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年度預算編列

2023/06/1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預算的一段往事

猶記得還在工作的時候,每年的10月就要開始編列部門的年度預算,一般來說,比較混的部門預算會breakdown給課級的去編列,再收回來,加總起來交卷了事。有經驗的部長一定經歷過這樣的事,再怎麼認真編,老闆第一版一定不會滿意,更何況如果你想的跟老闆所想的不一樣的話,被嫌棄到爆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就先給個大概,等老闆有更明確的想法或方向,再來依老闆的意思來修改,這樣成功率比較高,差不多每年都會這樣演。
在這個微利時代的電子業,老闆精得跟猴兒一樣,他會先把各單位去年的花費實績一一列出,由大而小排序逐一review(有一年還從小處先看,他的概念就是在小的事上精明,自然在大的事上也會忠心)。review完後,再把今年的預算先來個cost down 15%,再打回各單位,重新進行編列。之後再經過幾輪的Review,幾番的攻防廝殺,最後才會定案。
所以有一段時間因為costdown的壓力,對損壞的設備、零件貼個膏藥能撐就撐、能擋就擋,因而省了許多費用、卻影響了稼動率,導致產值下降。再來也有人把腦子動到原廠的維修保養那邊去,原廠的維修昂貴也是眾所皆知,所以腦筋動得快的員工輾轉去找Local廠商來維修,但一分錢一分貨,剛開始看不出差異,久而久之弊端逐漸浮現。因為到處都有像丁丁這樣的人才,所以還有更多你想像不到的省錢撇步,但多是旁門左道,就不再細談了。
所幸老闆也是會進化的,他自己也意識到汽車都要回原廠找專業的技師定期保養、維修、更換零件才能跑得順,而動輒幾億、幾十億的機台這樣胡亂搞是不行的。因此一聲令下,不只維修要回原廠做,連所有的"預防保養"都找原廠來弄,但這也矯枉過正了,維修找專業原廠來做是make sense,但工程師也是有其專業性的,有些保養項目還是工程師自己來比較妥當,畢竟他是直接顧機台的人,以熟悉度來說他絕對比原廠找"外包臨時工"來得優,畢竟原廠不可能找專業技師來幫你做overall保養的,所以原廠也是去找不專業的外包工來做"擦拭保養"。但這是老闆的決策,也沒看到有人提出異議…

家庭或個人預算怎麼做?

有點離題了,回到自己的預算這個project,要做家庭的預算顯然就容易多了,自己愛怎麼做就怎麼做,不會有老闆來干涉,樂意多花一點就花,樂意costdown就做,毫無負擔、沒有壓力。因為我現在的被動收入大概會在七月底到九月間進帳,所以6月做年度預算還滿合適的,每個月再做動支率的統計就可以了,頂多年底的時候再稍做微調修正。
我的做法就是把每個月的固定支出(教育費、生活費、水、電、瓦斯、電話費…)、以及特定的月要支出的項目(所得稅、房屋稅、地價稅、保險、車險…)也羅列出來,再加上該年度想要花用的大筆資本支出(如更換手機、汰換冷氣機、出國旅遊…)。然後先把主項目定義出來,然後各主項目再細展到各子項目,最後依主項目的花費,由大而小排序,最後加總,大概就完成了。我自己是列了約20幾個細項,用Excel的群組功能收起來就剩下15個主項了,展開可以鉅細靡遺,收起來也是清爽乾淨一目了然。
有句話說,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因為"要還的所得稅"讓我的現金流超支爆掉了,光前幾項大概就佔我總支出的95%了,所以本來想出國旅遊及購買一些家具的預算就暫時凍結了,今年算是我的"荒年"了,大概要等明年7月才會比較有餘裕,當現金流為正的時候,再去考慮了,今年就只留下必要開銷的預算了,不過小旅行這類生活體驗的錢還是不能省的。
把資產負債表統合起來看,從3月初離職後到現在也過了3個多月快滿4個月了,但現在跟4個月前比起來,因為股市市值增加及美金匯率貶值的關係,我的資產並沒有減少,反而還增加了約150萬(當時還不知道有近80萬所得稅的負債)。不過對沒有固定主動收入的我來說,比起資產(資產是隨著市值浮動的,我不會太在意),控制好現金流才是更重要的事,我想這是像我這種棄業者(或是退休族)都要面臨的課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2會員
95內容數
費曼技巧中能讓自己學習更上層樓的方法,就是教學相長。秉著Stan哥的王道精神,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把自己的點滴經驗藉由分享的方式紀錄,利他更利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