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標題我想你應該會覺得霧煞煞?要去幫助別人,但是卻要先忘記自己要去幫助他人,這是什麼意思?這樣到底是要幫,還是不幫呢?
答案還是要幫的,只是在採取行動去提供幫助之前,我們可以先回頭檢視一下自己的狀態,先放下那個急切想要助人的心再去做,這是為什麼呢?
先讓我們看一段諮詢小故事~
—
之前有一位諮詢的個案,他是一名資深的職業軍人,需要管理及照料單位內的士兵,而其中一名士兵有財務狀況,不僅是月光族,還數次向親友同袍借錢,造成整個單位的困擾;
而來找我諮詢的個案花了好多時間與該士兵晤談,甚至仔細跟士兵盤點清算其收入與支出的內容、討論是否有哪些不必要的開銷等等,但士兵的狀況並無明顯改善;
個案覺得自己已經想過所有辦法,用盡心力想要協助該士兵改善其財務問題,避免再有需要借貸的情形發生,但結果卻不如預期,個案感到非常灰心;
面對這樣的棘手的情況,我們還能夠做什麼呢?
—
結果我請我的個案暫停再去檢討士兵的財務狀況,而是可以跟他聊聊花那些錢的時候有什麼感受?什麼原因吸引他、讓他想要花錢去買那個東西呢?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傻眼?士兵不是已經月光了嗎?再去跟他聊花錢的事情,不就是變相鼓勵他繼續花錢?
題外話,這讓我想起好幾年前教改在討論國中小學的課本中,是否要加入性教育相關的內容?不知道大家的想法是什麼?
我的想法是,因為性是人體的自然本能,孩子又是非常具有好奇心的,並不會因為課本沒寫到,就完全不去接觸性這件事情;
因此如果能夠透過學校教育,以理性開放的態度教導孩子正確的性知識,我想至少在孩子好奇嘗試的時候,可以知道如何尊重他人的身體界線、如何好好保護自己的身體。
—
回到原本的故事中,士兵同樣不會因為不談花錢的話題,就突然開始省錢,所以不用擔心跟他討論相關問題會讓他更花費無度;
相反的,在他的情況下,我覺得更應該去了解「花錢」對他的意義跟重要性到底是什麼?
因為來找我諮詢的個案,已經跟他討論過記帳、收支平衡等各種節流的方法了,但還是無法改變他月光的情況,那就表示士兵的問題應該不是不知道如何省錢,而是「花錢」對他來說有特別的意義跟重要性;
金錢畢竟只是物質世界交換物品或勞務的一個媒介,去了解他花費的選擇跟原因,才有機會去了解他內心欠缺、想要獲得的,究竟是什麼,而這可能才是關鍵所在;
也許士兵從小生活在貧苦的家庭,從來沒有拿過零用錢,讓他經常羨慕同學有零用錢可以買玩具,因此現在好不容易他有自己的薪水了,就會想要盡情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如果是這樣,就要讓他意識到,他現在的花費方式是基於彌補小時候的金錢匱乏感,但這樣的花費方式如果持續下去,可能會形成怎麼樣的未來?
而這樣的未來是他想要的嗎?如果不是的話,那有沒有其他方式可以去因應這個內在的金錢匱乏感呢?如此才有機會從根源去協助他改變月光的情形。
—
再回到主題上,為什麼我會說,在我們要去幫助別人之前,要先忘記這件事情呢?
這是因為,當我們想著要去「幫助」別人的時候,我們經常在不知不覺間採取一種「上對下」的姿態,而且會有一個我們的「想像」,認為對方應該要是「某個樣子」才好/才對;
但這基本上是根據我們的經驗跟價值觀,卻不一定是對方想要的,如果再加上上對下的高度落差,就會更讓對方感覺到壓力而下意識抗拒;
以諮詢個案的例子來說,因為個案跟士兵之間本來就是長官與屬下的關係,上對下的立場已經無法避免;
而個案跟我說過他是一個很努力存錢、做理財規劃的人,想當然爾,這是我個案的價值觀跟期待,因此他才會努力跟那名月光的士兵討論要如何省錢跟存錢;
但這是屬於個案的認知跟期待,不是那名士兵想要的,所以不管我的個案再怎麼努力,都無法真的讓士兵產生改變,這其實蠻可惜的;
因為我感覺到我的個案,不只是想要解決士兵借貸的行為在軍中造成的困擾而已,而是真的想要幫助他;
後來個案先放下原本要改變士兵花費習慣的想法,放下要幫助士兵解決月光問題的期待,去跟士兵聊一些不同的話題、嘗試去了解士兵的感受跟想法;
最後根據個案的回饋,他覺得跟士兵之間的談話氣氛改變了,看起來是個好的新開始。
—
分享這個故事,讓我再次檢視自己諮詢的理念,就像我之前分享的書籍
《靈媒媽媽的心靈解答書》的副標題「你,是自己的鑰匙」一樣;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導師,最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只是可能被外界的期待跟聲音暫時遮蔽了內在真實的聲音,所有人生困境的關鍵鑰匙也在自己身上;
所以我並不會自稱是老師,直接給你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我會透過對話、提問去陪伴你找到內心屬於你的答案。
如果你也有想要探索的議題,歡迎來預約粉絲專頁
【知心尋己─自我覺察陪伴諮詢服務】的體驗方案,讓我利用一個小時的時間與你好好聊一聊,陪你梳理情緒、整理情境、擬定行動方案,希望最後能夠讓你找到符合心之所嚮的方向、展露一絲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