支持,得到真正獨立思考產生的文字,我想努力看看。
2024/05/24
現在有些人開始喊著要衝進立法院,其實從馬英九第二任期一直到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大叔阿姨們都是在街頭上學到何謂「公民不服從」,後來台北法院在太陽花一審無罪判決中,曾給出公民不服從的七大要件
Thumbnail
2024/05/24
現在有些人開始喊著要衝進立法院,其實從馬英九第二任期一直到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大叔阿姨們都是在街頭上學到何謂「公民不服從」,後來台北法院在太陽花一審無罪判決中,曾給出公民不服從的七大要件
Thumbnail
2024/01/16
根據台北市過去幾年的民調資料,柯文哲支持度最高的年齡層始終停留在20至29歲,他執政8年後,這些柯粉多數應該落在30至39歲,但這個年齡段柯文哲的支持度並沒有提升,而對柯文哲執政表現「非常不滿意」的比例不分年齡皆大幅成長,顯示他始終只能吸引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且這些年輕人幾年後變成柯黑的機率很高。
Thumbnail
2024/01/16
根據台北市過去幾年的民調資料,柯文哲支持度最高的年齡層始終停留在20至29歲,他執政8年後,這些柯粉多數應該落在30至39歲,但這個年齡段柯文哲的支持度並沒有提升,而對柯文哲執政表現「非常不滿意」的比例不分年齡皆大幅成長,顯示他始終只能吸引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且這些年輕人幾年後變成柯黑的機率很高。
Thumbnail
2024/01/12
志氣是恁共阮號的名,阮攏是驕傲的台灣囡仔。 過去兩週我問了幾乎身邊所有的年輕人,其中8成以上都是支持柯文哲,其中真正有政治熱情、深入了解過柯文哲的人不多,大部分人的理由還是藍綠都做過了,台灣也沒有什麼改變,那不如換人做做看。
Thumbnail
2024/01/12
志氣是恁共阮號的名,阮攏是驕傲的台灣囡仔。 過去兩週我問了幾乎身邊所有的年輕人,其中8成以上都是支持柯文哲,其中真正有政治熱情、深入了解過柯文哲的人不多,大部分人的理由還是藍綠都做過了,台灣也沒有什麼改變,那不如換人做做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最近看了南韓作家金草葉的科幻小說《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是由七個短篇小說結集成一本書。其中第一章《為何朝聖者去而不返》令我想到印象深刻的老電影《發條橙》,我喜歡這套電影的程度甚至我去誠品見到一本名為《發條橙子》的書都先買了回家。兩個故事同樣都是人類製造烏托邦的題材,生活在故事中的主角都沒有得選
Thumbnail
最近看了南韓作家金草葉的科幻小說《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是由七個短篇小說結集成一本書。其中第一章《為何朝聖者去而不返》令我想到印象深刻的老電影《發條橙》,我喜歡這套電影的程度甚至我去誠品見到一本名為《發條橙子》的書都先買了回家。兩個故事同樣都是人類製造烏托邦的題材,生活在故事中的主角都沒有得選
Thumbnail
《芬妮的勇敢旅程》故事的主軸是十二歲的芬妮的逃難記,在法國被納粹德國控制的背景下,父母將他們送到法國邊境小鎮默熱沃,讓他們接受福爾曼夫人的照顧。隨著墨索里尼的失敗,義大利人即將離開這裡,福爾曼夫人著手安排孩子們的逃難事宜,她打算讓他們逃往瑞士的法語區,在這裏他們可以得到庇護,平安地待到戰爭之後。
Thumbnail
《芬妮的勇敢旅程》故事的主軸是十二歲的芬妮的逃難記,在法國被納粹德國控制的背景下,父母將他們送到法國邊境小鎮默熱沃,讓他們接受福爾曼夫人的照顧。隨著墨索里尼的失敗,義大利人即將離開這裡,福爾曼夫人著手安排孩子們的逃難事宜,她打算讓他們逃往瑞士的法語區,在這裏他們可以得到庇護,平安地待到戰爭之後。
Thumbnail
英文有句話叫「做出蘇菲的選擇」(making Sophie’s choice),來自史岱隆(Willams Styron)於1979年出版的小說《蘇菲的抉擇》,1982年改編的同名電影,讓飾演蘇菲的梅莉史翠普得到了她第一座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
Thumbnail
英文有句話叫「做出蘇菲的選擇」(making Sophie’s choice),來自史岱隆(Willams Styron)於1979年出版的小說《蘇菲的抉擇》,1982年改編的同名電影,讓飾演蘇菲的梅莉史翠普得到了她第一座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
Thumbnail
所以,當玟妲(Wanda)一旦被活捉,就連傑恩(Jan)及小女兒伊娃(Eva)都被拿下。他們一行四人在牢獄相逢,而道德兩難的挑戰就發生在書中的第十五章末: 三是否去美國還是留在歐洲到德國去找兒子?蘇菲沒得選擇就被人送走,因為她已病重。但到了美國去又難逃一死,命運弄人如此為什麼?
Thumbnail
所以,當玟妲(Wanda)一旦被活捉,就連傑恩(Jan)及小女兒伊娃(Eva)都被拿下。他們一行四人在牢獄相逢,而道德兩難的挑戰就發生在書中的第十五章末: 三是否去美國還是留在歐洲到德國去找兒子?蘇菲沒得選擇就被人送走,因為她已病重。但到了美國去又難逃一死,命運弄人如此為什麼?
Thumbnail
把好姐妹打入地獄,再撈回人間,這大概就是蘇所說的, 『換你享受一下,被我照顧的感覺。』
Thumbnail
把好姐妹打入地獄,再撈回人間,這大概就是蘇所說的, 『換你享受一下,被我照顧的感覺。』
Thumbnail
這本書也太可怕!讓人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 其實在看完的當下,有一種百感交集的感覺,甚至覺得用扣人心弦都不足以形容。
Thumbnail
這本書也太可怕!讓人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 其實在看完的當下,有一種百感交集的感覺,甚至覺得用扣人心弦都不足以形容。
Thumbnail
電影講述一個猶太人小家庭的故事。雖然戰爭已經結束,但是,對猶太人而言,歐洲的生活仍遍佈著許多危險因素:未被法律制裁的加害者、對猶太人抱有偏見的警察,以及在教育界、軍隊、社區等社會各方面的組織中,潛伏的激進種族主義份子。因此,這個小家庭不得不以沉默與不斷的週遭觀察,抵禦種種的突發威脅。
Thumbnail
電影講述一個猶太人小家庭的故事。雖然戰爭已經結束,但是,對猶太人而言,歐洲的生活仍遍佈著許多危險因素:未被法律制裁的加害者、對猶太人抱有偏見的警察,以及在教育界、軍隊、社區等社會各方面的組織中,潛伏的激進種族主義份子。因此,這個小家庭不得不以沉默與不斷的週遭觀察,抵禦種種的突發威脅。
Thumbnail
曾經在納粹迫害下猶太人所經歷的血淚讓一雙童稚的眼光來描述,更是能加強其力道;以孩童視角細說這段故事的影視作品不少,敘事方式也各不同,就算再怎麼把故事講得輕鬆,過程中觀眾都還是無法忽略細節裡如地獄般的現實正不斷與孩童內在的天真對比,如此的感受更傷,更無疑是加深其中悲哀。
Thumbnail
曾經在納粹迫害下猶太人所經歷的血淚讓一雙童稚的眼光來描述,更是能加強其力道;以孩童視角細說這段故事的影視作品不少,敘事方式也各不同,就算再怎麼把故事講得輕鬆,過程中觀眾都還是無法忽略細節裡如地獄般的現實正不斷與孩童內在的天真對比,如此的感受更傷,更無疑是加深其中悲哀。
Thumbnail
蘇菲等待卡爾等遠去才終於放開握著劍的雙手。 「妳這樣值得嗎?」維塔拉沒有去追逃走的村民,而是輕輕抱起已無力的蘇菲把她移至一棵大樹之下。 「所以。。。妳就是他們所說的血族?。。。是妳殺了艾林?」蘇菲盡力吐出每一個字。
Thumbnail
蘇菲等待卡爾等遠去才終於放開握著劍的雙手。 「妳這樣值得嗎?」維塔拉沒有去追逃走的村民,而是輕輕抱起已無力的蘇菲把她移至一棵大樹之下。 「所以。。。妳就是他們所說的血族?。。。是妳殺了艾林?」蘇菲盡力吐出每一個字。
Thumbnail
作者克莉絲汀•漢娜說:「愛,讓我們明白自己想成為的樣子;但戰爭,卻讓我們看到自己真正的模樣。」寒冬來了又去,當日子終於捱到戰爭停息,那些失去消息的人還會回來嗎?那個悄悄成型的新生命將帶來希望,還是絕望的隱喻?
Thumbnail
作者克莉絲汀•漢娜說:「愛,讓我們明白自己想成為的樣子;但戰爭,卻讓我們看到自己真正的模樣。」寒冬來了又去,當日子終於捱到戰爭停息,那些失去消息的人還會回來嗎?那個悄悄成型的新生命將帶來希望,還是絕望的隱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