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視和支持孩子的發展的過程中,父母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只有父母、老師和孩子一起合作,才是 最強大的學習關係。不只是幼兒園階段,未來一直到小學、國中都必須是如此 ,只是參與的方式不同而 已。我們都希望孩子未來可以自己找到方法學習,也願意自己主動學習,自己找方法自己找答案,而這 樣的學習模式與架構說得容易,實際上要能執行起來可不簡單。其實『動機』是很重要的部分。懂得自 律的孩子不僅會想辦法讓自己學得更好,也會在遇到困難時或感覺疲倦時,想辦法讓自己提起勁來把事 情做完,這是學習中很必要的意志力。而這樣的學習模式與過程,必須源自於學齡前階段就開始培養的 能力。雖然說學齡前的孩子不像大孩子一樣有這麼明確的學習科目,但卻有著在未來應付學習科目時所 必須要具備的能力項目。要提升孩子專注力與持續度、肌耐力與平衡感,還有情緒的穩定與和身體的健 康是可透過運動來培養的;而持續的閱讀策略與正確的語文學習歷程,也能成為孩子學習穩固的基石, 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去研究、實驗、探索,這些能力則在方案探討中可以看到;而孩子的美感能力則無法靠一兩堂才藝課程來奠定,它必須是長期淨泡與醞釀在生活中所接觸的各個面向,去感受與發展開來的。
學齡前的家長能做些什麼?我想,大概就是一個深入的了解吧!在了解的過程中,可以透過參與和 配合活動的方式來加強了解,了解孩子的學習概況、了解孩子的學習樣貌、了解與孩子對話的題材,當 然還有更多。這些參與性的了解雖然分散,但綜合起來卻是一個孩子學齡前的學習圖像了。 學期末很清楚的界線就是完成了班親會。短短的一個半小時,也僅只是擷取整個學期中的一部分。 不過倒是能呈現那些微的全貌。不管是做運動、或藝術人文探索課程、或早會活動分享,角落活動、校 園活動、史丹佛測評,怎麼動、怎麼學,老師一定會帶進去觀點與文獻,家長參加久了就會成為家長中 的專家,至少在面對孩子的自然發展中的快或慢,有一定程度的了然於胸,不急促也知道催逼不得,持續的教導、相信、與等待就成為最重要的家長配備了。
比較值得一提的是方案課程之於家長的難度。這可是帶領家長真正進入所謂的開放角度的淬鍊了。 每次在談到開放教育時,我們『成人』,不管是老師或家長,有時我們難免會陷入一種,自以為是『開 放』的假性迷思裡。像是『以為選擇了開放教育模式的學校就是開放』的家長;『以為在開放教育模式的學校裡任教就是一個開放』的老師,這些都是形而上的自我安慰罷了。以老師為例,要訓練的可多著了 。每當帶討論或給指令時,總在不經意時就在對話中出包,而該如何才能正確的『引出對話不陷入封閉式的思考,
保持在開放的思維裡就是挑戰了。但很慶幸的是,在 開放的團隊裡,我們的職責就在這裡,隨時點出問題 ,互動中相互提醒,會議與師訓中形成一股『尊重專 業』的氛圍,所以開放不能作假的,不是形而上的要 表現給誰看的一種假像。但事實上縱使這樣,我們仍 容易陷入迷思與需要檢討中的狀態,也因此這種學習 沒有終點,只有不斷反覆的調整與修正,這開放之於蒲公英就是一個『不斷修正的歷程』。
而家長呢?這挑戰就更大了。有參加班親會的家 長,在學習中就知曉該如何小心,會留意老師的叮嚀 ,會用對的角度去看待孩子學習的各個面向,不過於急切的要求孩做不到的;不會執著於跟別的孩子做 比較;也不會以自己所沒看到的而給出批判。但正因為是家長,在談開放中總難免會在角度中淪陷。比如 說檔案中總會看到孩子所被分配出現的比例,雖然老師會在整理檔案時盡量小心分配平均,我還是會世故 的吩咐做一些(至少在運動、早會或其他活動...),但不可諱言的這仍是假像。但在方案的學習歷程檔案 中就很難了。先天氣質使然有些孩子外顯性的學習容易看得到,有些孩子呈現內隱卻悄悄的吸收。看得到 與看不到都不能代表好或壞、對或不對!那只是特質的呈現;那些總是在團討中發言的孩子就是特別出色 嗎?而對話中出現的很少的就是不夠起眼嗎?另外,那些感覺出很會表達的孩子,問題比較少嗎?那些總 是較少發言的孩子就是學習弱勢嗎?這...當然是迷思。
我們在談真正的自我接納的同時,必須回歸到大人的課題, 當大人開始正視自己的問題時,就已經顯示著自己所在意的了。 問問自己你在意的是什麼?是孩子講得多、寫得多?還是總是害 怕與擔憂老師今天會不會又要告狀了?如果能夠真正接納孩子的 狀態,是一種『我知道了...的理解』這裡面沒有對孩子的質疑 與批判,那就是接納孩子本來的實像。以這樣看來,我們在意就 會變成只是『我知道孩子發表的少,但我相信他在團體會被那些 活躍的孩子一起帶領』、『我知道孩子的特質,但從活動中我知 道他有參與其中』..這是對孩子的理解與接納;至於孩子是否常 常出狀況而害怕干擾團體秩序一定也可能是爸爸媽媽的罩門,我 想孩子有他原本的狀態,好動與太安靜之中,一定有著他們的需 要與出口,他們最需要的絕對不是動個不停的,你卻一直要他安 靜;一直安靜觀察的,您卻要他當個閃閃發光的蝴蝶結,他們最 不需要的其實是父母內心的掙扎與衝突。你只要學著讓內心安靜 ,接納他們最原本的樣子,其實說到底,父母不能接受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這或許是有些父母所要面臨的功課。
這些觀點班親會會提、會教,所以參與的父母會慢慢進步,慢慢自我解套,不再為難自己與小孩。而鮮少參與的在某些時刻就會是危險的,怎麼說?方案課程中在最後的高潮活動,可能會需要做出一些決定 ,比如說大班的要去騎腳踏車,要訂出時間、要決定路線;中班的要演戲要決定時間、要決定場地、要決 定角色與工作,這時都不是大人說了算,孩子要學習做決定並為自己負責,所以會有一個複雜的過程。有來參與過班親會的就會學著當一個配合者和支援者;而仍用著過去觀點或很少參加的父母就會寫聯絡簿來 問問這日期事怎麼決定的,或詢問能不能改時間。當然,這些問題孩子都要知道,並要逐步展開討論,這訓練了孩子的彈性思維與應變能力,而最後孩子必須自己做出決定,也為自己的決定承擔和負責。所以中 班的孩子演出時間顧慮到父母要上班,又想要讓全校的孩子看演出,最後決定在週間並邀請早療的孩子來看表演,老師只是提醒著他們,如果爸爸媽媽要來你們不能拒絕喔!他們也同意就這樣決定了最後的演出 結果。我們在一旁理解與尊重著。
而大班也在父母長輩與老師的重重擔憂中完成的10公里 從旗山騎至美濃的挑戰。我們與孩子突破限制性的思考,策略中做好了萬全的準備,然後等待著完成它,這是方案課程 中的偉大。 我想,父母的功課可多著了!學習看見孩子絕不能從一個你所看見的觀點來做評論,尤其你選擇了蒲公英家,這更不容你用著單一的思維與角度去想著你所以為的。舉例來說 ,孩子上台表演,您是看到表演的哪個面向?是亂嗎?是沒戲份嗎?是出現幾次嗎? 我想這都不能代表孩子的什麼,而且孩子的決定縱使不完美,但那是 孩子的決定。如果把觀點放在共同完成一個活動就值得讚揚的角度下,那 麼我們會被孩子感動。我在台下看著那中班孩子亂亂的表演,看著那簡單 的道具,看著大家一起在台上吃著世界上最長的壽司,既可愛又感動,每 一個孩子都很棒,因為你們完成了一個屬於你們自己的表演。那是『大家 的』討論;那是『大家的』決定:那是『大家的』完成,這裡面是合作, 是使命,是能力的展現,是盡力做到好與完成一件事的完整。說是『大家 』,那個人呢? 個人在哪裡?真正要說的話,那是養分,看不到 摸不著,但不見得能夠拿出來說嘴,不過你如果 用心,與孩子用對的觀點談一談,他會與你分 享他獲得了什麼。其實在蒲公英不乏表現,很多 機會很多時候,但說真的你要用心就會看見。而 觀點該怎麼放?如何給予,這就很個人的了。班親會家長的參與理解、聯絡簿的溝通互動、說明 會的親職講座、老師分享的教養文章,都能讓我 們共同交織出更好的遠景。
這學期班親會全部結束。感謝有參加的爸爸媽媽,忙碌的 你們要撥空,真的很不簡單。住高雄很遠的、在台東遠方工作 又趕回去上班的;出席的兩個阿嬤、一個為了侄女也來的大伯 、一個不能來請姑姑來幫忙參與的、感謝與打從心裡感謝你們 的願意,內心有一股暖流跑著。另外,有的兄弟姊妹必須來參 加兩次的,或是有三兄弟已經參加20幾次班親會的...感謝、 佩服與尊敬...老師的辛苦準備很值得。
它有多重要?太多研究告訴著我們學齡前能決定孩子的一 生,假若真是這樣,那麼再怎麼忙,您都得撥空,學習不是只有孩子或學生的事,這是父母再次學習的機 會,您把握了,孩子就有機會,您的觀點與角度對了,您就會持續相信與願意等待,不重要嗎?太重要了。
就在這一次忙著看老師的檔案的同時,有個想法不斷的出來,給老師的指令就是要邀約喔,盡量全到 。這幾年其實指令不變,但家長參與度已經進步了。不過有一些行程衝突真的有困難,我會去了解。有些 無法了解的原因就真的無奈,與覺得可惜了。只是這心底的想法很清楚的就是,或許有一天我該拒絕你繼 續就讀才是。想到這裡,覺得我不該再繼續想,因為我信念太強想什麼就會變成什麼。但隨即又想想,也 沒什麼不可。私立學校我就是老闆,我不受公教約束,我也不受強權約束。我不會拒絕有狀況的孩子,但 我可以拒絕有狀況的家長;我可以理解有困難的家長,但我可以不要用錯心的家長。如果有困難不能來學 習,觀點是對的,那麼你就是對的家長,但如果你不能來,還用不對的觀點來質疑,那麼就需要討論與檢 驗。寫到這裡,我好像硬了些,先去喝口水再回來,等喝口水回來再看一遍文章,不妥我就刪掉,頻率對 了,你們就會看見我所要表達的。可你會說,我都就讀了,你怎麼拒絕我,我想我會不斷的在檢討中堅持 對的觀念,頻率不對你就會離開了,這不困難。而我也只是對未來的家長說,如果你是個無法且不能配合 學習與成長和付出用心的家長,那麼你不要來報名,你會很不舒服的。
其實我有溫柔,也有謙卑,而大部分的時候我會是安靜的觀察者、引導者、和傾聽者,這些年淬鍊下 來的養分,就是我知道我很堅強和勇敢,對與錯之間有著神聖秩序,我既不強求更不擔憂,對的頻率很重 要。很硬不代表我是驕傲的。但面對教 育的堅持其實很純粹也很簡單,我不是 個阿諛奉承的園長,更不會迎合。但您 的孩子來到蒲公英會被用心的教導,會 以愛為後盾和得到支持和欣賞,您的孩 子會有一個很棒的環境和堅強的被守護 與幸福著,如此簡單。在這班親會結束 與過年前的日子裡,祝大家平安幸福。 新年快樂。
【此篇為106年1月30日所發行的《發現蒲公英教養特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