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二二年接近下半年時開始到大洋洲短宣,在七個半月的時間當然不能無時無刻保持高水平的心靈狀態,不在狀態時甚至會有希望快快結束或早點結束旅程的想法。但我在不同階段的困難時期,皆有神籍著不同環境及弟兄姊妹的表達再次燃燒我的心靈及鬥志,綜合起來更覺得是有神的心意要我豐富並超額地完成這次旅程。
最明顯或一早出現的困難當然是文化差異兼且言語上的限制,這在第一次前往斐濟的兩星期已深覺當中的難處和吃力,文化差異既是有口說不清,言語的限制亦令自己的發揮打了折扣,儘管當時的沮喪還不至令我立即打退堂鼓,但難免有些灰心。想不到當其時剛巧有位在教會作帶領的大哥哥在一次網絡聚會中提到誇文化侍奉的困難,甚至說到為主作時很多時都不容易,所以知難而退的不少,為主付出及擺上人的從來不多,而令我更加感到安慰是他說到用非母語作表達時,可能只是本來功力的三成!這位大哥哥在香港最頂尖的大學畢業,而平時的表達條理分明,深得我們喜歡,但他姑且也表示當中的困難,那麼我遇上的又何用介懷?他這次適時的分享實在是一場及時雨。
後來去到澳洲悉尼,又有別的學習。當地教會給我的感覺是那邊人材鼎盛,有不少職場上的專業人士,當時教會想推行一些有利心靈進步的方法,但困難重重,另外我和太太也覺得不易在悉尼教會找到合適的崗位,但一次神卻透過聖經兩段福音書內的記載,告訴我窮寡婦的兩個小錢也會被欣賞,正好修正了我的想法並為我的行程添加額外力量。
後來再返回斐濟,在一段時期因為海外過來支援的短宣團隊大部份已經離開而只餘下我和太太,而且來參加兒童課後班兼團契的參加者人數從高峰滑落,連聚會人數也不太穩定,甚至記得某次連當地本作帶領的弟兄也因病缺席,令我感到相當氣餒,但感恩神先親自提醒我任何聚會及為祂作的事都應該以祂為中心,並非專注在人數或某人身上,另外在該次聚會中感受當地一位已上年紀的大姐姐特別賣力去支援聚會,平日因身體問題少站起來敬拜,但那次她彷似為我的緣故多站起來禱告及唱詩,我感受到支持,同時也不再在乎人數,因為我明白到當我已經盡過力提醒人來聚會或參加團契,其餘就是神負責的部份了。
這段旅程,神叫我深深體會的還包括路加福音內耶穌提到:「凡要承受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即使斐濟的小孩子總是坐不定,但神仍然愛他們,因為惟有小孩是最單純。另外當看到斐濟原居民、斐濟印度裔居民及當地華人長幼一同聚會及侍奉一位神,那樣無分國界、種族、性別、年紀及階級如一個「家」的景象讓我更深明白以弗所書所說:「 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還有在澳洲布里斯本的最後一天,本來是不用協助兒童班而準備下午搭飛機離開,想不到當地好幾位同工前一晚確診感染了新冠肺炎,我和太太需要「重出江湖」,我們親自成為五餅二魚,不是正好繼續為主用?
這些經歷及學習至今難忘,但願能令自己心靈更長久地保持狀態。
(13·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