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所說〉菩薩問疾〔善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
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
等于大悲,不求果報。
是則名曰 “具足法施”。
維摩詰所說經菩薩品第四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堪任詣佛問疾維摩詰

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等于大悲,不求果報。

善德菩薩

佛陀在世時,善德是出家人,他也是非常富有的商人之子。

佛告長者子善德:「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善德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

(善德)憶念我昔自於父舍設大施會。

所謂大施會,是當時富裕的印度人喜歡對心靈導師做大量的供養,
比如在整片草原上鋪滿金子。
即使在今天,經濟條件不錯的家庭仍然保留這種傳統,
經常慷慨地供養比丘、比丘尼或出離世間、追隨心靈之道的修行人。

供養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外道、貧窮下賤孤獨乞人。

期滿七日。時,維摩詰來入會中,謂我言:『

長者子!夫大施會,不當如汝所設。

當為法施之會,何用是財施會為?』

我言:『居士!何謂法施之會?』


法施之會

(維摩詰)答言:『法施會者,無前無後,

一時供養一切眾生。是名“法施之會”。』

(長者子善德)曰:『何謂也?』

(維摩詰答言):『

以菩提,起於慈心。
以救眾生,起大悲心。
以持正法,起於喜心。
以攝智慧,行於捨心。
以攝慳貪,起檀波羅蜜。
以化犯戒,起尸波羅蜜。
以無我法,起羼提波羅蜜。
羼 音ㄔㄢˋ
以離身心相,起毘梨耶波羅蜜。
以菩提相,起禪波羅蜜。
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羅蜜。
教化眾生,而起於空。
不捨有為法,而起無相。
示現受生,而起無作。
護持正法,起方便力。
以度眾生,起四攝法。
四攝法:乃慈、悲、喜、捨。
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
於身、命、財,起三堅法。
三堅法:

(一)財
謂一切世間財物,體非堅固,聚散無常,不可久保;
若能持以布施梵行清淨之人,遠求無上安樂涅槃,
或求當來天人樂果,即為堅固之財。
(二)身
謂父母所生之身乃四大假合,危脆不實,體非堅固,生滅無常,不可久存;
若能持守五戒,清淨無染,修習菩提無上之道,
以證金剛不壞之身,即為堅固之身。
(三)命
謂人所受之命雖壽夭不齊,皆同夢幻,體非堅固,倏忽無常,不可久保;
若能了知四諦(慈悲喜捨),修習正法,超越生死,
以續常住不朽慧命,即為堅固之命。
於六念中,起思念法。
六念 乃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施、念戒。
於六和敬,起質直心。
僧侶在團體生活中的生活態度:
1.見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識)
2.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
3.身和同住(在行為上,不侵犯人)
4.口和無諍(在言語上,和諧無諍)
5.意和同悅(在精神上,志同道合)
6.利和同均(在經濟上,均衡分配)
正行善法,起於淨命。
心淨歡喜,起近賢聖。
不憎惡人,起調伏心。
以出家法,起於深心。
比如說行,起於多聞。
以無諍法,起空閑處。
趣向佛慧,起於宴坐。
宴坐 即禪坐。
又稱打坐、靜坐、燕坐,是指以坐姿禪修,源起於印度瑜伽。
禪修的坐姿有很多,但目前以「七支坐法」為主。
解眾生縛,起修行地。
以具相好及淨佛土,起福德業。
知一切眾生心念,如應說法,起於智業。
知一切法,不取不捨。
入一相門,起於慧業。
斷一切煩惱、一切障礙、一切不善法,起一切善業,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
起於一切助佛道法。

如是,善男子!是為“法施之會”。

若菩薩住是法施會者,為大施主,亦為一切世間福田。』

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婆羅門眾中二百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我時心得清淨,歎未曾有。


具足法施

(長者子善德)稽首禮維摩詰足,

即解瓔珞價值百千,以上之,(維摩詰)不肯取。

(善德)我言:『居士!願必納受,隨意所與。』

維摩詰乃受瓔珞,分作二份。

持一份施此會中一最下乞人,持一份奉彼難勝如來。

一切眾會,皆見光明國土、難勝如來!

又見珠瓔在彼佛上,變成四柱寶臺,四面嚴飾,不相障蔽。

時,維摩詰現神變已作是言:『

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

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

等于大悲,不求果報。

是則名曰“具足法施”。

城中一最下乞人,見是神力,聞其所說,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如是,諸菩薩各各向佛說其本緣,稱述維摩詰所言。

皆曰不任詣彼問疾。

難勝如來」:
難勝如來於堅固步如來所,初發菩提心。
彼難勝如來昔為樵人,以齒木供施因緣從是發心。
內文源自《大藏經》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父母恩、眾人恩、神鬼恩、佛法僧之三寶恩,

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生,

祈願未來世、同生極樂國。


七個白頭翁 wanna say

恭喜你|妳讀完了一千二百字的半篇章佛經含註解,如能在身、口、意三業上亦作精進,對治及淨化,對你|妳自身所謂的『轉運』便能有所幫助,並廣結善緣,增上善緣,真誠地祈願你|妳福生圓滿。

七個白頭翁針對佛經,因於全文字句皆為人工作業之親手擅打,如上倘若存在字句、字義之錯誤,還請見諒,如實有錯謬之處,歡迎不吝截圖,來信提醒:in5smilly@gmail.com


專題簡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蘇川甜品坊的沙龍
36會員
92內容數
科普八字典籍之唐朝的【窮通寶鑑】、 宋朝的 【淵海子平】與【滴天髓】,以及明朝劉伯溫(即劉基)的釋義本,並囊括清朝的【三命通會】,將容易被誤判、誤解、人云亦云以訛傳訛的八字議題重新提出、詮釋、重編,以軟體工程師理性的背景、命帶華蓋星的藝術天賦、且具備天德天乙守護的佛緣心靈,誓願為所有未來可能被誤解的孩童改寫其命運。
2023/06/28
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 調伏其心 不著我(無我) 於我,不應生著。 維摩詰言:「有疾菩薩應作是念。 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 無有實法,誰受病者?所以者何? 四大合故,假名為身。 四大無主,身亦無我。 又此病起,皆由著我。 是故,於我不應生
Thumbnail
2023/06/28
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 調伏其心 不著我(無我) 於我,不應生著。 維摩詰言:「有疾菩薩應作是念。 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 無有實法,誰受病者?所以者何? 四大合故,假名為身。 四大無主,身亦無我。 又此病起,皆由著我。 是故,於我不應生
Thumbnail
2023/06/28
諸佛解脫,當於何求?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
Thumbnail
2023/06/28
諸佛解脫,當於何求?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
Thumbnail
2023/06/27
無盡燈者, 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 是名無盡燈也。
Thumbnail
2023/06/27
無盡燈者, 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 是名無盡燈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
Thumbnail
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 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 等于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法施。
Thumbnail
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 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 等于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法施。
Thumbnail
爾時毘耶離大城中有長者名維摩詰。 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深植善本,得無生忍、辯才無礙、遊戲神通帶逮諸總持、獲無所謂降魔勞怨、入深法門善於智度、通達方便大願成就、明了眾生心之所趣、又能分別諸根利鈍。 久於佛道心已純淑決定大乘,諸有所作善能思量,住佛威儀心如大海。諸佛咨嗟弟子,釋梵世主所敬。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
Thumbnail
爾時毘耶離大城中有長者名維摩詰。 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深植善本,得無生忍、辯才無礙、遊戲神通帶逮諸總持、獲無所謂降魔勞怨、入深法門善於智度、通達方便大願成就、明了眾生心之所趣、又能分別諸根利鈍。 久於佛道心已純淑決定大乘,諸有所作善能思量,住佛威儀心如大海。諸佛咨嗟弟子,釋梵世主所敬。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
Thumbnail
菩薩淨土 爾時長者子寶積,説此偈已,白佛言: 「世尊!是五百長者子,皆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願聞得佛國土清靜,唯願世尊,説諸菩薩淨土之行。」 佛言:「善哉!寶積。乃能為諸婆薩問於如來淨土之行。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説。」 於是寶積及五百長者子,受教而聽。 佛言:「寶積! 眾生之類是菩薩
Thumbnail
菩薩淨土 爾時長者子寶積,説此偈已,白佛言: 「世尊!是五百長者子,皆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願聞得佛國土清靜,唯願世尊,説諸菩薩淨土之行。」 佛言:「善哉!寶積。乃能為諸婆薩問於如來淨土之行。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説。」 於是寶積及五百長者子,受教而聽。 佛言:「寶積! 眾生之類是菩薩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忽現前。瞥爾隨他去。』四料簡云。由是立大誓願。願求生彼國土。發菩提心。執持名號。正修淨業。兼修諸度。以萬善莊嚴淨土。是為多善根多福德。如是念佛。則一一聲中。悉具多善根福德。無上大因緣也。即散心稱名。福善亦不可量。何況一心不亂。其福善。豈可得而思議哉。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忽現前。瞥爾隨他去。』四料簡云。由是立大誓願。願求生彼國土。發菩提心。執持名號。正修淨業。兼修諸度。以萬善莊嚴淨土。是為多善根多福德。如是念佛。則一一聲中。悉具多善根福德。無上大因緣也。即散心稱名。福善亦不可量。何況一心不亂。其福善。豈可得而思議哉。
Thumbnail
千錘百鍊出深山, 烈火焚燒莫等閒, 粉身碎骨都無怨, 留得清白在人間! 各位同修:若修我法;證乃自知。就有如看病找醫生,有些診所/醫院,對於你的病症;或是;有時家中小孩的疑難雜症,怎麼看病都看不好?你是否也有這樣子的經驗!只要提到某為醫生的名字,還沒有去找他前,病卻是突然的不藥而癒了?俗話稱:「醫生
Thumbnail
千錘百鍊出深山, 烈火焚燒莫等閒, 粉身碎骨都無怨, 留得清白在人間! 各位同修:若修我法;證乃自知。就有如看病找醫生,有些診所/醫院,對於你的病症;或是;有時家中小孩的疑難雜症,怎麼看病都看不好?你是否也有這樣子的經驗!只要提到某為醫生的名字,還沒有去找他前,病卻是突然的不藥而癒了?俗話稱:「醫生
Thumbnail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佛陀本制四依之行法即: (一)盡形壽樹下坐。(禪定;破睡眠) (二)盡形壽著糞掃衣。(守戒;破色、財、名、分別) (三)盡形壽乞食。(忍辱;破食、執著) (四)盡形壽病時服陳棄之藥。(般若慈悲,破妄想) 何謂:盡形壽? 盡:完結
Thumbnail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佛陀本制四依之行法即: (一)盡形壽樹下坐。(禪定;破睡眠) (二)盡形壽著糞掃衣。(守戒;破色、財、名、分別) (三)盡形壽乞食。(忍辱;破食、執著) (四)盡形壽病時服陳棄之藥。(般若慈悲,破妄想) 何謂:盡形壽? 盡:完結
Thumbnail
《普賢行願品》講記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十大願王,有十條的內容。我們看到附表二,附表二把十大願王大概做個簡單的分別。 「十大願王」大綱,大致上分為三大類: 第一大類是積集順緣資糧。「順」就是修道的順緣,也就是生善。 禮敬諸佛是身跟意業,稱讚如來是口業,合起來就是身口意三業的對佛的
Thumbnail
《普賢行願品》講記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十大願王,有十條的內容。我們看到附表二,附表二把十大願王大概做個簡單的分別。 「十大願王」大綱,大致上分為三大類: 第一大類是積集順緣資糧。「順」就是修道的順緣,也就是生善。 禮敬諸佛是身跟意業,稱讚如來是口業,合起來就是身口意三業的對佛的
Thumbnail
修行,就像在過濾,如水過濾就清潔了。這個意思就是懺悔清淨,但不可以變成習慣,經常出來向大眾懺悔,這樣不只侵佔大眾時間,自己也沒有辦法改進。有時,有事情遲到,那還說得過去,若時常遲到,時常在那裡懺悔,習氣串成,就不是真正懺悔。譬如一塊布,你把東西弄翻了沾到水,拿起來曬乾了,若第二次又沾水,拿起來還會乾
Thumbnail
修行,就像在過濾,如水過濾就清潔了。這個意思就是懺悔清淨,但不可以變成習慣,經常出來向大眾懺悔,這樣不只侵佔大眾時間,自己也沒有辦法改進。有時,有事情遲到,那還說得過去,若時常遲到,時常在那裡懺悔,習氣串成,就不是真正懺悔。譬如一塊布,你把東西弄翻了沾到水,拿起來曬乾了,若第二次又沾水,拿起來還會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