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gasick每週選書|井子短篇漫畫集《蒸發之海》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大約七八歲的某個夏日午後,跟一起出來玩的夥伴鬧矛盾的我,被扔在一片荒無人煙的地方。後來是花了多久、怎樣找到回家的路已經記不清了。我獨自一人穿過密密麻麻的野草叢,走過斷壁頹垣的廢棄工廠,不時撓一撓被蟲子咬到發癢的地方。那是我第一次體驗看不到盡頭的荒涼感。為了描述那個下午,我開始畫漫畫。」──作者自述

井子是廣州美術系學院畢業,現於京都精華大學漫畫研究科就讀的中國新銳創作者。忘記是何時注意到他了。看到他默默上傳漫畫到IG上,心想遲早會有書的,何況簡體中文大家也看得懂,介紹應可緩緩,結果一擱就是好幾年。不過滿滿漫畫節首賣這本《蒸發之海》時,許多讀者顯然早已認識這名作者,只稍加確認一下書本的形式、收錄的作品,就把書買走了。果然,他的漫畫就是會透過饕客人際網傳開的那種漫畫。

作畫方面,井子受劇畫影響的筆觸十分縝密,但質地細軟,完成的風景並非作者的象徵性屍體上長出的植被、廢墟,而是更中性的、更不被主觀執念附體的(讀者因而不需去對峙或肉搏的)岩塊,以及上面的苔蘚、裡頭的化石。它們盛裝失落、荒涼和關於潮濕的記憶──容器本身是溫潤光滑的。此外,每頁畫格數偏多、關鍵大畫格的留白傾向,也都呵護、提點著讀者的前進步伐,並不慫恿他們沉溺到情感的泥淖中。

劇情方面,四篇收錄作品的故事調性公約數:你發現,日常現實是一片精簡式的醮壇牌樓彩繪木板,然後又發現,在背面暗處支撐住它的人,就是你自己。

〈檀香〉呼應了作者自述提及的「找回家的路/描述那個下午」;「我」在家族的長幼秩序中壓抑自己,同時透過臥病的姐姐嘗到生命的無常,然而在壓抑爆發、衝突產生的下一個瞬間,「我」獨自完成了姐姐口中的心願,讀者則見證孤獨在那一刻同時分泌出愜意愉快和死亡陰影。〈白斑魚〉是陰森、內斂的某種童話,缺乏戲劇張力的超現實設定與其緩慢(但頁數很少)的凋零,彷彿阿比查邦的電影。〈長夢〉以「我」發燒臥病時的夢中夢中夢中夢……釋放出潛意識中的「被遺棄/被異類化」恐懼,同時點水穿石地破壞現實感的穩固基礎,這是本書中最具毒性的一篇作品,也幾乎可說是最具娛樂性的;同名作〈蒸發之海〉應為書中最晚發表的作品,僅有三句對話,其餘皆為第一人稱旁白,札記般地鋪陳出「我」的心境轉折──追求「柔軟」而來到水體運動方式最為柔軟的海邊,感受到死亡的誘惑……最後又帶著「柔和」下來的心情賦歸。

而〈蒸海之海〉的台詞「比起曖昧/我更在意的是/柔和感」,似乎正適合作為井子這個階段作品的風格總結──它為你指出,纖細、輕巧、直視生命暗面但又設法為讀者濾去一些傷害性頻段的漫畫,是一個可行的方向。時代氛圍和「我」的裂縫之間,永遠會冒出諸如此類的原生種。

(也很期待井子接下來要和慢工文化一起發展的長篇漫畫。《蒸海之海》為井子獨立出版,慢工代理發行。另有日文版,收錄作品較少,但有一篇作品和中文版不同。)

|作者簡介|

井子

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現就讀於京都精華大學漫畫研究科。2020年開始投入短篇漫畫創作。

IG:zj1oo4_57


|書籍規格|

尺寸:A5

頁數:96

出版時間:2023年4月

出版社:作者獨立出版,慢工文化代理發行

|試讀|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有意購買請至店頭,或利用我們的網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ngasick的沙龍
486會員
325內容數
真正的秘境不會有什麼文字足跡。 而我們希望給另類漫畫/視覺藝術的探險者些許助力。 2013年至今。
Mangasic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七五三(讀作Nagomi)曾於武藏野美術大學專攻版畫,以木版畫和色鉛筆進行創作,曾獲《Illustration》The Choice準入選,2022年開始以展覽形式發表作品,獨立出版作品集。
Thumbnail
2025/04/27
七五三(讀作Nagomi)曾於武藏野美術大學專攻版畫,以木版畫和色鉛筆進行創作,曾獲《Illustration》The Choice準入選,2022年開始以展覽形式發表作品,獨立出版作品集。
Thumbnail
2025/03/30
日本的色情漫畫曾經以視覺寫實性強烈的色情劇畫為主流,到了70年代末,蘿莉、美少女漫畫在同人場發跡,接著逐漸成為新的主流──山本直樹便是這個轉換期登場的作者,1984年以筆名森山塔在色情漫畫雜誌出道,路線難以明確歸類為劇畫或美少女系統,引起巨大回響;同年他以本名山本直樹在青年漫畫雜誌出道。
Thumbnail
2025/03/30
日本的色情漫畫曾經以視覺寫實性強烈的色情劇畫為主流,到了70年代末,蘿莉、美少女漫畫在同人場發跡,接著逐漸成為新的主流──山本直樹便是這個轉換期登場的作者,1984年以筆名森山塔在色情漫畫雜誌出道,路線難以明確歸類為劇畫或美少女系統,引起巨大回響;同年他以本名山本直樹在青年漫畫雜誌出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妳總是搭末班電車/以毛皮大衣包裹疲憊的蒼白身體,/妳很適合搭末班電車。/已經開始吹北風了。」──〈北風漂浪〉
Thumbnail
「妳總是搭末班電車/以毛皮大衣包裹疲憊的蒼白身體,/妳很適合搭末班電車。/已經開始吹北風了。」──〈北風漂浪〉
Thumbnail
「大約七八歲的某個夏日午後,跟一起出來玩的夥伴鬧矛盾的我,被扔在一片荒無人煙的地方。後來是花了多久、怎樣找到回家的路已經記不清了。我獨自一人穿過密密麻麻的野草叢,走過斷壁頹垣的廢棄工廠,不時撓一撓被蟲子咬到發癢的地方。那是我第一次體驗看不到盡頭的荒涼感。為了描述那個下午,我開始畫漫畫。」──作者自述
Thumbnail
「大約七八歲的某個夏日午後,跟一起出來玩的夥伴鬧矛盾的我,被扔在一片荒無人煙的地方。後來是花了多久、怎樣找到回家的路已經記不清了。我獨自一人穿過密密麻麻的野草叢,走過斷壁頹垣的廢棄工廠,不時撓一撓被蟲子咬到發癢的地方。那是我第一次體驗看不到盡頭的荒涼感。為了描述那個下午,我開始畫漫畫。」──作者自述
Thumbnail
湖水映出的/你的身姿呀倩影/ 原封不動地/成了夏日的燈芯 這是前來觀展者在留言本抄下的服部真里子的短歌,說是劉倩帆的畫讓他聯想到的作品。意譯於此,未考慮音韻。 水體,燃燒,氤氳,慾望的暗潮,逐漸拉遠暈散開來的風景,美和詛咒的密不可分,愛與消亡的同義性──確實是《海邊的森林》的主要成份。
Thumbnail
湖水映出的/你的身姿呀倩影/ 原封不動地/成了夏日的燈芯 這是前來觀展者在留言本抄下的服部真里子的短歌,說是劉倩帆的畫讓他聯想到的作品。意譯於此,未考慮音韻。 水體,燃燒,氤氳,慾望的暗潮,逐漸拉遠暈散開來的風景,美和詛咒的密不可分,愛與消亡的同義性──確實是《海邊的森林》的主要成份。
Thumbnail
「當時能幫你的只有我而已。/所以我太開心了,想說要是能永遠停在這刻就好,我很笨吧。」 收錄市川春子連載《寶石之國》前的最後幾個短篇(〈三枝先生〉例外,現在只有電子版,未收錄在單行本)。死亡與愛慾的鄰近,血親關係的非典型化或非典型的類血親關係的形成,是市川作品戲劇性的根基。
Thumbnail
「當時能幫你的只有我而已。/所以我太開心了,想說要是能永遠停在這刻就好,我很笨吧。」 收錄市川春子連載《寶石之國》前的最後幾個短篇(〈三枝先生〉例外,現在只有電子版,未收錄在單行本)。死亡與愛慾的鄰近,血親關係的非典型化或非典型的類血親關係的形成,是市川作品戲劇性的根基。
Thumbnail
「你在他背後寫了什麼?該不會是下咒了吧?」「只是用原子筆畫了一顆痣。」「好噁。」(出自〈一道沒有雷聲的閃電〉) 收錄三篇短篇漫畫,都是關於受挫的故事。「我」在擱淺狀態下,以目光,而非戲劇性的行動,向讀者示意此岸(立足地)與彼岸(欲求)之間的遙不可及。
Thumbnail
「你在他背後寫了什麼?該不會是下咒了吧?」「只是用原子筆畫了一顆痣。」「好噁。」(出自〈一道沒有雷聲的閃電〉) 收錄三篇短篇漫畫,都是關於受挫的故事。「我」在擱淺狀態下,以目光,而非戲劇性的行動,向讀者示意此岸(立足地)與彼岸(欲求)之間的遙不可及。
Thumbnail
我是一名創作者,畫漫畫是從小的夢想也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務。這個專題會紀錄我畫漫畫的大小瑣事,從心態到技法、知識等都會是我想分享的歷程,如果你也從事創作或者你對漫畫家很感興趣,歡迎閱讀下去,關於菜鳥漫畫家日復一日對抗心魔的冒險日記。 2021年出版完我的漫畫失重第二集我又陷入了荒蕪之境(?)
Thumbnail
我是一名創作者,畫漫畫是從小的夢想也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務。這個專題會紀錄我畫漫畫的大小瑣事,從心態到技法、知識等都會是我想分享的歷程,如果你也從事創作或者你對漫畫家很感興趣,歡迎閱讀下去,關於菜鳥漫畫家日復一日對抗心魔的冒險日記。 2021年出版完我的漫畫失重第二集我又陷入了荒蕪之境(?)
Thumbnail
毀壞,毀壞,毀壞。市川春子的故事染色體上也許就只寫著毀壞兩個字。不過不是每個人都能鎮住容易隨毀壞併發的煽情和濕滑,維持剔透輕盈。那就是她的異果。
Thumbnail
毀壞,毀壞,毀壞。市川春子的故事染色體上也許就只寫著毀壞兩個字。不過不是每個人都能鎮住容易隨毀壞併發的煽情和濕滑,維持剔透輕盈。那就是她的異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