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許

含有「允許」共 3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每個人的生命都像一朵花,有自己的花期與節奏。
Vein-avatar-img
2025/04/12
我還在學習探索尋找方向,對抗憂鬱症焦慮症,我不知道我到底要待在家多久,我爸是工程師音樂工程師,他的工作我沒興趣,我也不知道我到底要做什麼,每天自我懷疑聲音就會出現,我未來成功活路一條,不成功死路一條 我輕生過死沒死成,痛苦還留存著
  最近跟身心靈圈的夥伴聊天,談到我們這些高敏感族群的日常修煉。   其實我們努力維持正能量,不只是為了自己平安、家人安穩, 更多時候,是為了對得起那個掏錢、掏心信任我們的個案。   對我來說,每一場療癒前的「擴大療癒」清理,是不可妥協的準備。 這套流程完整做下來要40~60分鐘,從自
Thumbnail
5/5你,有職場故事嗎?
付費限定
從榮格心理學出發,探討「我們不會看見自己身上沒有的東西」這句話如何幫助理解他人與自己的行為模式。文章分享作者如何透過觀察他人反應、反思自身感受,並在伴侶的點醒下,理解到自己壓抑的部分。
Thumbnail
很喜歡這篇的思考~看清自己真的很有難度!有時候想檢討別人,有時候也一直檢討自己,希望有一天能夠放過別人,也放過自己~~😆💛💛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4
布蘭達&維尼 謝謝布蘭達的喜歡與閱讀~我腦海中的小教官幾個小時前還在叨唸:「寫這些小細節,誰在乎啊?」(大笑) 還好他說他的,我做我的😆才能夠獲得這則鼓勵我繼續強留一點小事的溫暖留言💓 祝福你們~情人節快樂💝
光與影從來不是對立,而是並存的真相。 我們不需要只迎向陽光,彷彿那才是唯一的方向。 真正的完整,是允許自身的光與影共存——明耀與靜謐、深邃與柔和、篤定與流動。 這確實不容易, 因此成熟並非關於年歲,而是關於能否坦然地與自己同在。 當黑暗敲響門扉,或許也是一種溫柔的召喚, 讓我們看
Thumbnail
有一個人無意中找到一個蝴蝶蛹。
是否常有一種感覺:有些事是我應該去做的,我也喜歡做,但就是不在那個做事的狀態,什麼都不想做,只想躺著滑手機,甚至,連手機都懶得滑 之前曾經看過美國喜劇大師金.凱瑞的一段訪問,眾所皆知,這位大師之前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喜劇電影,幾乎每一部都大賣,而他也躋身好萊塢一線男星,卻在近年來飽受憂鬱症所苦⋯⋯
Thumbnail
聽到別人抱怨時,我總是特別反感。仔細想想,別人只是在表達自己的感受,對他個人而言,甚至稱不上是抱怨。為什麽我會感到這麼煩躁、生氣呢?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