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企業永續經營|臺灣中小企業跟上全球淨零之路卻在這裡大卡關?掉單大危機是否能化解?MAT美特行銷共同解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這不是國際玩笑!是真正的綠色GAME大BUG!


在全球積極追求淨零碳排的時代潮流下,臺灣中小企業廠商作為出口國際導向,正在忍受著客戶們的巨大壓力,歐盟的CBAM、各國各產業不同的『碳門檻』等等,然而臺灣綠電供應卻還未完全跟上進度!!這讓許多中小企業為了不被甩在後面而各種煩惱。

臺灣綠電發展當前面臨著各種挑戰,比如過度依賴太陽能、土地資源稀缺,以及電證合一限制綠電投資。如今,保持臺灣廠商競爭力的關鍵在於迅速調整態度。那麼,究竟在這樣的情況下,MAT美特行銷使命:『讓夕陽產業的黃昏變黎明』要如何在綠能浪潮中巧妙應對?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MAT美特行銷與你共同解這一道題


我們尋思著,或許我們可以一起這樣做:

1. 臺灣應該加大在其他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入,如風能、生物質能等,以減少對太陽能的過度依賴。

2. 優化土地資源的分配和利用,鼓勵綠電項目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上取得更高的效益。

3. 為了促進綠電投資,相關政策應該予以調整,以消除電證合一政策對綠電投資的限制。


為了應對綠電發展的挑戰,臺灣廠商需要採取多元化的策略,包括技術創新、國際合作以及加強企業社會責任。面對如此嚴峻的挑戰,MAT美特行銷認為臺灣中小企業應團結一起,與其他產業攜手合作,建立異業聯盟。透過這些聯盟,企業可以共享知識、技術和資源,提高整體的綠色競爭力。


|MAT美特行銷不做一般的行銷,而是能集結臺灣異業聯盟的媒體人



異業聯盟可以幫助中小企業擴大資源,降低風險,並提高市場競爭力。例如,企業可以組成聯盟,共同購買綠色能源、共享技術資源,甚至推動政策改革。此外,聯盟還可以協助企業分享成本,降低綠能轉型的負擔

MAT美特行銷認為臺灣中小企業需要團結起來,積極參與異業聯盟,共同應對綠能轉型帶來的挑戰,各界應該加強對綠能技術的研究與發展,提供專業培訓和教育,以培養足夠的人才來支持綠能轉型。通過共同努力以及臺灣人團結一心的基因,我們相信臺灣企業在全球綠色競爭中得以取得相對競爭力,並實現永續發展。我們不是重返亞洲四小龍,而是做新一代的龍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萱羚的沙龍
22會員
40內容數
用7歲以上到70歲都看得懂的方式,輕鬆簡單的來聊ESG永續經營。讓企業家一代輕鬆上手,讓即將接手的二代盡情發揮~中小企業、自營業、小農小店、個人工作室,讓我成為你的夥伴,一起學習成長,將台灣在地產業發揚光大。
陳萱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26
你聽過『喘息空間』嗎?在我們的生命週期中,我們都有機會可以成為『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嬰兒時期我們成為養育我們的父母、祖父母或其他照顧者懷中的被照顧者;在我們學習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在同儕之間成為效仿與被效仿者
Thumbnail
2023/11/26
你聽過『喘息空間』嗎?在我們的生命週期中,我們都有機會可以成為『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嬰兒時期我們成為養育我們的父母、祖父母或其他照顧者懷中的被照顧者;在我們學習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在同儕之間成為效仿與被效仿者
Thumbnail
2023/06/24
引言:分辨TCFD與TNFD的差別 在全球永續發展的知識不斷深化的同時,一項新的財務揭露概念即將悄然變革我們的永續圈:「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Task 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NFD)。相較於「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
Thumbnail
2023/06/24
引言:分辨TCFD與TNFD的差別 在全球永續發展的知識不斷深化的同時,一項新的財務揭露概念即將悄然變革我們的永續圈:「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Task 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NFD)。相較於「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
Thumbnail
2023/06/19
臺灣飯匙扒開,ESG全球試卷:糧食危機之鐘,地球哀鳴之終。 Taiwan's Bowl, ESG's Global Scroll: Food Crisis' Bell, Earth's Cry and Knell
Thumbnail
2023/06/19
臺灣飯匙扒開,ESG全球試卷:糧食危機之鐘,地球哀鳴之終。 Taiwan's Bowl, ESG's Global Scroll: Food Crisis' Bell, Earth's Cry and Knell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全球範圍內,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採用ESG永續發展的商業模式,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並在未來保持競爭優勢。綠色供應鏈管理是這種趨勢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是一種通過減少生產和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來減輕企業對環境的影響的方式。本文將探討臺灣中小企業在綠色供應鏈管理中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克服這些挑戰以實
Thumbnail
在全球範圍內,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採用ESG永續發展的商業模式,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並在未來保持競爭優勢。綠色供應鏈管理是這種趨勢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是一種通過減少生產和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來減輕企業對環境的影響的方式。本文將探討臺灣中小企業在綠色供應鏈管理中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克服這些挑戰以實
Thumbnail
ESG官網 在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的嚴重影響下,碳中和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努力的方向。碳中和是指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以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這是保護我們星球的最佳方式。臺灣也在這方面積極行動,成為了亞洲領先的碳中和國家之一。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臺灣在碳中和方面的計畫和成就。
Thumbnail
ESG官網 在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的嚴重影響下,碳中和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努力的方向。碳中和是指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以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這是保護我們星球的最佳方式。臺灣也在這方面積極行動,成為了亞洲領先的碳中和國家之一。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臺灣在碳中和方面的計畫和成就。
Thumbnail
ESG學院   理解淨零排放 淨零排放是指企業在其生產和運營過程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等於或小於其所吸收的溫室氣體總量的狀態。這意味著企業需要採取措施來減少其碳排放,並通過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方式來吸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淨零排放對於企業來說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目標,因為它可以説明企業減輕其對環境
Thumbnail
ESG學院   理解淨零排放 淨零排放是指企業在其生產和運營過程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等於或小於其所吸收的溫室氣體總量的狀態。這意味著企業需要採取措施來減少其碳排放,並通過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方式來吸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淨零排放對於企業來說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目標,因為它可以説明企業減輕其對環境
Thumbnail
世界各種局勢和環境狀況變化越來越快速,製造業更面臨全球供應鏈重組和淨零碳排等各種壓力。要如何從產業特性,並利用數位科技找到企業轉型利基點?讓各界專家,以ESG的角度告訴你!
Thumbnail
世界各種局勢和環境狀況變化越來越快速,製造業更面臨全球供應鏈重組和淨零碳排等各種壓力。要如何從產業特性,並利用數位科技找到企業轉型利基點?讓各界專家,以ESG的角度告訴你!
Thumbnail
設定好ESG目標後,要怎麼做?有什麼可以幫你做好ESG?
Thumbnail
設定好ESG目標後,要怎麼做?有什麼可以幫你做好ESG?
Thumbnail
|這不是國際玩笑!是真正的綠色GAME大BUG! 在全球積極追求淨零碳排的時代潮流下,臺灣中小企業廠商作為出口國際導向,正在忍受著客戶們的巨大壓力,歐盟的CBAM、各國各產業不同的『碳門檻』等等,然而臺灣綠電供應卻還未完全跟上進度!!這讓許多中小企業為了不被甩在後面而各種煩惱。
Thumbnail
|這不是國際玩笑!是真正的綠色GAME大BUG! 在全球積極追求淨零碳排的時代潮流下,臺灣中小企業廠商作為出口國際導向,正在忍受著客戶們的巨大壓力,歐盟的CBAM、各國各產業不同的『碳門檻』等等,然而臺灣綠電供應卻還未完全跟上進度!!這讓許多中小企業為了不被甩在後面而各種煩惱。
Thumbnail
|引言:什麼是SBTi?MAT美特不只說明,還剖析出來說人話給你聽 科學碳目標倡議(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是一個由全球環境資訊研究中心(CDP)、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UNGC)、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共同發起的全球性
Thumbnail
|引言:什麼是SBTi?MAT美特不只說明,還剖析出來說人話給你聽 科學碳目標倡議(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是一個由全球環境資訊研究中心(CDP)、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UNGC)、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共同發起的全球性
Thumbnail
【李婉如/ 報導】《今周刊》與中華開發金控攜手合作,針對台灣中小企業的專業經理人、高階主管以及決策者進行減碳調查,並於今天(16日)舉辦「中小企業減碳調查」記者會,公布調查結果。本次調查發現,有七成企業知道台灣減碳目標為2050年前達到淨零排放、八成五企業則聽過「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
Thumbnail
【李婉如/ 報導】《今周刊》與中華開發金控攜手合作,針對台灣中小企業的專業經理人、高階主管以及決策者進行減碳調查,並於今天(16日)舉辦「中小企業減碳調查」記者會,公布調查結果。本次調查發現,有七成企業知道台灣減碳目標為2050年前達到淨零排放、八成五企業則聽過「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