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擺脫上一代台灣人留給我們的壞品味和負面遺產

如何擺脫上一代台灣人留給我們的壞品味和負面遺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我認爲身為一個當代台灣年輕人/真假文青,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田野考察」與「返璞歸真」,要對自己生長的地方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心有餘力的話,選擇幾個國家健康地「崇洋媚外」也很好,因為不經過比較,不會知道台灣到底有多好/多糟糕。

但是我對於臉書上幾千個汲汲營營介紹日本旅遊/推廣日本文化/轉貼日本有趣事情/什麼東京或京都之類的粉絲團感到非常不以為然(馬上得罪一堆人),不過要寫什麼是別人的自由,我沒有權利干涉。

我的意思是說:拜託!志玲姊姊是美女這還用你講嗎?讓大家都知道俊男美女有多帥多美才不是我人生目標。我覺得比較有挑戰性的,是讓大家懂得如何欣賞不漂亮的人,如何讓劣等生奮發圖強考上台大,如何從貧民翻身成百萬富翁,這些才是人生的意義吧?!我關注的重點永遠是:「如何擺脫上一代台灣人留給我們的詛咒、壞品味和負面遺產,得到絕對的精神解放。

所以我會一直訕笑鞭策台北這個沒自覺的宅男,一直到他自己受不了崩潰後蛻變成黑天鵝為止。至於東京或京都到底有多美多好玩,就留給別人去鬼打牆。



avatar-img
不良少年日記的沙龍
305會員
7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陽光普照的中午,我在一個沒有觀光客的菲律賓菜市場,一邊和老闆娘用嬰兒程度的菲律賓語和英文練肖話,一邊吃著平凡無奇的家常便飯,突然有種奇異的幸福感降臨。 我好享受「脫離母國」這件事,大概把我丟在任何地方都會活得比在台灣還要好,並且得到用不完的靈感和領悟。 此時此刻此地的我,是十幾年前還在死人國中當
以前帶團常在遊覽車上跟客人開玩笑說:「全日本最會假笑的人都跑來東京迪士尼上班了!」總是驚訝於迪士尼員工高昂的士氣,和那發自內心的完美假笑,覺得這種高度職業精神只有日本人才做得到。 話雖如此,每次經過這條JR舞浜駅前迪士尼員工上班必經走道(被我拍的很像Abbey Road),我更加驚訝與讚嘆。 因
來到這個以美麗沙灘聞名 (其實好像也沒多美) 的泰國知名渡假小鎮「華欣」,才走沒幾步就發現有個奇怪現象:這裡的白人觀光客比例異常地高,而且平均年齡大概60歲左右,幾乎看不到年輕人。 難道大家都是被電影《金盞花大酒店》給騙來這裡養老的嗎?我知道整個泰國都是白人的金盞花大酒店,但這裡根本是歐洲養老院吧
在34度高溫下戴著墨鏡騎腳踏車,到清邁週末限定的跳蚤市場挖寶。 在豔陽下買了一堆泰國汽水老海報,每張50銖,為將來萬一不小心開店做準備。就算隨便在牆上貼幾張都超有氣氛,順便平衡一下台灣當代文青(眼中只有日本連狗都要取日文名字)的文化偏執狂。是的,我對這兩三年不斷繁殖的「日系」咖啡店感到無比厭煩,總
來墾丁之前,覺得好像需要一本旅途中填滿時光的中文讀物,內容不可以太脫離現實生活,但最好與當代台灣無關(好讓我暫時不需憂國憂民),經過深思熟慮後從書架上抽出了這本『搖滾記』,果然很適合在池畔躺椅上讀的一本書。 許多時候我是驚訝中帶著懷疑的,因為書中大概出現八百多個人名吧,有些是重要具有影響力的名人,
剛從峇里島度假回來,九月正好是乾季,每天陽光普照,氣候涼爽,回台灣之後心情也變得很好。 峇里島人那種無敵燦爛的服務業微笑讓我被治癒了,那是一種「人生什麼該有的都有了」的勝利組微笑,我一輩子也學不會。 但是飯店之外,路旁發呆顧紀念品店或街頭拉客的印尼人,眼神卻總是充滿某種絕望與難以參透的不屑,比我
陽光普照的中午,我在一個沒有觀光客的菲律賓菜市場,一邊和老闆娘用嬰兒程度的菲律賓語和英文練肖話,一邊吃著平凡無奇的家常便飯,突然有種奇異的幸福感降臨。 我好享受「脫離母國」這件事,大概把我丟在任何地方都會活得比在台灣還要好,並且得到用不完的靈感和領悟。 此時此刻此地的我,是十幾年前還在死人國中當
以前帶團常在遊覽車上跟客人開玩笑說:「全日本最會假笑的人都跑來東京迪士尼上班了!」總是驚訝於迪士尼員工高昂的士氣,和那發自內心的完美假笑,覺得這種高度職業精神只有日本人才做得到。 話雖如此,每次經過這條JR舞浜駅前迪士尼員工上班必經走道(被我拍的很像Abbey Road),我更加驚訝與讚嘆。 因
來到這個以美麗沙灘聞名 (其實好像也沒多美) 的泰國知名渡假小鎮「華欣」,才走沒幾步就發現有個奇怪現象:這裡的白人觀光客比例異常地高,而且平均年齡大概60歲左右,幾乎看不到年輕人。 難道大家都是被電影《金盞花大酒店》給騙來這裡養老的嗎?我知道整個泰國都是白人的金盞花大酒店,但這裡根本是歐洲養老院吧
在34度高溫下戴著墨鏡騎腳踏車,到清邁週末限定的跳蚤市場挖寶。 在豔陽下買了一堆泰國汽水老海報,每張50銖,為將來萬一不小心開店做準備。就算隨便在牆上貼幾張都超有氣氛,順便平衡一下台灣當代文青(眼中只有日本連狗都要取日文名字)的文化偏執狂。是的,我對這兩三年不斷繁殖的「日系」咖啡店感到無比厭煩,總
來墾丁之前,覺得好像需要一本旅途中填滿時光的中文讀物,內容不可以太脫離現實生活,但最好與當代台灣無關(好讓我暫時不需憂國憂民),經過深思熟慮後從書架上抽出了這本『搖滾記』,果然很適合在池畔躺椅上讀的一本書。 許多時候我是驚訝中帶著懷疑的,因為書中大概出現八百多個人名吧,有些是重要具有影響力的名人,
剛從峇里島度假回來,九月正好是乾季,每天陽光普照,氣候涼爽,回台灣之後心情也變得很好。 峇里島人那種無敵燦爛的服務業微笑讓我被治癒了,那是一種「人生什麼該有的都有了」的勝利組微笑,我一輩子也學不會。 但是飯店之外,路旁發呆顧紀念品店或街頭拉客的印尼人,眼神卻總是充滿某種絕望與難以參透的不屑,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