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廣告投放有分前台後台?那又有什麼差別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隨著數位廣告的蓬勃發展,還有線上消費的趨勢和習慣,許多企業、品牌或商家,甚至是個人,都可能有投放廣告的經驗,而在數位廣告越來越競爭的情況下,精準投放便顯得格外重要,但你知道Facebook廣告投放有分前後台嗎?在投放之前,要記得選對工具,才能幫助你事半功倍噢!


什麼是Facebook廣告前台和後台?

所謂的前台,就是在粉絲專頁的貼文右下角有個按鈕「加強推廣貼文」,按進去之後會到達可以做廣告設定的頁面。

粉絲專頁的貼文下方

粉絲專頁的貼文下方

Facebook廣告前台-加強推廣貼文

Facebook廣告前台-加強推廣貼文


而後台則是要從Facebook的首頁左側,點擊九宮格按鈕後,即可進入「廣告管理員」的後台頁面。

raw-image
Facebook廣告前台-廣告管理員

Facebook廣告前台-廣告管理員


Facebook前後與後台有什麼差異?

先說結論,通常我會建議不要使用前台的「加強推廣貼文」,而應該使用後台的「廣告管理員」來投放廣告,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後台可以做的廣告設定比較多也比較進階,因此在投放上也就會精準得許多。

至於實際上有什麼差異呢?最主要的差異有三個,分別是廣告目標、受眾設定以及廣告數據。

廣告目標

在建立廣告時第一個要選的步驟就是廣告目標,它會直接影響的是Facebook演算法幫你找到的群眾,若使用前台投放廣告,目標僅有5種可以選;如果是後台的廣告管理員,目標則有13種可以選,這樣一來就可以做更精準更全面的廣告策略。

前台的廣告目標

前台的廣告目標

後台的廣告目標

後台的廣告目標


受眾設定

透過前台投放,一則貼文僅能投放一組受眾;若是透過後台,一則貼文則可以同時投放多組受眾,並藉此進行A/B Test來找到更精準的受眾。

在受眾的條件篩選方面,前台與後台都可以設定性別、年齡、地區和興趣,但後台還多了語言以及更進階的自訂受眾,而什麼是自訂受眾呢?自訂受眾可以讓你上傳自己的顧客名單,並且透過此名單進行類似受眾的擴充,這樣系統就能自動找到跟你原有顧客相似的受眾。


廣告數據

廣告投放的建立和設定其實不難,最難的是如何看懂廣告數據,並且進一步分析和優化,來達到更好的廣告成效。

前台只有提供觸及、點擊和互動相關的數據,對於廣告優化上並沒有什麼幫助。而後台則是提供了非常完整的數據,種類絕對是多到你分析不完的,但也不用太擔心,只要拿我們需要的數據來分析即可。


總結

前台和後台的差異項目其實不只以上那些,我只舉例了差異最大的三個,因此如果可以的話,都會建議使用後台的廣告管理員來進行投放,雖然對於新手來說可能有點複雜,但至少也要讓廣告預算花得有成效才是對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avin行銷趣
11會員
6內容數
記錄我在數位行銷領域中的各種奇遇和學習,感謝你的蒞臨,讓我們一起在行銷的世界探索。
Gavin行銷趣的其他內容
2024/04/13
ASC全名為Advantage + Shopping Campaign,結合了Meta最新的機器學習模型,簡單說就是讓AI來幫你投廣告的意思。 這篇文章討論了ASC廣告的轉換成效以及CPC,並提供了相關數據分析。
Thumbnail
2024/04/13
ASC全名為Advantage + Shopping Campaign,結合了Meta最新的機器學習模型,簡單說就是讓AI來幫你投廣告的意思。 這篇文章討論了ASC廣告的轉換成效以及CPC,並提供了相關數據分析。
Thumbnail
2024/04/11
最近人們紛紛討論FB廣告成效下降的問題,懷疑是Meta推出的ASC廣告演算法所導致。 據報導指出,Meta廣告主聲稱出現自動化系統故障,導致銷售額下降,成本上升。 大家都很關心此問題,因為如果持續演算法問題繼續影響廣告效果,行銷人員將需要採取行動來降低成本。
Thumbnail
2024/04/11
最近人們紛紛討論FB廣告成效下降的問題,懷疑是Meta推出的ASC廣告演算法所導致。 據報導指出,Meta廣告主聲稱出現自動化系統故障,導致銷售額下降,成本上升。 大家都很關心此問題,因為如果持續演算法問題繼續影響廣告效果,行銷人員將需要採取行動來降低成本。
Thumbnail
2023/06/12
很多廣告投手在擬定廣告策略時,都會加入流量漏斗的概念,也就是會至少設定一組專門引流的廣告,它的目標不是轉換(購買),而是負責將用戶導向某個特定頁面(官網),透過便宜的廣告費帶入大量的訪客,並且在後續做「再行銷」的策略與動作。 用流量漏斗的概念來說的確沒什麼問題,但實際上此策略真的可行嗎?
Thumbnail
2023/06/12
很多廣告投手在擬定廣告策略時,都會加入流量漏斗的概念,也就是會至少設定一組專門引流的廣告,它的目標不是轉換(購買),而是負責將用戶導向某個特定頁面(官網),透過便宜的廣告費帶入大量的訪客,並且在後續做「再行銷」的策略與動作。 用流量漏斗的概念來說的確沒什麼問題,但實際上此策略真的可行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前言 你好啊,如果你正在閱讀這篇文章,首先我很榮幸。 我是Sean,專精於數位媒體廣告投放,希望能透過這個一系列的Facebook廣告投放教學,有系統的幫助到你,讓你從外而內,由簡至繁,最終融會貫通,練就屬於你自己的一套行銷哲學。 市面上教廣告投放的這麼多,為什麼我還要寫這一系列文章呢?
Thumbnail
前言 你好啊,如果你正在閱讀這篇文章,首先我很榮幸。 我是Sean,專精於數位媒體廣告投放,希望能透過這個一系列的Facebook廣告投放教學,有系統的幫助到你,讓你從外而內,由簡至繁,最終融會貫通,練就屬於你自己的一套行銷哲學。 市面上教廣告投放的這麼多,為什麼我還要寫這一系列文章呢?
Thumbnail
隨著數位廣告的蓬勃發展,還有線上消費的趨勢和習慣,許多企業、品牌或商家,甚至是個人,都可能有投放廣告的經驗,而在數位廣告越來越競爭的情況下,精準投放便顯得格外重要,但你知道Facebook廣告投放有分前後台嗎?在投放之前,要記得選對工具,才能幫助你事半功倍噢!
Thumbnail
隨著數位廣告的蓬勃發展,還有線上消費的趨勢和習慣,許多企業、品牌或商家,甚至是個人,都可能有投放廣告的經驗,而在數位廣告越來越競爭的情況下,精準投放便顯得格外重要,但你知道Facebook廣告投放有分前後台嗎?在投放之前,要記得選對工具,才能幫助你事半功倍噢!
Thumbnail
Facebook 是所有品牌操作數位行銷的兵家必爭之地,「經營社群」一詞在台灣幾乎等同營運Facebook 粉絲專頁。然而隨著臉書演算法不斷調整,粉絲專業經營者也遇到前所有的挑戰,本篇提出應對來自臉書挑戰的行銷對策。
Thumbnail
Facebook 是所有品牌操作數位行銷的兵家必爭之地,「經營社群」一詞在台灣幾乎等同營運Facebook 粉絲專頁。然而隨著臉書演算法不斷調整,粉絲專業經營者也遇到前所有的挑戰,本篇提出應對來自臉書挑戰的行銷對策。
Thumbnail
Facebook廣告後台熱門的輪播廣告形式,如何在Facebook粉絲團也可以發佈輪播形式的一般貼文呢?2021年最新的Facebook一般輪播貼文教學,讓每張圖都可以編輯特有的標題與設定連結按鈕。
Thumbnail
Facebook廣告後台熱門的輪播廣告形式,如何在Facebook粉絲團也可以發佈輪播形式的一般貼文呢?2021年最新的Facebook一般輪播貼文教學,讓每張圖都可以編輯特有的標題與設定連結按鈕。
Thumbnail
如果你想看的是廣告投放可以保證獲利,那應該是走錯棚了。 廣告,沒有保證的結果,說穿了,大多數的預估值、銷售值的評估基礎,都是個人觀點居多。如果有哪個敢拍胸脯保證收益的操作合約,我也想要簽,躺著數錢多好,都別人幫我做就可以了。 
Thumbnail
如果你想看的是廣告投放可以保證獲利,那應該是走錯棚了。 廣告,沒有保證的結果,說穿了,大多數的預估值、銷售值的評估基礎,都是個人觀點居多。如果有哪個敢拍胸脯保證收益的操作合約,我也想要簽,躺著數錢多好,都別人幫我做就可以了。 
Thumbnail
有許多人對「買廣告」這件事有一種潔癖,好像這是一種「作弊」行為;對於不用買廣告就達成行銷目標的成功案例,則是心生嚮往,希望自己的產品或活動都能享受「病毒式行銷」的操作,只靠口耳相傳就被很多人知道。然而,這其實是一種隱藏的偏見。
Thumbnail
有許多人對「買廣告」這件事有一種潔癖,好像這是一種「作弊」行為;對於不用買廣告就達成行銷目標的成功案例,則是心生嚮往,希望自己的產品或活動都能享受「病毒式行銷」的操作,只靠口耳相傳就被很多人知道。然而,這其實是一種隱藏的偏見。
Thumbnail
談到品牌與商品的行銷操作,10個業主當中有11個回應都相同,「當然越多曝光平台越好啊,FB粉絲團、IG、LINE@、GOOGLE聯播網、YAHOO原生、SEO、關鍵字、部落客業配、最好還可以找到KOL做YT」,在你把這些全部做完之前,不是團隊先忙死就是已經把行銷預算燒完還沒有達到成果
Thumbnail
談到品牌與商品的行銷操作,10個業主當中有11個回應都相同,「當然越多曝光平台越好啊,FB粉絲團、IG、LINE@、GOOGLE聯播網、YAHOO原生、SEO、關鍵字、部落客業配、最好還可以找到KOL做YT」,在你把這些全部做完之前,不是團隊先忙死就是已經把行銷預算燒完還沒有達到成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