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啦"心"知識?! 真 • 肌膚之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萬年開場

你有沒有好好在抱抱另一半的時候感到安全感滿滿呀 那種體溫在掌間在彼此身體間流動的感受,全身暖暖的,很幸福很舒服 ~

有時忍不住就..>///<

總之,為什麼我們會從擁抱家人或伴侶間得到滿足呢~ 我們已經知道溫度和肌膚觸感會產生" 依戀的情感 "


依附是什麼呢??

依戀或是依附(attachment),是指" 與特定對象形成的情緒連結 ",關於情緒的理論,之前也談過,歡迎回顧

這樣的連結也最常用在嬰兒與照顧者(通常是母親)。這樣的概念來自鼎鼎大名的英國精神分析學家 - 鮑比(John Bowlby)。他研究嬰兒與母親間的關係連結,也觀迎回顧之前的文章來了解更多知識

在鮑比提出依戀關係的概念之前,有心理學家透過恆河猴進行了一場富有爭議的實驗,就屬傳說中的" 鐵媽媽與布媽媽 "。

美國心理學家 - 哈洛(Harlow)準備了兩個用鐵絲繞成的人形模型,其中一個模型用軟布包裹,另一個則是完完全全的冰冷的鐵。除了觸感不同外,鐵媽媽與布媽媽還有兩項很重要的差別,布媽媽雖然柔軟但無法提供餵奶;鐵媽媽雖然冰冷堅硬,但能給予恆河猴奶吃。最後的差別在,兩個媽媽模型的臉也有所差異,鐵媽媽的面部看起來是簡單且僵呆的;布媽媽的臉部則是相對細緻並有微笑的表情。 在密閉的鐵籠中,恆河猴為了不讓自己肚子餓,牠會選擇餓的時候到鐵媽媽那裏吸奶,但多數時間會待在布媽媽的懷裡。

我們可以發現生理需求的滿足並不一定是幼猴最需要的,牠更需要的是有肌膚觸感的空間,因為那裏能提供安全感的滿足。

實驗從這開始有了新的元素加入,哈洛製作了一個會張牙舞爪並發出噪音的機器人與鐵籠相接。啟動機器人後,幼猴的第一個反應是跑到布媽媽身上。

後續,哈洛進行了許多延伸的實驗,包含把真的猴媽媽用壓克力箱打洞放在密閉空間,旁邊放一隻布媽媽,再把幼猴引入空間中,幼猴知道自己的媽媽在旁邊可是得不到觸感,牠只能跑到布媽媽那裡,可是卻還是想與真的媽媽互動。

或是讓幼猴與沒有頭的布媽媽一起生活一陣子,之後再把布媽媽的頭部用母猴的面具補上,他觀察到幼猴會對原本的布媽媽感到懼怕。

又或是在布媽媽身上製作機關,會向幼猴噴出冷氣或鈍物,幼猴受到驚嚇會逃開,可是過沒多久依然會回到布媽媽身上。


萬年結尾

哈洛的實驗附有爭議的地方在於,我們看到幼猴的反應會覺得不捨,幼猴是無知也是無能為力的,牠的生物本能想生存,可是牠又無法脫離依附帶來的安全感。最後幼猴很可能生長成神經質、解離甚至精神病性的猴子。

實驗所觀察的現象是無法用之前提到的處罰、增強或行為主義的相關模型來解釋,這也是哈洛實驗帶給我們的提醒,所謂的" "、" 關係連結 "、" 需求滿足 "是需要同時給予的,唯有如此,嬰兒的發展才會有穩固的基礎,因此家暴或經常不再嬰兒身邊的父母、動力混亂的家庭等,可能會導致孩子有神經發展障礙、人格疾患等等的潛在風險。

如果你好奇實驗過程,可觀看此影片

raw-image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透過自由贊助來給予鼓勵,謝謝。
歡迎留下你的想法,讓大家一起討論吧 ~
💌 psyandnormallife@gmail.com
avatar-img
38會員
64內容數
醫聊人沒醫療魂,不拿刀也能開心。 心理健康是人權,歡迎來沙龍聊聊坐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開張等很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權力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為或特質嗎? 有一項監獄實驗告訴我們一些有趣的事情~~
什麼是認知功能障礙?有你聽過失智症嗎? 失智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讓我用5分鐘提供一些關於認知障礙的小知識吧
這張圖有故事嗎?像什麼呢?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秘密,這可能是一把打開心鎖的鑰匙
智商到底是什麼?坊間的那種智力測驗有多少是真的? 讓我告訴你關於智商的小知識
只要是人都會有藉口,但你有想過藉口怎麼來的呢? 讓我用3分鐘來告訴你!!
權力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為或特質嗎? 有一項監獄實驗告訴我們一些有趣的事情~~
什麼是認知功能障礙?有你聽過失智症嗎? 失智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讓我用5分鐘提供一些關於認知障礙的小知識吧
這張圖有故事嗎?像什麼呢?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秘密,這可能是一把打開心鎖的鑰匙
智商到底是什麼?坊間的那種智力測驗有多少是真的? 讓我告訴你關於智商的小知識
只要是人都會有藉口,但你有想過藉口怎麼來的呢? 讓我用3分鐘來告訴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重要資訊摘要:許多人在看到動物或他人表現出脆弱而不設防的姿態時,往往會興起給予照顧及保護的念頭,社會心理學幾十年來的研究所顯示,當一個人感到情不自禁,因此被激怒或勾起情慾時,通常會四處搜尋能夠解讀及定義這些感受的線索。此時肉體會反應......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依戀理論中的四種依戀類型,包括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逃避型依戀和恐懼型依附,並提供了對應的人際關係建議。瞭解自己的依附類型,並在需要時尋求適當支持和協助,以促進更健康關係。
依戀關係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指的是尋求親密的一種心理傾向。瞭解四大類型依戀關係的特徵及對應的情緒反應對於親密關係的修復挽回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而在與人相處時,又是因為什麼打動我們的內心?   我會稱這個出發點,這個由外在環境與內心活動共同構建而成的存在條件,為「緣分」。   如果真的存在月老、如果月老手上真的掌握著紅線,那麼編織成那條紅線的,就是這麼一條條緣分的細絲。
Thumbnail
我在讀英文的文章,科技投資的文章和盤古大陸的文章,讀了好久好久才慢慢懂意思。 有一篇跟嬰兒有關的文章,我三兩下就明白,是在講袋鼠式的照顧嬰兒,讓嬰兒與雙親有皮膚的接觸,對親子關係以及嬰兒的存活狀態是好處多多。 在讀某些字詞時,我驚覺,我是無法和人有親密關係的接觸。 以前做療癒時總是
Thumbnail
佛洛姆在《愛的藝術》這本經典著作中寫道: 「嬰兒不能辨識物體,不能覺知自己,不能覺知到外在世界。他只能感受到溫暖和食物的正面刺激,還不能把溫暖和食物與其來源 —— 母親區分開來。這個時候,母親就是溫暖,母親就是食物,母親就是滿足和安全的安樂狀態。」
黑暗跟光明不斷地動蕩著,流動著,生命透過這水漾的動盪而誕生,這份愛來自於黑暗與光明的回響⋯⋯ 請好好的欣賞你綻放你自己,是那無條件的愛,那麼當黑暗遇上光明,你最大的臣服就是我們生命中的珍珠,閃亮動人,溫柔,體貼。我們願意成為你生命中的蚌殼,而你即是凝聚我們眾多力量的珍珠。
Thumbnail
去看母親的路上,一位母親抱著不滿周歲的嬰孩,嬰孩無邪地對人笑。那一瞬間天地之間她的笑容最無邪﹐不一會埋入母親的懷裡,不清楚的口語喃喃喊著媽媽,他的母親正懷抱他,回以無聲,看得出腳邊拉雜的行李分散了她要回應嬰孩的心情。我看了一會那對母與子,孔子說父母懷抱子女三年尚不能離身,這份依戀拉長了彼此的情感與牽
Thumbnail
家族人孩子和荒野狼孩子需要的愛是不同的,透過瞭解孩子的通道特質,可以更有效地表達愛。不要自責或懷疑,要相信,妳是擁有妳所需要的能力的,而妳的孩子也是❤️
Thumbnail
抱抱是最直接的療癒方式之一。 皮膚也許是最大的敏感器官,能夠感受愛。 抱抱,透過肌膚接觸的傳遞,感覺全身毛細孔都張開,感覺自己被呵護。感覺自己有靠山,滿滿的安全感。 綿長而累積的愛 爸爸媽媽是淳樸年代的典型,年紀到了,周圍人就開始關心與擔心你的終身大事,自己也覺得該找個對象,成家是按部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重要資訊摘要:許多人在看到動物或他人表現出脆弱而不設防的姿態時,往往會興起給予照顧及保護的念頭,社會心理學幾十年來的研究所顯示,當一個人感到情不自禁,因此被激怒或勾起情慾時,通常會四處搜尋能夠解讀及定義這些感受的線索。此時肉體會反應......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依戀理論中的四種依戀類型,包括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逃避型依戀和恐懼型依附,並提供了對應的人際關係建議。瞭解自己的依附類型,並在需要時尋求適當支持和協助,以促進更健康關係。
依戀關係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指的是尋求親密的一種心理傾向。瞭解四大類型依戀關係的特徵及對應的情緒反應對於親密關係的修復挽回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而在與人相處時,又是因為什麼打動我們的內心?   我會稱這個出發點,這個由外在環境與內心活動共同構建而成的存在條件,為「緣分」。   如果真的存在月老、如果月老手上真的掌握著紅線,那麼編織成那條紅線的,就是這麼一條條緣分的細絲。
Thumbnail
我在讀英文的文章,科技投資的文章和盤古大陸的文章,讀了好久好久才慢慢懂意思。 有一篇跟嬰兒有關的文章,我三兩下就明白,是在講袋鼠式的照顧嬰兒,讓嬰兒與雙親有皮膚的接觸,對親子關係以及嬰兒的存活狀態是好處多多。 在讀某些字詞時,我驚覺,我是無法和人有親密關係的接觸。 以前做療癒時總是
Thumbnail
佛洛姆在《愛的藝術》這本經典著作中寫道: 「嬰兒不能辨識物體,不能覺知自己,不能覺知到外在世界。他只能感受到溫暖和食物的正面刺激,還不能把溫暖和食物與其來源 —— 母親區分開來。這個時候,母親就是溫暖,母親就是食物,母親就是滿足和安全的安樂狀態。」
黑暗跟光明不斷地動蕩著,流動著,生命透過這水漾的動盪而誕生,這份愛來自於黑暗與光明的回響⋯⋯ 請好好的欣賞你綻放你自己,是那無條件的愛,那麼當黑暗遇上光明,你最大的臣服就是我們生命中的珍珠,閃亮動人,溫柔,體貼。我們願意成為你生命中的蚌殼,而你即是凝聚我們眾多力量的珍珠。
Thumbnail
去看母親的路上,一位母親抱著不滿周歲的嬰孩,嬰孩無邪地對人笑。那一瞬間天地之間她的笑容最無邪﹐不一會埋入母親的懷裡,不清楚的口語喃喃喊著媽媽,他的母親正懷抱他,回以無聲,看得出腳邊拉雜的行李分散了她要回應嬰孩的心情。我看了一會那對母與子,孔子說父母懷抱子女三年尚不能離身,這份依戀拉長了彼此的情感與牽
Thumbnail
家族人孩子和荒野狼孩子需要的愛是不同的,透過瞭解孩子的通道特質,可以更有效地表達愛。不要自責或懷疑,要相信,妳是擁有妳所需要的能力的,而妳的孩子也是❤️
Thumbnail
抱抱是最直接的療癒方式之一。 皮膚也許是最大的敏感器官,能夠感受愛。 抱抱,透過肌膚接觸的傳遞,感覺全身毛細孔都張開,感覺自己被呵護。感覺自己有靠山,滿滿的安全感。 綿長而累積的愛 爸爸媽媽是淳樸年代的典型,年紀到了,周圍人就開始關心與擔心你的終身大事,自己也覺得該找個對象,成家是按部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