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 112.06.14(三)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舊三貂嶺隧道」與「三瓜子隧道」位於新北市瑞芳與雙溪的交界處,日據時期大正11年(1922年)年啟用民國74年「新三貂嶺隧道」通車後封閉,並列為新北市歷史建築,一直到去(111)年重新開啟,並改建成自行車道,是一條集自然風景及鐵道文化於一身的單車路線,被譽為全台最美麗的自行車道!

自從去(111)年啟用以來就一直想去,只奈預約不易,加上人潮眾多,一直拖延到現在熱潮螁去,非假日不用預約,今天偷得清閒騎去看看!早上將近九點終於到達牡丹村(0850、52.76K)這處山間聚落!


raw-image

往右進入牡丹老街,此地舊稱「牡丹坑」,淡蘭古道的重要通道,昔日因礦產(金、煤)及運輸而興盛,礦業沒落後,人口逐漸外移,熱鬧山城歸於沉寂,從老街建築可以看出當年熱鬧的景象!

raw-image

這裡除了老街、步道之外,「牡丹車站」是一處不能錯過的景點。「牡丹車站」昔稱「牡丹坑驛」1922年落成,1924年才遷到此地堪稱百年車站,從雙溪車站上來是千分之16.7的陡坡,當時火車動力有限,沒有現在電氣化列車有力,為利火車前進在此設計為「折返式車站」(1990年已拆除折返股道),目前為簡易站,由雙溪車站管理,僅停靠區間車!

raw-image

走入車站,站內有岸式月台兩座,為解決坡度問題,除了設計「折返式車站」外,還以長度換取坡度,車站內規劃120度的大彎道;另加掛「輔助機車」,還有為了避免火車穿越時因為太歪斜而翻車,在彎道內側鐵軌上加裝「護軌」等,處處充滿智慧!

raw-image

從牡丹車站走出來,前面商店街正在整修,繞一圈從萬壽橋騎下來(0905、52.69K),鐵路下方老街有塊鐵雕的「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地圖,標示明確。這條自行車道分為平面道路及隧道兩大部分,全長3.1公里(隧道約2公里、平面道路約1.1公里)

raw-image

鐵路橋下方與牡丹老街交會處,是「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東側起點,這段道路到「舊三貂嶺隧道」東口,是長約980公尺的東平面道路,出發後是一段約50公尺的陡坡,穿過瑞雙公路涵洞後一路平緩!

raw-image

我先從右側道路切出,騎到瑞雙公路涵洞上方這裡是欣賞「牡丹車站」120度彎道,最佳的展望點,剛好一列自強號列車經過!

raw-image

繞回瑞雙公路涵洞下,這條「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東平面道路,沿鐵路北側而行,嚴禁汽、機車進入!

raw-image

騎乘間,忽然看到左側三貂嶺隧道東口,有一台「E-307」機車頭迎面而來,我想這應該是常駐雙溪車站的電力機車,作為補助機車或救援機車使用簡稱「補機」或「輔機」,協助推動部分火車經過「牡丹坡」,工作完成要返回雙溪車站!

raw-image

「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每100公尺都會在地面上標示距離,讓大家很容易了解前進多遠,我已騎了0K+700,表示還100公尺就到達「東口休憩站」!

raw-image

很快的來到0K+800「東口休憩站」(0916、55.03K),這裡是由原臺灣警備總司令部橋隧連廢棄營房改建而成,設有廁所、飲水供應及各種解說導覽資料,亦為遊客、單車進出的管制站,每日開放時間0830~1630,週一公休!

raw-image

從「東口休憩站」經過隧道,到達西口終點平台長約三公里車道均鋪設「鋼格路面」表面鋼格柵間隙約2.4公分是全台第一條鋼筋自行車道,行進時能看到多變的地貌,但要小心手機及物品掉落!

raw-image

幾分鐘後到達0K+980的「東口平台」(0920、55.21K),接著準備進入「舊三貂嶺隧道」,「舊三貂嶺隧道」建於大正八年(1919年),大正十一年(1922年)竣工啟用,是臺灣最早以電氣鑿岩機鑽掘的鐵路隧道全長1850公尺為宜蘭線第二長鐵路隧道(僅次於草嶺隧道2167公尺),洞口上方有時任台灣第八任總督田健治郎所題的「萬方輻湊」匾額!

自行車道「鋼格路面」,距地面約 50 公分,以保持隧道生態及原始風貌,所以隧道看起來矮了一些,進入隧道要開啟前、後車燈,以免撞傷遊客,如果忘了攜帶車燈,只能牽車走完全程!

raw-image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還設有導覽老師,提供義務專業導覽解說,經過時剛好遇到九點這梯次的導覽服務,我也跟隨聽了一段,真的很專業,從當地人文歷史、隧道沿革、建築特色及地質分析裊裊道來,令人收穫良多!

raw-image

「THE DARK LINE時空暗線」自行車道寬度300公分,可以步行也可以騎自行車,民眾使用時注意來車,邊界跟隧道壁面有50公分縫隙,作為隧道內蝙蝠及其他生物覓食、喝水的通道;另側邊的「生態共生燈光」是為了讓蝙蝠棲息,藉由間接照明打在牆上,僅照亮人行走的範圍,拱頂維持不打光!

raw-image

隧道內路程標示,是以鋼鐵鑲製而成,很明確、很有特色,走到1K+600,大概還有1200公尺可以走完三貂嶺隧道,到達小森林!

raw-image

隧道中遇有脆弱路段,會加蓋強化拱型護欄,以免遊客遭落石或不明物體擊傷!

raw-image

「舊三貂嶺隧道」1922年啟用,1985年封閉,2022年再開啟規劃為自行車道,其中經過63年的繁忙穿梭,37年的封閉,隧道中段側壁,可見滴水沉積而成的碳酸鈣結晶物,形成鐘乳石牆面!

raw-image

隧道中僅有上行右側(即隧道北側)牆面,間隔固定距離設有「避車洞」,且部分已覆蓋銹化鐵及碳酸鈣結晶!

raw-image

隧道結構上半部採用紅磚砌拱下半部側壁採用石材(石磚)砌築,拱頂還能看到被火車煤灰燻黑的磚牆!

raw-image

走到2K+700公尺處,未見高護欄時,抬頭發現吊掛在紅磚拱頂的蝙蝠數量約20幾隻,聽服務人員說:今年數量比去年多,生態保育有成,蝙蝠都回來了!

raw-image

前面是「舊三貂嶺隧道」西口,經過一段約20公尺的小森林,就進入「三瓜子隧道」,這個畫面真好!

raw-image

走了將近一小時,終於到達「舊三貂嶺隧道」西口,感謝服務人員的大姊幫我照相,照的真好大肚子都看不見了!

旁邊還有一塊告示牌提醒遊客:「前有蝙蝠出沒,注意!1、請勿聚集與喧嘩。2、自行車請小心慢行。3、請勿以燈光或開閃光燈照射。」,真的,生態要靠大家維持,才能永續保持!

raw-image

在「舊三貂嶺隧道」封閉後,因2001年納莉颱風造成大量洪水及積石沖入隧道內,兩隧道間,造成大量積石堆積,形成獨特的崩石地形,這片下凹谷地缺乏日照,植物多以喜好陰暗、潮濕的蕨類、蕁麻科及天南星科為主,使這處崩石平台、原生綠牆加上蕨類樹簾,自成一處遺世獨立的小森林秘境!(參考導覽資料)

raw-image

穿過20公尺的「小森林」,便進入「三瓜子隧道」,它的興建年代、建築結構與三貂嶺隧道相同,唯長度僅110公尺。從林地流出的水,經過三瓜子隧道,再流入基隆河,因水路經過,長年有水,這一段棧道上設計使水淹過2公分的薄層水面,讓遊客體驗走在水面的感覺!

這片「鏡面水池」將日光引入隧道,映射環繞的天空與壯闊的山景,充滿詩一般的意境,這裡也是打卡的熱門地點!

raw-image

走出「三瓜子隧道」西口,洞口上方有台灣第七任總督明石元二郎以草書所題「至誠動天地」陰刻匾額,訴說工程之艱難也期許可以永存天地之間!

raw-image

離開「三瓜子隧道」就進入長約200公尺的「掛壁棧橋」(1020、57.29K),棧橋沿崖壁自然蜿蜒,採輕量化設計,居於安全考輛,不可騎乘自行車,需改為牽引步行,在此可欣賞遼闊的基隆河谷及宜蘭線、平溪線鐵道風光!

raw-image

沿西棧橋往上走,很快的來到「休憩平台」,這裡設置一個「休憩點」,適時管制瑞芳端遊客進出,最後到達3K+192的「終點平台」,這裡也是西側出入口,接上侯三公路,全長3.192公里的「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結束!

raw-image

接著往右沿「侯三公路」到碩仁國小看看,俯瞰基隆河谷,台鐵宜蘭線及平溪線在此交會,一列宜蘭線自強號正通過第三基隆河橋,青山綠水看起就舒服!

raw-image

此處是跨越「三貂嶺隧道」上方的「金字橋」,下橋直行碩仁里,右後轉彎是停車場,那裡有處「YouBike」自行車租借站!

raw-image

我往右下方到停車場,近距離欣賞「三貂嶺隧道」及宜蘭、平溪線鐵路,經過三貂嶺車站後,台鐵宜蘭線往左經過「第三基隆河橋」,進入「三貂嶺隧道」;而平溪支線則沿基隆河續往前行,觀察中剛好一列柴油客車經過!

有些遊客搭平溪支線柴油列車,在三貂嶺站下車,要到「舊三貂嶺隧道」參觀,因沒橋樑直接跨過基隆河,必須沿平溪鐵路走到碩仁里,再沿基隆河步道或侯三公路走過來,真的很不方便,還好風景優美,稍解徒步之苦!

raw-image

停車場旁邊隔著鐵絲網是台鐵雙線「新三貂嶺隧道」,陽光從上面撒落,充滿神的光輝!

raw-image

接著沿基隆河步道往前行,藍天白雲,青山綠水,騎在紅石步道上,非常輕鬆自在!

raw-image

繞過彎道前面是平溪支線上的鐵路橋,舊有的吊橋已被沖毀,獨留兩岸高大的橋樑支柱,左側是三貂嶺聚落,右側是碩仁國小!

raw-image

終於來到三貂嶺的小聚落(1035、59.08K),這裡也是侯三公路的終點,早期因煤礦而興盛,礦業沒落人口外移,獨留聚落一村清靜,現在因舊三貂嶺隧道及瀑布群,也吸引不少人前來踏青!

raw-image

聚落很小一眼望穿,很快的來到平溪支線的鐵路,左側有座隧道通往大華車站,但人員不能通行!

raw-image

這條鐵路橋是溝通基隆河兩岸聚落的唯一通道,許多遊客從三貂嶺車站走過來要到舊三貂嶺隧道,也有不少人從這裡走過去,到三貂嶺步道探訪瀑布群!

raw-image

基隆河上游風光明媚,看見這麼乾淨的溪水,就有想下去游泳的衝動!

raw-image

走過鐵路橋來到「碩仁國小」,這所小學前身是日據時期的國語講習所,民國43年為猴硐國小分校,52年獨立為碩仁國小,民國73年因礦區關閉也跟著廢校!20幾年前曾因爬三貂嶺瀑布群,在此短暫休息過,這也成為我對他的唯一記憶!

raw-image

今天天氣非常熱,就在鐵路旁第一家商店吃冰,並與鄰長兒子閒聊他的童年往事,談話間,忽然聽到火車的鳴笛聲,趕快衝出去拍「火車來了」司機大哥很配合開得很慢,讓我拍得過癮,鄉下就是這麼純樸可愛!

raw-image

十一點離開三貂嶺小聚落,循原路返回「舊三貂嶺隧道」自行車西口終點,基隆河對岸那座是「三貂嶺車站」,1922年啟用,是全台唯一沒有公路可達的火車站,鐵道迷心目中的秘境,我說它孤獨,它怡然自得遺世獨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漢隆的沙龍
24會員
61內容數
陳漢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天氣漸暖又到平地櫻花「花旗木」盛開季節,尤其彰化二水花旗木旁鄰鐵道,整排粉紅色花朵美麗壯觀,現在正是大開時候,就來一趟花旗木、鐵道之旅,順便看看那條充滿歷史的八堡圳!
Thumbnail
2025/04/17
天氣漸暖又到平地櫻花「花旗木」盛開季節,尤其彰化二水花旗木旁鄰鐵道,整排粉紅色花朵美麗壯觀,現在正是大開時候,就來一趟花旗木、鐵道之旅,順便看看那條充滿歷史的八堡圳!
Thumbnail
2025/03/23
龍潭有一條三林自行車道,穿行在茶園、稻田的桃園台地上,純樸恬靜有別於河濱自行車道,順便探訪三坑自然生態公園、美國路、石門大草坪、龍潭大池、武德殿及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
Thumbnail
2025/03/23
龍潭有一條三林自行車道,穿行在茶園、稻田的桃園台地上,純樸恬靜有別於河濱自行車道,順便探訪三坑自然生態公園、美國路、石門大草坪、龍潭大池、武德殿及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
Thumbnail
2025/02/28
花蓮「兩潭自行車道」是」指的「七星潭」到「鯉魚潭」這條自行車道,全長約35.5公里,沿途除了兩潭外還有奇萊鼻燈塔、四八高地、太平洋公園、中華紙漿舊鐵道、水利生態步道等景點,全線穿越海岸、鄉間田野是條絕佳的單車休閒路線!
Thumbnail
2025/02/28
花蓮「兩潭自行車道」是」指的「七星潭」到「鯉魚潭」這條自行車道,全長約35.5公里,沿途除了兩潭外還有奇萊鼻燈塔、四八高地、太平洋公園、中華紙漿舊鐵道、水利生態步道等景點,全線穿越海岸、鄉間田野是條絕佳的單車休閒路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記者 陳正安/ 報導】「2023福隆生活節」為響應極點慢旅,交通部觀光署東北角及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今年6月至10月推出「樂騎遊」自行車騎旅活動,分為大眾級海線《舊草嶺海岸漁村線》、挑戰級山線《貢寮雙溪小鎮故事線》2條經典路線,每梯次開放網路30位民眾線上報名。 對於「2023福隆生活
Thumbnail
【記者 陳正安/ 報導】「2023福隆生活節」為響應極點慢旅,交通部觀光署東北角及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今年6月至10月推出「樂騎遊」自行車騎旅活動,分為大眾級海線《舊草嶺海岸漁村線》、挑戰級山線《貢寮雙溪小鎮故事線》2條經典路線,每梯次開放網路30位民眾線上報名。 對於「2023福隆生活
Thumbnail
受到朋友 J 的邀約,我才知道有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這個新景點。三貂嶺隧道 1985 年封閉之後,2020 年才又重新打開,今年更是獲得法國 AFEX 2023 GRAND PRIX AWARDS 首獎的殊榮,以鋼筋打造腳踏車道,並保留植物、水和蝙蝠等生態元素的是這條隧道最大的特點。
Thumbnail
受到朋友 J 的邀約,我才知道有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這個新景點。三貂嶺隧道 1985 年封閉之後,2020 年才又重新打開,今年更是獲得法國 AFEX 2023 GRAND PRIX AWARDS 首獎的殊榮,以鋼筋打造腳踏車道,並保留植物、水和蝙蝠等生態元素的是這條隧道最大的特點。
Thumbnail
今年第二次探訪了位於苗栗三義的舊山線鐵道自行車,剛好體驗到起霧的浪漫山景還有熱情的艷陽天,非常喜歡三義愜意的山城風光景色,搭乘舊山線鐵道自行車能觀賞到的遼闊美景更是讓人悠然陶醉,彷若遠離了一切的喧囂與煩憂,介紹給大家!
Thumbnail
今年第二次探訪了位於苗栗三義的舊山線鐵道自行車,剛好體驗到起霧的浪漫山景還有熱情的艷陽天,非常喜歡三義愜意的山城風光景色,搭乘舊山線鐵道自行車能觀賞到的遼闊美景更是讓人悠然陶醉,彷若遠離了一切的喧囂與煩憂,介紹給大家!
Thumbnail
「后豐鐵馬道」於94年4月17日開通啟用,貫穿原舊山線「9號隧道」,再經花梁鋼橋,全長5.8公里。自行車道也與「東豐自行車綠廊」相接,形成總長19公里,具獨特懷舊魅力的自行車專用道。
Thumbnail
「后豐鐵馬道」於94年4月17日開通啟用,貫穿原舊山線「9號隧道」,再經花梁鋼橋,全長5.8公里。自行車道也與「東豐自行車綠廊」相接,形成總長19公里,具獨特懷舊魅力的自行車專用道。
Thumbnail
終於來踩點「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從牡丹車站走過來,兩小一路都在找蝙蝠,結果快到三貂嶺側才出現...從牡丹車站走到隧道口那段比較熱10幾分鐘),隧道長約3公里,單程大約走40分鐘,蝙蝠和網美點[鏡面水池]都在三貂嶺車站那側。 開車導航設定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會到[牡丹車站]側;如果要從[三貂嶺
Thumbnail
終於來踩點「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從牡丹車站走過來,兩小一路都在找蝙蝠,結果快到三貂嶺側才出現...從牡丹車站走到隧道口那段比較熱10幾分鐘),隧道長約3公里,單程大約走40分鐘,蝙蝠和網美點[鏡面水池]都在三貂嶺車站那側。 開車導航設定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會到[牡丹車站]側;如果要從[三貂嶺
Thumbnail
「舊草嶺環狀線自行車道」位於新北市貢寮區,起點位於貢寮車站,經過舊草嶺隧道→石城景觀區→萊萊→馬崗漁村→卯澳漁村→貢寮車站,全程約20公里,單車一圈約2小時,沿途能欣賞舊草嶺隧道、龜山島、萊萊海蝕平台、三貂角燈塔、漁村風光等,是條人文與自然景觀非常豐富的單車路線!
Thumbnail
「舊草嶺環狀線自行車道」位於新北市貢寮區,起點位於貢寮車站,經過舊草嶺隧道→石城景觀區→萊萊→馬崗漁村→卯澳漁村→貢寮車站,全程約20公里,單車一圈約2小時,沿途能欣賞舊草嶺隧道、龜山島、萊萊海蝕平台、三貂角燈塔、漁村風光等,是條人文與自然景觀非常豐富的單車路線!
Thumbnail
「舊三貂嶺隧道」與「三瓜子隧道」位於新北市瑞芳與雙溪的交界處,日據時期大正11年(1922年)年啟用,民國74年「新三貂嶺隧道」通車後封閉,並列為新北市歷史建築,一直到去(111)年重新開啟,並改建成自行車道,是一條集自然風景及鐵道文化於一身的單車路線,被譽為全台最美麗的自行車道!
Thumbnail
「舊三貂嶺隧道」與「三瓜子隧道」位於新北市瑞芳與雙溪的交界處,日據時期大正11年(1922年)年啟用,民國74年「新三貂嶺隧道」通車後封閉,並列為新北市歷史建築,一直到去(111)年重新開啟,並改建成自行車道,是一條集自然風景及鐵道文化於一身的單車路線,被譽為全台最美麗的自行車道!
Thumbnail
老實說,我一直在猶豫要不要為舊山線鐵道自行車寫一篇文章,畢竟它現在已經是台灣非常熱門的景點,似乎有一點那麼不符合我『台灣私房旅遊』的專題,不過後來在我瞭解了這個景點的獨特性與歷史價值後,才發現這裡真的不能小看,再加上結合了孩子們最愛的『鐵道』元素,怎麼能不專篇介紹呢?
Thumbnail
老實說,我一直在猶豫要不要為舊山線鐵道自行車寫一篇文章,畢竟它現在已經是台灣非常熱門的景點,似乎有一點那麼不符合我『台灣私房旅遊』的專題,不過後來在我瞭解了這個景點的獨特性與歷史價值後,才發現這裡真的不能小看,再加上結合了孩子們最愛的『鐵道』元素,怎麼能不專篇介紹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