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小孩叫什麼名字? 從德國人姓氏一路談到冠夫姓、從父姓...與兩性平權

2023/05/08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取名大不易

你知道德國人的姓氏數量比名字數量還多嗎?
你有想過如果有一天你有了小孩,小孩應該要叫什麼名字、跟誰的性?
曾經跟歐美同學聊過取名字這件事情,他們對於華人(或擴大為東亞人)可以隨意取名字這件事情感到驚喜。
就有一個同學問:所以你們也可以叫小孩「桌子」或「椅子」之類的嗎? 我知道當然不會有人這樣叫,只是真的就沒有一個名字表嗎?
我回答:對,我們取名都是直接從字典去找的,並沒有一個姓名表這種約定好大家都有的名字。當然也常常有人名字叫一樣,不過純屬巧合。
先前臺灣因為連鎖迴轉壽司店提供姓名優惠而發生過的「鮭魚之亂」,在他們心目中真的很難想像。
取名真是不容易
對家長而言,準備孩子的出生還有一件大工作,就是取名。
臺灣可以在孩子出生以後慢慢想,因為嬰兒名牌都先登記為OO之女、OO之子。爸媽可以慢慢觀察一下寶寶的氣質、膚色、動作,再來取個對應的好名字。曾經有想過要把小孩取名中含一個「雪」,因為覺得真是冰清玉潔又浪漫。但回頭想想,萬一孩子出生後其實是黑肉底,跟名字實在不搭,會不會去學校被人家笑(想太多)
名字才短短幾個字,因為選擇太多反而不好搞定,難怪衍生成一門生意,有人需要外包給專業的來,姓名學、取名老師因應而生。有人的職業是幫人取名字,這個德國人很難想像啊。
在德國要在孩子出生前就把名字想好,因為出生後(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媽媽剛生產完還躺在床上正在回神人間的那個狀態),馬上就要填一堆表格資料,其中就包括小孩的名字。
為了"體貼產婦",有些醫院會先發表格,讓大家事先填好帶過來。才不會剛生完還要寫一堆字,讓人直想拿筆插人造成醫療糾紛

比起名字,姓更多種

查詢網路資料顯示,德國人登記有案的名字大約50萬個,相較之下姓氏卻有80萬種,比名字多了非常多。而華人的姓氏數量大約2萬多種,名字當然遠遠超過這個數字。畢竟華人的姓氏還是受限於語言系統中文字的數量,複姓的比例相對較低,不若拼音文字體系,有許多排列組合的可能性。

德國姓名起源

德國人因為地處中歐加上歷史淵源,跟其他歐洲國家長期交流的結果,除了傳統德國人的姓氏外,還有來源於土耳其、斯拉夫語系、北歐國家、西班牙、匈牙利、法國、猶太等等,相當多樣化。
而德國人的姓氏來源,歸類大致以下幾種:職業、地區或城市、居住地、身體特徵等。以下舉幾個例子來說:
用職業為姓氏,現代人如果要用職業當姓氏,斜槓的人就會遇到取姓困難

職業

最常見的姓氏幾乎都和職業相關,第一名的穆勒(Müller)意思是「磨坊主人」,在中世紀的時候磨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用於製作麵粉和其他食品原料,因此這個姓氏很廣泛。
接下來分別是史密特 (Schmidt) 「鐵匠」、施耐德(Schneider) 「裁縫」、費雪(Fischer) 「漁夫」、韋伯(Weber)「紡織工」、邁耶(Meyer) 或鮑爾(Bauer)都代表「農夫」。
而著名的作曲家華格納(Richard Wagner),他的姓氏Wagner的起源有幾個說法,例如「車夫」、「製車匠」。
其他如貝克(Becker) 代表「麵包師傅」、寇赫(Koch)是「廚師」等等。
原來你的姓是古人給你祖先取的綽號

身體特徵

諸如大(Groß)、小(Klein)、長(Lange)、短(Kurz)也都是很常見的姓氏。
所以可能會遇到一位人高馬大的人他姓"小",或是個子嬌小的人姓"長",這說明他的祖先經歷好幾百年基因重組後,變成了另外一種風貌。
其他例如有人的姓就是媽媽/母親(Mutter)或爸爸(Vater),男的可以姓媽媽、女士可以姓爸爸,啊哈。

結婚以後改姓?

在早年民法尚未修正前,我祖父母那輩還有妻子應該冠夫姓的規定,隨著民法修正,到了我爸媽這一代人,冠夫姓者已經少了許多。
德國這邊早年較常見的是改姓,也就是妻子在婚後改成丈夫的名字,如果離婚再結第二次婚,又要再改一次。但也有人覺得麻煩或是隨著時代演進,第二次婚姻就不再改姓了。
梅克爾的年輕時期
例如大名鼎鼎的德國前總理,德國人戲稱為媽媽(Mutti)的梅克爾(Angela Merkel),其實她出生時的姓氏是凱斯納(Kasner),後來因為和烏爾利希梅克爾(Ulrich Merkel)結婚,就改姓為梅克爾。經過五年的婚姻(1977-1982),一直到1998年梅克爾再度和科學家尤阿金掃爾(Joachim Sauer),就沒有再改姓了。至於掃爾(Sauer)這個姓呢,是「酸」的意思。
因此大家人人熟知的梅克爾,其實是她第一任丈夫的姓。
在德國也可以選擇不改姓,而是使用冠姓的方式,就是在原本的姓後面加上一個連接號"-",變成婚後的複姓(Doppelnamen),或是乾脆保留原本的姓,後面再加上丈夫的姓(名字變很長)。
例如大名鼎鼎的德國作家托馬斯曼(Thomas Mann)的其中一位女兒,Elisabeth Mann Borgese,就是在婚後保留了爸爸的姓"Mann",但也加上丈夫的姓"Borgese"。Mann其實是「男人」的意思,為什麼一位女人要保留「男人」的姓呢?因為她爸爸實在是太有名、形象太正面了,這個姓幾乎可以說是家族正資產,當然要保留下來好好使用。
我知道的也有德國男性選擇在婚後冠妻姓的,用連接號"-"加上妻子的姓氏改成複姓。不過大家都還是習慣叫他婚前的姓,而不是講婚後這個登記在證件上的很長的複姓。

從父姓?從母姓? 這件事真有得吵。

而到了我這一代人,民法又更前了一步,讓父母可以在出生時約定孩子要從父姓還是從母姓。
有很多文章討論這個議題,即便是已經開放從母姓了,大多數的人還是選擇從父姓。這是否意味著女權仍受到打壓?
身為女性/作者/女權支持者,我當然在這裡也不能迴避我的立場。
我的孩子是從父姓,我在寫下子女約定書的時候也不是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甚至我也曾經和我先生因為這個問題爭論。
我後來並不堅持孩子要從母姓(我的姓),有幾個原因。
一來是麻煩,因為我覺得小孩子姓爸爸的姓簡單,但姓我的姓卻在未來為他預約了不少解釋工作,我不該擅自為他的人生增加業務量。
其次是,我的姓也是從我爸爸來的,並不是從我媽媽來的。
我讓我的小孩姓我爸的姓,那不就又只是另一個父權的延伸嗎? 那就算真的我為了表達我對我媽的感激,改成我媽的姓,換言之,小孩也改姓了阿嬤(aka外祖母)的姓好了,阿嬤的姓竟然也是從阿祖(aka我外公)來的。糟糕了,那是不是要改成外祖祖母(我的阿嬤,我媽的媽媽)的姓嗎? 但外祖祖母的姓又是.........
這根本就是無限循環啊,怎麼做都不對嘛!往上溯源,姓氏根本就是父系社會下的傳統,難以動搖。
網路時代,切換身分及改變名稱變得只是彈手之間
這樣說回來,姓氏和名字就真的變成人在這宇宙世間短短一生渡過,給其他人辨識的代號罷了。在網路時代,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給自己取喜歡的代號,用各種名稱活躍於不同的世界。被命名權不再掌握在父母的手上,而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我們終於奪回命名的自主權了!

結語

至於,在證件上的官方名字是否真的對性別權力有影響?
我的看法是:不會沒有,但要努力的地方很多,有其他更直接提升女性權利、促進兩性平權的方式。例如改善職場環境和制度,在公共場合規定設置親子友善空間等。
如果有男性讀者耐心讀到這邊(沒有因為我前面說我是女權支持者而按下X,我真心感激您)的話,我想要補充的是,推動兩性平權並非是要打壓男性、厭惡男性,而是要讓男性也自由。當女性或男性被綁在既定的性別框架中,就會讓兩性都不自由,不能依照個體差異去從事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這篇文章從名字一路講到兩性平權似乎扯太遠,有機會再來另開戰場討論。
你曾經問過媽媽為什麼跟你的姓不一樣嗎?
你對從父姓或母姓的看法是什麼呢?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覺得文章實用的話,歡迎訂閱追蹤專題、打賞,或是留言分享心得討論!我會持續更新。您的支持將會是我在被兩個幼娃惡整之餘的信心動力。
資料來源:
  1. 德國名字數量 https://www.deutschland.de/de/topic/leben/beliebte-vornamen-und-namensrecht-in-deutschland#:~:text=500.000%20Vornamen%20sind%20in%20Deutschland,Namenkundlichen%20Zentrum%20der%20Universit%C3%A4t%20geh%C3%B6rt.
  2. 德國姓氏數量 https://www.dw.com/de/lexikon-der-familiennamen-ist-online/a-18632723#:~:text=In%20Deutschland%20gibt%20es%20mehr,einem%20Online%2DW%C3%B6rterbuch%20zu%20erkl%C3%A4ren.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94會員
120內容數
分享德國生活、創作及閱讀心得、感情疑難雜症問事。 職場戀愛小說為付費單元,其他都開放閱讀,歡迎留言交流想法。 合作邀約請來信:[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