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訓能當北斗星嗎?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近日閱讀「大學的脊梁」一書,書中多次提到台大的校訓為:敦品勵學,愛國愛人,久未出現的校訓一詞,又跳回心頭。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的校訓,藉以彰顯學校的願景及特色,希望像暗夜中的北斗星,能指引學生走向正確的方向。記得唸師大時的校訓是「誠、正、勤、樸」,期勉老師時時以誠正不阿修身,教書時勤奮不懈,生活中力求簡單樸實,這樣的校訓是不是很合乎當一位老師應有的要求及特質?

在眾多校訓中,獨對東吳大學前校長劉兆玄所提出的「五識」校訓,印象格外深刻。何謂五識?即希望同學培養具有知識、常識、見識、膽識及賞識的人生。首先被提到的是知識,當然知識常從書中求,讀書是汲取古今中外思想菁華及智慧結晶的不二法門。余秋雨曾說:「讀書是把人從平庸的狀態拔擢出來的最佳途徑,一個人想要擺脫五尺之軀的卑微,從芸芸眾生的喧鬧中出類拔萃,閱讀是最重要的方法」。不讀書除了古人所説面目可憎外,對於日常周遭不斷發生的事物,也常會流於一知半解。知識愈多愈能了解事物間的來龍去脈,例如什麼是「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實驗,它和宇宙的誕生有什麼關係?其他如基因改造食物、重粒子治療、蟲洞、彩色電子紙、AI詠唱師等等,唯有不斷的吸取知識,才有辦法日新又新,知往鑑來與時俱進。

知識經過轉化、整理,其結果得到大家的共識,就成為常識。例如地球是圓的、種瓜得瓜,種西瓜不會長出橘子。照理說常識是普通人所應具備且能瞭解的知識,即自己「能看到別人所能看見的事理」,但是一般人經常會做出違背常識的事情,例如十賭九輸,偏偏有人樂此不疲;滾石不生苔,但是一年換幾個老板的人也不是少數。當個讀書人有知識,更要有常識,不能成為知識巨人,卻是常識侏儒,生活白痴,連家中燈泡壞了不會換,馬桶不通也無法處理。

將知識、常識融會貫通後,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即能「看到別人看不見的一面」,便稱為見識。曾經有一間賣類似歐蕾的公司,接到一些顧客的抱怨,經常買到忘了擺放產品的空包裝盒,有欺詐的嫌疑。公司立刻成立專案小組,很多專家提出不少具體建議,包括加派人手做QC、購買X光自動掃瞄儀等。方法固然好,但是要增加巨額的花費。結果有位領班提出一個簡單、不花錢的點子,即在產品出口處的輸送帶旁裝置強力電風扇,只要盒子是空的就會立刻被吹出輸送帶。因此能提出有見識的意見,問題立刻迎刃而解。最近有篇社論談到,治理國家的能力和學歷,甚至經歷都没有正相關。台灣、日本都是很好的例子,政府官員中博士密度最高的莫過於台灣,但就眼前人民的生活來看,實在是民不聊生。公司的CEO名校最多的以日本為首,門檻大半是東經帝大,結果日本近十年來的經濟蕭條,大家有目共睹。其原因就出在會唸書的一定「特」會考試,凡考試就有標準答案,所以思考的方式常被制約成:有問題一定有標準答案。事實上複雜的問題,經常有很多不同的解決方式,只能因時因地制宜,提出最有見識的做法,方能事半功倍。因此會考試的官員或CEO,對於面前諸多工作,專挑四平八穩有標準答案的才放心施政或投入工作。一碰到困難或複雜的問題便選擇棄答,以免被倒扣。事實上領導者不就是專門對没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提出有見識的作法嗎?

不管是知識、常識或見識均屬於坐而言的部分,屬於腦袋內的想法。能不能將見識付諸行動,努力不懈,就需要恢宏的氣勢和膽量,那是起而行的部分,屬於身體外的實際行動。在高明的見識,若没有獨排眾議的膽識,也只是空想。能不能在眾人面前講一段得體的話、做一次動人的表演;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自助旅行、試一試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氣,這些都在試鍊著自己的成長及勇氣。有膽識才能改變現狀,躊躇不前唯有畫地自限,終成坎井之蛙。

最終談到的賞識,除了賞識別人,也能賞識自己。看到別人有傑出的表現,不吝於鼓掌稱慶,自己有所突破,若得不到別人的讚許,也要能自得其樂。當然除了人際間的EQ要高,更要欣賞我們的大自然。常常體會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的豪情,處處感受吹面不寒楊柳風,沾衣欲濕杏花雨的細膩,便不難了解「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的精髓。賞識別人愈多,歡樂愈多,賞識自己愈多,悲傷愈少。

「五識」的校訓,從「知識、常識、見識、膽識到賞識」,其實就是由內而外,由思考到行動,由獨善其身到兼善天下,循序漸進的里程碑。只要能以此為座右銘,置於案頭或夾於書中,時時導正、提醒自己,相信一定能開展出有特色的人生。但是現今的社會,很多學生連校訓是什麼都不知道?知道了也不重視,更難期待它能向北斗星一樣,指引芸芸學子走向正確的人生方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幹新芽沙龍
13會員
88內容數
每條步道都有它的特色,有的以美景獨領風騷;有的以聲音別樹一格;古樸渾然天成者有之;華麗精雕細琢者有之,端看行者如何徜徉其中,以之互動互融,必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時不時就會出現詩中有景,景中有詩的境界。古今詩人也可能跨過時空,與你共賞美景,互道胸懷!
老幹新芽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7
「眼科醫生沒說的真相!我花8萬換『頂配視力』竟變悲劇...這些白內障陷阱千萬別踩!」 當醫生說我該換水晶體時,我秒變「科技控」選最貴三焦+雷射,結果看手機還要戴老花鏡!術後三個月終於悟了:原來健保給付的就夠用...
Thumbnail
2025/04/07
「眼科醫生沒說的真相!我花8萬換『頂配視力』竟變悲劇...這些白內障陷阱千萬別踩!」 當醫生說我該換水晶體時,我秒變「科技控」選最貴三焦+雷射,結果看手機還要戴老花鏡!術後三個月終於悟了:原來健保給付的就夠用...
Thumbnail
2024/12/25
「遺忘」是一項特異功能,有時苦求不得,有時卻不請自來。現代人最怕出門忘帶手機,像失魂一樣,除非上了飛機,否則一定要返回帶上。老者更怕為此重回家門,卻忘記要做什麼?遺忘也不盡然都帶來驚慌、負面的效果,有時也會帶來正面的意義。一趟花蓮之旅,原以為遺忘的又重新蘇活,肯定記得的,卻查無蹤蹤跡!
Thumbnail
2024/12/25
「遺忘」是一項特異功能,有時苦求不得,有時卻不請自來。現代人最怕出門忘帶手機,像失魂一樣,除非上了飛機,否則一定要返回帶上。老者更怕為此重回家門,卻忘記要做什麼?遺忘也不盡然都帶來驚慌、負面的效果,有時也會帶來正面的意義。一趟花蓮之旅,原以為遺忘的又重新蘇活,肯定記得的,卻查無蹤蹤跡!
Thumbnail
2024/12/10
近日重讀論語,翻到孔子選女婿的篇章,感覺十分有趣!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大意是說公冶長這個人,可以將女兒許配給他,雖然在監獄服刑,卻不是他的過錯,因此將女兒嫁給他。 看來孔子的眼光還真獨特,單挑一位身陷囹圄之人作為女婿!夫子如何得知他是冤枉?
Thumbnail
2024/12/10
近日重讀論語,翻到孔子選女婿的篇章,感覺十分有趣!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大意是說公冶長這個人,可以將女兒許配給他,雖然在監獄服刑,卻不是他的過錯,因此將女兒嫁給他。 看來孔子的眼光還真獨特,單挑一位身陷囹圄之人作為女婿!夫子如何得知他是冤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是不是讀書的那塊料/潛力股也可看斗數盤?當然可以,而且跟你想的不一樣,聰明不代表學習就會好,學習好不代表考試能順利拿高分,學習要的究竟是天賦潛能?還是有學習計畫呢?只要看完這篇你就能輕鬆理解~ 一定要看的兩個宮位是跟事業有關的官祿宮(生命價值/日常展現)跟命宮(總體性格)
Thumbnail
我是不是讀書的那塊料/潛力股也可看斗數盤?當然可以,而且跟你想的不一樣,聰明不代表學習就會好,學習好不代表考試能順利拿高分,學習要的究竟是天賦潛能?還是有學習計畫呢?只要看完這篇你就能輕鬆理解~ 一定要看的兩個宮位是跟事業有關的官祿宮(生命價值/日常展現)跟命宮(總體性格)
Thumbnail
人類文明,是靠四種「識」,在或緩或急或龜速或光速在推進的。見識,知識,常識,共識。
Thumbnail
人類文明,是靠四種「識」,在或緩或急或龜速或光速在推進的。見識,知識,常識,共識。
Thumbnail
近日閱讀「大學的脊梁」一書,書中多次提到台大的校訓為:敦品勵學,愛國愛人,久未出現的校訓一詞,又跳回心頭。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的校訓,藉以彰顯學校的願景及特色,希望像暗夜中的北斗星,能指引學生走向正確的方向。
Thumbnail
近日閱讀「大學的脊梁」一書,書中多次提到台大的校訓為:敦品勵學,愛國愛人,久未出現的校訓一詞,又跳回心頭。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的校訓,藉以彰顯學校的願景及特色,希望像暗夜中的北斗星,能指引學生走向正確的方向。
Thumbnail
本文將從以下幾個面向對本次事件之分析 1.我國大學考選機制的設立與本質 2.從世界史解析本事件之結構性問題 3.言論自由如何變成權利 4.從實務面剖析,依現行法制台大校方能為的處分有何? 5.結語:十年前,那時台大人是怎麼討論議題的。 文章偏長,讀者可全看完是筆者的榮幸,若擇感興趣的部份閱讀亦可。
Thumbnail
本文將從以下幾個面向對本次事件之分析 1.我國大學考選機制的設立與本質 2.從世界史解析本事件之結構性問題 3.言論自由如何變成權利 4.從實務面剖析,依現行法制台大校方能為的處分有何? 5.結語:十年前,那時台大人是怎麼討論議題的。 文章偏長,讀者可全看完是筆者的榮幸,若擇感興趣的部份閱讀亦可。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來談談教育怎麼毀在人性!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來談談教育怎麼毀在人性!
Thumbnail
從歷史方面闡釋,東方人教育文化的問題。解釋為什麼不要宣揚「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反駁不讀書品性就不好,解釋家長管制孩子的全部的後果。如何和小朋友相處,了解什麼是「中庸之道」,要控制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從歷史方面闡釋,東方人教育文化的問題。解釋為什麼不要宣揚「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反駁不讀書品性就不好,解釋家長管制孩子的全部的後果。如何和小朋友相處,了解什麼是「中庸之道」,要控制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Chase Excellence, Success will follow. 三個傻瓜中,藍丘三人組所就讀的是印度首屈一指的科技學院,而院長的思想極其呆板,是名總是以成績來評斷學生的老教授,和現今絕大多數老師和家長一樣,認為「有好的成績,才有好的人生。」(更多詳細內容請見上篇文章)
Thumbnail
Chase Excellence, Success will follow. 三個傻瓜中,藍丘三人組所就讀的是印度首屈一指的科技學院,而院長的思想極其呆板,是名總是以成績來評斷學生的老教授,和現今絕大多數老師和家長一樣,認為「有好的成績,才有好的人生。」(更多詳細內容請見上篇文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