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所說〉菩薩問疾〔文殊〕#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
《維摩詰所說經》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調伏其心

不著我(無我)

於我,不應生著。
文殊師利言:「居士!有疾菩薩云何調服其心?」
維摩詰言:「有疾菩薩應作是念。
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
無有實法,誰受病者?所以者何?
四大合故,假名為身。
四大無主,身亦無我。
又此病起,皆由著我。
是故,於我不應生著!」

離我我所

(維摩詰又說)「
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眾生想,當起法想,應作是念:
但以眾法,合成此身。
起唯法起,滅唯法滅。
又此法者,各不相知。
起時,不言我起 ; 滅時,不言我滅。』
彼有疾菩薩當作是念:『
此法想者,亦是顛倒,顛倒者即是大患,我應離之。
顛倒:凡不永恆的人事物。
云何爲離?離我我所。
云何離我我所,謂離二法。
云何離二法,謂不念內外,諸法行於平等。
云何平等?謂我等、涅槃等。
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此二皆空。
以何為空?但以名字,故空。
如此二法,無決定性。
得是平等,無有餘病。
唯有,空病空,病亦空!
是有疾菩薩,以無所受,而受諸受。
未具佛法,亦不滅受,而取證也。
設身有苦,念惡趣眾生,起大悲心。
我既調伏,亦當調伏一切眾生。
但除其病,而不除法。』」

無為法

為斷病本,而教導之:『
何謂病本?謂有攀緣。
從有攀緣,則為病本。
何所攀緣?謂之三界。
云何斷攀緣?以無所得。
若無所得,則無攀緣。
何謂無所得?謂離二見。
何謂二見?謂內見外見,是無所得。』」

解縛 v.s 方便

所生無縛,能為眾生說法解縛。
(維摩詰又言)
「文殊師利!
是為有疾菩薩調伏其心,
為斷老、病、死、苦,是菩薩菩提。
若不如是,己所修治,為無慧利。
譬如,勝怨乃可為勇。
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薩之謂也。
彼有疾菩薩應復作是念:『
如我此病,非真、非有。
眾生病,亦非真、非有。
作是觀時,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捨離。
所以者何?
菩薩斷除客塵煩惱,而起大悲。
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
若能離此,無有疲厭。
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也。
所生無縛,能為眾生說法解縛。ˋ
如佛所說:『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
若自無縛,能解彼縛,斯有是處。
是故,菩薩不應起縛。
何謂縛?何謂解?
貪著禪味是菩薩縛,以方便生是菩薩解。

方便慧 & 慧方便

(維摩詰又言)「
又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無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
“何謂無方便慧縛?”
謂菩薩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
於空無相無作法中,而自調伏。
是名無方便慧縛。
“何謂有方便慧解?”
謂不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
於空無相無作法中,以自調伏而不疲厭。
是名有方便慧解。
“何謂無慧方便縛?”
謂菩薩住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惱,
而植眾德本。
是無慧方便縛。
“何謂有慧方便解?”
謂離諸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惱,
而植眾德本。
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名有慧方便解。
文殊師利!彼有疾菩薩應如是觀諸法。

智慧方便

(又言):「
又復觀身無常、苦空、非我,
是名為慧!
雖身有疾,常在生死,而不厭倦。
是名方便。
又復觀身,身不離病、病不離身,
是病、是身,非新、非故。
是名為慧。
是身有疾,而不永滅。
是名方便。』

無住

(又言):「
文殊師利!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不住其中。
亦復不住不調伏心。
所以者何?
若住,不調伏心,是愚人法。
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
是故,菩薩不當住於調伏、不調伏心。
離此二法,是菩薩行。

菩薩行

雖行三界,而不壞法性,是菩薩行。
在於生死,不為汙行。
住於涅槃,不永滅度。是菩薩行。
非凡夫、非賢聖行,是菩薩行。
非垢行、非淨行,是菩薩行。
雖過魔行,而現降眾魔,是菩薩行。
求一切智,無非時求,是菩薩行。
雖觀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薩行。
雖樂遠離,而不依身心盡,是菩薩行。
雖行三界,而不壞法性,是菩薩行。
雖行於空,而植眾德本,是菩薩行。
雖行無相,而度眾生,是菩薩行。
雖行無作,而現受身,是菩薩行。
雖行無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薩行。
雖行六波羅蜜,而遍知眾生心心數法,是菩薩行。
雖行六通而不盡漏,是菩薩行。
漏盡 義為消除煩惱
雖行四無量心,而不貪著生於梵世,是菩薩行。
四諦 乃慈悲喜捨。
雖行禪定解脫三昧,而不隨禪生,是菩薩行。
雖行四念處,而不永離身受心法,是菩薩行。
雖行四正勤,而不捨身心精進,是菩薩行。
雖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薩行。
雖行五根,而分別眾生根之利鈍,是菩薩行。
雖行五力,而樂求佛十力,是菩薩行。
雖行七覺分,而分別佛之智慧,是菩薩行。
雖行八聖道,而樂行無量佛道,是菩薩行。
雖行止觀助道之法,而不畢竟墮於寂滅。是菩薩行!
雖行諸法不生不滅,而以相好莊嚴其身,是菩薩行。
雖現聲聞、辟支佛威儀,而不捨佛法,是菩薩行。
雖隨諸法究竟淨相,而隨所應,為現其身,是菩薩行。
雖觀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淨佛土,是菩薩行。
雖得佛道,轉於法輪,入於涅槃,而不捨於菩薩之道,是菩薩行。
說是語時,文殊師利,所將大眾,其中八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父母恩、眾人恩、神鬼恩、佛法僧之三寶恩,
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生,
祈願未來世、同生極樂國。

七個白頭翁 wanna say
恭喜你|妳讀完了二千一百字的半篇章佛經含註解,如能在身、口、意三業上亦作精進,對治及淨化,對你|妳自身所謂的『轉運』便能有所幫助,並廣結善緣,增上善緣,真誠地祈願你|妳福生圓滿。
七個白頭翁針對佛經,因於全文字句皆為人工作業之親手擅打,如上倘若存在字句、字義之錯誤,還請見諒,如實有錯謬之處,歡迎不吝截圖,來信提醒:in5smilly@gmail.com

專題簡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1會員
92內容數
科普八字典籍之唐朝的【窮通寶鑑】、 宋朝的 【淵海子平】與【滴天髓】,以及明朝劉伯溫(即劉基)的釋義本,並囊括清朝的【三命通會】,將容易被誤判、誤解、人云亦云以訛傳訛的八字議題重新提出、詮釋、重編,以軟體工程師理性的背景、命帶華蓋星的藝術天賦、且具備天德天乙守護的佛緣心靈,誓願為所有未來可能被誤解的孩童改寫其命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蘇川甜品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諸佛解脫,當於何求?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
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 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 等于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法施。
無盡燈者, 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 是名無盡燈也。
:『居士從何所來?』 :『吾從道場來。』 :『道場者何所是?』 維摩詰答曰:...
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 ; 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 ; 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 不二不異!一切眾生皆菩提相!
諸佛解脫,當於何求?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
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 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 等于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法施。
無盡燈者, 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 是名無盡燈也。
:『居士從何所來?』 :『吾從道場來。』 :『道場者何所是?』 維摩詰答曰:...
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 ; 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 ; 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 不二不異!一切眾生皆菩提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安樂行品第十四的教義,強調菩薩應於後末世安住四法,以慈悲之心說法,並且避免與世俗及邪道近親,以保護自身及信仰的純淨。透過文殊師利的問答,文本清晰闡明菩薩的行處和親近處,引導修行者於滅後時期如何恪守信仰,並持續修習佛法。這些教誨對當代信徒實為重要指引。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是名凡夫。」 ※前言: 此分之名,昭明太子題為「化
Thumbnail
這是一部後秦時期由鳩摩羅什翻譯的經典,全文約三千六百字,經中紀錄月淨光德天子與文殊師利菩薩的對話,說明菩薩道主要「以大悲為本,為一切眾生」。 原典│大正藏第14冊No. 464 全1卷 姚秦 鳩摩羅什 譯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原文,細體字為白話)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導讀: 【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是故佛說一切法,諸法如義,法性無生,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本無一切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導讀: 【何以故?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承上,佛陀略說法要,菩薩行者應遠離四相,通達「人我無」,以行菩薩乘,而後隨說即泯,實無有法,
Thumbnail
《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彌勒菩薩所問經》,七地以下的菩薩整天聚在一起。這些師兄弟都是菩薩,整天都在起顛倒、懈怠、散逸、疑惑:「我到底要修下去,還要不要修下去?我要不要發心,還是不發心?我這樣修會不會成就,還是不會成就?」整天都在想這些。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安樂行品第十四的教義,強調菩薩應於後末世安住四法,以慈悲之心說法,並且避免與世俗及邪道近親,以保護自身及信仰的純淨。透過文殊師利的問答,文本清晰闡明菩薩的行處和親近處,引導修行者於滅後時期如何恪守信仰,並持續修習佛法。這些教誨對當代信徒實為重要指引。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是名凡夫。」 ※前言: 此分之名,昭明太子題為「化
Thumbnail
這是一部後秦時期由鳩摩羅什翻譯的經典,全文約三千六百字,經中紀錄月淨光德天子與文殊師利菩薩的對話,說明菩薩道主要「以大悲為本,為一切眾生」。 原典│大正藏第14冊No. 464 全1卷 姚秦 鳩摩羅什 譯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原文,細體字為白話)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導讀: 【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是故佛說一切法,諸法如義,法性無生,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本無一切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導讀: 【何以故?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承上,佛陀略說法要,菩薩行者應遠離四相,通達「人我無」,以行菩薩乘,而後隨說即泯,實無有法,
Thumbnail
《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彌勒菩薩所問經》,七地以下的菩薩整天聚在一起。這些師兄弟都是菩薩,整天都在起顛倒、懈怠、散逸、疑惑:「我到底要修下去,還要不要修下去?我要不要發心,還是不發心?我這樣修會不會成就,還是不會成就?」整天都在想這些。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