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戲】向死而生,亙古不息的當代臺灣神話:奇幻音樂劇《鯨之嶋》

2023/05/09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鯨之嶋》劇照,來源:拾念劇集Facebook粉絲專頁。
戲劇資訊
《鯨之嶋》以臺灣島的地理意象為劇本創作底蘊,融合科普知識的敘事策略,形塑出「屬於臺灣自有的山海經」故事。由拾念劇集及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與劇作家施如芳合作,在為期三年的激盪下,一同打造出這場超越時空的島嶼奇幻漫遊。
一鯨現,寰宇驚;一鯨鳴,滄海靜;一鯨落,動生機。
提到神話,你首先想到的會是什麼?是歐美膾炙人口的希臘神話、北歐神話,是來自亞洲大陸、耳熟能詳的中國神話,還是臺灣原住民們口耳相傳、敬愛山林河川與自然萬物的神話?
那麼,屬於臺灣這座島嶼的神話又是什麼樣的故事?
拾念劇集一直都有心打造屬於臺灣的「山海經」,2019年演出的《大神魃》雖然講述的是中國神話中旱魃的故事,但旱魃最終的歸處──蓬萊,何嘗不是臺灣這處海上小島的隱喻?(《大神魃》觀後感可見:《大神魃-世界之夢》觀後感
數年前演出的《大神魃》讓我至今仍念念不忘,那這齣以臺灣地理為藍本的當代臺灣神話《鯨之嶋》又是如何呢?
臺灣島的富饒得益於地理環境,神話亦可如是
正式開演前的舞台上,映著晃晃藍光,一波一波隨著似遙遠鯨鳴又似海底潮聲的自然音擺盪,慢慢的讓觀眾的感官被孕育無數生命的海洋包裹。
戲甫一開演,便是嘩啦啦的海浪翻騰,一名抱著娃娃的人類少女在奔逃的過程中,為了想救陪伴自己的玩偶而被黑色的海水吞噬又吐出……這似是讓觀眾摸不著頭緒的開場,描繪的是在不久後人類遭逢末世的未來,原形是黑潮的海系神靈Kuro,賦予玩偶生命,讓他得以陪伴自己的主人,也是最後一名人類走完最後一段路。
人類世的滅絕,看似是一個悲觀的結束,但也可能是一個重獲新生的機會,就像許多創世神話也總從洪水淹沒大地,倖存的人類得來新生作為開頭一般。滅絕的未來,初生的過去,再加上現代網路hashtag的名詞解釋,巧妙的將過去、現代與未來的三個時空揉雜交錯,在絕望的預言裡給予了希望。
臺灣島位於太平洋邊陲,是北回歸線經過的少見綠地,又位於黑潮與西南氣流匯集的位置,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臺灣豐富的自然景觀與富饒的生命型態。
在整齣戲中,除了黑潮化型的海洋神祇Kuro以外,靈感來源於龜山島(火山島)的贔屭,原形為雲豹的山系神祇Luka,以及由橫躺的臺灣島彷若鯨魚為靈感而創造的雙胞胎幼兒─鯤、鯢,以臺灣本身與其周遭的地理環境型塑眾神,勾勒出一個不同於其他神話的臺灣象徵形貌,注入的便是獨屬於臺灣這座島嶼的得天獨厚。
這些神靈有的擁有似人的型貌,有的則以「偶」的形式呈現,讓人看見了神話的真實與虛構,卻不免放任自己沉浸在那虛實交錯的神話世界當中,成為紀錄者的一員。
神靈是什麼樣子?祂們會是人們所想像的樣子。
島身形如鯨,一如原初的海翁傳說
劇中,初生的鯤、鯢象徵著臺灣島,鯤的形象來自於海中的大魚,鯢則象徵著山中的史前神獸,性格迥異的她們由海陸板塊經過六百萬年的擠壓而生,正是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之間的臺灣。
從古地圖上看,橫臥的臺灣島就像是一隻鯨魚浮於海上,這個意象也讓人聯想到關於海翁的傳說──海翁是一隻身長百里、可以從嘴裡吐出火焰、大到能夠吞噬船隻的大魚,當牠沉睡時,會在海面上停留百年甚至更久,魚背上會長出樹木,讓人誤以為是島嶼而在上面建立市街,直到牠醒來,再全部跟著海翁一起沉入水中。
曾有人對於臺灣的海神信仰提出了一個假設,或許最初的海神信仰並非漢人移民帶來的媽祖,而是海翁,但後來在政權轉移與刻意扶持下,才由媽祖取代了海翁。而海翁的形象是一隻大魚,海洋中最大的生物便是鯨魚,在臺語裡「鯨魚」也念作「海翁」,在這多重的意象下,以鯨之島象徵臺灣似是再適合不過。
在角色的塑造與情節的設定上,也巧妙地運用了許多與鯨相關的符號,例如鯤、鯢一睡一醒來自於鯨魚在海中採取半腦入眠的科學知識;源於大海的鯤在夢中騎乘鯨魚悠游大海,又被吞入鯨腹;鯨靈透過鯨歌呼喚雙胞胎與之相合;以及最後滋養萬物的鯨落,都緊緊扣著鯨魚之於自然、之於臺灣的關聯與想像。
臺灣的原初神話是什麼樣子?或許《鯨之嶋》給出了其中一種想像。
母土即聖所,向死而生便生生不息
劇情行至終末,末世僅存的人類少女最終不敵飢餓離世,她珍愛的玩偶一直陪伴左右,寸步不離。象徵海與山的鯤、鯢終於互訴衷腸,了解彼此想法,決心逃離圈養她們的贔屭,然而逃亡的過程並不順利,幸好得黑潮幫助,她們才能循著鯨歌與鯨靈合而為一,成為完整的自我。
與鯨靈合體的鯤、鯢如何了?在世界語宛若神聖梵音的「鯨骨之海」迴還反覆下,她們成為鯨,卻也在海洋當中死亡,鯨落成為滋養萬物的溫柔,更富含「死亡就是重生」的神話意涵,為依山傍海、美麗豐饒的臺灣留下了遠古的註解。
全劇以南北管音樂為神話增色,並以全臺語演出,藉由臺灣的地理條件變化而來的諸神,以及獨特的偶戲,演繹出一場屬於臺灣當代的創世神話。觀眾是當代的臺灣子民,與未來的人類少女及玩偶一起聆聽臺灣島誕生前後的故事,在劇情的推進、角色的互動間,以劇場的方式重新認識母土的另一面。
《鯨之嶋》所述說的神話,有女媧、贔屭這類中國神話的元素,也有雲豹、山椒魚、飛魚等自然神話的媒介,再加上黑潮、火山島、海翁等想像與傳說,一如生活在這座島嶼上的人們來自各方,有著自己的文化傳統與神話,但這都不妨礙他們愛著這塊土地。
鯤、鯢互相理解後才得以與鯨靈合而為一,也才能夠真正認識自己,體現完整的自我,而生活於鯨之島上的人們啊,如果不能多認識一分養育自己的這塊土地,無從認同己身的文化與根,又如何能夠自信地說出自己是誰、來自何方?
喜歡我的文章的話,歡迎按個愛心、追蹤、分享,或是小額贊助支持,也可以到我的首頁去看看其他文章,追蹤一下其他專題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一場電影,一齣戲,一本書,一段旅程 在場景與景色的變換,在人物角色的情感中流連,在紙頁的字裡行間, 透過五官感受他們的故事,感情與生命脈動,最後彙整成我流感受的小小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