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關係體悟〕這些年,交友軟體帶給我的收穫EP2–「曖昧必須重質不重量」(上)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關於「交友軟體」的文章,上次我分享了使用交友軟體第一年發生的交往故事,這次則是要分享用我「主動告白卻被已讀不回」的血淚經驗換來的真實體悟:「曖昧必須重質不重量」
時間倒轉回到兩年前,也就是2021年5月,當時台灣COVID-19疫情面臨第一次嚴重爆發,每個人的工作跟生活都面臨重大的影響;
而我除了開始嘗試在家工作之外,交友的進度也因為避免接觸的防疫措施而減緩下來,這對於在2020年一年內見過30個男生的我來說,不啻也是一個休息的機會;
因此我放下想要趕緊交友脫單的期待,轉以隨性的心情使用交友軟體,而就在這時刻,我在APP上認識了R;
R雖然不是帥哥,但照片看起來是個圓圓可愛的討喜男生,而且工作跟經濟條件似乎不錯,但我當下沒有多想,因為在家工作多出不少時間,我就當作聊天打發時間;
但沒想到我跟R這麼一聊,就持續了三個月的時間,而且我們沒有交換LINE,就透過交友軟體聊天,並維持著每天2-3次訊息往返的頻率;
到了9月初,疫情終於比較趨緩,R也終於約我見面,也加了LINE,因為是被困在家裡很久之後的出門,也是和R聊了很久之後的初次見面,所以我蠻期待的;
因為悶了好幾個月沒有放風,第一次見面我們就直接去北海岸的景觀餐廳吃午餐,吃飽後又轉往基隆的和平島公園散步看夕陽;
雖然相處時間很長,但或許因為前面累積了足夠的認識,所以我們的實際互動都蠻自然的,加上R本人反應快又愛開玩笑,所以出遊過程完全不尷尬,甚至充滿笑料;
而且R非常愛分享,當天甚至就跟我講了很多家裡親戚的各式各樣事情,讓我覺得很驚奇XD最後第一次見面就在開心愉快的氛圍之中結束了~
第一次見面後,我跟R在LINE上保持著蠻密集的聊天,並且開始互相分享更多生活或工作的日常;
除此之外,我們後來又在三個月的時間內,出去見面了7次,每次都是有兩個行程以上的長時間相處;
除了吃飯之外,我們還看了大稻埕煙火;看電影《沙丘》看到緊張的地方,R也會給我輕拍安撫,甚至我還找R一起參加了當時工作單位舉辦的伴侶溝通講座;
中間在接近我生日的週末,R安排帶我去做自己的蛋糕,最後還送了SONY的藍芽耳機給我,更甚至他還自己加工在耳機盒上雷射雕刻了我的日文名字!
我收到禮物已經很意外了,拆開禮物驚喜發現,是我曾經提到想要購入的藍芽耳機,再仔細看到耳機盒上的日文名字時,我整個驚訝到大叫XDD
而R這樣的行動讓我覺得很高興,內心也默默開始期待下一步的發展…
但可惜,最後在我們見面互動大約三個月後,我主動向R告白,最後卻只得到對方「已讀不回」的冷漠,我很難過也很困惑,究竟為什麼會這樣呢…?
考量篇幅的長度,這次的故事要分成上下集分享了,看到這裡,不知道你內心是否也跟我一樣升起千百個疑問呢?
我當時真的受到蠻大的打擊,也對於對方的已讀不回感到憤怒,並懷疑自己過去花了半年跟R認識是否是在浪費時間?
直到後來冷靜下來,仔細去回想跟R互動的細節,並且跟非常認識我也同樣身為社工的閨密深入討論後,我才真正意識到這之中的bug可能在哪裡;
如果你也很好奇到底發生什麼事情,記得回來收看下集唷~
而如果你對使用交友軟體有任何疑問,或者想要搶先知道如何在交友軟體上好好聊天,歡迎你預約【知心尋己─自我覺察陪伴諮詢服務】首次免費體驗,讓我陪伴你一起開拓交友戀愛之路:)
52會員
13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秀慧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在去年10月底加入占星師Patrick《職業占星大師班》的課程, 比起很多第一時間就看完課程並開始接諮詢的同學, 我的進度很拖延,而且我明明只有兼職工作, 比有正職的同學多很多時間, 卻如此拖延,這讓我中間一度陷入自我厭惡的低潮; 直到今年3月初受到派派的鼓勵, 我才能夠克服心魔、認真重啟課程,
最近在設計粉絲專頁《如實成為自己》諮詢服務的正式收費方案時,重新查看了體驗方案的回饋問卷,確定自己真的收到了不少正面的反應XD 後來我突然臨機一動,想到以前當社工的時候,辦活動都一定會設計滿意度調查表,事後再製作成活動成果報告;
在前兩週的文章中,我有提到我在3月份與前男友分手了,然後也因為分手,我又再次踏入交友軟體的世界; 是的,是「再次」踏入,因為我從2014年開始使用交友軟體,斷續使用到這次,已經邁入第十個年頭;
看到標題我想你應該會覺得霧煞煞?要去幫助別人,但是卻要先忘記自己要去幫助他人,這是什麼意思?這樣到底是要幫,還是不幫呢? 答案還是要幫的,只是在採取行動去提供幫助之前,我們可以先回頭檢視一下自己的狀態,先放下那個急切想要助人的心再去做,這是為什麼呢? 先讓我們看一段諮詢小故事~
而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的是,真正的情感關係的分手。 是的,上個月我跟先前文章中曾經提過的男友分手、恢復成朋友關係了,我們沒有交惡,因此現在還是偶爾有訊息往來; 至於分手的過程跟原因我就不贅述,因為今天主要是要來分享,我在這次的分手經驗中,做了什麼去好好結束一段情感關係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在另一方面我也提到,我曾經擔任社工督導,但在我得知主管隔年想要賦予我額外的繁重工作任務時,我覺得自己身心無法再負荷,因而選擇逃避的經驗。今天就要來說說這個「克服害怕的失敗經驗」,以及其中帶給我的自我體悟。
我在去年10月底加入占星師Patrick《職業占星大師班》的課程, 比起很多第一時間就看完課程並開始接諮詢的同學, 我的進度很拖延,而且我明明只有兼職工作, 比有正職的同學多很多時間, 卻如此拖延,這讓我中間一度陷入自我厭惡的低潮; 直到今年3月初受到派派的鼓勵, 我才能夠克服心魔、認真重啟課程,
最近在設計粉絲專頁《如實成為自己》諮詢服務的正式收費方案時,重新查看了體驗方案的回饋問卷,確定自己真的收到了不少正面的反應XD 後來我突然臨機一動,想到以前當社工的時候,辦活動都一定會設計滿意度調查表,事後再製作成活動成果報告;
在前兩週的文章中,我有提到我在3月份與前男友分手了,然後也因為分手,我又再次踏入交友軟體的世界; 是的,是「再次」踏入,因為我從2014年開始使用交友軟體,斷續使用到這次,已經邁入第十個年頭;
看到標題我想你應該會覺得霧煞煞?要去幫助別人,但是卻要先忘記自己要去幫助他人,這是什麼意思?這樣到底是要幫,還是不幫呢? 答案還是要幫的,只是在採取行動去提供幫助之前,我們可以先回頭檢視一下自己的狀態,先放下那個急切想要助人的心再去做,這是為什麼呢? 先讓我們看一段諮詢小故事~
而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的是,真正的情感關係的分手。 是的,上個月我跟先前文章中曾經提過的男友分手、恢復成朋友關係了,我們沒有交惡,因此現在還是偶爾有訊息往來; 至於分手的過程跟原因我就不贅述,因為今天主要是要來分享,我在這次的分手經驗中,做了什麼去好好結束一段情感關係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在另一方面我也提到,我曾經擔任社工督導,但在我得知主管隔年想要賦予我額外的繁重工作任務時,我覺得自己身心無法再負荷,因而選擇逃避的經驗。今天就要來說說這個「克服害怕的失敗經驗」,以及其中帶給我的自我體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人都誤以為「情感上的盲點」是人生中的盲點,是取自於來訪的印度男孩指導靈。 來告訴自己這麼一段話。來共同解答關於「情」的一些靈性開悟的觀點。
Thumbnail
大多數健康的關係是兩人之間需要有一些共通的特點,才能知道彼此之間希望建立什麼樣的關係與目標 ㄧ段關係不可能沒有波折 雙方需要經過種種的磨合期與適應期 才能成長關係追求邁進 在關係中彼此堅持信念 有些關係在表面上好像很融洽穩定 但實際上是缺乏情感維繫度的 在一段感情關
情感投射現象是指個人將自己的情感、想法和內心體驗投射到他人身上的心理過程。這種現象可能是無意識的,通常與個人過去的經歷和情感有關。當一個人在工作場合或家庭環境中感到被孤立或不被需要時,他可能會將這些情感投射到同事、家人或朋友身上,認為他們也對自己感到不滿或不重視。這種投射可能會導致不必要的緊張和衝突
Thumbnail
在不同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情感關係?|UC Training情感教育 在追求幸福而充實的情感關係時,我們在不同的人際關係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都或多或少會有所影響。事實上,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夠為我們的情感關係提供滋養和支持。在心理學的研究上,阿德勒學派也主張過去在不同關係中的事件會影響我們
Thumbnail
從3種心理學派角度討論,家庭對你在情感關係上的影響|UC Training情感教育 我們從出生開始第一個接觸到的人際關係就是「家庭」與父母、家中成員的互動都佔據了我們人生很大的一部份。我們現在很多時候在無意識下所做出的決策、判斷、想法、行為模式……往往都或多或少受到家庭帶給我們的影響,有些人可能會知
※內在環境模式本身並非不活動的。它們充滿了「被實現」的欲望。在所有實相背後都有精神的狀態,這些永遠在尋求形式,雖然也還有那些你們認知不到的形式。 賽斯的觀點認為,內在環境模式本身是活動的,而且充滿了欲望。這些欲望是在尋求實現的形式,它們不斷地在改變、轉化、演變。賽斯指出,所有的現實背後都有精神的
Thumbnail
許多人在這個時代裡,多少都有訊息焦慮症,深怕漏失資訊,無法推敲全貌,錯失良機,又或是他人談論的書籍文章,你聽都沒聽過,你以為所有的訊息都該被你掌握,於是閱讀一本又一本的書籍,看完一段又一段的文字,你找到生命中的解答了嗎?
Thumbnail
  閱讀[依戀,情感關係的溫柔解方]岡田尊司著。   這位精神科醫生的第二本關於依戀情感的著作,第一本是[依戀障礙]兩本相差6年出版成中文。但是後者「依戀,情感溫柔解方」可以說是這幾年來他的個案分析總結,也像是寫給要成為助人與自助者的一本實戰書。
Thumbnail
《小婦人》以「馬奇」一家:大姊梅格(Meg)、二姊喬(Jo)、三姊貝絲(Beth)以及四妹艾美(Amy)四姊妹為主軸,利用二姊喬(Jo)的視角在穿插敘事的時間線中,帶我們看見在那個時代下,屬於她們的成長故事。溫柔、珍貴是我看完這部作品的直覺感受,更開始思索夢想實踐、家人關係,與平靜以待世界的重要性。
Thumbnail
『 How to Not Die Alone 』這本書的中文譯名-哈佛 Google行為科學家的脫單指南 實在太恥,要是在書店看到根本不會想拿起來讀,其實它跟一般的兩性教科書很不一樣。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人都誤以為「情感上的盲點」是人生中的盲點,是取自於來訪的印度男孩指導靈。 來告訴自己這麼一段話。來共同解答關於「情」的一些靈性開悟的觀點。
Thumbnail
大多數健康的關係是兩人之間需要有一些共通的特點,才能知道彼此之間希望建立什麼樣的關係與目標 ㄧ段關係不可能沒有波折 雙方需要經過種種的磨合期與適應期 才能成長關係追求邁進 在關係中彼此堅持信念 有些關係在表面上好像很融洽穩定 但實際上是缺乏情感維繫度的 在一段感情關
情感投射現象是指個人將自己的情感、想法和內心體驗投射到他人身上的心理過程。這種現象可能是無意識的,通常與個人過去的經歷和情感有關。當一個人在工作場合或家庭環境中感到被孤立或不被需要時,他可能會將這些情感投射到同事、家人或朋友身上,認為他們也對自己感到不滿或不重視。這種投射可能會導致不必要的緊張和衝突
Thumbnail
在不同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情感關係?|UC Training情感教育 在追求幸福而充實的情感關係時,我們在不同的人際關係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都或多或少會有所影響。事實上,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夠為我們的情感關係提供滋養和支持。在心理學的研究上,阿德勒學派也主張過去在不同關係中的事件會影響我們
Thumbnail
從3種心理學派角度討論,家庭對你在情感關係上的影響|UC Training情感教育 我們從出生開始第一個接觸到的人際關係就是「家庭」與父母、家中成員的互動都佔據了我們人生很大的一部份。我們現在很多時候在無意識下所做出的決策、判斷、想法、行為模式……往往都或多或少受到家庭帶給我們的影響,有些人可能會知
※內在環境模式本身並非不活動的。它們充滿了「被實現」的欲望。在所有實相背後都有精神的狀態,這些永遠在尋求形式,雖然也還有那些你們認知不到的形式。 賽斯的觀點認為,內在環境模式本身是活動的,而且充滿了欲望。這些欲望是在尋求實現的形式,它們不斷地在改變、轉化、演變。賽斯指出,所有的現實背後都有精神的
Thumbnail
許多人在這個時代裡,多少都有訊息焦慮症,深怕漏失資訊,無法推敲全貌,錯失良機,又或是他人談論的書籍文章,你聽都沒聽過,你以為所有的訊息都該被你掌握,於是閱讀一本又一本的書籍,看完一段又一段的文字,你找到生命中的解答了嗎?
Thumbnail
  閱讀[依戀,情感關係的溫柔解方]岡田尊司著。   這位精神科醫生的第二本關於依戀情感的著作,第一本是[依戀障礙]兩本相差6年出版成中文。但是後者「依戀,情感溫柔解方」可以說是這幾年來他的個案分析總結,也像是寫給要成為助人與自助者的一本實戰書。
Thumbnail
《小婦人》以「馬奇」一家:大姊梅格(Meg)、二姊喬(Jo)、三姊貝絲(Beth)以及四妹艾美(Amy)四姊妹為主軸,利用二姊喬(Jo)的視角在穿插敘事的時間線中,帶我們看見在那個時代下,屬於她們的成長故事。溫柔、珍貴是我看完這部作品的直覺感受,更開始思索夢想實踐、家人關係,與平靜以待世界的重要性。
Thumbnail
『 How to Not Die Alone 』這本書的中文譯名-哈佛 Google行為科學家的脫單指南 實在太恥,要是在書店看到根本不會想拿起來讀,其實它跟一般的兩性教科書很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