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飯匙扒開,ESG全球試卷:糧食危機之鐘,地球哀鳴之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臺灣飯匙扒開,ESG全球試卷:糧食危機之鐘,地球哀鳴之終。 Taiwan's Bowl, ESG's Global Scroll: Food Crisis' Bell, Earth's Cry and Knell

臺灣飯匙扒開,ESG全球試卷:糧食危機之鐘,地球哀鳴之終。 Taiwan's Bowl, ESG's Global Scroll: Food Crisis' Bell, Earth's Cry and Knell

臺灣飯匙扒開,ESG全球試卷:糧食危機之鐘,地球哀鳴之終。

Taiwan's Bowl, ESG's Global Scroll: Food Crisis' Bell, Earth's Cry and Knell



在臺灣這塊寶島上,我們享受著世界各地的美食,大部分的人每天最煩惱的問題之一是:等下要吃什麼?而不是下一餐在哪裡?有人曾說一日三餐是工業革命所賜與的一種習慣,工業革命加速了原物料的採收、食品加工多樣化、包裝的豐富度,進而延伸了食品廣告等相關生態鏈,舉例來說:中秋節為什麼一定要烤肉?其實源自於醬油廣告台詞,而演變成一個例行公事。隨著生活步調的快速,我們可曾想過,是否我們被『一日三餐』給制約了呢?我們是否忽視了一個根本的問題——糧食安全與自給自足?

現今有許多的斷食法,而我本人曾經嘗試過最高紀錄三天沒有進食,僅補充水份及日常保健品,但不是有目的而為之的,只是因為投入於工作而『忘記』要進食這件事情,這讓我產生了許多想法:是不是腎上腺素抑制了食慾?是不是其實一日三餐並不是必要維持身體機能的方式?接著我開始重視我自己身體真實的感受,尤其是食物造成的身體負擔,不知不覺已經一年半的時間維持著每日一至二餐的習慣,而每當我覺得身體負擔稍微大的時候,我便會給自已一天完全斷食的歇息時間。

從飲食開始省思,從自己改變到父母飲食習慣的溝通,我們都聽過一句話:『有一種餓叫做媽媽(爸爸)覺得你餓。』是的,這過程中我也有一個形影不離的豬隊友,也就是我的父母,經過一次次的溝通討論,直到因全身健檢需要禁食以及限制了飲食類型,開始認同了我認為一日三餐的非必要性,並且開始檢視自己身體真正需要透過食物獲取的能量。而除了飲食之外,對於其他水資源、電能源、娛樂活動等等,其相對的必要性以及是否可替代為其他對於環境相對較少迫害性的方式?

根據中體產研的報告,臺灣的糧食自給率在2019年僅為32.6%,這意味著我們超過六成的食物來源依賴外來進口,舉例來說,進口食物所涉及的運輸距離,以及食物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都對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臺灣人每年約有150萬噸的食物被丟棄,這不只是對食物資源的浪費,也對環境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傷。當我們開始重視ESG,我們也會對生活中各式各樣『理所當然的存在』相對開始重視,這些最重要的小事不是無限量供應,而是有平衡的準則性,這不僅是讓人類得以延續,更是對地球這份無私奉獻的愛護。


| 說說那時與ESG的初次相遇印象

在開始接觸ESG相關議題時的我覺得ESG包山包海,什麼都要管什麼都不奇怪,隨著我對ESG議題的了解加深,我更深刻的認識到,ESG並不是一種遙不可及的高尚理想,而是每一位人類的使命。在我個人的解讀,其實ESG就是『返璞歸真、以最低慾望過生活』,而在我觀察下目前為止做得最好的是勤儉持家的家庭主婦/主夫,只要不浪費、珍惜每一個資源並且使用到淋漓盡致,其實就是最好的ESG典範。舉例來說:洗米洗菜的水可以拿來澆花、拖地則比直接流入排水孔,可以將水資源增加使用次數,減少浪費。我們可以選擇更節約的飲食習慣,例如:選擇本地食品,減少碳排放;我們可以選擇再利用和回收,減少廢棄物;我們可以選擇以公平和負責任的方式工作和生活,為我們的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長久以來,我們對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視為一種理所當然,打開水龍頭就應該要有水、電器插上插座就應該要有電,但一切真的這麼的合理應當嗎?是不是我們長期被大自然給『寵壞』了?以至於一旦停水、停電我們就會習慣性的責備,開始計時多久會修復,但如果有一天,再也無法恢復的時候,我們要怎麼回歸原始生活呢?漸漸地發現古人的智慧,臺灣的原住民感謝著大地之母賜予我們生命得以延續的一切,長輩敦敦教誨的飲水思源,宗教教我們的感恩惜福。

ESG指的是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而在我的定義下,【是對地球(Earth)的重視、提升自我(Self)對『非我』的尊重、以達到平衡生態系、食物鏈的目標(Goal),每個人與每個家庭都可以做好自我管理,對於社會不是只有金錢或物資上的捐】贈才叫完成功課,對各行各業的相互尊重與微笑友好,對萬物存在保持欣賞且不冒犯的態度,對於大自然的變化更加重視與在意,不再當一個置身事外的局外人。


|別讓臺灣做那個後來居上,而是成為領頭羊。糧食危機之全球已經延燒的,我們不要再視而不見

Covid-19臺灣晚了世界兩年才可使延燒,或者可以說我們幸運地有許多的前車之鑑;而糧食危機從2016年至2021年,處於危機或更糟境地的人口數量從94萬人激增至近180億人的飆升,而去2022年根據全球糧食危機報告(GRFC)的數據顯示,遠遠超越了先前的所有記錄,全球共有193個國家與地區將近53億人面臨嚴重的糧食短缺且迫切需要獲得援助。世界其實在氣候異常、糧食危機、農作物短缺、能源危機等各方向近幾年不斷地在示範給大家看,我深信許多臺灣人早就意識到並且留意到相關新聞,如果在政策、新聞媒體、企業內部培訓、各商會社團等等具有社會影響力的人物、團體,更多的主張以及堅持鼓勵之下,臺灣人的團結意識是會集體重視甚至可以帶來不一樣的價值觀。

我曾聽過有些長輩說SDGs這些我們都沒有學過,小孩也不會怎麼辦?其實現在的國中小學有許多小學已經植入SDGs的教育,只是大人會習慣性地將沒有利益的念想貼上『小孩子幼稚天真的想法』;我也曾聽過ESG是最近才出來的議題,但其實早在2005年聯合國提出《Who Cares Wins》報告提出企業應將ESG納入企業報告書中,而我們也不難發現,臺灣前百強企業在投資參考資料中從過去ETF之外,早也加入的企業ESG評分報告作為投資依據。

無論什麼時候知道的ESG與SDGs,我都希望從知道的這一刻開始,從自己開始影響到身邊的親朋好友、工作同事、社區鄰居們,讓環保與永續議題像鄰里八卦、像醜聞爆料一樣蔓延開來,如果天然災害就在不久的將來,現在大家重視且有賣點流量的緋聞還重要嗎?這些或許可以帶來金錢、名氣,但是位於地震常態的臺灣、四面環海的臺灣,哪怕一個強震、一個海嘯就會化為烏有,在那之前,我們是不是可以團結起來多做一些努力呢?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自我辨別意識的增長是現在這世代最需要的,什麼才是真正符合自己價值觀與心之所向?政府推動著以大帶小的大企業帶領中小企業一起轉型計畫,而身而為人,我們不需要等到被召喚的那一刻才開始行動,而是可以『以小接大』的加入,也讓企業的運行可以更加順利,少一點批判、多一些鼓勵以及助力,臺灣有著很好的國際優勢,這一次,讓世界看好,我們好好的示範一次!讓地球的悲鳴轉為歡樂圓舞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萱羚的沙龍
22會員
40內容數
用7歲以上到70歲都看得懂的方式,輕鬆簡單的來聊ESG永續經營。讓企業家一代輕鬆上手,讓即將接手的二代盡情發揮~中小企業、自營業、小農小店、個人工作室,讓我成為你的夥伴,一起學習成長,將台灣在地產業發揚光大。
陳萱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26
你聽過『喘息空間』嗎?在我們的生命週期中,我們都有機會可以成為『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嬰兒時期我們成為養育我們的父母、祖父母或其他照顧者懷中的被照顧者;在我們學習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在同儕之間成為效仿與被效仿者
Thumbnail
2023/11/26
你聽過『喘息空間』嗎?在我們的生命週期中,我們都有機會可以成為『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嬰兒時期我們成為養育我們的父母、祖父母或其他照顧者懷中的被照顧者;在我們學習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在同儕之間成為效仿與被效仿者
Thumbnail
2023/06/24
引言:分辨TCFD與TNFD的差別 在全球永續發展的知識不斷深化的同時,一項新的財務揭露概念即將悄然變革我們的永續圈:「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Task 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NFD)。相較於「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
Thumbnail
2023/06/24
引言:分辨TCFD與TNFD的差別 在全球永續發展的知識不斷深化的同時,一項新的財務揭露概念即將悄然變革我們的永續圈:「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Task 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NFD)。相較於「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
Thumbnail
2023/06/13
|引言:美國NOAA宣布「聖嬰現象」來臨,氣候預測引發關注 「聖嬰現象」對全球氣候的影響非常廣泛。根據美國氣候預測中心的氣候科學家,聖嬰現象可能導致氣溫創下歷史新高紀錄,特別是在聖嬰現象期間已經出現高於平均氣溫的地區。
Thumbnail
2023/06/13
|引言:美國NOAA宣布「聖嬰現象」來臨,氣候預測引發關注 「聖嬰現象」對全球氣候的影響非常廣泛。根據美國氣候預測中心的氣候科學家,聖嬰現象可能導致氣溫創下歷史新高紀錄,特別是在聖嬰現象期間已經出現高於平均氣溫的地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臺灣飯匙扒開,ESG全球試卷:糧食危機之鐘,地球哀鳴之終。 Taiwan's Bowl, ESG's Global Scroll: Food Crisis' Bell, Earth's Cry and Knell
Thumbnail
臺灣飯匙扒開,ESG全球試卷:糧食危機之鐘,地球哀鳴之終。 Taiwan's Bowl, ESG's Global Scroll: Food Crisis' Bell, Earth's Cry and Knell
Thumbnail
你想看見怎樣的世界,就會如何執行,只是價值選擇問題
Thumbnail
你想看見怎樣的世界,就會如何執行,只是價值選擇問題
Thumbnail
「生活該追求物質無虞,還是心靈富足?」這個問題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是個難以釐清的問題。但是世界萬物都是同樣的道理,沒有哪個面向的議題是獨立且清晰,我們只能透過不斷的思考,去趨近真實。 世界上真的有很多地方過著我們無法想像的生活樣貌,生而為人,但是「生」的權利卻是天差地遠。
Thumbnail
「生活該追求物質無虞,還是心靈富足?」這個問題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是個難以釐清的問題。但是世界萬物都是同樣的道理,沒有哪個面向的議題是獨立且清晰,我們只能透過不斷的思考,去趨近真實。 世界上真的有很多地方過著我們無法想像的生活樣貌,生而為人,但是「生」的權利卻是天差地遠。
Thumbnail
  每一個人就代表了一種世界,有時候我們覺得這人怎麼會來到我們身邊,但其實起因就是我們,是我們吸引來這一切的,而我們身邊的人的出現,目的是要讓我們發現,我們現在帶著什麼樣的念頭生活。想想看,地球上這麼多人口,怎偏偏就遇見了?這一切都是我們吸引來、創造來的。
Thumbnail
  每一個人就代表了一種世界,有時候我們覺得這人怎麼會來到我們身邊,但其實起因就是我們,是我們吸引來這一切的,而我們身邊的人的出現,目的是要讓我們發現,我們現在帶著什麼樣的念頭生活。想想看,地球上這麼多人口,怎偏偏就遇見了?這一切都是我們吸引來、創造來的。
Thumbnail
在生存壓力大的社會、匆忙的日常,怎麼好好吃一餐都有難度了,何況其他。人的關注能量本就有限,加上在大疫病年要留意的事項,早就超出我們心力範圍了。只是,有些重要並急迫的事情,還是值得花時間關注了解,進一步思考現在可以採取的行動。
Thumbnail
在生存壓力大的社會、匆忙的日常,怎麼好好吃一餐都有難度了,何況其他。人的關注能量本就有限,加上在大疫病年要留意的事項,早就超出我們心力範圍了。只是,有些重要並急迫的事情,還是值得花時間關注了解,進一步思考現在可以採取的行動。
Thumbnail
「鈴鈴鈴!」「卡撘。」 恍惚掙扎般地按下鬧鐘,不自覺地又睡過了頭。會有這般幸福,也得多虧冷氣的怒吼,才得以將夏季專屬的悶熱,完全隔絕於外。 幸福……嗎?或許我想盡快能擺脫這冰冷的溫室,享受戶外瀟灑的豔陽。
Thumbnail
「鈴鈴鈴!」「卡撘。」 恍惚掙扎般地按下鬧鐘,不自覺地又睡過了頭。會有這般幸福,也得多虧冷氣的怒吼,才得以將夏季專屬的悶熱,完全隔絕於外。 幸福……嗎?或許我想盡快能擺脫這冰冷的溫室,享受戶外瀟灑的豔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