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七八歲的某個夏日午後,跟一起出來玩的夥伴鬧矛盾的我,被扔在一片荒無人煙的地方。後來是花了多久、怎樣找到回家的路已經記不清了。我獨自一人穿過密密麻麻的野草叢,走過斷壁頹垣的廢棄工廠,不時撓一撓被蟲子咬到發癢的地方。那是我第一次體驗看不到盡頭的荒涼感。為了描述那個下午,我開始畫漫畫。」──作者自述
井子是廣州美術系學院畢業,現於京都精華大學漫畫研究科就讀的中國新銳創作者。忘記是何時注意到他了。看到他默默上傳漫畫到IG上,心想遲早會有書的,何況簡體中文大家也看得懂,介紹應可緩緩,結果一擱就是好幾年。不過滿滿漫畫節首賣這本《蒸發之海》時,許多讀者顯然早已認識這名作者,只稍加確認一下書本的形式、收錄的作品,就把書買走了。果然,他的漫畫就是會透過饕客人際網傳開的那種漫畫。
作畫方面,井子受劇畫影響的筆觸十分縝密,但質地細軟,完成的風景並非作者的象徵性屍體上長出的植被、廢墟,而是更中性的、更不被主觀執念附體的(讀者因而不需去對峙或肉搏的)岩塊,以及上面的苔蘚、裡頭的化石。它們盛裝失落、荒涼和關於潮濕的記憶──容器本身是溫潤光滑的。此外,每頁畫格數偏多、關鍵大畫格的留白傾向,也都呵護、提點著讀者的前進步伐,並不慫恿他們沉溺到情感的泥淖中。
劇情方面,四篇收錄作品的故事調性公約數:你發現,日常現實是一片精簡式的醮壇牌樓彩繪木板,然後又發現,在背面暗處支撐住它的人,就是你自己。
〈檀香〉呼應了作者自述提及的「找回家的路/描述那個下午」;「我」在家族的長幼秩序中壓抑自己,同時透過臥病的姐姐嘗到生命的無常,然而在壓抑爆發、衝突產生的下一個瞬間,「我」獨自完成了姐姐口中的心願,讀者則見證孤獨在那一刻同時分泌出愜意愉快和死亡陰影。〈白斑魚〉是陰森、內斂的某種童話,缺乏戲劇張力的超現實設定與其緩慢(但頁數很少)的凋零,彷彿阿比查邦的電影。〈長夢〉以「我」發燒臥病時的夢中夢中夢中夢……釋放出潛意識中的「被遺棄/被異類化」恐懼,同時點水穿石地破壞現實感的穩固基礎,這是本書中最具毒性的一篇作品,也幾乎可說是最具娛樂性的;同名作〈蒸發之海〉應為書中最晚發表的作品,僅有三句對話,其餘皆為第一人稱旁白,札記般地鋪陳出「我」的心境轉折──追求「柔軟」而來到水體運動方式最為柔軟的海邊,感受到死亡的誘惑……最後又帶著「柔和」下來的心情賦歸。
而〈蒸海之海〉的台詞「比起曖昧/我更在意的是/柔和感」,似乎正適合作為井子這個階段作品的風格總結──它為你指出,纖細、輕巧、直視生命暗面但又設法為讀者濾去一些傷害性頻段的漫畫,是一個可行的方向。時代氛圍和「我」的裂縫之間,永遠會冒出諸如此類的原生種。
(也很期待井子接下來要和慢工文化一起發展的長篇漫畫。《蒸海之海》為井子獨立出版,慢工代理發行。另有日文版,收錄作品較少,但有一篇作品和中文版不同。)
|作者簡介|
井子
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現就讀於京都精華大學漫畫研究科。2020年開始投入短篇漫畫創作。
IG:zj1oo4_57
|書籍規格|
尺寸:A5
頁數:96
出版時間:2023年4月
出版社:作者獨立出版,慢工文化代理發行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