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走過一程—即使只是一小段的旅程—,每個人背後就都有著不為人知的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故事。這些故事,有些我們也曾遭遇過,經歷過,有些則是不曾遇過,未曾聽聞,然而不管是什麼故事,我們其實都有些好奇,有些興趣。我們遭遇過的,聽聞別人的類似故事,我們有引為知音的感覺,我們鬆了一口氣,原來我們不是唯一的,原來有人與我有相同的遭遇…聽聞未曾遇過的故事,則增廣了我們的見聞,引發我們的佩服,促成了我們的省思。例如生於重男輕女家庭的黃大米,例如父親生病後的黃大米,例如得知父親將遺產全部留給長子後的黃大米。又例如將委屈看做是一道隔夜菜的高愛倫,心中裝滿藝人軼聞卻不願藉此博名或歛財的高愛倫,想要了解媒體流量如何擴充的高愛倫…。
這幾天其實都在看《我可能錯了》,作者的故事似乎更引人注目,然而看到黃大米又要訪問高愛倫,而且副標寫著"56歲遇見真愛,61歲結婚,相守相伴人生"。就隨著內心的呼聲,來看看是什麼樣的故事了。
其實之前看過黃大米的故事,覺得她不太圓融,有點梗直,不大會察言觀色,不大會斤斤計較,又有點雞婆—沒她的事,她看不太順眼就會插嘴或插手—感覺像骨子裡是質樸鄉下人的白領階層。絮絮叼叼的說著自己的故事,然後雞婆的告誡人家她犯了什麼錯,你以後要注意這些,絕對不要再犯…跟《我可能錯了》,作者輕輕悄悄的說著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人生,自己的追尋,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他沒有要告誡你什麼,他只是在說自己的事…可是你自然而然的被觸動了,自然而然的想到了什麼…這也是《我可能錯了》在台灣出版不到一個月就登上各大書籍平台的排行版,並突破五刷的主因吧?
《我可能錯了》是每個人都該去看看的,你會從中獲得某些感觸和想法,也許你從此開始試著放鬆一下自己,不再那麼堅持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也因此生活更加安恬舒適了些。但黃大米的訪問則似乎沒有一定要自己去聽聞的必要。
訪問前期,高愛倫提及自己的父母過世也都經過看護的階段,母親是開刀後發現無從下刀,父親則是小手術引發大傷害,不省人事的臥床近十年。母親除看護外,由父親和大哥上班外無日無夜的照顧;父親則是由看護和二姐負責…兩人的照護費用花了千萬以上…
高愛倫結過一次婚,維持了十七年,後因相處無感—沒有什麼家暴或第三者等等—,因此由高提議離婚。離婚後一直沒有再婚,因為父母的恩愛深印腦海,因此雖不排斥再婚,但一直沒找到合適對象。56歲,無意中碰到與她出身類似的(她是眷村出身,父親是空軍,後來是飛行員,後來的另一半則是海軍出身,身高185,因此綽號就叫185。)價值觀等等都相類似,而且對方唯她馬首是瞻,見面沒多久,她就要求看看對方的戶口名簿—以了解是否身家清白—,請對方交出存摺來看看,並當面告訴對方數字少了點。不到三個月就在一起,家人也都同意他們在一起,並且還加以催促。61歲再婚。結婚十餘年後,發現對方的浪漫早已消失不見,而且對她的回應也越來越少,跟人家談起來大家對男人似乎都有同感,後來她不再讓男人有自主的機會,因為費時又費神—例如出去吃飯,請男人做主,他都回答隨便或都可以,以為男人已經選好了,結果發現根本沒動靜,讓她氣個半死—,後來改採選擇題,列出一二三要對方選擇,後來發現回應似乎也不佳—還是都可以—,因此現在改採用是非題—那家飯店好嗎?而且大概都是好…
黃大米提及自己也不排斥婚姻,但很重視儀式,希望對方鮮花不可少,最重要的是要接送,並且強調不止送,一定要接才能表現出誠意—至於要不要開車門等則沒講—但,如果她沒講,對方會否能如她意,老實說我質疑…,
聽完兩人閒聊,好像聽了什麼,又好像沒聽得什麼,只覺得歲月靜好…(我沒再查證兩人所說,僅憑記憶和感覺記述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