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人選之人—造浪者》一群有理想的人,正在改變著一個國家的開始。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圖片來源: 人選之人-造浪者 臉書專頁
每到了一個階段時機就會出現一部出乎意料精彩的台劇,主流大眾的韓劇日劇當然是近年來大放異彩的新戲劇主流,許多人會說台劇漸漸退流行了,但這部《人選之人—造浪者》又為台劇添增了一部經典又少數的政治職人影集。
而這部片的演員卡司也可以說是相當堅強,除了雙金影后謝盈萱還有實力派演員黃健瑋以及新生代演員王淨等等
提到政治戲當中不乏許多黨派的鬥爭角逐執權大位,然而更多的是背後的一群幕僚們各個在工作崗位中並且大家朝著同一個目標方向前進的職場戲劇,時代的變遷,如今是媒體的時代,人人都想透過新主流媒體來爭奪民意的支持與聲音,當然不乏出現許多真假的訊息資訊讓人面對這個社會有所動盪,而戲劇當中的主軸們就是聚焦在「文宣部」的這個單位中,劇中也刻畫出職場小人物在「理想」與「現實」當中的善惡之間所遭遇的難題與現實面。
【在理想背後終究要「隱忍」還是「奮力抵抗」】
《人選之人—造浪者》這部劇雖然是再講述總統大選的競爭上位,但全劇卻是專注在推舉候選人背後的那些「幕僚們」,與其說一份工作,不如說是一個為「理想」與「未來」的一群台灣人們的團隊,也正因為有相同的理念才會在成為黨的幕僚而努力。然而現實與理想總有些差距,也難以抓到那平衡的天秤。
而劇中不斷的出現「以大局為重」這句話,許多事件不斷的被打壓下來,就因為深怕一個不小心而摧毀了當前的選舉情勢局面,一切的鋪成不容許出一絲差錯,彷彿為了求勝利可以不顧忌任何一切的錯誤發生。
「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這是劇中翁文方向亞靜說的話,亞靜遭受公司前輩性騷擾,原想要就這樣算了,但身為主管的翁文方因力挺下屬而挺身而出為亞靜說話。許多時候在體制內一般的小蝦米很難抵抗大鯨魚,許多委屈與憎恨得自己吞下來,告訴自己就算了吧,每當遇上相同的事還得去改變原來的自己,也許抵抗本來就需要一股強烈的勇氣吧,很多時候一次兩次的一句算了,久了是真的會壓垮自己,而強烈的挫折只要有過一次,也有可能讓創傷深深烙印在自己心中,沒有講出來,沒有替自己申訴將一有可能留下遺憾悔恨一輩子,有些事真的要說出來,回想起曾經在我小時候曾被國小老師誤會過,就因一位同學的誣陷讓我備受在全班面前向人道歉,然而心中卻無法為當下的自己抵抗面前的屈辱,長大才逐漸意識到很多事情真的不能算了,即使沒有勝算也要奮力的捍衛自己。
【事實的真相,對與錯的分辨】
劇中公正黨所有人為了是扶佐黨主席林月真能夠順利當選總統大位,而一個黨的主席背後是一群幕僚團隊辛苦的打造下而推上那舞台上的人,然而現在新媒體主流的時代,網路影音資訊的發達,一個人的人設是可以被創造的,YT、IG、FB等社群可說是一群幕僚在背後所打造出來的,在戲劇中包括翁文方跳出來自己經營自媒體,來凝聚個人的影響力與粉絲力量,甚至在影片當中放置貓星人來拉攏觀眾們,刻意營造出另一種親和力,這一切都可以透過手法來產生自己想要的結果,但確實觀眾們的確也吃這一套,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人民其實不是要看你多會做事,而是你多會演戲,演的越好越把票投給你,然而月符合那表象的人就相信著候選人會做出他所呈現出來的模樣。
如今現在的資訊氾濫,網路上各式各樣的網軍,以及不實的資訊報導時常讓人被騙的團團轉,甚至盲目的追隨著自稱心中的支持愛好者,究竟是盲目的追隨還是透過有意識的分辨是非,都應該透過抽離來讓自己看清事情的本質與對事件的看法。
【當選完了之後,然後呢 ? 】
劇中的黨主席林月真再耗盡了長時間的備選期間,以及後面的幕僚們的辛苦付出為了就是能夠爭取到最後的總統大位,為了理想而努力,然而劇中也真的實現了公正黨主席當選總統之位。
這一切都是為了改變台灣,翻轉與改革新政策,現實中政治的惡鬥頻繁雙方的互相攻擊與抹黑為了就是能角逐大權,改革需要力量,而力量需要的是「權力」。
一直以來台灣的民主一直在進步,當然是經過一步步的改革下而形成的國家憲法規章,人民一直對會社有所期待,政府官員的壓力當然也少不了,競爭本身就容易產生互相攻擊,也是台灣一直以來的詬病,然而當選之後就是對現承諾的開始。
然而一般人民還是在這自己的位置,工作崗位上,過著生活,每當選舉期間,人民投下了對候選人有所期待的那張票,然而自己所投的候選人後來當選了,然後呢? 人民對當選人的期待有所實現嗎,還是一樣依然維持不變? 終究一般人民還是要過生活,還是有各自的難關要過,當選不是結束,而是讓國家改變更好的開始才是,我想這才是我真正認為《人選之人—造浪者》這部戲的重點。
【小結】
這部劇的節奏明快,更讓觀眾們也感到劇中的緊張與職場上的壓迫感,加上劇中面對許多議題的探討,當然也少不了兩黨間的競爭,還有職場小人物現實與理想的刻畫,作為一部職場職人劇工作與生活間的衝突都讓人聯想到自己的真實生活,我想這也為什麼這部劇會如此受到歡迎的原因。
許多事都是從生活過程中所領悟到的道理,有些錯也是透過那些傷心欲絕的心緒而體驗出來的,因為不放棄以及沒有停止反省錯誤都是因為心情存在著熱情而有所長進,一個方向目標的驅使下將會為人生帶來不一樣的新生活,新體驗。
這部劇可以探討的點有很多,在精彩的劇情之外,我想更多的是「因為有理想的那群人,不管是上頭的領導者還是普通的平民老百姓,都有為自己的國家改變的能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日子每天的過,生活的忙碌也許吞噬掉了許多生活的美好,那些不起眼的小事也能透過平時的觀察帶來人生的力量,而這裡我將會分享些關於日常的想法並且創作為語錄日誌來記錄人生的歷程,也希望帶給讀者一些啟發與省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影評】Netflix《人選之人-造浪者》無數次的退讓 為了成就一次改變: 「失敗就失敗了,再站起來就好。」看不慣的事情太多,想改變的念頭越來越深,如果我甚麼都不做,世界不會怎麼樣;若是我勇敢跨出去嘗試,社會可能會有點不一樣。 「雖然具體不知道要幹甚麼,但是當妳跳下去之後,妳發現,事情有了改變,妳就會想繼續做下去。」—《 人選之人-造浪者》 如果妳想要不聽話,就要有不聽話的本事 《人選之人—造浪者》(英語
Thumbnail
avatar
YC Sky
2023-05-03
《人選之人—造浪者》開箱影評博美吃人肉,小簡吃豆腐,人狗殊途
avatar
神經搭錯線
2023-05-02
觀影筆記|《人選之人-造浪者》看見幕後工作者與多元議題呈現 人選之人──造浪者,將聚光燈從台前打向幕後,照亮一群默默努力的工作者,講述的是幕僚的故事,也是台灣政治現象和社會議題的呈現。它帶觀眾看到,這群幕僚如何帶著共同信仰,創造出一波波選戰浪潮,並耐心等候大浪來臨,要趁勢而上。
Thumbnail
avatar
nana_knockknock
2023-05-01
影評《人肉搜索2》|驚悚的不是數位,而是我們的漠不關心科技發展與人類生活有著緊密的互動關係,特別在Covid-19的衝擊與陰影下,我們的生活大小事不可避免地轉移、或同步共存在虛實世界裡。然而當數位應用遍及,特別是在「社群應用」上,各類足跡包含帳號密碼、瀏覽記錄、訂閱推播及交易資料等等,都成為新時代的重要議題。 只是我們太不在乎了。 ✨敘
Thumbnail
avatar
家安老師
2023-02-24
短片《人聲》影評|變化多端的阿莫多瓦,不變的嗆辣與層層驚喜在《痛苦與榮耀》中, #阿莫多瓦 不再運用千迴百轉的劇情說故事,而是透過慢火燉煮動人的情感,而《人聲》亦同!而《人聲》的拍攝更極端,把90%的戲都在同一個場景拍完。你可以說阿莫多瓦變了,但本片依舊有許多不變,不變的影像美學、不變的嗆辣、不變的「驚喜連連」。
Thumbnail
avatar
今敏木木
2022-02-14
影評/《追憶人》(Reminiscence):記憶和愛的潮水湧現。曾幾何時,人類不渴望去追溯過去擁抱的美好,將美好回憶具象化後反覆咀嚼回味。對現今的我們而言,或許只有腦海或夢境能達到如此目的,關於記憶,是實是虛誰也拿不準。
Thumbnail
avatar
Howard Wu/史塔克の電影小站
2021-08-22
詩人不評|金馬影展「亞洲電影觀察團推薦獎」,評選過程感想。由筆者與另二十位朋友組織成的第六屆「亞洲電影觀察團」,是隸屬於金馬影展旗下的團體。雖本質上並不屬於奈派克(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組織,也非專業評審人員,然而我們近乎依照了金馬獎的評委制度觀賞奈派克影片,接著從中挑選出今年的「亞洲電影觀察團推薦獎」,以便鼓勵新生代亞洲作品、導演。
Thumbnail
avatar
躲在電影裡的詩人
2020-11-18
影評:關於《草莓殺人夜》(ストロベリーナイト)電影版雜感 關於惡墮,我想說的是……(被毆)  其實「惡墮」的作品,於我一直都有某種神秘的吸引力。也許就像《幽遊白書》裡,樹說的那樣吧:「在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女生面前擺著一本完整版的色情書刊, 那種下流的快感。」看一個角色從純白到純黑,那種加速度落下,沾滿泥濘直抵深淵,一直都有一種美感。  無關悖德,而是純粹。
Thumbnail
avatar
王雄
2020-11-05
影評|《命運化妝師》:選擇離開的人,也都曾努力過。  《命運化妝師》是一個很溫柔的故事,即便它故事裡的愛情,全都沒有結果,但對那些在愛裡受傷的人來說,它仍是最溫暖的擁抱。
avatar
吳瑞克
2020-05-21
〈影評〉《人間失格》:文字與電影的交互碰撞與電影比較,分析小說裡的描寫與電影真實呈現的畫面,兩者間氣氛與節奏的掌控,還有帶給讀者(觀眾)有什麼樣不同刺激?小說裡不斷出現的「自我意識」(應該說手記的形式本來就是書寫自我內心世界的文體),後設地反覆檢討或是真實披露;相較電影所呈現出的視角及秉持的態度,兩者的差異與呼應。
Thumbnail
avatar
ANT MA
201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