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too 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言

台灣的”me too”絕大多數透過社交媒體來發聲,公開性騷擾經歷的被害人,跨越了體育、演藝、政治、文學、媒體…(見me too 台灣
目前的狀況是:只要一有人批露,各界的批判、聲討、撻伐接踵即至,一窩蜂的,一面倒的,不容置喙,無法質疑的謾罵、鄙夷、敵視,到目前為止,被指責者似乎尚無異議者(即使有,也因證據確鑿,而灰頭土臉,名譽掃地…。)但,如果被指責者真是冤枉的呢?一經批露,即令最後得到澄清,其身心的煎熬…

me too 羅生門

最著名的例子是《me too 台灣》所報導的:2021年1月30日,雞排妹(鄭家純)在臉書發文表示主持強勝遊戲公司的尾牙活動時,廠商老闆、演出男歌手翁立友對她性騷擾。並向youtuber「鬼才阿水」講述事發過程,對方將其內容編輯成文章發佈至網路。事後翁立友與公司數度召開記者會矢口否認性騷擾鄭家純,表示:「過去,現在,未來,我從來不去傷害任何一位女性、男性,如果有任何人,請他們提出告訴,讓司法、法院證明我的清白,這樣才比較公平。」事件最終因鄭家純不提出訴訟,故事件乃羅生門。然而,可以想見的是爾後翁立友大概是像《失斧疑鄰》的那個"鄰",到那兒都會被人懷疑吧?要不然人家怎麼不去說別人,而去說你?

潑髒水?

今天(2023.6.22)出現一起似是利用me too對特定人士潑髒水的事件,聯合報的標題是:《不忍了!瘦子遭不具名爆料。 所屬公司喊告:踐踏人格》內容提及:瘦子遭人指控十七年前曾與某小姐在酒店見過面。而當時瘦子才十八歲,根本沒沒無聞。因此公司主張:未經合理查證及平衡報導,即行點名指控,恐有"加重誹謗罪"之嫌。

彭斯規則

Me too 在國外也引發了「彭斯規則」(Pence rule),即盡一切可能避免與女性相處。盡可能不一同出差,不坐同輛(計程)車,絕不住同一層樓。避免與女性面對面溝通,盡可能使用簡訊和電子郵件。有連繫也絕對是公事公辦字眼,不會有任何私人情誼—換言之,生日快樂,早上康復,恭喜獲獎等大概都會絕跡—。

結語

Me too 正在熱頭上,會如何發展呢?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I首先淘汰的是學霸,無法取代的是學渣。 AI或將淘汰建築業 小舅子是室內設計師,一進他家門就覺得放鬆,雖是二十幾坪的公寓但裝修得典雅舒適…,再加上他個性爽朗親切,幾乎整個公寓住戶每週固定聚會共餐,感情極佳。自己又喜好水上活動,與他兒子有空就去玩風浪板,風帆,潛水…日子過得很不錯。上個月見面時,突然
孩子不懂你說的難 小外孫玩石頭 昨天是端午,中午到大哥家祭拜神明和祖先,並在那兒用餐。小外孫早上冒著大太陽從庭院撿顆石頭丟到院外路旁的小水溝,玩得不樂乎,內子拿把傘跟他身旁,幫他擋太陽…後來似乎是累了,喊我去幫忙,說她要煮飯兼準備拜拜的東西。也要我拿傘幫擋太陽…你可以想像那個情景嗎?小外孫不停歇的跑
前言 昨晚聽的音頻是<裴姨所思>談的就是此議題。今天找到它的youtube(112.6.19上傳的)短短一天點閱率已近十萬,可見大家對此議題的重視。事實上,<斐姨所思>去年就有數集節目提到#MeToo 運動,對台灣的無感有些無奈和好奇。沒想到…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性騷已成為大家聞之色變的議題。節目中,
凡經過的,必留下痕跡 晨起聽《逆轉恨意》,心都沈重起來了。無意看到網路霸凌的實驗影片,感觸良深,請先看影片,然後我們就根據該影片來討論幾個問題: =================================== 為什麼僅看到外表和穿著,有人就可以立下斷言,認為別人如何如何? 為何這些斷言幾乎都
請仔細觀看下列影片,並精確算出穿白色球衣的球員總共來回傳了幾次球? 請問:白色球衣的球員總共傳了幾次球? 你在影片中有看到什麼不尋常的事物嗎? ============================================= 在一個心理學的研討會上,主持人請參加者觀看上述影片,並請大家算出
前言 《維基百科》(wikipedia)裡有著名認知心理學家奈瑟(Ulric Neisser)的生平傳記,裡面提到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失事之後,奈瑟曾在執教的大學給班上的大一新生們填寫一份問卷,包括:自己何時得知這個消息?如何得知的?當時在什麼地方?在做什麼?和誰在一起?三年後,奈瑟請已經
AI首先淘汰的是學霸,無法取代的是學渣。 AI或將淘汰建築業 小舅子是室內設計師,一進他家門就覺得放鬆,雖是二十幾坪的公寓但裝修得典雅舒適…,再加上他個性爽朗親切,幾乎整個公寓住戶每週固定聚會共餐,感情極佳。自己又喜好水上活動,與他兒子有空就去玩風浪板,風帆,潛水…日子過得很不錯。上個月見面時,突然
孩子不懂你說的難 小外孫玩石頭 昨天是端午,中午到大哥家祭拜神明和祖先,並在那兒用餐。小外孫早上冒著大太陽從庭院撿顆石頭丟到院外路旁的小水溝,玩得不樂乎,內子拿把傘跟他身旁,幫他擋太陽…後來似乎是累了,喊我去幫忙,說她要煮飯兼準備拜拜的東西。也要我拿傘幫擋太陽…你可以想像那個情景嗎?小外孫不停歇的跑
前言 昨晚聽的音頻是<裴姨所思>談的就是此議題。今天找到它的youtube(112.6.19上傳的)短短一天點閱率已近十萬,可見大家對此議題的重視。事實上,<斐姨所思>去年就有數集節目提到#MeToo 運動,對台灣的無感有些無奈和好奇。沒想到…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性騷已成為大家聞之色變的議題。節目中,
凡經過的,必留下痕跡 晨起聽《逆轉恨意》,心都沈重起來了。無意看到網路霸凌的實驗影片,感觸良深,請先看影片,然後我們就根據該影片來討論幾個問題: =================================== 為什麼僅看到外表和穿著,有人就可以立下斷言,認為別人如何如何? 為何這些斷言幾乎都
請仔細觀看下列影片,並精確算出穿白色球衣的球員總共來回傳了幾次球? 請問:白色球衣的球員總共傳了幾次球? 你在影片中有看到什麼不尋常的事物嗎? ============================================= 在一個心理學的研討會上,主持人請參加者觀看上述影片,並請大家算出
前言 《維基百科》(wikipedia)裡有著名認知心理學家奈瑟(Ulric Neisser)的生平傳記,裡面提到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失事之後,奈瑟曾在執教的大學給班上的大一新生們填寫一份問卷,包括:自己何時得知這個消息?如何得知的?當時在什麼地方?在做什麼?和誰在一起?三年後,奈瑟請已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從藝人裡面爆發,女性被男性同仁或主管們騷擾事件,延伸到一般平民運動,大部分都是女性,伸手高舉說:"ME TOO"。其實這個議題在很久以前就存在了,只是沒有像現在如此受到重視。 例如: 黑澀會美眉裡面的大牙,被已婚的"黑人"(前主持人)意圖,霸王硬上弓,竟然還跟大牙
  這種把所有「非典型」的互動全都混為一談的狀況點出了當前社會的兩個問題:「對性的教育和公開討論的缺乏」以及「過於單一的親密關係標準價值」。拉開我們每個人的記憶去看,在MeToo運動之前,我們是否曾經聽過有人公開談論過性?如果有的話,是誰在談論?通常不是你的父母或老師。
Thumbnail
Metoo 運動自 5 月延燒至今,政治、藝文、教育、演藝圈等領域陸續有受害者揭露遭騷擾、侵犯的經歷,我們訪問了六個故事,她們曾在不同年紀、場域,被不同權力關係的人施以性暴力,也都嘗試尋求幫助。
Thumbnail
MeToo事件是因為在台灣演藝圈發生的一連竄的性騷擾事件,引起了大眾的關注,但它其實是一場全球性的反性騷擾運動,揭露了許多隱藏在各行各業的性侵犯性騷擾案件。通常涉及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例如上司與下屬、老師與學生、明星與粉絲等。 這些案件不僅對受害者造成了深遠的身心影響,也反映了社會中存在的性別不平等和
Thumbnail
近年社會對於性侵害的譴責與意識已前進至令人振奮的階段,也漸漸開始鼓勵 MeToo 受害者,勇於道出,不要自己承受壓抑。 或許對受害者而言,每一刻都在掙扎要不要說出口,每一刻都在跟理智抗衡。 可是對於受害者而言,說出口是期望讓標籤脫落,而不是讓標籤被看見。
Thumbnail
明天是3月8日國際婦女節,依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2023年性別指數報告顯示,臺灣的性別平等表現排名亞洲第一。不過,同樣是2023年,臺灣發生#MeToo運動,從政界到媒體界,從校園到藝文界,許多案例被披露。本集許律師將討論臺灣性平三法修法後對企業雇主的影響,並比較中國對性騷擾處裡的異同。
#MeToo運動 #不知道行歪道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簡旭仁在公司做心理諮商時,心理師以之前類似的案例來判斷,有可能連怡君覺得跟男孩的互動已經「膩了」,所以就收線切割,然後看著已婚男同事越痛苦她就越快樂,也達到她報復的目的。心理師也提到在#MeToo運動興起下,女孩只需指控受到職場
Thumbnail
  我們是否帶著吃瓜心態的點開腥羶色新聞,無意間透過他人被性騷擾的經驗來滿足自己的幻想。一次又一次點閱,無數人的閱讀,造成被害人等比級數次的傷害。
Thumbnail
轉錄自Ka Wing Li Facebook 【真小人假書生——談談會偷存前女友們性愛照的社評KOL前男友彭書生】(求轉發)#metoo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從藝人裡面爆發,女性被男性同仁或主管們騷擾事件,延伸到一般平民運動,大部分都是女性,伸手高舉說:"ME TOO"。其實這個議題在很久以前就存在了,只是沒有像現在如此受到重視。 例如: 黑澀會美眉裡面的大牙,被已婚的"黑人"(前主持人)意圖,霸王硬上弓,竟然還跟大牙
  這種把所有「非典型」的互動全都混為一談的狀況點出了當前社會的兩個問題:「對性的教育和公開討論的缺乏」以及「過於單一的親密關係標準價值」。拉開我們每個人的記憶去看,在MeToo運動之前,我們是否曾經聽過有人公開談論過性?如果有的話,是誰在談論?通常不是你的父母或老師。
Thumbnail
Metoo 運動自 5 月延燒至今,政治、藝文、教育、演藝圈等領域陸續有受害者揭露遭騷擾、侵犯的經歷,我們訪問了六個故事,她們曾在不同年紀、場域,被不同權力關係的人施以性暴力,也都嘗試尋求幫助。
Thumbnail
MeToo事件是因為在台灣演藝圈發生的一連竄的性騷擾事件,引起了大眾的關注,但它其實是一場全球性的反性騷擾運動,揭露了許多隱藏在各行各業的性侵犯性騷擾案件。通常涉及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例如上司與下屬、老師與學生、明星與粉絲等。 這些案件不僅對受害者造成了深遠的身心影響,也反映了社會中存在的性別不平等和
Thumbnail
近年社會對於性侵害的譴責與意識已前進至令人振奮的階段,也漸漸開始鼓勵 MeToo 受害者,勇於道出,不要自己承受壓抑。 或許對受害者而言,每一刻都在掙扎要不要說出口,每一刻都在跟理智抗衡。 可是對於受害者而言,說出口是期望讓標籤脫落,而不是讓標籤被看見。
Thumbnail
明天是3月8日國際婦女節,依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2023年性別指數報告顯示,臺灣的性別平等表現排名亞洲第一。不過,同樣是2023年,臺灣發生#MeToo運動,從政界到媒體界,從校園到藝文界,許多案例被披露。本集許律師將討論臺灣性平三法修法後對企業雇主的影響,並比較中國對性騷擾處裡的異同。
#MeToo運動 #不知道行歪道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簡旭仁在公司做心理諮商時,心理師以之前類似的案例來判斷,有可能連怡君覺得跟男孩的互動已經「膩了」,所以就收線切割,然後看著已婚男同事越痛苦她就越快樂,也達到她報復的目的。心理師也提到在#MeToo運動興起下,女孩只需指控受到職場
Thumbnail
  我們是否帶著吃瓜心態的點開腥羶色新聞,無意間透過他人被性騷擾的經驗來滿足自己的幻想。一次又一次點閱,無數人的閱讀,造成被害人等比級數次的傷害。
Thumbnail
轉錄自Ka Wing Li Facebook 【真小人假書生——談談會偷存前女友們性愛照的社評KOL前男友彭書生】(求轉發)#met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