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報——序

rcc-avatar-img
發佈於推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媒體就是我們感官的延伸—方君竹,記者真心話

起心動念是有感於台灣媒體往往斷章取義,以偏概全,甚至有時都會覺得,其實有更重要的新聞該讓民眾知道,相較於街訪民眾對於網路文章的看法

因此,我嘗試個實驗:訂閱政府的RSS,意圖從其中得到第一手的資訊,閒暇之餘,集結起來分享給需要的人未嘗不是件好事,故有了這個系列。


先自我介紹一下好了

我是個土生土長的臺北人,剛出社會,未婚。因此我會感興趣的議題包括:

  • 政令與政策修改
  • 公辦活動
  • 有趣的新聞
  • 其他我覺得很酷的東西

我不感興趣的議題包括:

  • 公職人員缺額公告(有意報名的應該自己會follow 吧…?)
  • 生育補助
  • 稅務
  • 農產水產
  • 其他我覺得跟我無關或無聊的新聞

所有的新聞都取自政府公開的第一手資訊,當然,主要以臺北和全國性的為主,其他地區為輔

還請大家多多指教,有任何建議或想法也歡迎一起交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cc的沙龍
5會員
16內容數
242基礎訓練@成功嶺之心得分享文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每一天都想有個頭條,每一天不期許自己要做什麼,希望今天又是喜歡的一天就好。
Thumbnail
每一天都想有個頭條,每一天不期許自己要做什麼,希望今天又是喜歡的一天就好。
Thumbnail
2022/0217 真是令人不放心啊⋯⋯
Thumbnail
2022/0217 真是令人不放心啊⋯⋯
Thumbnail
地方刊物是有延續性的,所以就像說故事一樣,初始的章節鋪陳其實也挺重要。
Thumbnail
地方刊物是有延續性的,所以就像說故事一樣,初始的章節鋪陳其實也挺重要。
Thumbnail
我覺得生活在這個時代,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管任何資訊,都可以看到有人彙整好的資訊。以前總覺得理所當然,自從我開始寫文章後發現,彙整資訊真的是一大功夫。 方便我們可以快速知道一件事情或歷史大概的樣貌。當然大概的樣貌並不是全部,如果對於其中想要更了解的細節,再回過頭從原文的書本找答案就好。可以增加自己
Thumbnail
我覺得生活在這個時代,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管任何資訊,都可以看到有人彙整好的資訊。以前總覺得理所當然,自從我開始寫文章後發現,彙整資訊真的是一大功夫。 方便我們可以快速知道一件事情或歷史大概的樣貌。當然大概的樣貌並不是全部,如果對於其中想要更了解的細節,再回過頭從原文的書本找答案就好。可以增加自己
Thumbnail
2018年,英國民調公司益普索莫里(Ipsos MORI)公布無知國家排名,其中台灣人民無知程度高居第三,不只引發國人缺乏國際觀的批評,甚至有許多輿論認為國內媒體並未報導國際新聞,才是罪魁禍首。然而,點開求職網站,幾乎隨時能看到各大新聞台徵求各語言編譯人才。
Thumbnail
2018年,英國民調公司益普索莫里(Ipsos MORI)公布無知國家排名,其中台灣人民無知程度高居第三,不只引發國人缺乏國際觀的批評,甚至有許多輿論認為國內媒體並未報導國際新聞,才是罪魁禍首。然而,點開求職網站,幾乎隨時能看到各大新聞台徵求各語言編譯人才。
Thumbnail
如今,當新聞媒體在政治、社會,甚至文化議題立場上各自選邊,並以「藍媒」、「綠媒」、「統媒」相互指稱,彼此壁壘分明,因而經常被指為製造對立的「社會亂源」時,「商業媒體基於市場考量」的簡單論斷,似乎並不足以解釋這些現象。
Thumbnail
如今,當新聞媒體在政治、社會,甚至文化議題立場上各自選邊,並以「藍媒」、「綠媒」、「統媒」相互指稱,彼此壁壘分明,因而經常被指為製造對立的「社會亂源」時,「商業媒體基於市場考量」的簡單論斷,似乎並不足以解釋這些現象。
Thumbnail
在社群媒體當道的時代,社群編輯扮演關鍵的橋樑角色,也是媒體內容的發動機。然而,粉絲數與流量固然重要,但無法代換為尊敬與認同。新聞媒體的影響力,無論報紙、雜誌、電視或網站,最終仍取決於「創造值得信任的內容」,社群編輯的工作,則是讓更多人看見它們,並願意留下來,成為真正的「粉絲」。--新聞不死,只是很喘
Thumbnail
在社群媒體當道的時代,社群編輯扮演關鍵的橋樑角色,也是媒體內容的發動機。然而,粉絲數與流量固然重要,但無法代換為尊敬與認同。新聞媒體的影響力,無論報紙、雜誌、電視或網站,最終仍取決於「創造值得信任的內容」,社群編輯的工作,則是讓更多人看見它們,並願意留下來,成為真正的「粉絲」。--新聞不死,只是很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