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啦"心"知識?! 你真的懂智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時候可能你會跟很熟的朋友開玩笑說:「誒~你真的很低能耶」、「你484國小沒畢業」,甚至「腦弱」啊等等的詞句。這些敘述其實都和智商有點關係,就讓我告訴你何謂智力測驗吧!!


  智力測驗的用意是:「評估學生在學業能力上的表現」。這樣的測驗方式通常用在教育或臨床上,所以大家的升學考試、月考等其實也能算是一種智力測驗。 據說法國心理學家比奈(Alfred Binet)是智力測驗的發明者,他想借用測驗手法得知就學兒童是否能跟上學校的教學進度;後續的特曼(Lewis Madison Terman)將測驗加入「心理年齡」和「智力指數」,製作成史比智力量表(Stanford-Binet Intelligence Scale)。

  初始的智力量表將智力視為單一維度的能力,直到1939年有學者將綜合能力向度融合成魏氏智力測驗。還有阿~智力測驗的演變也提供我們如何看待智商的線索。

  智商普遍被認為是大腦中與智力活動功能有關的認知層面,藉由標準化施測取得個體在表現上的數值,在落點分析上給予協助詮釋當事人的智能,而這些測驗為了只純粹看到當事者的認知表現,因此測驗項目基本上會擺脫掉情緒或情感上的波動。


  智商(IQ)分為兩種,「比率智商」與「離差智商」。

  上述所提到的魏氏智力測驗就是離差智商的算法,也是臺灣最常看到的衡鑑工具。離差智商的平均值是100,標準差為15,因此理論上有約70%的人落在85 - 115之間,結果幾近常態分配狀。

  比率智商臺灣稍微少見,通常是從測驗結果推算當事人的年齡,有點像是幾歲幾個月會有怎麼樣的發展程度,除以生理年齡再乘以100,得出的數值就是比率智商,如果當事人的平均成績落在其年齡上,則智商為100。

  這些智力測驗會依照年齡不同有不同的施測題目,對應的發展功能也不同,像魏氏智力測驗有成人的WAIS、學齡兒童的WISC、嬰幼兒的WPPSI

  其實智商結果的呈現不能代表什麼。我的意思是,還需要搭配其他觀察和資訊結合測驗分數進行解讀。例如當事人的生理狀態衡鑑過程的表現、在學校或在家或上班時的表現、互動模式人際關係動機等。因此要得知相對完整的智力測驗結果,施測也需要定期進行,隨著時間拉長,我們可能才能對每次的表現給予曲線上的解讀。

  好拉~差不多就這樣唄~~再講下去就把智力測驗的秘密都說完了,以後大家測驗前就會有先入為主的猜測,這樣就不準了!!


  ~~所以你各位啊~~

  智商100是剛剛好,以後有人說他智商很高,你就可以問問他做了什麼測驗,幾歲做的測驗,另外別再相信類似塔羅占卜那種智力測驗拉,測不出什麼來的(又在偷嘴)

raw-image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透過自由贊助來給予鼓勵支持呦 ~ 謝謝🥰
歡迎留下你的想法,讓大家一起討論吧 ~
💌 psyandnormallife@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詹安安-avatar-img
2023/07/03
我覺得智商就是一堆吃飽太閒的人在玩的東西,人和智商都很多面向,並非一個分數就能衡量的,如果沒得讀到所以分數不高,那算是不聰明嗎?智商也是就只是一個分數而已並不能代表甚麼,或許他有很多比別人厲害或是懂的地方,人的價值並不在於智商的高低,聰明又怎樣,笨又怎麼了,難道世界首富就是全世界最聰明的?很多智商高的人也不有錢,所以跟金錢無關,比起智商,情商、人品才是最重要的,有些人雖然不聰明但也是為人熱心單純,沒有如他人機關算盡自私自利,如果不聰明但能創造更多,或是造福社會,做一些平常人不做的事,那不是比聰明的人在辦公室吹冷氣做著沒有意義的事情更有用,所以說不論聰不聰明,只要能為世界帶來一些的貢獻,有形或無形,都是有益的,把每個人視為平等的,不以聰明為優越,甚至是要幫助弱勢,更有實質上的平等,所以討論智商根本沒有意義,有時我更希望自己當個傻人也好,不要想那麼多有那麼多煩惱,但我也不敢說自己聰明,其實深諳自己在浩瀚的知識海裏我有多無知,或許有時後得到的是聰明,付出的代價也是快樂,有利有弊,我並沒有要跟這篇的作者戰,也知道寫一篇的文章不容易,我只是說我想說的話僅此而已。
醫聊人-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04
詹安安 是啊~智商只是一個數字而已,能代表的也只是人的一小部分,或許在醫療層面心理衡鑑有他重要的地方,但回歸到人本身,我們還有其他重要的層面可以去觀察
avatar-img
開張等很久的沙龍
38會員
65內容數
醫聊人沒醫療魂,不拿刀也能開心。 心理健康是人權,歡迎來沙龍聊聊坐坐~
2023/12/17
服用大麻和LSD再和病人治療的精神科醫師你聽過嗎? R. D. Laing,我心目中最愛的精神科醫師之一,介紹給你
Thumbnail
2023/12/17
服用大麻和LSD再和病人治療的精神科醫師你聽過嗎? R. D. Laing,我心目中最愛的精神科醫師之一,介紹給你
Thumbnail
2023/12/10
前情提要 大腦發育和學習能力以及影響個體的身心疾病絕對有關連,今天幫大家整理出一些能力供大家參考,但別把孩子們的童年都放在這些能力的發展好嗎!!
Thumbnail
2023/12/10
前情提要 大腦發育和學習能力以及影響個體的身心疾病絕對有關連,今天幫大家整理出一些能力供大家參考,但別把孩子們的童年都放在這些能力的發展好嗎!!
Thumbnail
2023/12/03
繼續往下閱讀前,邀請你先點開下面的影片,沒有瑞克搖也沒有什麼Jump scare之類的
Thumbnail
2023/12/03
繼續往下閱讀前,邀請你先點開下面的影片,沒有瑞克搖也沒有什麼Jump scare之類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不知道臺灣是不是濫用與誤用智力測驗以及智商最嚴重的國家,但是我的確發現這兩個詞一天到晚在網路上出現。 而且,這兩個詞的出現常伴隨著明顯的歧視。例如,「沒有通過智力測驗」、「智商太低」或者是「小腦袋」。 因此,我去做了一點功課。
Thumbnail
我不知道臺灣是不是濫用與誤用智力測驗以及智商最嚴重的國家,但是我的確發現這兩個詞一天到晚在網路上出現。 而且,這兩個詞的出現常伴隨著明顯的歧視。例如,「沒有通過智力測驗」、「智商太低」或者是「小腦袋」。 因此,我去做了一點功課。
Thumbnail
某政治人物曾強調他的智商高達157,自認是個的好的最高領導人選,使我很快聯想到他的浮夸和Quotient這個名詞的原義。所謂Quotient簡稱Q,原指特定領域的能力或程度的指標。常見的Quotient如智商、情商、政治智商等等,大概都不難理解其意涵。
Thumbnail
某政治人物曾強調他的智商高達157,自認是個的好的最高領導人選,使我很快聯想到他的浮夸和Quotient這個名詞的原義。所謂Quotient簡稱Q,原指特定領域的能力或程度的指標。常見的Quotient如智商、情商、政治智商等等,大概都不難理解其意涵。
Thumbnail
你做過心理測驗嗎?講到心理測驗,你會想到什麼呢? 之前聽說 MBTI 的題目有更新,身邊一些朋友重做了,發現結果不同(或相同)。我自己之前在朋友問的時候也有做了一下,發現高中測出來的結果和大學不同。先不論 MBTI 到底算不算嚴謹的心理測驗,今天想跟大家談談心理測驗每次測出來都不一樣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你做過心理測驗嗎?講到心理測驗,你會想到什麼呢? 之前聽說 MBTI 的題目有更新,身邊一些朋友重做了,發現結果不同(或相同)。我自己之前在朋友問的時候也有做了一下,發現高中測出來的結果和大學不同。先不論 MBTI 到底算不算嚴謹的心理測驗,今天想跟大家談談心理測驗每次測出來都不一樣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市面上有很多性格分析、心理測試,做這些測試,無非想了解自己是什麼類型,有什麼強項、弱項等。以下是我做過的性格分析、心理測試。 對強項、弱項的幾種說法 對於強項、弱項,有好幾個說法,並不一致但都有道理。第一個說法是,專注於自己的強項就好,就像參加奧運的運動員,選了一項比賽項目後,就專注於那項比賽技
Thumbnail
市面上有很多性格分析、心理測試,做這些測試,無非想了解自己是什麼類型,有什麼強項、弱項等。以下是我做過的性格分析、心理測試。 對強項、弱項的幾種說法 對於強項、弱項,有好幾個說法,並不一致但都有道理。第一個說法是,專注於自己的強項就好,就像參加奧運的運動員,選了一項比賽項目後,就專注於那項比賽技
Thumbnail
請專家去分析你的日常談話,是比較推薦,也比較精確的做法。
Thumbnail
請專家去分析你的日常談話,是比較推薦,也比較精確的做法。
Thumbnail
究竟MBTI線上測驗準不準? 我們的確認經驗,發現有一半的人都不是網路測驗的結果,有的甚至功能相差甚異。 類型確認很重要,但類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什麼功能,該怎麼發展。
Thumbnail
究竟MBTI線上測驗準不準? 我們的確認經驗,發現有一半的人都不是網路測驗的結果,有的甚至功能相差甚異。 類型確認很重要,但類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什麼功能,該怎麼發展。
Thumbnail
這個測驗則認為每個人天生都有34項天賦 這些天賦除了先天,也會受後天影響,做了40分鐘左右的測驗後,得出先後順序,能夠查看哪些是你的優勢,哪些又是你的弱勢。 並且提倡發展優勢,而非拘泥於弱勢。
Thumbnail
這個測驗則認為每個人天生都有34項天賦 這些天賦除了先天,也會受後天影響,做了40分鐘左右的測驗後,得出先後順序,能夠查看哪些是你的優勢,哪些又是你的弱勢。 並且提倡發展優勢,而非拘泥於弱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