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的猜測跟患得患失其實很好玩,它帶來了征服欲與刺激感。當我們在局內時不會感受到“好玩”,但是我們淺意識可能在追求這種感覺。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自己製造很多情緒、想像跟很多情景出來,也會去過度猜測細節,當我們花很多時間跟心力在一個特定人身上時,我們會做出很多假設性。例如我們會猜測對方的行為背後的動機,而這些我們推敲出的動機通常都會認為跟我們自身有關。例如對方發這個動態是不是在說我們或者他是不是在釣魚,對方這樣回訊息態度是不是故意要讓我們有情緒等等。而很多時候對方的行為其實跟我們沒有關係,但是透過這樣塑造場景的方式,我們會不自覺的認為對方對我們的感情很深,甚至覺得對方是不敢跨出那一步或者有什麼樣的苦衷,於是認為自己需要去引導對方,然後就開始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因為我們認為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能牽引著對方去做出某些反應跟回應,所以我們可能會以我們自以為的情節去改變自己去看對方是否會改變。然而我在前面的篇章跟第一本書都提到,沒有誰能改變誰,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天生的本質,如果雙方願意經營一段關係那可能會做調整配合,但那不是本質的改變。所以當我們覺得自己的行為能有正面或者負面的影響到對方會因此去改變對我們的態度時,我們就該往後退幾步,冷靜下來去看事實-我們真的能改變對方嗎。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我們喜歡一個人時,我們會自己製造危機感-覺得對方沒有自己時生活超級豐富,對於自己沒那麼喜歡跟在意的其他對象,根本懶得也不會去想對方在幹嘛,硬去想可能還會覺得對方就在過無聊的生活吧。但是想到自己喜歡的人時,在沒聯繫時特別容易緊張焦慮,常常覺得對方可能在跟別的人相處,或者對方生活很多采多姿,所以常常因為沒有聯繫就特別容易傷感,覺得對方肯定把你遺忘了,當對方找你時,又像中了頭獎一樣覺得對方竟然會找自己。但是當你沒那麼喜歡的對象找你時,你可能沒什麼感覺之外還覺得沒什麼好意外的。不過你喜歡的人即使找了你,也不代表你中了頭獎,對吧。對於那些你沒那麼喜歡的人,即使你知道對方可能也有其他桃花,但你不一定很在意,甚至你可能對自己蠻有自信,覺得對方最喜歡的人大概率是你。但是對於你很喜歡的對象,你就會特別擔心他接觸其他人,其實追根究底就是因為你怕失去這個你喜歡的人,但對於其他喜歡你的人你不太在意失去他們。當我們不怕失去一個人時,就不存在反覆推敲細節,也不會去過度分析對方的行為模式,甚至很少去想到這個人,然後通常這些你不太去分析的人,確實也沒離開,甚至在想到對方之前,對方就又對你主動了,所以你也不用怎麼去想跟分析對方。但為什麼我們會對自己喜歡的人找自己這件事附加上這麼重大的意義呢?有一個點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