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的澎湖灣:麵線、灰窯和天人菊

2023/06/04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澎湖,從小到大聽聞身旁友人去最多次的一座離島,而我直到今年才有機會踏上。初來乍到,一切對我來說都很新鮮,仙人掌冰、玄武岩、摩西分紅海、天堂路、跨海大橋、花火節⋯⋯大概是澎湖留給我的印象,而我也試著去尋找更多的澎湖故事。

馬公走訪:第一市街與西衛手工麵線

落地澎湖機場,第一站當然是到最熱鬧的馬公市區。
以聚落發展來說,通常都是以廟宇為中心展開的,有「第一市街」的馬公中央街也不例外,就佇立在天后宮一旁。不過就像多數老街一樣,這裡已經轉型成為觀光商業之地,雖然盡力保留了建築風貌,仍然是經過了改建之手,老街中以伴手禮、小吃和文創禮品最為發達。
當然老街內還是有許多超過數十甚至數百年歷史的老字號,例如四眼井、西河印刷廠、乾益堂中藥行。四眼井似乎是馬公最古老的井,一次設計四個井口方便多人取水,也因為洞口不小,早年為了避免市民取水時不慎跌落,還會以花崗石條覆蓋著;西河印刷廠裡面還擺放著早年的活版印刷工具與鉛字,但是為了生存,這裡也已經轉型為販售文創商品為主了,這是時間洪流的痕跡;乾益堂中藥行門前飄香的藥膳蛋則是必吃的了。
中央街有「第一市街」之稱。(筆者攝影)
台灣的老街發展似乎都大同小異,而整個馬公既然發跡得早,現在基本上也與台灣市街無異,飲料店甚至開得跟商圈一樣密,不過有趣的是這裡接到大多不寬敞,機車停到人行道上的停車格是家常便飯,而且人行道高度並不高,機車發動後直接往前騎就可以上路了。
馬公以北的西衛則有著手工麵線產業。
西衛因為具備少雨、風大的天候特性,手作麵線產業發達,不過製作過程如何拿捏麵粉、鹽跟水的比例,還得憑技巧跟經驗,這個手工藝也慢慢要失傳了。師傅手拉麵線的時間大多在早上,中午才落地的我們沒能一睹,倒是趕上了收麵線前的曝曬階段,一路從家門口曬到社區口,光是看了都想嚐一口。
西衛手作麵線也是越來越少見的澎湖一景。(筆者攝影)
「要看天氣啦,不保證做,啊如果你要,我禮拜六幫你做、禮拜天曬,禮拜一再來拿。」想要預訂時,阿婆是這麼說的。

北環尋古:許家村灰窯

大家都說,玩澎湖有兩大經典路線:北環與南環。這一趟去南環的時間比較少,北環倒是讓我印象深刻。從馬公一路向北經過天堂路所在的白沙鄉,一路再南繞到有許多玄武岩的西嶼鄉就是北環,不過北環的第一站,我們停在一個名氣比較不大的許家村。
為什麼?還得從知名打卡景點菓葉灰窯說起。
灰窯業是澎湖重要的傳統產業,應用於建材的黏著劑,而菓葉灰窯就是過去製作石灰的遺跡,也是澎湖現在保存較好的灰窯業遺跡。查找資料時,偶然注意到許家村這個地方的灰窯業也是盛極一時,甚至隱約一度有引領澎湖灰窯業的勢頭。
可惜的是許家村人口外移嚴重,灰窯遺址基本已經難尋,這一趟來我也是撲了個空,只剩下社區裡許多老房和咾咕石建築仍然訴說著這裡過去的種種。
許家村曾是灰窯重鎮,如今難巡古時遺跡,倒是看見不少斷壁殘垣的咾咕石建築。(筆者攝影)
其實不只許家村,這一趟到來我才發現,澎湖著名的咾咕石建築原來隨處可見,每彎進一個小社區,總是看得到人去樓空的咾咕石建築,垮的垮、殘的殘,除了二崁聚落,似乎再沒有保存特別完善或整理過的了,相比蘭嶼對地下屋的支持,感覺有些可惜。
離開了許家村,繼續沿著北環來到白沙鄉,相比知名打卡點天堂路,擁有300年歷史的另一個景點通梁古榕倒是更吸引我。要說為什麼,那就是澎湖真的太熱太曬了,通梁古榕真的是避暑的好地方⋯⋯。
通梁古榕有300年歷史,是個乘涼的好地方。(筆者攝影)

西嶼驚奇:菊島、玄武岩、造船廠

整趟旅程中,讓我停留最久的當屬西嶼鄉了。
這裡也有著許多打卡景點:大菓葉玄武岩、外垵漁港 、鯨魚洞、小池角雙曲橋⋯⋯不過我的第一站是竹灣村,因為一則查到的有趣資料:這裡是澎湖碩果僅存還在造船的村莊。
竹灣村曾是澎湖縣造船重鎮,也是撐起澎湖漁業一大支柱,如今也屬於夕陽產業;原本以為屬於日落產業、不會看到太多人影,沒想到整條街前前後後加起來應該也有20個人在忙前忙後,甚至小孩都來幫忙,補漆的、維修的、整理漁網的,各自在不同角落專心著,也因為他們都投入在工作上,我也不好意思上前去攀談打擾了。
竹灣造船廠是澎湖少數留存還在從事船務的村莊了。(筆者攝影)
繼續南下的路上,我在一處海邊停留了一陣,因為看到了這趟旅程中最大的一片天人菊花海——好吧,還稱不上海,不過也是遍佈多處了。
澎湖別稱菊島,因為這裡長滿了天人菊。只要仔細觀察,澎湖路邊隨處可見天人菊,就跟廢棄的咾咕石建築一樣。雖然天人菊不是澎湖的原生種,不過因為耐旱耐鹽耐風,很適合澎湖的氣候,花期落在4-10月正好也是大家喜歡前往澎湖的季節。
西嶼鄉南端著名的景點牛心山腳下也佈滿了天人菊,許多攝影人很喜歡在這裡拍照,仔細一看,原來牛心山的構成也是澎湖著名的玄武岩,雖然不若那些著名的玄武岩景點可以近距離接觸玄武岩,不過仰望牛心山,感覺更能對玄武岩產生敬畏之心。
牛心山由玄武岩構成,底下是遍佈的天人菊,也是澎湖被稱為菊島的原因。(筆者攝影)

旅行,重要的還是心境

這趟旅程,大概就是按照著「馬公」、「西嶼」和「湖西」這樣的邏輯分配了三天的旅程,不過最後一天的重頭戲其實放在晚上的花火節,白天還遇上颱風攪局,倒也沒有特別去哪,所以特別珍惜頭兩天的行程。
也許是島夠大的原因(甚至這次還沒有玩跳島行程),澎湖並不如我想像中的那樣觀光,世街的熱鬧、路途中的疾風、小社區裡的手工傳產,在在都刻畫著當地人在海島討生活的痕跡,許多自然美景和觀光老街確實美麗,不過走起來感覺倒沒特別深刻。
我想到一個遠方旅行,重要的還是自己的心境是如何吧,對我來說,欣賞美景的同時如果不能多認識這裡一些,那是有些可惜的。
最後特別提一下澎湖的美食,儘管平常出去玩我是不太在乎要吃什麼的,但是澎湖地廣,吃的不先安排恐怕是會挨著餓吹風,不過聽說網路上推薦的某些知名店家踩雷機率挺高,問過在這邊生活幾年的朋友,才找到一些聲量不高卻是真材實料的餐廳:
  • 馬公城隍廟燒肉飯
  • 湖西老蔡牛肉麵
  • 馬公大漢花枝鑲油條
  • 三哥酒釀炸雞排
雖然我不太懂吃,不過就當作提供幾個多的參考給大家吧。
116會員
95內容數
講求效率與結果的當代,過程似乎不再重要,連帶旅行也變得只為目的而不為體驗;透過攝影與書寫,寫下自己對台灣的小小觀察。IG:@huai0305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