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母親,我不想偉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用偉大去形容母親這個角色,太過沉重,很贊同李安導演說的,孝順是一個過時的觀念,與其教孩子孝順,不如教孩子愛。我不會用「孝順」去道德勒索我的孩子,必須順從我;我也不會屈從於文化裡,對母親角色的刻板印象,犧牲奉獻到沒有自我。母親只是我眾多角色中的其中一個,我是母親,也不只是個母親。
母親像月亮一樣,初一十五不一樣,哈哈~2023年3月初的某個傍晚,帶孩子到國父紀念館玩時,拍的照片

母親像月亮一樣,初一十五不一樣,哈哈~2023年3月初的某個傍晚,帶孩子到國父紀念館玩時,拍的照片


無論是身為一個女兒,或是一位母親,我都不喜歡母親節。

在我這個中年人成長的年代,我們的母親,多是重男輕女的,一個家庭裡,如果老么是男生,或是一家子都是女生的,通常這個家的媽媽,都是為了能夠誕下男丁,才不斷的生產;比較幸運的結局是,如願生下男孩,終於可以封肚停產,相反的,則是生到無法再生,只能放棄;我嬸嬸就是這樣的例子,小時候每逢年節回老家,她總是在懷孕,每隔一兩年,阿嬤懷裡就多一位女嬰,至今我仍算不清楚,我到底有幾位堂妹。

我母親算是比較幸運的,在我與妹妹之後,就生下弟弟;弟弟也是我們這一代,爸爸家族裡唯一的男丁,理論上,母以子貴,母親應該會在家族裡有重要份量,卻因為家族爭產,身為長男的爸爸,退出鬥爭,沒有得到任何一分祖上的財產,母親因此怨念深重了幾十年,跟父親關係一直都不好。


「攏是為了你們!」的沉重母愛

母親那一代的女性,即使在婚姻裡再怎麼不愉快,「離婚」都很難是個選項,母親在這段不愉快的關係裡,待了一年又一年,對家族與父親的不滿,以及經濟上的不安全感,化為對我們三個孩子,情感上的需索,小時候,最常聽母親對我們說的話是,「我吃了那麼多苦,都是為了你們」,或是「我為了你們犧牲奉獻那麼多,你們以後會不會回報我?」

這些話總是讓我覺得壓力很大,念小學時,我常心裡默默地跟媽媽回話:「我沒有要你犧牲,是你自己決定這樣做的,不要把責任都推到我們身上來。」,但從小所受的孝道教育,又常常讓我覺得,這樣的想法,似乎太大逆不道。

每一年,到了五月,在老師教我們用皺紋紙做康乃馨時,在到處都在高唱「母親您真偉大」,舉辦各式母親節感恩活動時,對母親的複雜情緒,總讓我覺得,母親節是個沉重與尷尬的節日。


人人都是教養專家,唯獨生母本人不是

母親的形象,讓我深自以為,未來不要成為像母親那樣的媽媽。

然而,孩子出生後,我才發現,作為一個母親,要擺脫傳統的束縛,有多麼的困難。

作家羽茜在《成為母親之後》提到,成為母親之後,所有的人看我們,都只看到一個母親。

從孩子還在襁褓時期到現在,兩個孩子都已經上小學了,只要孩子不在身邊,周遭的親友,問候我的第一句話,永遠都是「孩子呢?」,我的名字也自動被消失,成為〇〇媽。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無論我已經多麼的拚盡全力,孩子瘦了,馬上就有箭射過來,問我怎麼把孩子養成這樣;孩子五歲時,在公園奔跑跌倒受傷,也立馬被指責,怎麼把孩子顧到受傷?而只要孩子有任何外人主觀上,覺得不妥當的行為,認識的親友,或是不認識的路人,隨時都可能立馬變成教養專家,指點我這個生母,該怎麼教小孩,彷彿身為母親,就必須具有通天的大能,保護孩子無病無傷,並且可以把孩子教導成,隨時可合於主流價值表現的好寶寶。

當「母親您真偉大」歌曲的主角,換成我本人時,當兩個孩子拿著他們手繪的「母親節兌換券」,讓我可以寫下想要的福利時,我對母親節的心情,與小時候一樣的沉重與尷尬,只是由「媽媽,你可以不必為我那麼犧牲奉獻」,變成「我也只是一個血肉之軀,我不想那麼偉大」。


笨拙的媽媽,與自動變強的孩子

孩子由我所生,愛他們是自然,但愛孩子的同時,我也愛我自己,我不想屈從傳統的主流價值,勉強變成一個我做不到的完美媽媽。

我的缺點很多,孩子們都知道,我會挑食,也有晚睡、熬夜等等的不好生活習慣,所以他們用舊手機設鬧鐘,提醒我不要太晚睡;

我在生活上很低能,當媽媽之後,並沒有改善多少,也沒有意願改善,或許也是因為如此,孩子在生活上的能力,比我強大非常多,小學低年級時,已經能夠把自己照顧得很好,有時還可以照顧我這個媽媽。

我做飯給孩子們吃,要求他們必須要等我坐下之後,才能開始進食,不是因為媽媽的角色,而是對廚師的尊重,今天如果到親友家作客,也必須滿懷敬意的等待主人與廚師入座,才能開動;而如果餐桌上某項食物,是我跟孩子都愛吃的,我不會因此就把我的份都讓給他們吃,而是跟孩子們一起share,我跟孩子一樣重要,我不會為了孩子,就犧牲我自己。

儘管孩子出生後,我便全職照顧,但這不是因為,我有多大的母愛,而是因為我想要認真的學習與體驗,「媽媽」這個角色是什麼,而我也確實在全職媽媽的角色裡,體驗到了很多,非身歷其境,無法體會到的生命經驗,這些體驗,無論苦樂,都讓我的鍵盤,能夠打出更貼近人心的文章。


阿德勒說,親子關係應該是橫向的平等關係

我希望我跟孩子的關係,能像紀伯倫(Gibran)在他所書寫的《先知》裡的〈孩子〉一樣,成為弓與箭,孩子們能透過我這把弓,奔向他們想去的地方。

我希望能協助孩子們,找到興趣或天賦,引領他們未來,獨立活出想要的生命;同樣的,我也會為自己期待的人生,持續努力,無論年齡有多大。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親子關係不該是有上下之別的「縱向關係」,而該是平等的「橫向關係」,我沒有完全的認同他的看法,認為還是得依孩子的年齡,階段性的改變,由偏縱向的引導照顧,轉向橫向的互相尊重;但我很喜歡阿德勒這樣的說法,我覺得在親子關係裡,無論身分是子女,還是父母,都只是在這個角色裡,學習生命要教與我們的課題,沒有權力大小之分。


與其教孩子孝順,不如教孩子愛

用偉大去形容母親這個角色,太過沉重,非常贊同李安說的,孝順是一個過時的觀念,與其教孩子孝順,不如教孩子愛。

我不會用「孝順」去道德勒索我的孩子,必須順從我;我也不會屈從於文化裡,對母親角色的刻板印象,犧牲奉獻到沒有自我。

五月,跟一年當中的其他十一個月一樣,並不特別溫情聖潔,都是得兢兢業業生活,努力扮演好生命的多種角色,母親只是我眾多角色中的其中一個,不是全部,而即便是在母親這個角色裡,我也只是個凡人,也只想當個凡人。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認同~要當「快樂的母親」而不是只有「母親節快樂」。😁
小步隨安-avatar-img
2023/05/06
亭安 Ann Lin 哈哈其實我很厚臉皮,我都情勒小孩說"媽媽每天煮三餐(小孩都帶便當去學校),你們知道有這樣的媽很珍貴嗎?" 我是想偉大但偉大不起來,所以只能拿這些小事說嘴.....😁
亭安 Ann Lin -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5/06
小步隨安 聽過一個說法,一個家裡最重要的重心就是媽媽,媽媽好,這個家才會好,媽媽開心,這個家才有活力。這個說法,對像我這樣的偽單親家庭,尤其的準確啊哈哈~
深邃月光-avatar-img
2023/05/05
當一個快樂的母親,孩子也會跟著快樂,要先愛自己!
亭安 Ann Lin -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5/05
深邃月光 聽過一個說法,一個母親怎麼活出她自己的生命,就是對孩子最直接的身教;所以身為一個媽媽,責無旁貸的,必須努力的把自己活得很好。
甲文人-avatar-img
2023/11/10
「與其教孩子孝順,不如教孩子愛」這句話很打動我。從女兒的角度看這句話,再看看我媽媽,還有她和我外婆的關係。我想,外婆缺乏母愛,影響了她和我媽的母女關係,而我媽既是個受傷的女兒,也是成了受傷的母親。
亭安 Ann Lin -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1/13
甲文人 謝謝你留言,讓我知道你的感受,對於作者來說,這是好大的鼓勵。
avatar-img
亭安 Ann Lin 的心靈食堂
281會員
221內容數
身體需要食物,才有能量,心靈也是;電影、戲劇還有書,就是我的心靈糧食,這裡分享這些心靈糧食,帶給我的收穫與感動。
2023/12/05
自從當媽之後,除了某年的母親節,我一個人到南部旅行三天外,我沒有擁有過晚上獨睡獨處的機會,這次出國前在桃機住的這晚,是久違的獨處之夜。對於家裡還有未成年孩子的母親,能夠擁有像這樣的夜晚,真是很難得的小幸福。以後出國的行程,視班機的時間狀況,我會努力再試試擠出一個類似這樣的獨處夜晚。
Thumbnail
2023/12/05
自從當媽之後,除了某年的母親節,我一個人到南部旅行三天外,我沒有擁有過晚上獨睡獨處的機會,這次出國前在桃機住的這晚,是久違的獨處之夜。對於家裡還有未成年孩子的母親,能夠擁有像這樣的夜晚,真是很難得的小幸福。以後出國的行程,視班機的時間狀況,我會努力再試試擠出一個類似這樣的獨處夜晚。
Thumbnail
2023/08/15
暑假期間,我家十歲的小女生,依舊作息規律,稱不上早睡早起,但也固定時間起床、就寢,還安排了固定的運動時間,每天收看固定的youtube頻道,跟著跳有氧舞蹈,飲食上也很注意,對於甜食非常節制;這一切,都是為了,她已經開始在愛漂亮了。
Thumbnail
2023/08/15
暑假期間,我家十歲的小女生,依舊作息規律,稱不上早睡早起,但也固定時間起床、就寢,還安排了固定的運動時間,每天收看固定的youtube頻道,跟著跳有氧舞蹈,飲食上也很注意,對於甜食非常節制;這一切,都是為了,她已經開始在愛漂亮了。
Thumbnail
2023/08/14
我家十歲小女生放學後,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跟一群同學在線上群組視訊聊天,本來我心裡還想,在學校都已經相處一整天了,回家還要聊,不膩嗎?後來想想,我在她這個年紀,也是這樣,只是,用的是實體電話機。
Thumbnail
2023/08/14
我家十歲小女生放學後,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跟一群同學在線上群組視訊聊天,本來我心裡還想,在學校都已經相處一整天了,回家還要聊,不膩嗎?後來想想,我在她這個年紀,也是這樣,只是,用的是實體電話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每當我感到又忙又累而忍不住抱怨碎念的時候,女兒偶爾會從口中吐出一句話:「誰叫妳要生小孩!」 這讓我回想起從小到大,當我的母親也抱怨相同事情的時候,我們身為子女的也會跟她說:「沒有人叫妳做這些,是妳自己要做的,妳也可以選擇不做啊!」 上面的這些話語,直白地令人難以反駁,也幸好我們這三代的女性都
Thumbnail
每當我感到又忙又累而忍不住抱怨碎念的時候,女兒偶爾會從口中吐出一句話:「誰叫妳要生小孩!」 這讓我回想起從小到大,當我的母親也抱怨相同事情的時候,我們身為子女的也會跟她說:「沒有人叫妳做這些,是妳自己要做的,妳也可以選擇不做啊!」 上面的這些話語,直白地令人難以反駁,也幸好我們這三代的女性都
Thumbnail
最近接觸了一些課程,重新感受到母親在我們生命中存在的意義,在心理與靈性面來說,不管我們現實經驗中的母親是充滿掌控或是充滿疏離,又或者從來沒有對「母親」的印象,我們的集體潛意識裡仍然擁有一個將我們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來顯化的母性原型。
Thumbnail
最近接觸了一些課程,重新感受到母親在我們生命中存在的意義,在心理與靈性面來說,不管我們現實經驗中的母親是充滿掌控或是充滿疏離,又或者從來沒有對「母親」的印象,我們的集體潛意識裡仍然擁有一個將我們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來顯化的母性原型。
Thumbnail
又來到了「母親節」這一天,這回有點小小的感觸,在成為了「母親」之後就在每一年的這一天被歌頌母親的偉大.犧牲.奉獻.... 填滿,被感謝固然欣慰,但一路走來「母親」這個角色也是被賦予期待最多責任重大的神聖任務,成為「母親」之後就如同領到一枚榮譽徽章,必須為它持續閃耀。 當年領到這枚神聖徽章時內心無比喜
Thumbnail
又來到了「母親節」這一天,這回有點小小的感觸,在成為了「母親」之後就在每一年的這一天被歌頌母親的偉大.犧牲.奉獻.... 填滿,被感謝固然欣慰,但一路走來「母親」這個角色也是被賦予期待最多責任重大的神聖任務,成為「母親」之後就如同領到一枚榮譽徽章,必須為它持續閃耀。 當年領到這枚神聖徽章時內心無比喜
Thumbnail
自從當了媽媽之後,才深刻了解一件事,就是世界上所有的媽媽經,都不管用。 因為所有的媽媽都是獨一無二,所有的孩子也都是獨一無二。我們無法覬望用同一個規則,來培養不同的孩子。
Thumbnail
自從當了媽媽之後,才深刻了解一件事,就是世界上所有的媽媽經,都不管用。 因為所有的媽媽都是獨一無二,所有的孩子也都是獨一無二。我們無法覬望用同一個規則,來培養不同的孩子。
Thumbnail
用偉大去形容母親這個角色,太過沉重,很贊同李安導演說的,孝順是一個過時的觀念,與其教孩子孝順,不如教孩子愛。我不會用「孝順」去道德勒索我的孩子,必須順從我;我也不會屈從於文化裡,對母親角色的刻板印象,犧牲奉獻到沒有自我。母親只是我眾多角色中的其中一個,我是母親,也不只是個母親。
Thumbnail
用偉大去形容母親這個角色,太過沉重,很贊同李安導演說的,孝順是一個過時的觀念,與其教孩子孝順,不如教孩子愛。我不會用「孝順」去道德勒索我的孩子,必須順從我;我也不會屈從於文化裡,對母親角色的刻板印象,犧牲奉獻到沒有自我。母親只是我眾多角色中的其中一個,我是母親,也不只是個母親。
Thumbnail
《因為我是女性》本書提及七〇、八〇年代,在重男輕女、男尊女卑觀念的文化傳承之下,我們的母親如何生存?在這一代又一代之間,又是如何影響我們對女性身份的認識? 女性在家庭裡主要的身分,即女兒、母親、妻子和自己。女兒常常被要求孝順聽話,母親需要奉獻付出,妻子應當賢淑持家。
Thumbnail
《因為我是女性》本書提及七〇、八〇年代,在重男輕女、男尊女卑觀念的文化傳承之下,我們的母親如何生存?在這一代又一代之間,又是如何影響我們對女性身份的認識? 女性在家庭裡主要的身分,即女兒、母親、妻子和自己。女兒常常被要求孝順聽話,母親需要奉獻付出,妻子應當賢淑持家。
Thumbnail
身為女兒,妳符合母親的期望嗎? 身為母親,妳希望女兒符合自己的期望嗎? 身為女人,妳符合社會價值的期望嗎? 女性的價值何在? 那些不相干的人與我何干? 理解到接納是一段過程 愛的寬度決定你的幸福
Thumbnail
身為女兒,妳符合母親的期望嗎? 身為母親,妳希望女兒符合自己的期望嗎? 身為女人,妳符合社會價值的期望嗎? 女性的價值何在? 那些不相干的人與我何干? 理解到接納是一段過程 愛的寬度決定你的幸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