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想認真寫一些關於文化研究、尤其是關於流行音樂研究的文章分享,畢竟自己當年碩論也是研究文化地理學、以蔡依林為主題寫了篇論文。不過如果定調為「研究」的分享,那對文字內容品質的要求肯定是要提高很多,更新頻率跟需要付出的心力也很可能會大力地阻擋我這份熱情(畢竟我也還是個一到五要上班的社畜)。
仔細想想,或許先從音樂的分享,和部分的歌詞內容串為主題,求個開始,至於後續就終究得看看靈感跟是否可以持之以恆的自己吧。
第一篇想比較概括地談談流行音樂文化為何「值得」被「研究」,這也是很多朋友聽到我念地理所、寫了篇關於蔡依林的論文之後,最直覺對我提出的問題。
簡單用我論文中其中一個結論來回應,流行音樂這樣的東西,無論是音樂、歌詞內容、MV影像、甚至唱腔、咬字等等,每個元素、每個選擇,都蘊含了對於所謂「當代臺灣」的一種詮釋、紀錄、和想像。這牽涉的內容很多很廣,無論是意識形態、美感、一直到很直觀的物質性演變(例如蔡依林跟周杰倫當年很多MV都有不可跳過的滑蓋手機或隨身聽的置入性行銷,也不過就過個十年十五年,這些「物質」上的東西幾乎變成歷史紀錄,逐漸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這樣以影像或音檔的形式被留存的時代演變,過一段時間之後都會是彌足珍貴的研究材料。從括號中的例子也可以看到,有影像留存下來,在當下可能覺得自然而然,但對於00後的少年少女們,回頭去喜歡蔡依林周杰倫的「老歌」而觀看MV的時候,可能就會出現好奇或陌生的感覺。而這樣的情感就是藉由「蔡依林和周杰倫的音樂」乍看簡單卻蘊含時間跨度地連結、觸發及展現。
以我的論文為例,我主要處理的是文化研究、性別研究和地緣政治(畢竟是地理系),這邊主要提一下性別研究的部分。蔡依林也不是一出道就「很女性主義」,以我一個1995年出生的人所經歷的蔡依林,目睹了從模仿日系偶像操作(Don’t Stop等)到地才時期的「愛自己」認同(舞孃等),再一直到現在充滿自信、「女力」、性別意識號召等等特色(或某種意義上都是標籤)的蔡依林。這樣的音樂並不只是蔡依林個人、或其團隊的有意識地營造個人形象,更「反映」著大約從2000年到2022年的現在,臺灣人普遍對於「性別」的意識及想像的改變(這裡姑且不用「提升」是因為我很難明確說怎麼樣就是「好」,但我想我和我的「讀者」會有相似的想像)。
簡單來說,從服膺「少女」形象的、以受凝視的「少男殺手」為形象經營目標的姿態,到逐漸加入所謂「有個性」的、輕微力度的女性反擊,以及情愛關係中女性慢慢爭取發言權,卻也不免依然小心地處理避免太顛覆、太「不符合民意」的觀感,到如今高呼性別平權、同志權益、展演「惡女」形象(這部分非常感謝施舜翔許多文章給我的啟發),臺灣普遍的性別意識及這塊自由的土地影響了蔡依林,同樣重要的是蔡依林的吸收、轉化和展演,也再一次更深遠了影響臺灣人們的性別想像和意識,細節和案例可以詳見我的論文或我之後再分享,但這樣的意識型態上的影響,就是我心目中流行音樂值得被研究的原因,以及其中蘊含的「力量」。
當然,單就前述的內容就可以引發很多想法跟提問。例如張惠妹呢?其他女歌手呢?男歌手呢?女性主義文學呢?我只能很概括地先說,是,都是。
簡單來說就都是流行文本承載了「當代」的概念,張西、知寒的ig文體,九把刀、藤井樹陪我長大的小說,或從流行到獨立當道的臺灣流行音樂審美,在這樣的邏輯下當然是,都是。
只是我選擇了我比較偏愛的文本和視角切入。
所謂的偏愛指的不是我要吹捧蔡依林或哪些歌哪些歌手、甚至偏頗地影響分析與詮釋的內容,只是我喜歡聽流行音樂,也希望讓更多人加入這樣的行列,讓臺灣的流行音樂能持續發展、蘊含更多元的題材和內容,進而看見更有能量的流行音樂產業。
這也是這篇先行文最後想說的。
身為一個1995年生,26即將27的我,雖然不是特別喜歡這種帶有時代褒貶想像的說法,但某種意義上確實,眼見過90年代末、00年代初流行音樂百花齊放,周杰倫蔡依林張惠妹五月天孫燕姿S.H.E等等等歌手紅到不行(這真的列舉不完),歌唱選秀節目引導我(們)去聽稍前時代的經典之作,也慢慢聽著陳綺貞張懸到告五人怕胖團的所謂「獨立」漸漸躍居主流,當紅偶像開始從一年可能2張專輯的產量突然轉變為三四年發一張(這邊可能需要認真去整理一下資料,不過大概就是在09年左右),也看著田馥甄單飛離開S.H.E後發展出新的「文青」姿態大獲好評,我蠻偏好以「轉變」來定調我這樣的年齡層目睹著的臺灣流行音樂發展。尤其以我自己真的很愛很愛聽歌,基本上只要是華語歌都聽,西洋日韓也微微涉獵,不知不覺確實對流行音樂這件事有很多觀察和想法。
大概就是這樣的初衷,希望,不管是分享音樂,抑或是一些乍似研究的觀察和整理,可以持續記錄下來,也希望有人願意看看,或聽聽我推薦的歌,我都心存感激。
關於什麼華語歌都聽的部分,歡迎來看看我的音樂聆聽紀錄,純粹的音樂交流也非常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