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繪畫實驗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人工智能繪畫日常感想記錄

人工智能繪畫2

人工智能繪畫2

日忙夜也忙

一看, 竟然一個多月沒有寫出一篇來…

其實最近還挺忙的,家裡瑣事一大堆。

找了個幫忙做小工程的又不配合,遲遲未能完工,結果花在催促督導這個工程的時間 ,比實際施工的時間還多少,最後總算是完成了。

幸虧,還能夠繼續抽出一點點時間,進行人工智能繪畫的實驗。

提示詞工程

這裡再分享一點關於人工智能繪畫發展的觀察和感受。

最近看到有招聘稱為prompt engineer ,提示詞工程師的職位,職位名稱挺新奇,重點是工資好像還不低,因而迅速成為了新的熱門工種。

新的工種,就是因為人工智能大躍進促成文字生成影像影片的能力。只需要一句話,一段簡單明確的描述,人工智能模型就能為你生成影像和影片。

提示詞工程師和咒語

工程師,總令人覺得跟藝術格格不入,MM倒認為prompt artist,提示詞藝術家來得更恰當。也有人稱之為吟唱詩人和魔法師,提示詞就是他們的魔法咒語。

本來繪畫就是一種藝術創作,文字創作是另外一種。現在有了人工智能,文字創作藝術跟繪畫的關係就變得親密起來,更有藝術的詩意和跨界別的感覺。

提示詞

Prompt 這個字原來的意思是催促,也是電腦文字模式時代,當UNIX,DOS等作業平台盛行的年代,用以輸入指令(command) 的那個位置。

人工智能應用的prompt 其實也差不多,輸入的關鍵字(keywords)就是運作需要的指令,而這些指令比高階程式語言使用的指令更接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語言,甚至可以說就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語言,而這個本來就是人工智能的原意,讓人工智能成為大眾都能輕易使用的工具,並非高不可攀。

人工智能繪畫實驗

最近的繪畫實驗,並沒有太大的發現和進展,就像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如細水長流。

不過,最明顯的是看到了軟件的能力在各方面都有所提升,不論是質量還是準確度,都一直在進步。

同時,相類的產品,就如雨後春筍,一下子多了很多。原本還打算列舉一些出來,給大家參考參考,現在發覺只是列出比較多位人認識的名字,寫滿一張紙也寫不下,那邊打消了這個念頭。當然如果大家對這個有興趣,給MM在評論區留言,MM會考慮做一個出來一起研究,反正不少還是免費的資源。

進步

現在來看看MM畫叉燒湯麵的實驗成果。

頭一幅是半年前剛開始實驗的時候畫的,然後後面的就是最近一個星期的成品。

半年前的叉燒麵

半年前的叉燒麵

現在的叉燒麵

現在的叉燒麵

可以看到的是叉燒的感覺真實多了,但是一看筷子便看出端倪了。

MM畫了一些比較滿意的作品,做成了 2023年年曆,就放在這個網站的下載區,歡迎下載使用,對畫作有意見也可以提出啊。

感謝閱讀,歡迎留言交流。

原文發佈在MM Bite-size Learning網站,並同時發表於PotatoMediaMatter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M的沙龍
2會員
14內容數
分享職場實用軟技能,持續學習所得,紀錄生活觀察隨想
MM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分享在家遠程工作的一點體驗
Thumbnail
2024/12/31
分享在家遠程工作的一點體驗
Thumbnail
2024/03/08
學習貴乎自然和自發。
Thumbnail
2024/03/08
學習貴乎自然和自發。
Thumbnail
2023/04/19
Up的一個口語用法
2023/04/19
Up的一個口語用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一百天前,我第一次接觸到AI算圖,或者俗稱的AI繪圖,一時之間驚為天人,就一頭栽下去研究各種技巧,在大概七十天前,我寫下了 AI算圖,Stable Diffusion的頭一個月 ,又經過了兩個月,有了更多的感想,所以來寫一些研究AI算圖時的感想。
Thumbnail
一百天前,我第一次接觸到AI算圖,或者俗稱的AI繪圖,一時之間驚為天人,就一頭栽下去研究各種技巧,在大概七十天前,我寫下了 AI算圖,Stable Diffusion的頭一個月 ,又經過了兩個月,有了更多的感想,所以來寫一些研究AI算圖時的感想。
Thumbnail
-人工智能繪畫日常感想記錄
Thumbnail
-人工智能繪畫日常感想記錄
Thumbnail
又好一段時間沒更新這個專案了,近期因為正職工作的關係,較難整理過於瑣碎的開發進度。
Thumbnail
又好一段時間沒更新這個專案了,近期因為正職工作的關係,較難整理過於瑣碎的開發進度。
Thumbnail
各位朋友可以猜猜,這是用什麼軟體畫出來的呢? 2023年最大的技術革新「AI」對遊戲業產生怎麼樣的影響? 而我們可以用什麼樣的心態面對? 以下分享 5 點,我在遊戲業中與 AI 共存的觀點
Thumbnail
各位朋友可以猜猜,這是用什麼軟體畫出來的呢? 2023年最大的技術革新「AI」對遊戲業產生怎麼樣的影響? 而我們可以用什麼樣的心態面對? 以下分享 5 點,我在遊戲業中與 AI 共存的觀點
Thumbnail
最近關於 AI 繪圖的話題十分有熱度,大家有試玩過 Midjourney 了嗎?我作為一個文藝傾向很明顯的人,要跟上科技進步的節奏其實都會稍慢一些,但總算也都試用過了,有一些觀察與心得,以及因應 AI 發展可以稍稍調整的教育方向,在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Thumbnail
最近關於 AI 繪圖的話題十分有熱度,大家有試玩過 Midjourney 了嗎?我作為一個文藝傾向很明顯的人,要跟上科技進步的節奏其實都會稍慢一些,但總算也都試用過了,有一些觀察與心得,以及因應 AI 發展可以稍稍調整的教育方向,在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Thumbnail
在這個時代最為巧妙之處之一,可能就是創作這件事能與AI一起完成。 「邀請」AI 共同創作的這個過程,和傳統寫作和繪畫中創意與靈感以及心流的本質大大不同,更像是給予指令與訓練的過程,讓創作能更接近心中的期待。 這是一個,彷彿人人都是詠唱師,默念如咒語一般的指令,就能信手拈來一篇文章或圖畫的奇妙時代。
Thumbnail
在這個時代最為巧妙之處之一,可能就是創作這件事能與AI一起完成。 「邀請」AI 共同創作的這個過程,和傳統寫作和繪畫中創意與靈感以及心流的本質大大不同,更像是給予指令與訓練的過程,讓創作能更接近心中的期待。 這是一個,彷彿人人都是詠唱師,默念如咒語一般的指令,就能信手拈來一篇文章或圖畫的奇妙時代。
Thumbnail
人工智能繪畫試驗的紀錄和實驗作品分享。歡迎下載作個人用途。
Thumbnail
人工智能繪畫試驗的紀錄和實驗作品分享。歡迎下載作個人用途。
Thumbnail
我有一個名為【書中書】的專題,我為每一篇文章對應了一張圖片,而該等圖片都是生成藝術,都是人工智能生成,輸入文字產生圖片,這些圖片我有數百張,花了近半年的時間所積累的,當然,未來若還不夠用我也可繼續生成迎合文章內容的圖片作為文章的插圖。 Bored.Ai is the creative partner
Thumbnail
我有一個名為【書中書】的專題,我為每一篇文章對應了一張圖片,而該等圖片都是生成藝術,都是人工智能生成,輸入文字產生圖片,這些圖片我有數百張,花了近半年的時間所積累的,當然,未來若還不夠用我也可繼續生成迎合文章內容的圖片作為文章的插圖。 Bored.Ai is the creative partner
Thumbnail
就像Photoshop與數位設備問世之後,許多暗房作業也跟著已經走入歷史,許多的「懷舊」與「復刻」都可以建立在現代科技的數位製程當中,但「手工藝術」的價值,不也在這樣的缺稀市場裡讓世人重新檢視它的保存價值嗎?繼續堅持暗房沖片的人也大有人在呢!MJ的出現對於許多影像工作者來說,相信都會是腦內衝擊...
Thumbnail
就像Photoshop與數位設備問世之後,許多暗房作業也跟著已經走入歷史,許多的「懷舊」與「復刻」都可以建立在現代科技的數位製程當中,但「手工藝術」的價值,不也在這樣的缺稀市場裡讓世人重新檢視它的保存價值嗎?繼續堅持暗房沖片的人也大有人在呢!MJ的出現對於許多影像工作者來說,相信都會是腦內衝擊...
Thumbnail
好像 暫停寫作一陣子?(其實是2年 剛剛偷喵上一篇文章看到的) 這2年剛好就是疫情在台灣嚴重的2年(然後我暫停的2年其實也跟疫情沒什麼關聯) 暫停的原因 純粹就是懶 找不到持續寫作的動力 所以就暫停了(youtube也閒置蠻久最近才甦醒 你看到的就是下面這個 我真是個懶散的人啊...)
Thumbnail
好像 暫停寫作一陣子?(其實是2年 剛剛偷喵上一篇文章看到的) 這2年剛好就是疫情在台灣嚴重的2年(然後我暫停的2年其實也跟疫情沒什麼關聯) 暫停的原因 純粹就是懶 找不到持續寫作的動力 所以就暫停了(youtube也閒置蠻久最近才甦醒 你看到的就是下面這個 我真是個懶散的人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