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挪威的孩子劇情
印象最深刻的觀影心得就是雖然北歐國家最著名的就是福利國家,特別重視兒童福利看似能夠幫助孩子擁有更完善的資源,但看到突如其來的將孩子帶離原生家庭,而且一帶就是以年的長時間計算。一位母親為了爭取回自己孩子所踏上的爭戰以及面臨情緒的崩潰,甚至需要證明自己是一個「好媽媽」,讓人不禁思考這麼做是否對孩子真的好呢?《流落挪威的孩子》是一部改編自真實案件的劇情片,故事圍繞著一名印度婦女在挪威遭遇兒童保護機構帶走她的孩子的困境。電影展示了她與挪威政府機構長達多年的抗爭,引起了社會的關注。該片成功地描繪了移民家庭在新國家適應社會規範和習俗時所面臨的文化衝擊。影片強調了母愛超越文化界限和社會規範,並展示了主角為了爭取孩子的監護權而與挪威法律制度和官僚作風抗爭的故事。
監護權判定標準
在民法第1055條之1就明確規定了,法官應該要考量哪些因素,再來決定到底孩子的監護權應該判給誰:
・子女之年齡、性別、人數及健康情形。
・子女之意願及人格發展之需要。
・父母之年齡、職業、品行、健康情形、經濟能力及生活狀況。
・父母保護教養子女之意願及態度。
・父母子女間或未成年子女與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感情狀況。
・父母之一方是否有妨礙他方對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之行為。
・各族群之傳統習俗、文化及價值觀。
那法院又是怎麼判斷這些因素呢?通常法院會參考社福單位的訪視報告,來衡量監護權七大判斷因素,所以訪視內容會大致包括:
- 親權能力評估:父母的經濟能力、狀況,對孩子了解的程度。
- 親職時間評估: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長短。
- 照護環境評估:父母可提供孩子居住的環境。
- 親權意願評估:父母是否有意願扶養孩子。
- 教育規劃評估:父母對孩子成長教育的安排。
- 未成年子女意願之綜合評估:詢問孩子意見。但若年齡還小,無法表示想法的幼兒,因為對媽媽的依賴性較高,或仍處哺乳時期,為穩定幼兒情緒、健全身心發展,法官就會斟酌幼兒從母原則、最小變動性原則。
- 支持系統評估:是否與父或母以外之其他家庭成員同住,其他家庭成員是否亦能協助照護。
「年齡」的確是判斷監護權的一大重要因素 年齡越小的孩子,對媽媽的依賴程度會越高。 年齡越大的孩子,法院則傾向於讓孩子有表達意願的機會。
哈洛恆河猴實驗
哈洛的實驗旨在探討幼猴對母親的依附行為。他將幼猴分別置於兩個角落,一個有絨布母猴,另一個有鐵絲母猴,並觀察幼猴的行為。結果顯示,幼猴更傾向依偎在柔軟的絨布母猴身上,而不是選擇有牛奶可喝的鐵絲母猴。這證明了幼猴對柔軟觸感和安慰的需求超越了生理上的需求。哈洛的研究成果顯示,他對幼猴進行的實驗讓人無法忽視其倫理問題和不人道性。他的論文《愛的本質》標題宣稱他已經揭示了愛的真正本質,聲稱幼猴對絨布媽媽的愛與對親生母親的愛無異,並聲稱幼猴在絨布母猴身旁能夠安心玩耍。然而,這些表面上看起來正常的幼猴實際上並不正常。
當這些幼猴離開籠子回到猴群後,它們的成長遭遇了巨大的困難,無法順利融入群體,甚至表現出攻擊同伴或自殘的行為。
哈洛似乎對這些實驗所涉及的不人道和剝奪幼猴母愛的問題並不關心,他還想進一步探究雌性猴子在生育後對待自己的幼猴的行為。然而,他設計了名為「強暴架」的令人不安裝置,將雌性猴子固定住,讓發情的公猴可以進行交配。結果,大部分雌性猴在生下下一代後仍然無法成為稱職的母親,有些對幼猴置之不理,更糟糕的是甚至會傷害幼猴。
這些實驗行為引起了廣泛的批評,人們對於哈洛的研究方法和倫理問題提出了質疑,認為這樣的實驗是不道德的。這種剝奪幼猴母愛的方式來研究愛的本質是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