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許一切的發生」之二

「允許一切的發生」之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盡人事,聽天命

允許一切的發生,講的是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對之的心態,以及應對的方法。有句成語與之相類似,叫做「逆來順受」:不幸,不如意,不甘心,非預期的事發生後,我們只能接受這個事實,允許它的發生。要不然呢?你不接受這個事實,你不允許它的發生,結果只會是傷痕累累—你會感到壓抑,你會感到失落,你會感到崩潰—,最後還是無可奈何,徒呼負負而已。對嗎?如果你接受了這個事實,允許了它的發生,雖然還是痛楚難過…但也表示你已經收拾好心情,整理好行裝,可以繼續前行了…

問題發生了,我們「逆來順受」,我們允許它的發生。 可是如若問題還沒發生呢?我們是不是可以或應該做些什麼?有句成語與此有關,叫做「盡人事,聽天命」。

事情發生後,我們「允許它的發生」,我們「逆來順受」,我們「聽天命」。可是問題發生之前,我們卻應該也可以先「盡人事」。「盡其在我」之後,是否事必成呢?不一定,因為「成其在天」。我們當然希望事必成,但影響成敗的因素太多了,非我們所能掌握,因此成敗只能「聽天由命」。但不管結果如何,最少我「問心無愧」了。我允許一切的發生,並學會接受發生的一切。

這也是星雲大師為何說要: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

這也是《零極限》裡說要常說:謝謝你,我愛你,對不起,請原諒我,我原諒我自己。

這也是「四道」裡頭所說的要常常:道愛,道謝,道歉,道別

我居心良善,我與人為善,我心存感激,我盡其在我,然後呢?既然我已「盡人事」所以我「聽天命」。我「允許一切的發生」。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68會員
924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聽<抖音>有感,整理如下: 有句神奇的話能夠化解你心中所有的煩惱,這句話就是「允許一切的發生。」允許你愛的人不愛你,允許你的工作為難你,允許有人不喜歡你,允許好事遇然出現,允許壞事突然降臨…該來的終歸會來,不該來的你祈求也不會到來。已經到來的,你害怕也好,你不怕也好;你拒絶也好,你不拒絶也好,你允許
「我不會鼓勵任何人進行正面思考。完全不鼓勵。我個人並不相信正面思考有特別大的力量。我一直覺得正面思考是比較膚淺表象的。」 請問你認同上述的說法或觀點嗎? 這句說是《我可能錯了》這本書裡說的。該書在台灣出版前出版社的執行長就先看了三遍,出版社同仁後來在溝通時經常使用「我可能錯了」,因而氣氛和效能都變好
56歲遇見真愛,61歲結婚,相守相伴人生 人生走過一程—即使只是一小段的旅程—,每個人背後就都有著不為人知的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故事。這些故事,有些我們也曾遭遇過,經歷過,有些則是不曾遇過,未曾聽聞,然而不管是什麼故事,我們其實都有些好奇,有些興趣。我們遭遇過的,聽聞別人的類似故事,我們有引為知音的
「在你需要知道的時候,就會知道,你需要知道的事情。」 單單看著書名:「我可能錯了」,原本有些緊繃、僵直的身心似乎就稍稍放鬆了一點。而想要被認可,想要證明自己的想法,似乎就不再那麼容易將自己束縛住了。我的觀點可能不是唯一正解的想法,應該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人際紛爭和衝突吧?單單願意試著去接受、去包容不
「在你需要知道時,你就會知道你需要知道的事」 . 該書於2020年甫出版就造成轟動,並迅速成為排行榜的冠軍,連續三年榮獲瑞典的圖書大獎,已售出29國版權。(見博客來該書的簡介) 作者一生可分成三個階段,26歲前是事業有成的經濟學家,但在即將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的財務長時,卻選擇聽從內在的指引,拋下一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前言 唐天寶年間,王維在終南山下購置輞川別業。並選擇了別業中的二十處勝景,逐一作詩,他的好友斐迪亦逐一應和,之後將之合編爲《輞川集》。 原文 鹿砦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解說 「鹿砦」是輞川別墅中的一個景點,是《輞川集》中的第五首。 「空山不見
聽<抖音>有感,整理如下: 有句神奇的話能夠化解你心中所有的煩惱,這句話就是「允許一切的發生。」允許你愛的人不愛你,允許你的工作為難你,允許有人不喜歡你,允許好事遇然出現,允許壞事突然降臨…該來的終歸會來,不該來的你祈求也不會到來。已經到來的,你害怕也好,你不怕也好;你拒絶也好,你不拒絶也好,你允許
「我不會鼓勵任何人進行正面思考。完全不鼓勵。我個人並不相信正面思考有特別大的力量。我一直覺得正面思考是比較膚淺表象的。」 請問你認同上述的說法或觀點嗎? 這句說是《我可能錯了》這本書裡說的。該書在台灣出版前出版社的執行長就先看了三遍,出版社同仁後來在溝通時經常使用「我可能錯了」,因而氣氛和效能都變好
56歲遇見真愛,61歲結婚,相守相伴人生 人生走過一程—即使只是一小段的旅程—,每個人背後就都有著不為人知的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故事。這些故事,有些我們也曾遭遇過,經歷過,有些則是不曾遇過,未曾聽聞,然而不管是什麼故事,我們其實都有些好奇,有些興趣。我們遭遇過的,聽聞別人的類似故事,我們有引為知音的
「在你需要知道的時候,就會知道,你需要知道的事情。」 單單看著書名:「我可能錯了」,原本有些緊繃、僵直的身心似乎就稍稍放鬆了一點。而想要被認可,想要證明自己的想法,似乎就不再那麼容易將自己束縛住了。我的觀點可能不是唯一正解的想法,應該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人際紛爭和衝突吧?單單願意試著去接受、去包容不
「在你需要知道時,你就會知道你需要知道的事」 . 該書於2020年甫出版就造成轟動,並迅速成為排行榜的冠軍,連續三年榮獲瑞典的圖書大獎,已售出29國版權。(見博客來該書的簡介) 作者一生可分成三個階段,26歲前是事業有成的經濟學家,但在即將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的財務長時,卻選擇聽從內在的指引,拋下一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前言 唐天寶年間,王維在終南山下購置輞川別業。並選擇了別業中的二十處勝景,逐一作詩,他的好友斐迪亦逐一應和,之後將之合編爲《輞川集》。 原文 鹿砦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解說 「鹿砦」是輞川別墅中的一個景點,是《輞川集》中的第五首。 「空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