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菜記事
avatar-img
食憶

買菜記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說到買菜,我都盡量去小檔口買。最常去的那檔,安娣從菜車賣到一個大大的固定檔口。安娣很會做生意當然不在話下,她還會很熱心的教你怎麼煮,什麼菜搭什麼料怎麼炒,總會很自然地滔滔不絕跟顧客聊起來。這對當時還是煮婦小白的我,都是珍貴的分享。

安娣的檔口變大後,多了幾個幫手。有時是兒子有時是先生,但最近兒子都沒來了,只見先生熱情招呼。那天安娣剛好不在,檔口只有先生跟孫子守著。我買好菜後請他們結帳,先生竟然有點緊張地請孫子按計算機,可孫子按來按去好像按亂了。

搞了好陣子,還是算不出來。他一面唸著孫子一面道歉說:“哎呀,對不起,你趕時間嗎?這台計算機我不會用。。。你等一下啊!”

説後便急忙跑去停在檔口前的車裏,拿出手機繼續算。我當時其實有點趕時間,很想直接把他手機拿過來幫他按。好不容易等他算出個結果,但一聽結算,心算一下覺得他應該算錯了。剛好這時安迪回來,我請安娣幫忙重算。果然,算差了近十塊錢。

安娣以為我不高興,連聲道歉。而她先生則沮喪地坐到一旁。我其實也沒有不高興,只是有點難相信有人連計算機都不會用。很多人的難處,真的不是我能想像的。

想起小時候開雜貨店的爸爸,總是揮著厚實的算盤,手指靈活迅速地結算那長長的單據,神氣十足。那敲打算珠噹噹噹的聲音,彷彿還響在昨日的耳際。但父親的手指已不如當日靈活,算盤早已用不上,但計算機勉強還能用。

想想這越滾越快的時代,似乎會無情地輾過許多人。也許明日的我,也會是其中一位。

raw-image



avatar-img
食憶
27會員
97內容數
希望通過觀察現代的社會的種種現象,運用想像力、意象及詩意語言,創造一種精短的故事文體,類似古代的神話故事,對現象進行嘲諷、反省或純粹的記錄。 抽離現實,也許更接近現實,神話從自然的託寓、自然事物的擬人化、到歷史事件的誇飾,往往會給人一種超越時空的創造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食憶 的其他內容
最近很多人的人設崩塌,然後就有一些人跑出來討論人設這東西。大意就是說我們應該討論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某人的人設。 我谷歌了一下,人設大意如下:人設是對虛構或真實角色的形象、性格、背景等設定,常用於動漫、小說、明星等領域。 經紀公司通過人設來包裝明星形象,滿足粉絲期待。 社會性人設如"好父親"反映
忘了在什麼情況下買了這把看似好像很canggih的剪刀,好像是在食譜群組看到有人推薦可以快速平均地剪海苔片。 當然一般剪刀多咔嚓幾下也可以剪,但人有時候就是腦波弱,被大神推薦幾句就覺得是神器,完全沒有想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到底有幾天會去剪海苔片啊?! 但當下動了心想要買時就會給自己很多理由:可
昨晚在客廳近沙發旁,突然發現一隻蜈蚣!這種事情太不尋常了,但我竟然能波瀾不驚,想也不想就推開沙發,把腳底的拖鞋往牠身上一擲,正中下懷!連我都被自己的好身手給驚嚇了。牠垂死掙扎了幾下,不動了。 雖然反應勇猛,但我心裡還是發毛,跟孩子一起躲到樓上睡房去,不敢再多瞧一眼,再把牠的身後事交給老公處理。
最近很多人的人設崩塌,然後就有一些人跑出來討論人設這東西。大意就是說我們應該討論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某人的人設。 我谷歌了一下,人設大意如下:人設是對虛構或真實角色的形象、性格、背景等設定,常用於動漫、小說、明星等領域。 經紀公司通過人設來包裝明星形象,滿足粉絲期待。 社會性人設如"好父親"反映
忘了在什麼情況下買了這把看似好像很canggih的剪刀,好像是在食譜群組看到有人推薦可以快速平均地剪海苔片。 當然一般剪刀多咔嚓幾下也可以剪,但人有時候就是腦波弱,被大神推薦幾句就覺得是神器,完全沒有想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到底有幾天會去剪海苔片啊?! 但當下動了心想要買時就會給自己很多理由:可
昨晚在客廳近沙發旁,突然發現一隻蜈蚣!這種事情太不尋常了,但我竟然能波瀾不驚,想也不想就推開沙發,把腳底的拖鞋往牠身上一擲,正中下懷!連我都被自己的好身手給驚嚇了。牠垂死掙扎了幾下,不動了。 雖然反應勇猛,但我心裡還是發毛,跟孩子一起躲到樓上睡房去,不敢再多瞧一眼,再把牠的身後事交給老公處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