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的減碳發展路徑與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今天來聊聊微軟,一個大家都熟悉的品牌的減碳發展。在寫這篇時,總覺得單純講減碳的方式等,似乎無法理解整個公司的發展策略。
所以該篇會偏向在政策面上的論述,來理解該公司對於未來減碳的路徑與方式。
微軟在減碳規劃上2009年到2019年的十年期間,即陸續地推動減碳發展;而大眾較為熟悉的是微軟於2020年提出
「2050年消除所有歷史排碳量」:We are committed to being carbon negative by 2030 and by 2050 remove from the atmosphere an equivalent amount of all the carbon dioxide our company has emitted either directly or by our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since we were founded in 1975.簡言之,要消除微軟在1975年建立時直接或是間接產生的碳排。
圖:截至微軟官網
為了達到該目標,微軟預計在2030年將整體的碳排量減少一半以上,包含直接、間接與供應鏈(S1,S2,S3)。

2025: S1、S2達到淨零排放,同時100%採用再生能源

2030: S3碳排降低至少50%以上

而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微軟在執行各類政策與方式時,基本也以七大面向做為核心原則:
  1. Grounding in science and math.
  2. 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our carbon footprint.
  3. Investing for new carbon reduction and removal technology.
  4. Empowering customers around the world.
  5. Ensuring effective transparency.
  6. Using our voice on carbon-related public policy issues.
  7. Enlisting our employees.
從科技廠的角度,這幾項基本涵括了所有的面相,也是在觀察原廠報告時,可以對方討論的層次。1.原則2.3碳投入(技術、資金等)4.客戶5.規範6. 政策7.員工。
不過,但我們嘗試再往下細探,針對「減碳」與「節能」兩大方面,微軟的投入方針為何呢?

「減碳」路徑:

如果單從2022年揭露的綠能永續報告來看,因為面向太大,所以不容易立刻歸納出更上位的減碳原則。但是如果依據該份「Using our voice to advance carbon and electricity policy」可以發現相當清楚的框架:
圖:作者整理
在報告層面,因為目前也有相當多的指標等都在討論中,所以,不能只有要求精準,更是需要能動態的調整、並搭配各類技術進行查證。
減碳中,提供工具、強化脫碳力度與授權制度則為核心。
最後的碳清除部分,除了跨單位合作外,特別提到了會計等規範,也說明這部分未來會是高度與財會連動的議題;而在除碳技術上,也相當重視高度穩定、持久的效能。(案例:微軟碳捕捉

「能源」路徑:

根據麥肯錫表示,在2050年全世界的用電將增加一倍;在美國2030年,用電要增加60%,到2050年則增加至三倍。
對此,微軟在電網與政策上,以三大支柱為核心分別是:加速往清潔能源過度、電網基礎設施的改進與現代化、鼓勵公平能源。
圖:作者整理
在能源的三階段進展邏輯上,是以優先改善與讓既有電網現代化、以及摸索各類混合能源角度為核心進行。
其中,也特別提到了鼓勵公平能源的未來,與設計符合開發中國家的國情的規劃,這點也顯示,未來在能源使用與轉型上,也將出現巨大的落差(雖扯遠了,卻也能從中看出部分端倪)。
該篇幅,主要核心為「減碳」、「能源」政策檢視發展路徑。不過如果讀者有空細讀微軟的永續報告書,會發現他們在水資源、廢棄物回收等,具有相當多的論述與行動。這也是相較於Google而言,更加完整與更加面向多元的一塊。
減碳、用電都離一般大眾生活相當遠,微軟是否有針對一般產品進行優化呢?當然,但因為篇幅較多,後續會另外一篇分享。
微軟在整體的產品上,過去就有針對節能進行功能設計。但在2020年後也更加的有系統化地進行產品檢測碳排、排碳的功能裝置應用在各類產品線。
這相關的應用都在Microsoft Cloud for Sustainability的項目中,包含了Azure與大家熟悉的M365,Exchange Online等都可以透過軟體,了解每個單位、部門、區域的排碳狀況進行對比。
圖:截至微軟官網
不得不說,這年代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數位轉型、資安防護,未來在能源轉型的驅動下,環境安全已非環安衛人員要做的事情了,而是將可能落實到了永續長、財務長與資訊長,乃至每一位員工了。但為了北極熊...
參考資料: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會員
51內容數
這是一個大齡仔,跑去美國柏克萊唸書的紀錄。他希望未來有一天可以當作家,在海邊寫著城市的話題,關懷著社會發生的種種問題。會努力做到不嘴砲,只講一些實際的東西。面向包含如何說服另一半陪同到美國工作、留學的種種趣事、心態與未來實際找工作的記事。我不是作家,作家是讀者,因為沒有讀者,打那麼多也沒用。歡迎大家留言、批評、吵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蓋瑞Talks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Google宣示要在2030年前達到全天候採無碳能源維持營運的目標令人佩服。 “We’re decarbonizing our energy consumption so that by 2030, we’ll operate on carbon-free energy, everywhere, 2
在2023年3月,微軟與位在美國加州的碳捕捉公司CarbonCapture完成碳捕捉交易。 CarbonCapture在美國懷俄明州具有直接捕捉與封存的技術(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可以清除過去、歷史的碳排放,協助企業達到負碳排目標。 畢竟,微軟目標在203
這是一個由大家知曉的Airbus 近期如火如荼執行中的專案,名為Heron. 又是信天翁的名稱。而取其名,暗喻航空業能如同信天翁一樣,遨遊四方又能節省能耗,以因應目前的減碳趨勢。 該專案旨在提升飛行流程能源使用效率。所以Heron的意思展開又為....
Google宣示要在2030年前達到全天候採無碳能源維持營運的目標令人佩服。 “We’re decarbonizing our energy consumption so that by 2030, we’ll operate on carbon-free energy, everywhere, 2
在2023年3月,微軟與位在美國加州的碳捕捉公司CarbonCapture完成碳捕捉交易。 CarbonCapture在美國懷俄明州具有直接捕捉與封存的技術(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可以清除過去、歷史的碳排放,協助企業達到負碳排目標。 畢竟,微軟目標在203
這是一個由大家知曉的Airbus 近期如火如荼執行中的專案,名為Heron. 又是信天翁的名稱。而取其名,暗喻航空業能如同信天翁一樣,遨遊四方又能節省能耗,以因應目前的減碳趨勢。 該專案旨在提升飛行流程能源使用效率。所以Heron的意思展開又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許多碳移除新創背後都有微軟支持,例如強化岩石風化技術以及將二氧化碳封存於混凝土的技術。微軟對這些新創一來提供研發資金,二來在產品成熟開始商業化時成為重要客戶。這些新創浪潮背後推手主要來自於微軟的負碳目標,以及設立的氣候創新基金。本文藉由微軟最新的木造資料中心報導,完整介紹其負碳目標以及推動方案。
Thumbnail
【因應 2050 年淨零排放政策的推展,企業面臨能源轉型,朝向永續目標前行。(圖/ 巨茂應材提供)】 (記者李婉如報導 )  隨著全球環保意識抬頭,ESG(環境保護 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 Social、公司治理 Governance)也愈發受到重視,除了聯合國通過《全球海洋公約》
在當今世界,環境保護和資訊安全已成為個人與企業無法忽視的重要議題。全球氣候變遷的加劇和日益頻繁的數位威脅,使得降低碳足跡與提升資安成為各界共同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基礎建設碳管理專案管理的重點和行動建議,包括計畫慢行動快、模塊化設計、主動規劃與早期協作、持續改進與迭代、風險管理與數據驅動決策等。並提出了制定全生命週期的碳管理策略、強化供應鏈管理、投資於新技術、教育和培訓等建議。
Thumbnail
透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企業面臨國內外氣候變遷議題需執行對策。本文探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以及企業的淨零路徑規劃,對於氣候變遷盤查與因應策略提供多方面建議。
Thumbnail
上次談到2024年職場軟實力之「永續發展」能力,已經變成一種顯學。——一個在2023年甚至到2024年異軍突起的軟實力。 永續發展的目的? 為何我走上永續發展的道路? 我經歷了什麼? 如果現在想走這行,建議需要具備什麼能力?
Thumbnail
永續議題相關的淨零排放和淨零轉型目標,是為了應對氣候變遷的影響。本篇文章解析了為何目標設定在2030年及2050年以及臺灣在2050淨零排放路徑中的五大路徑、四大策略和兩大基礎。
Thumbnail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加劇,淨零排放已成為許多組織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瞭解碳足跡的計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文中,我將介紹碳足跡的基本概念和計算方法,並探討碳足跡計算在實現淨零排放中的重要性。此外,我還將分享一些碳足跡計算的工具、挑戰和最佳實踐,以及為什麼碳足跡計算對中小企業來說也很重要。 1. 碳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許多碳移除新創背後都有微軟支持,例如強化岩石風化技術以及將二氧化碳封存於混凝土的技術。微軟對這些新創一來提供研發資金,二來在產品成熟開始商業化時成為重要客戶。這些新創浪潮背後推手主要來自於微軟的負碳目標,以及設立的氣候創新基金。本文藉由微軟最新的木造資料中心報導,完整介紹其負碳目標以及推動方案。
Thumbnail
【因應 2050 年淨零排放政策的推展,企業面臨能源轉型,朝向永續目標前行。(圖/ 巨茂應材提供)】 (記者李婉如報導 )  隨著全球環保意識抬頭,ESG(環境保護 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 Social、公司治理 Governance)也愈發受到重視,除了聯合國通過《全球海洋公約》
在當今世界,環境保護和資訊安全已成為個人與企業無法忽視的重要議題。全球氣候變遷的加劇和日益頻繁的數位威脅,使得降低碳足跡與提升資安成為各界共同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基礎建設碳管理專案管理的重點和行動建議,包括計畫慢行動快、模塊化設計、主動規劃與早期協作、持續改進與迭代、風險管理與數據驅動決策等。並提出了制定全生命週期的碳管理策略、強化供應鏈管理、投資於新技術、教育和培訓等建議。
Thumbnail
透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企業面臨國內外氣候變遷議題需執行對策。本文探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以及企業的淨零路徑規劃,對於氣候變遷盤查與因應策略提供多方面建議。
Thumbnail
上次談到2024年職場軟實力之「永續發展」能力,已經變成一種顯學。——一個在2023年甚至到2024年異軍突起的軟實力。 永續發展的目的? 為何我走上永續發展的道路? 我經歷了什麼? 如果現在想走這行,建議需要具備什麼能力?
Thumbnail
永續議題相關的淨零排放和淨零轉型目標,是為了應對氣候變遷的影響。本篇文章解析了為何目標設定在2030年及2050年以及臺灣在2050淨零排放路徑中的五大路徑、四大策略和兩大基礎。
Thumbnail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加劇,淨零排放已成為許多組織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瞭解碳足跡的計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文中,我將介紹碳足跡的基本概念和計算方法,並探討碳足跡計算在實現淨零排放中的重要性。此外,我還將分享一些碳足跡計算的工具、挑戰和最佳實踐,以及為什麼碳足跡計算對中小企業來說也很重要。 1. 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