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的減碳策略:從領導者到轉型先鋒!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減碳的路上,Google是關鍵的科技標竿企業。尤其是Google宣示要在2030年前達到全天候採無碳能源維持營運的目標令人佩服。

raw-image
“We are decarbonizing our energy consumption so that by 2030, we’ll operate on carbon-free energy, everywhere, 24/7.”

宣示目標並不難,但如何實現目標、並且與公司自身發展路徑保持一致,卻是一項艱鉅的挑戰。

回溯過去20年歷程,Google早早就開始致力於減碳發展計畫:

  1. 第一個十年,自2007年,成為了主要的碳綜合代表公司。
  2. 第二個十年,自2017年,Google不僅是實現了碳綜合,還也成為首家100%使用再生能源的公司。此外,他們在2020年發行了價值57.5億美元的可持續發展綠色債券。
  3. 第三個十年,他們宣示了所有能源消耗都要採取無碳能源,以實現24/7不中斷供應。
截至2021年,Google已經實現也資料中心用電中的66%符合了無碳能源條件。換而言之,他們對於第三個十年目標,已經具備了可行性,並且可能會提前達標。

觀察Google提供的報告,在2030年最重要的幾項減碳策略是:

1. 在所有業務和價值鏈中實現碳中和,包括他們的消費者硬體產品(Achieve net-zero emissions across all our operations and value chain, including our consumer hardware products.)

簡言之,是所有的營運環節都要盡可能做到碳中和,特別是硬體領域了。

2. 成為首家全年24/7運行於無碳能源的大型公司(Become the first major company to run on carbon-free energy 24 hours a day, seven days a week, 365 days a year)

在2021年,根據每小時計算,他們的資料中心用電中有66%與地區性無碳能源匹配。強調要24/7的不中斷,代表在推動太陽能、風能採購時需要有很強大的調節機制。可從近期Google與許多電力、清潔能源交易平台合作的項目看出端倪。


3.實現5GW的無碳能源(Enable 5 gigawatts of new carbon-free energy through investments in our key manufacturing regions)

5GW的能源中,台灣認購的用電數量約為10MW。不僅是是台灣的第一張企業購買的「再生能源購電協議」。更是亞洲首宗再生能源交易。


4. 每年幫助500多個城市和地方政府累計減排10億噸碳(Help more than 500 c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s reduce an aggregate of 1 gigaton of carbon emissions annually)

上述為未來進行式的發展計畫,回過頭來看,Google近年來也積極地推動減碳措施。其中針對核心項目,表列幾點案例:

1.Designing efficient data centers

直觀的措施包含了Data Center使用效率,對比2021年提升了近兩倍,並且有更強大的計算效率外。此外,也提到了循環經濟概念,如廢棄物掩埋比率提升、庫存翻新綠提升27%、零件二次使用量提升等。


2. Advancing carbon-free energy

Google在2007年來自今,已經連續15年達到碳綜合,並且從2010~2021年開始,已經陸續花了將近30億美元,率續買了7Gw的再生能源;預計到2040年,會花費近60億在太陽能與風能,不得不說是相當驚人的投資。


3. Creating sustainable workplaces

在辦公室方面,Google自然也不會放過,目前有將近170萬平方米辦公室都獲得Leed認證(能源與環境設計先導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不只室內,還要在戶外保護小動物,如加州灣區附近也有將近15英畝的棲息地等維護,提供更友善的生態。


4. Building better devices and services

在2019年以來,所有的發貨的消費品硬體設備,都是符合碳中和的要求的,例如: 在Pixel, P6都是100%可回收材料;並且,在產品線中如透過Nest Thermostats,一款可以連動家庭中央空調(冷氣、暖氣的設備),在不斷改進下,估計可以幫助家庭節能約10~12%。


5. Empowering users with technology

不過最有趣的,當屬這項了,為用戶的服務也列入減碳項目中。舉例來說,在Google Map中,每天提供了將近621 million miles符合最佳減碳的路線(透過大眾工具、腳踏車等);以及,顯示了將近20萬的電動車充電樁於地圖中、和提供了將近52 Petabytes資料量的地理圖資使用作為減碳服務應用的依據、和提供了Environmental Insights Explorer給將近4.2萬個使用者。

減碳這個概念可能與百億美元的能源投資相關,超出了一般企業和個人的能力範圍。然而,提供服務、資訊和工具也是一種思路。換句話說,關鍵不在於你提供的東西能夠產生多大的效果,而在於提供的東西是否符合人們的意圖和情境需求。

從Google的目標可以看出,能源和科技巨頭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

在數位轉型趨勢下,雲端需求驅動了科技巨頭們,思考如何在其自家產品搭配「節能」與「綠能的」應用和詮釋。再加上國際上對於碳排管制轉為規範化,推升了各大廠積極的利用「數位」優勢應對「能源轉型」。

現階段Google仍在於一個適應與調節變革的階段中,但已經遠超許多剛要起步、貼合國際規範的國際公司。

相當期待下一個十年後,科技公司在能源應用領域中,科技公司扮演的角色與政府、傳統能源公司之間的關係將是相當有趣的新篇章。

Google永續發展的相關文件&網站:

Google Sustainability

Google Environmental Report 202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蓋瑞Talks的沙龍
14會員
68內容數
一個文組大齡仔,跑去美國唸書的紀錄。會努力做到不嘴砲,只講一些實際的東西。面向包含如何說服另一半陪同到美國工作、留學的種種趣事、心態與未來實際找工作的記事。歡迎大家留言、點贊、開啟小鈴鐺訂閱。有好奇主題,歡迎提出我們一起研究。
蓋瑞Talks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在這一年「不確定性」應該是在政策評論中最常見的詞彙了。 碳捕捉市場CCS也是如此。最近聽了幾場論壇等發現在亞洲對於碳捕捉相當的樂觀,並且認為這應該是在串串任內中不受影響的領域了;然而在北美市場現實卻截然不同。為啥關心北美?因為北美市場占比整個行業將近50%的市場與發展。 所以不受川普影響,這個論
Thumbnail
2025/03/31
在這一年「不確定性」應該是在政策評論中最常見的詞彙了。 碳捕捉市場CCS也是如此。最近聽了幾場論壇等發現在亞洲對於碳捕捉相當的樂觀,並且認為這應該是在串串任內中不受影響的領域了;然而在北美市場現實卻截然不同。為啥關心北美?因為北美市場占比整個行業將近50%的市場與發展。 所以不受川普影響,這個論
Thumbnail
2025/03/15
隨著 川普政府上任百日後,美國碳捕集與封存(CCS)進程雖遭遇最初的審批放緩,但仍持續向前推進。本月迎來 重要監管里程碑,西維吉尼亞州於 2 月 26 日獲得 Class VI 監管權(primacy),並於 3 月 28 日正式生效,成為繼 2018 年以來第四個獲得該權限的州。
2025/03/15
隨著 川普政府上任百日後,美國碳捕集與封存(CCS)進程雖遭遇最初的審批放緩,但仍持續向前推進。本月迎來 重要監管里程碑,西維吉尼亞州於 2 月 26 日獲得 Class VI 監管權(primacy),並於 3 月 28 日正式生效,成為繼 2018 年以來第四個獲得該權限的州。
2025/02/24
川普政府在2025年初發布了「釋放美國能源」(Unleashing American Energy)行政命令,旨在全面推動美國能源產業的發展,解除前政府時期對能源生產的各種限制,並加強國內能源供應鏈的獨立性。本文摘要未來川普的能源政策、方向與核心的關鍵人物。
2025/02/24
川普政府在2025年初發布了「釋放美國能源」(Unleashing American Energy)行政命令,旨在全面推動美國能源產業的發展,解除前政府時期對能源生產的各種限制,並加強國內能源供應鏈的獨立性。本文摘要未來川普的能源政策、方向與核心的關鍵人物。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世界各種局勢和環境狀況變化越來越快速,製造業更面臨全球供應鏈重組和淨零碳排等各種壓力。要如何從產業特性,並利用數位科技找到企業轉型利基點?讓各界專家,以ESG的角度告訴你!
Thumbnail
世界各種局勢和環境狀況變化越來越快速,製造業更面臨全球供應鏈重組和淨零碳排等各種壓力。要如何從產業特性,並利用數位科技找到企業轉型利基點?讓各界專家,以ESG的角度告訴你!
Thumbnail
「碳中和」是國際品牌的一致目標,淨零碳排是各國近年的政策方向,要怎麼做到「碳中和」呢?要做到「碳中和」有什麼執行步驟?
Thumbnail
「碳中和」是國際品牌的一致目標,淨零碳排是各國近年的政策方向,要怎麼做到「碳中和」呢?要做到「碳中和」有什麼執行步驟?
Thumbnail
淨零碳排是供應鏈無可迴避的議題。企業可先了解國際相關法規,和世界品牌大廠對碳中和的承諾、規劃時間表和預計里程碑,建立自己的減碳目標;並進一步參考世界經濟論壇WEF提供企業減碳的5個策略建議,建立企業逐步減碳轉型基礎,才能在減碳颶風中站穩腳步。
Thumbnail
淨零碳排是供應鏈無可迴避的議題。企業可先了解國際相關法規,和世界品牌大廠對碳中和的承諾、規劃時間表和預計里程碑,建立自己的減碳目標;並進一步參考世界經濟論壇WEF提供企業減碳的5個策略建議,建立企業逐步減碳轉型基礎,才能在減碳颶風中站穩腳步。
Thumbnail
今天來聊聊微軟,一個大家都熟悉的品牌的減碳發展。在寫這篇時,總覺得單純講減碳的方式等,似乎無法理解整個公司的發展策略。所以該篇會偏向在政策面上的論述,來理解該公司對於未來減碳的路徑與方式。
Thumbnail
今天來聊聊微軟,一個大家都熟悉的品牌的減碳發展。在寫這篇時,總覺得單純講減碳的方式等,似乎無法理解整個公司的發展策略。所以該篇會偏向在政策面上的論述,來理解該公司對於未來減碳的路徑與方式。
Thumbnail
Google宣示要在2030年前達到全天候採無碳能源維持營運的目標令人佩服。 “We’re decarbonizing our energy consumption so that by 2030, we’ll operate on carbon-free energy, everywhere, 2
Thumbnail
Google宣示要在2030年前達到全天候採無碳能源維持營運的目標令人佩服。 “We’re decarbonizing our energy consumption so that by 2030, we’ll operate on carbon-free energy, everywhere, 2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氣候變化對全球的影響正變得越來越緊迫,公司正在尋找減少碳足跡的解決方案。但是,究竟什麼是淨零碳排放,以及企業如何才能實現這一轉變? 淨零碳排放是一個以科學為基礎的目標設定倡議,重點是實現溫室氣體排放和清除之間的平衡。它比單純的碳中和要雄心勃勃得多,後者的目的是通過植樹或投資可再生能源項目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氣候變化對全球的影響正變得越來越緊迫,公司正在尋找減少碳足跡的解決方案。但是,究竟什麼是淨零碳排放,以及企業如何才能實現這一轉變? 淨零碳排放是一個以科學為基礎的目標設定倡議,重點是實現溫室氣體排放和清除之間的平衡。它比單純的碳中和要雄心勃勃得多,後者的目的是通過植樹或投資可再生能源項目
Thumbnail
昨天上午參加一個永續發展獎項的評選會議,眼看時間已經超過中午12點,只好沒會議結束就先行告退,匆匆搭捷運,然後換公車,回到山上的住家,因為下午一點半有場線上演講的邀約。 下午的邀約是新竹工業研究院的全院演講,他們給我的題目是「零碳生活實驗」。 永續發展以及關注氣候變遷所採取的減碳行動,近年來已成為顯
Thumbnail
昨天上午參加一個永續發展獎項的評選會議,眼看時間已經超過中午12點,只好沒會議結束就先行告退,匆匆搭捷運,然後換公車,回到山上的住家,因為下午一點半有場線上演講的邀約。 下午的邀約是新竹工業研究院的全院演講,他們給我的題目是「零碳生活實驗」。 永續發展以及關注氣候變遷所採取的減碳行動,近年來已成為顯
Thumbnail
永續生活的議題在過去之於一般社會大眾來說,像是處於旁觀者的角色,但近幾年來,食衣住行的方方面面,從手機、住宿、信用卡等,各行各業都在談論碳排的問題,從法規訂定到產業轉型,從社會企業到企業社會責任,永續生活逐漸具體的落實到生活中,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轉化成參與者的角色。
Thumbnail
永續生活的議題在過去之於一般社會大眾來說,像是處於旁觀者的角色,但近幾年來,食衣住行的方方面面,從手機、住宿、信用卡等,各行各業都在談論碳排的問題,從法規訂定到產業轉型,從社會企業到企業社會責任,永續生活逐漸具體的落實到生活中,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轉化成參與者的角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