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所說〉問疾 #下〔羅睺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無繫著,無我所。(無我)
無所受,無擾亂。(六根清淨)
內懷喜,護彼意。(阿彌陀佛之歡喜光)
隨禪定,離眾過。(無執)
維摩詰所說經弟子品第三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堪任詣佛問疾維摩詰

此乃代表佛祖向維摩詰探病

羅睺羅尊者

羅睺羅是佛陀的獨生子,亦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佛告羅睺羅:「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羅睺羅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
(羅睺羅)憶念昔時毘耶離諸長者子,來詣我所,稽首作禮,來問我言:『
唯羅睺羅!汝佛之子,捨轉輪王位,出家為道,其出家者有何等利?』
我即如法為說出家功德之利。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羅睺羅!不應說出家功德之利!所以者何?
無利、無功德,是為出家。
有為法者,可說有利、有功德。
夫出家者,為無為法。
無為法中,無利、無功德。
羅睺羅!出家者無此、無彼、亦無中間。
離六十二見,處於涅槃。
智者所受,聖所行處。
降伏眾魔,度五道、淨五眼、得五力、立五根,不惱於彼。
離眾雜惡,摧諸外道。
超越假名,出淤泥。
無繫著,無我所。
無所受,無擾亂。
內懷喜,護彼意。
隨禪定,離眾過。
若能如是,是真出家。』
於是維摩詰語諸長者子:『汝等於正法中,宜共出家。所以者何?
佛世難值。』
諸長者子言:『居士!我聞佛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
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
爾時三十二長者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父母恩、眾人恩、神鬼恩、佛法僧之三寶恩,
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生,
祈願未來世、同生極樂國。

七個白頭翁 wanna say
恭喜你|妳讀完了七百五十字的半篇章佛經含註解,如能在身、口、意三業上亦作精進,對治及淨化,對你|妳自身所謂的『轉運』便能有所幫助,並廣結善緣,增上善緣,真誠地祈願你|妳福生圓滿。
七個白頭翁針對佛經,因於全文字句皆為人工作業之親手擅打,如上倘若存在字句、字義之錯誤,還請見諒,如實有錯謬之處,歡迎不吝截圖,來信提醒:in5smilly@gmail.com

專題簡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1會員
92內容數
科普八字典籍之唐朝的【窮通寶鑑】、 宋朝的 【淵海子平】與【滴天髓】,以及明朝劉伯溫(即劉基)的釋義本,並囊括清朝的【三命通會】,將容易被誤判、誤解、人云亦云以訛傳訛的八字議題重新提出、詮釋、重編,以軟體工程師理性的背景、命帶華蓋星的藝術天賦、且具備天德天乙守護的佛緣心靈,誓願為所有未來可能被誤解的孩童改寫其命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蘇川甜品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天眼所見,假使作相,則與外道五通。
爾時,長者維摩詰自念:「寢疾于床。世尊大慈!寧不垂愍?」 佛知其意,即告舍利弗:「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
爾時毘耶離大城中有長者名維摩詰。 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深植善本,得無生忍、辯才無礙、遊戲神通帶逮諸總持、獲無所謂降魔勞怨、入深法門善於智度、通達方便大願成就、明了眾生心之所趣、又能分別諸根利鈍。 久於佛道心已純淑決定大乘,諸有所作善能思量,住佛威儀心如大海。諸佛咨嗟弟子,釋梵世主所敬。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
菩薩淨土 爾時長者子寶積,説此偈已,白佛言: 「世尊!是五百長者子,皆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願聞得佛國土清靜,唯願世尊,説諸菩薩淨土之行。」 佛言:「善哉!寶積。乃能為諸婆薩問於如來淨土之行。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説。」 於是寶積及五百長者子,受教而聽。 佛言:「寶積! 眾生之類是菩薩
天眼所見,假使作相,則與外道五通。
爾時,長者維摩詰自念:「寢疾于床。世尊大慈!寧不垂愍?」 佛知其意,即告舍利弗:「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
爾時毘耶離大城中有長者名維摩詰。 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深植善本,得無生忍、辯才無礙、遊戲神通帶逮諸總持、獲無所謂降魔勞怨、入深法門善於智度、通達方便大願成就、明了眾生心之所趣、又能分別諸根利鈍。 久於佛道心已純淑決定大乘,諸有所作善能思量,住佛威儀心如大海。諸佛咨嗟弟子,釋梵世主所敬。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
菩薩淨土 爾時長者子寶積,説此偈已,白佛言: 「世尊!是五百長者子,皆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願聞得佛國土清靜,唯願世尊,説諸菩薩淨土之行。」 佛言:「善哉!寶積。乃能為諸婆薩問於如來淨土之行。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説。」 於是寶積及五百長者子,受教而聽。 佛言:「寶積! 眾生之類是菩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安樂行品第十四的教義,強調菩薩應於後末世安住四法,以慈悲之心說法,並且避免與世俗及邪道近親,以保護自身及信仰的純淨。透過文殊師利的問答,文本清晰闡明菩薩的行處和親近處,引導修行者於滅後時期如何恪守信仰,並持續修習佛法。這些教誨對當代信徒實為重要指引。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勸持品第十三,透過藥王菩薩和其他菩薩的誓言,呈現其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菩薩們誓願在佛陀滅後廣泛宣揚此經,以助眾生克服惡世中的困難與挑戰,並強調堅持忍辱的精神。此經典傳承了菩薩們的信念與力量,對於現代信徒在生活中尋找靈性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釋迦牟尼佛的父親淨飯王要五比丘去陪 釋迦牟尼佛,隨侍在側伺候祂、保護祂,五個人後來都跑到鹿野苑去。後面三個人,當釋迦牟尼佛修苦行接受牧羊女供養,正常的飲食、洗澡(在河水裡洗澡),說:「哎!我跟你苦行,你竟然接受牧羊女的乳糜(羊奶稀飯)」也離棄祂。是不是很沒道理?所以,「修行」要行不苦不樂中道
Thumbnail
釋迦牟尼佛說「若有菩薩,儻聞說此勸助教者,即能奉持、諷誦、講說,如是不久皆當滅盡一切罪蓋,令無罣礙。」 西晉 月氏國三藏 竺法護 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俱,比丘千二百五十,菩薩無央數——一切大聖神通已達,逮得總持,攬十方慧,立三脫門,曉了三世,無所罣礙頒宣三寶救濟三界
Thumbnail
達摩大師在少林寺住了幾年,將要西歸之前,一日,對門人們說: 「吾西歸之日將近,汝等各抒所得!」 道副說:「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皮。」 總持尼道:「如阿難見妙喜佛國,一見不再見,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肉。」 道育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無一法可得。」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安樂行品第十四的教義,強調菩薩應於後末世安住四法,以慈悲之心說法,並且避免與世俗及邪道近親,以保護自身及信仰的純淨。透過文殊師利的問答,文本清晰闡明菩薩的行處和親近處,引導修行者於滅後時期如何恪守信仰,並持續修習佛法。這些教誨對當代信徒實為重要指引。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勸持品第十三,透過藥王菩薩和其他菩薩的誓言,呈現其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菩薩們誓願在佛陀滅後廣泛宣揚此經,以助眾生克服惡世中的困難與挑戰,並強調堅持忍辱的精神。此經典傳承了菩薩們的信念與力量,對於現代信徒在生活中尋找靈性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釋迦牟尼佛的父親淨飯王要五比丘去陪 釋迦牟尼佛,隨侍在側伺候祂、保護祂,五個人後來都跑到鹿野苑去。後面三個人,當釋迦牟尼佛修苦行接受牧羊女供養,正常的飲食、洗澡(在河水裡洗澡),說:「哎!我跟你苦行,你竟然接受牧羊女的乳糜(羊奶稀飯)」也離棄祂。是不是很沒道理?所以,「修行」要行不苦不樂中道
Thumbnail
釋迦牟尼佛說「若有菩薩,儻聞說此勸助教者,即能奉持、諷誦、講說,如是不久皆當滅盡一切罪蓋,令無罣礙。」 西晉 月氏國三藏 竺法護 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俱,比丘千二百五十,菩薩無央數——一切大聖神通已達,逮得總持,攬十方慧,立三脫門,曉了三世,無所罣礙頒宣三寶救濟三界
Thumbnail
達摩大師在少林寺住了幾年,將要西歸之前,一日,對門人們說: 「吾西歸之日將近,汝等各抒所得!」 道副說:「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皮。」 總持尼道:「如阿難見妙喜佛國,一見不再見,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肉。」 道育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無一法可得。」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