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尋己─自我覺察陪伴諮詢服務】免費體驗回饋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最近在設計粉絲專頁《如實成為自己》諮詢服務的正式收費方案時,重新查看了體驗方案的回饋問卷,確定自己真的收到了不少正面的反應XD

後來我突然臨機一動,想到以前當社工的時候,辦活動都一定會設計滿意度調查表,事後再製作成活動成果報告;

現在我也可以把回饋問卷的內容跟統計結果,做成圖表跟大家分享,希望可以讓大家更了解我的諮詢服務喔!

我設計的回饋問卷總共有10題,大概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個案的基本資料,第二部分是針對諮詢服務所能提供的協助,第三部分則想了解個案對於諮詢服務的對價接受度,最後則是開放回饋題;

首先分享問卷概況,過去這一年,我總共收回了16份回饋問卷;以生理性別來說,男性佔1/4、女性佔多數3/4;年齡分布則以21-40歲為大宗;

raw-image
raw-image

接下來開始是問卷的主要核心,諮詢服務所能提供的協助,每題是0-10分的十點量表。

※「請問這次的諮詢體驗,讓你感到被理解、支持的程度是?」

這題的平均分數為8.94分,最低填答分數為7分;

raw-image

這題會放在第一題是因為,能夠運用「同理心」讓個案感到被理解及支持,可以說是建立諮詢關係最重要的第一步;

而因為我是希望可以透過諮詢對話,陪伴個案一起度過一段人生的低潮期,因此第一次服務是否能夠讓個案感覺被理解、進而願意信任我就非常重要。

※「請問這次的諮詢體驗,讓你更認識自己的程度是?」

這題的平均分數為7.44分,最低填答分數為0分;

raw-image

這題的分數是所有題項裡面最低的,雖然難免有點在意,但不得不說這樣的結果很真實;

因為初次諮詢我還在蒐集資訊、認識個案的階段,而且大多時候個案都帶著明確的問題或困擾前來,諮詢又有60分鐘的時間限制;

因此我在前半段了解個案基本資料及問題概況後,後半段就會著重在提供可行的方法與建議,希望最後個案可以帶著一些方法或方向回到生活中繼續努力;

而要藉由諮詢師的角色,讓個案更認識自己,其實是需要非常小心的一件事情;

因為每個人的樣貌都是很豐富而多元的(這也是我們常常覺得自己很矛盾的原因),第一次諮詢能夠蒐集到的資訊很有限;

我通常不會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直接提出我對個案個性特質的評估,那樣會顯得太過武斷,而且給出的評估可能會過於單一;

如果是當下身心狀態比較脆弱的個案,就有可能會緊抓著我給的評估不放,而無法從他自己的角度去深入認識自己,這是非常可惜的;

但如果我有觀察到比較特別的面向,我會呈現在自己的個案紀錄中,後續個案如果有再預約諮詢,即可作為參考。

※「請問這次的諮詢體驗,讓你覺得困境or問題被解決的程度是?」

這題的平均分數為7.94分,最低填答分數為5分;

raw-image

這題是分數次低的項目,但我覺得這也是很真實的呈現,因為才進行第一次免費諮詢,如果個案的問題就被解決了,那我後續要賺什麼呢?(欸不是啦XDD)

人生或情緒的困擾本來就是複雜的,甚至會經常在不同面向持續影響我們,因此要透過一次諮詢就獲得解決,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我會盡可能在每次諮詢中,都給個案一個建議或回家功課,希望讓個案可以有行動方向或者多認識自己一點。

※「請問這次的諮詢體驗,整體讓你感到滿意的程度是?」

這題的平均分數為9.25分,最低填答分數為7分,這題是所有題目裡面平均分數最高的,令我感到欣慰;

raw-image

但另一方面我會忍不住想,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免費」體驗的關係,所以大家的滿意度才會比較高呢?

關於免費提供服務,我有一些經營自媒體,並透過各種類型接案維生的朋友,大家經常說:「不要提供免費的服務」,否則會吸引到不珍惜資源或者不是真的想改變的個案;

這個論點我某方面是認同的,但過去當社工的時候接觸過太多個案,還是讓我相信有真的很想改變,但是礙於資源不足、無法得到協助的人,所以我還是想提供免費體驗的機會;

但我的服務並不會因為免費而有任何打折,所以來體驗的個案,只要你在過程中願意相信我、開放自己提供足夠資訊,並一起討論解決方法,我相信都一定能夠讓你有所收穫的!

※「請問你是否願意把這個體驗方案推薦or分享給身邊的親友呢?」

這題的平均分數為8.75分,最低填答分數為5分;

raw-image

這題分數雖然也不低,但比上一題略低0.5分,猜測可能是大家多少還是會擔心外界眼光?因此不會想要讓親友知道自己曾接使用過服務;

不過如果你身邊有一直卡關、鬼打牆很久的親友,也許你曾經非常努力地想要幫助他,但他卻一直無法走出低潮;

這時候只要你一個分享,原本卡在低潮裡面很久、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的親友,就有機會透過諮詢獲得不同的協助。

※「請問這個體驗方案未來如果需要收費,你願意付費接受諮詢嗎?」

這題是獲得100%的同意,感謝大家的支持,也讓我更肯定自己的諮詢服務是真的有需求、而且能夠協助到大家的!

※「如果願意付費的話,你願意支付多少元的費用呢(以1小時計)?」

這一題有些個案是填寫一個區間的數字(例如:500-800元),我取中間金額(650元)後再加入平均計算,最後得到的金額是759.375元;

結果略高於我目前的正式收費定價600元/小時,感謝各位體驗個案的正面肯定唷:)

raw-image

問卷的題目內容就大概以上這些,剩下開放題的回饋之前就有截圖整理在相簿,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相簿看看;

其實原本沒有預期粉專文章會寫這樣的服務成果分享,但是寫完之後覺得蠻好的,除了可以檢視服務成效之外,也透過個案的回饋重新肯定自己服務的初衷與價值。

raw-image

看完以上的分享之後,如果你也有一些困擾不知道該向誰訴說,期待有人能夠好好傾聽、陪伴你一起想辦法解決,歡迎你預約【知心尋己─自我覺察陪伴諮詢服務】首次免費體驗,讓我利用一個小時的時間與你好好聊一聊,陪你梳理情緒、整理情境、找到答案,希望最後能夠讓你展露一絲微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秀慧的沙龍
53會員
132內容數
秀慧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9
在不斷追求努力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總是不知不覺會用許多主流社會價值的「應該」來鞭策自己; 但這些「應該」真的都是你喜歡、想做的嗎? 如果沒有深入去覺察、問問自己:「為什麼我這麼不想做這件事情?」 不僅錯失了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機會,更有可能會因為不斷經歷做不到的挫敗而變得討厭自己唷;
Thumbnail
2025/04/09
在不斷追求努力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總是不知不覺會用許多主流社會價值的「應該」來鞭策自己; 但這些「應該」真的都是你喜歡、想做的嗎? 如果沒有深入去覺察、問問自己:「為什麼我這麼不想做這件事情?」 不僅錯失了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機會,更有可能會因為不斷經歷做不到的挫敗而變得討厭自己唷;
Thumbnail
2024/08/31
而在這個實際的好處之外,如果加入時間線的概念、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我覺察」,我認為自我覺察還能夠為我們帶來以下的成長; ★「過去」將產生更深刻的意義 ★更能「活在當下」 ★創造出我們所期待的「未來」 ★成為自己的內在導師 為什麼「自我覺察」能夠帶來這些成長呢?以下就逐項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4/08/31
而在這個實際的好處之外,如果加入時間線的概念、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我覺察」,我認為自我覺察還能夠為我們帶來以下的成長; ★「過去」將產生更深刻的意義 ★更能「活在當下」 ★創造出我們所期待的「未來」 ★成為自己的內在導師 為什麼「自我覺察」能夠帶來這些成長呢?以下就逐項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4/08/19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對於「自我覺察」的定義是:「在保持心態開放的前提下,藉由不斷自問自答、自我探索的過程,把自己訓練成最了解自己的諮商師的一項心理活動。」 在心態保持開放之後,要如何進行接下來的覺察呢?
Thumbnail
2024/08/19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對於「自我覺察」的定義是:「在保持心態開放的前提下,藉由不斷自問自答、自我探索的過程,把自己訓練成最了解自己的諮商師的一項心理活動。」 在心態保持開放之後,要如何進行接下來的覺察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最近開始練習替身邊的朋友進行【知星尋己─占星本命盤諮詢服務】,以及上禮拜的「IG粉絲破百慶祝活動」替大家進行抽牌,發現大家提問的方式都很不一樣; 有的人習慣是非簡答的問題;有的朋友則會詳細說明自己面臨的狀況,但最後似乎不知道如何提問;還有的朋友只有簡單表示要詢問「感情」、「工作」的問題,然後沒有其
Thumbnail
最近開始練習替身邊的朋友進行【知星尋己─占星本命盤諮詢服務】,以及上禮拜的「IG粉絲破百慶祝活動」替大家進行抽牌,發現大家提問的方式都很不一樣; 有的人習慣是非簡答的問題;有的朋友則會詳細說明自己面臨的狀況,但最後似乎不知道如何提問;還有的朋友只有簡單表示要詢問「感情」、「工作」的問題,然後沒有其
Thumbnail
這次的個案回饋比較特別,從我跟個案約做服務時間起,當中有將近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這個個案非常認真的在回溯自己,除了思考自己的議題之外,也從我每日給的個案回饋中去反思自己,這就是我把每位個案的故事打出來的原因,因為故事或許不同,但有可能會產生有共鳴的地方。 而每一篇文章最後,我才會寫下我自己認為的原
Thumbnail
這次的個案回饋比較特別,從我跟個案約做服務時間起,當中有將近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這個個案非常認真的在回溯自己,除了思考自己的議題之外,也從我每日給的個案回饋中去反思自己,這就是我把每位個案的故事打出來的原因,因為故事或許不同,但有可能會產生有共鳴的地方。 而每一篇文章最後,我才會寫下我自己認為的原
Thumbnail
其實沒有收穫 為何過了這麼久才寫 原因是,我真的想不起來我到底從第三次諮商獲得了什麼 這本就在我意料之中 其實前面2次的諮商,讓我獲得最多的-就是透過對方的整理,讓我清楚知道我現在迷失在哪個階段和層面。 應該說最難的“如何找到自己的熱情”這件事我已經幫自己找到了部分 所以第一、二次的諮商著重在整理我
Thumbnail
其實沒有收穫 為何過了這麼久才寫 原因是,我真的想不起來我到底從第三次諮商獲得了什麼 這本就在我意料之中 其實前面2次的諮商,讓我獲得最多的-就是透過對方的整理,讓我清楚知道我現在迷失在哪個階段和層面。 應該說最難的“如何找到自己的熱情”這件事我已經幫自己找到了部分 所以第一、二次的諮商著重在整理我
Thumbnail
其實在第一次諮詢完後,想不太透第二次諮詢會獲得什麼嶄新內容和幫助 第一次諮詢完有點像是重新認識自己 知道自己體內的矛盾個性等等,然後試著去接受。 具象化的我 但在第二次諮詢前,因為有意識的對自己的個性認知、觀察 所以反而發現了-自己很具象化的特質。 從前面幾篇文章寫下來,我發現自己是一個很需要靠具
Thumbnail
其實在第一次諮詢完後,想不太透第二次諮詢會獲得什麼嶄新內容和幫助 第一次諮詢完有點像是重新認識自己 知道自己體內的矛盾個性等等,然後試著去接受。 具象化的我 但在第二次諮詢前,因為有意識的對自己的個性認知、觀察 所以反而發現了-自己很具象化的特質。 從前面幾篇文章寫下來,我發現自己是一個很需要靠具
Thumbnail
最近在設計粉絲專頁《如實成為自己》諮詢服務的正式收費方案時,重新查看了體驗方案的回饋問卷,確定自己真的收到了不少正面的反應XD 後來我突然臨機一動,想到以前當社工的時候,辦活動都一定會設計滿意度調查表,事後再製作成活動成果報告;
Thumbnail
最近在設計粉絲專頁《如實成為自己》諮詢服務的正式收費方案時,重新查看了體驗方案的回饋問卷,確定自己真的收到了不少正面的反應XD 後來我突然臨機一動,想到以前當社工的時候,辦活動都一定會設計滿意度調查表,事後再製作成活動成果報告;
Thumbnail
在學習諮商技巧之後,我回顧了過去幾次的訪談經驗,發現那些成功的訪談之中,有這幾個元素。
Thumbnail
在學習諮商技巧之後,我回顧了過去幾次的訪談經驗,發現那些成功的訪談之中,有這幾個元素。
Thumbnail
收到這樣的回饋令我感到欣慰,雖然不是我的服務本身直接協助到個案,但透過我的分享,個案認識到更適合他、符合他當時需求的資源,其實我的諮詢仍然發揮了「轉介」的效用,而且也幫朋友多找到一名粉絲XD
Thumbnail
收到這樣的回饋令我感到欣慰,雖然不是我的服務本身直接協助到個案,但透過我的分享,個案認識到更適合他、符合他當時需求的資源,其實我的諮詢仍然發揮了「轉介」的效用,而且也幫朋友多找到一名粉絲XD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